进入
婚紗店,一般多是先看摄影样本,因此样本可说是一家店主要武器,试想你若是经营者是否也会想尽办法,尽其最大心力要把样本做到最好给客户观赏?但当你为客户拍摄时你可能用同样的态度、时间、制作费〈一本专门制作的样本需要花费二、三十万〉,来为消费者拍摄吗?因此消费者被拍出来的效果一定是不如预期,若再倒霉一点拍的摄影师又不是拍样本的摄影师,因为摄影师流动率很高,服务人员当然不会说,即使随便说我们也不知道。
通常消费者们只会看自己拍的好不好看?事实上拍的美只要摄影师不是新手,怎么拍都好看。因为两个小时的造型打扮,再怎么样也不会比原来难看。谨慎点的公司会拿拍立得相机或数字相机让客人看造型前后效果,直到妳造型喜欢才开始拍,再加上有经验的摄影师引导,脸部角度调整〈45度是脸部最好看的角度〉所以妳所拍出结婚照基本上一定是比本人还好看的啦,经营者因清楚消费者的这点心态,也因此连样本都感用买的,甚至外请专拍高级时装的摄影师来拍摄样本,欺骗消费者,真的是让妳看得到牛肉,但妳吃不到牛肉。但慢慢这样手法被识破后,消费者就希望看其它真正客户拍的,业者也累积出经验预备一些其它的样本,根本无法判断是不是客人的相本?也不太可能花很多时间来判断,因为要一家一家比是粉累粉烦的,在没有经验没有方向的情况时,只好用最原始的决定方式就是凭感觉,也因如此造就了
婚紗展的营造买卖气氛,拉炮、欢呼、跳舞等如同我们所了解房地产样品屋内买气的营造,用各样手法包装一个看不到的产品,促进消费者购买的冲动,就如房地产般卖一个憧憬,连产品都还没看到,公司在哪也不知道,就下定签约。
一家够专业有永续经营观念的
婚紗公司,应该站在客户立场为客户着想,如何让客户很清楚,协助她理解她要买的商品,而不是尽其所能运用表像来掩饰自己,羊毛出在羊身上,想尽办法买到便宜货以为赚到了,但一山还有一山高,经营者就是抓你这一点〝没经验〞,话随便她转,恶劣一点的真是气死我也,礼服分级一大堆为何当初不讲清楚,她回妳当初的
婚紗包套只含这些,何必介绍其它的给妳?你现在喜欢再加钱就可以了,听起来好像是那么一回事,反正话随便她转,除非妳跟她翻了,好了,从礼服身上捞些成本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