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單個文章
舊 2011-03-29, 02:29 AM   #1
prosaic
長老會員
 
prosaic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8093
在線等級: 級別:26 | 在線時長:807小時 | 升級還需:30小時級別:26 | 在線時長:807小時 | 升級還需:30小時級別:26 | 在線時長:807小時 | 升級還需:30小時級別:26 | 在線時長:807小時 | 升級還需:30小時級別:26 | 在線時長:807小時 | 升級還需:30小時級別:26 | 在線時長:807小時 | 升級還需:30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09
文章: 708
現金: 11448 金幣
資產: 29574 金幣
Smile 大學推甄 別把考生當肥羊

大學推甄 別把考生當肥羊
【聯合報╱李平/教(桃縣龜山)】
http://udn.com/NEWS/OPINION/X1/6238361.shtml
2011.03.28 01:42 am


幾年前有個民調,調查民眾對大學入學方式的意見。很清楚記得,多數民眾還是喜歡聯考。為什麼這個看起來並不是那麼完美的制度,多年來依然受到青睞?說穿了,最重要原因就是聯考所彰顯的公平,而這正是我們這個社會最需要的價值。

十幾年前,教改開始,強調多元。所以,不但入學方式、時間多元,收費也多元了。有繁星、有推甄、有指考。不否認多元入學方式有其優點,伴隨而來的則是其他缺點。即便不說有的學生提早放暑假、教室秩序不易維持、影響學習等問題;事實上,講白些,多元入學就是多花錢,是另一種型態的不公平。

說來慚愧,因為孩子的成績不突出,才迫使我去思考與正視這個問題。最近兩三天,孩子申請幾個大學的推甄資料,陸續收到。在看這些通知的同時,發現:在推甄中,確實維持著多元。收費金額多元、收費方式多元、日期多元、方式多元。收費從一千一到一千三不等;方式或為ATM或為郵政匯票;日期是四月的幾個周六或周日;有的有口試、有的有筆試、有的雙管齊下。

然而,在多元之外,也有一元之處,例如急(給考慮的時間都很短)、貴(收費都不算便宜)、催(都限時繳費、不給錢就免談)。甚至,還有些學校推甄日期排在同一天。算了算,保守估計,幾所學校報名費加起來至少七千塊以上,就算可能因時間衝突無法去的學校,也得先敬謹奉上報名費,否則讓孩子怨一輩子。誰叫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還不說推甄資料的製作以及當天或前一天提早前往所必須花費的交通與食宿費用。

說來幸運,這些錢我花得起,而且大概也不會再花了,但對花不起的家庭或食指浩繁的家庭呢?他們的孩子,是不是就少了一些機會與選擇?教育部是不是該關切一下?學校也許會說,低收入戶免費或有優待,但只要時間急迫,難以即時提出證明,就是空話。再說,對許多家庭來說,數校幾千塊的推甄費用,依然是沉重負擔。都說大學自治,不過在我的體會中,推甄費用的收取,也未免太自治而太不自制了。我沒有這方面經驗,但推估,口試(很少超過二十分鐘)含資料審查,至少就現有收費打個八折才算合理。我無意否定推甄,也沒有能力改正;但學校不能視推甄考生為肥羊,更不宜把家長當提款機。

該繳的錢都繳了。我為明年的家長與孩子發聲。

【2011/03/28 聯合報】@ http://udn.com/




我覺得...很多社會亂象的根源來自於「教育」
以前的課程進度是由教育部統一訂定
現在是各校自主決定版本、教材、進度

舊制是分數決定一切,「一試定江山」的聯考制度是無記名的公平制度
教改雖然美其名是「多元」入學,但走後門、比權勢,失去了「公平」競爭起點
現今的經濟惡化,教改制度加劇「城鄉差距」
弱勢的家庭,就算孩子再優秀,在現今的「多元」入學方案
光是屈就於學雜費、報名費、助學貸款,人才就被埋沒錢堆中

教改的方向不在於教材的內容比例
最重要的是「師資」培訓,教學方法是否能激勵學生?
如二~六年級生雖是接受填鴨式教育,
但也不乏傳出學生在啟發式教育的良師帶領下,獲益匪淺

現今社會注重「人權」,達不到自己要求者,就說是對方的錯
失能的家庭,因為「親權」、「人權」類的大帽子
心靈有缺陷的孩子還是繼續在失能的家庭中成長
小孩驕縱難馴、以暴制暴,家庭又將管教責任推給學校
學校動輒得咎,又無能管教
最後種種的社會、經濟、治安問題惡性循環、環環相扣。
__________________
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prosaic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8151, 收花文章: 483 篇, 收花: 1858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7 位會員向 prosaic 送花:
a471 (2011-03-29),Dimo Chen (2011-03-29),fishiii (2011-03-29),grc45 (2011-03-29),tom710509 (2011-03-29),YaYa07 (2011-03-29),古里特 (2011-03-29)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