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
#1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已經檢驗過
他的大絕只有一招"國事會議" 年金改革,他說要開國事會議 經濟改革,他也說開國事會議 這招是陳水扁上任之初時開了多次經濟國事會議,找各界人士來大拜拜 當時國民黨在野,倘若拒絕不出席,就說"輸不起",一黨之私.. 結果,我只記得大拜拜後的兩岸經貿政策是~積極開放 有效管理 國事會議首創者是李登輝,他當年是為了應付野百合學運,兼借力使力召開國事會議幹掉萬年國代 印象中民主國家好像沒人玩這種體制外的玩兒,所謂政黨政治就是責任政治 選你上台就是你要提出政策,然後執行,成敗自負 怎會開什麼會議叫大家來幫你出主意以及背書?虧他還留學英美,連基本的政治ABC都不懂? 美國總統想要推動有爭議的法案,是親自打電話給國會議員,一個一個溝通,過去的歷史,甚至是在野黨的議員被說服才通過的 沒聽過美國總統或是英國首相要開什麼國事會議來解決問題,沒能力就下台讓別人來做就好 |
![]() |
送花文章: 0,
![]() |
![]() |
#2 (permalink) | |
管理員
![]() ![]() ![]() |
![]() 引用:
![]() ![]() |
|
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史版A大,錢的數量決定電腦的力量 ![]() 我是給女孩修電腦長大的,經驗豐富技術過硬,就沒有我修不好的電腦 ![]() |
||
![]() |
送花文章: 79418,
![]() |
![]() |
#3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天龍人,應該說台灣人的悲哀,有能力的都去從商
從政的都是二,三流 給我們選擇的都是爛蘋果,如果,今天的台北市長姓連,也不見得好到哪裡去,光是安插長輩們的親信,就不用去做事了 只是天龍國,天龍人被污衊太久了,這是無奈的選擇 天龍市長的歷史,過去沒有多大的注意,可能很多人的印象都從黃大州時代到民選 最近偶然看了一段視頻訪問一位近代史學者 才去查一下資料,原來天龍市長的傳統不管是選或是官派,只有馬和郝是外省人,其他全是本省籍的 甚至國民黨撤退到台灣後第一屆民選台北市長吳三連(黃信介當時是他助理),竟然是無黨籍(黨外人士) 直至後來升直轄市後變成官派的,一直到黃大州,中間的李登輝,林洋港...只有一位客家的伯公 沒有一位是外省籍 到馬和郝選上後,不知為何被操作成天龍人的市長是外省的天下? 還有一段可能吳三連都不知的歷史,蔣介石日記公開後,史學家發現老蔣提到國民黨人擔心第一屆民選台北市長會被黨外人士拿去,國民黨會很丟臉 想要把吳三連弄掉不讓他去選,後來老蔣得知,堅持讓他選下去,連續兩屆都是黨外人士選上,蔣介石時代也沒法保證國民黨推出的台北市長候選人一定會選上 |
![]() |
送花文章: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