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單個文章
舊 2004-01-05, 11:32 AM   #1
psac
榮譽會員
 
psac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3662
在線等級: 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07
住址: 木柵市立動物園
文章: 17381
現金: 5253 金幣
資產: 33853 金幣
預設 DV攝像機的一些基本採購思路

對一些年青腦熱的購買者也有很好的參考作用
去偽存真選DV

1、有必要為一些不實用的功能而多付費嗎?

  2、比選購小攝錄機更重要的是,對買了小攝錄機的消費者進行拍攝知識盲點。

  現在家庭購買小攝錄機相對容易了一些,為什麼?因為我們的消費者不用再花很多精力去瞭解格式問題了。這在過去是個很頭疼的事,因為市場上存在著多種格式的小攝錄機,我們要花費很多精力,盡量深入淺出的,用消費者聽得懂的通俗語言來解釋格式問題,比較它們的優劣。時至今日,大家好像一下都明白,現在買小攝錄機應該買什麼格式的了,當然是DV格式了!別說家用,就是中央電視台和一些省市電視台,用的許多專業機都是一般民眾DV格式派生出來的,如中央電視台大量使用的松下公司DVCPRO25和DVCPRO50專業攝錄機和一些地方電視台大量使用的新力公司的DVCAM機器即是明證。其實何止專業機,就是真正一般民眾的高階3片CCD純DV格式機器也經常被用於專業用途。我們普通消費者使用DV格式機器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格式問題解決了,並不意味著其他問題也迎刃而解了,還有許多問題困擾著消費者,有些廣為流傳的說法使一些人進入了新的誤區,一些廠商的誇大宣傳本是出於商業目的,為了製造賣點,推銷機器,卻被我們的消費者當作特大優點,趨之若鶩,樂此不疲,還有些看法或說法看似有理,但很值得商榷,在此我們試舉幾例。

  說法一:小攝錄機的高倍數數位變焦沒有實際意義,但光學變焦是越大越好。

``這種說法前半句說對了,但後半句卻值得商榷。原因就是因為你面對的不是專業攝像機而是家用小攝錄機。我們在選購專業攝像機時,盡量配備一個大倍率的變焦鏡頭,以拍攝出一些特殊效果,在不接近被攝物的情況下,盡量使被攝物在畫面中有足夠大的成像。但使用大倍率光學變焦鏡頭的前提是必須使用三腳架,否則,再進階的攝影師也拍不出合格的畫面。而恰恰是這一點對家用小攝錄機不適用。

  家用小攝錄機的使用非常隨意,使用者也大部分不掌握拍攝技巧,使用越大倍數的光學變焦,拍出來的效果就越差,抖晃得就越厲害,靠防振功能也解決不了問題,即使配備一個幾百元的便宜機種三腳架也不會有什麼好的效果。這一點許多人不理解,攝影師是非常看重三腳架的,一部專業攝像機用的三腳架,價格在萬元以上是很平常的事,它在水準360度和上下近180度的搖攝時,可以有多達四檔的阻尼。攝影師除了靠自身的功力外,要拍出漂亮的畫面,更依賴的是效能良好的三腳架。而且從光學成像的原理上講,大倍數光學變焦鏡頭的品質也比小倍數光學變焦鏡頭差。實際上,即使是使用專業攝像機搞紀實攝像也不需要大倍率鏡頭,這時更需要的是廣角鏡頭。而家用小攝錄機絕大部分是用於紀實攝像,更需要的不是大倍率光學變焦,而是加大廣角,家用小攝錄機配備8-10倍的光學變焦鏡頭就完全夠用了,不必刻意追求大倍率光學變焦鏡頭,數位變焦就更不用說了,本來就是廠商製造的一個賣點,我們在以前的文章中多次講過,這次就不重複了。


說法二:小攝錄機不能買體積太小的,否則抖晃得太厲害。

  實際上,買一部護照大小的小攝錄機和買一部筆記型大小的機器相比,只要是手持拍攝,它們的抖晃程度就不會有太大的區別,沒必要過度排斥體積小的機器。而且,克服抖晃除使用三腳架外,在紀實攝像時,更重要的是掌握正確的拍攝技巧。

``有的讀者可能會問,你以前寫的文章也曾勸讀者不要買體積太小的小攝錄機,現在怎麼變卦了?筆者以前勸讀者不要買體積太小的機器,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單是抖晃問題,而且還有磁頭壽命問題。在模擬格式下,小攝錄機的體積過小,將導致磁鼓直徑大幅縮小,而轉速大幅提高,磁頭尖的突出量也要縮短,這三點將導致磁頭壽命大幅縮短,而小攝錄機如果更換一次磁頭,費用將相當昂貴。對這一點,我們不能不慎重考慮。以前我們勸消費者慎買8毫米格式的小攝錄機,就是考慮到這種格式的機器存在多重磨損問題。現在數字DV格式的機器因其體積小,磁鼓直徑更小(21.6毫米),轉速更高(9000轉分),也存在多重磨損問題,為什麼我們反倒不擔心磁頭壽命問題了呢?不是不擔心,也擔心過,但仔細瞭解後又放心了。原因在於,影響磁頭壽命的因素,除了磁鼓直徑、轉速、磁頭尖突出量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磁帶的張力。磁帶張力的大小也將直接影響磁頭的壽命。

``同樣一部家用錄像機,磁鼓直徑一樣,轉速一樣,磁頭尖的突出量也一樣,但一個磁頭使了一千多小時,換了一個磁頭只使用了幾百小時就報費了,是磁頭品質問題嗎?不是,是磁帶張力未調整好,磁帶張力太大將導致磁頭壽命大大縮短。現在的數字DV格式小攝錄機不同於過去的模擬格式錄像機,它們處理信號的方式完全不同,所需磁帶的張力很小即可保證圖像品質,所以我們現在不太擔心DV格式小攝錄機的磁頭壽命問題。


說法三:買小攝錄機一定要買功能多的,而且是越多越好。

  我自己買小攝錄機的話會走兩個極端,以DV格式為例,要麼就買一部便宜的基礎型單片CCD機器,要麼就多投入一些,買一部三片CCD的機器。請讀者記住一點:小攝錄機無論是採用單片CCD還是三片CCD,都分高、中、低三檔。但無論怎麼分,只要是採用三片CCD的,再便宜機種的也是小攝錄機中的高階機,單片CCD的機器再高階的也是小攝錄機中的便宜機種機,不要在它們之間類比。要類比只能是單片機和單片機比,三片機和三片機比。比如,三片機中的高階機並不一定在功能上比便宜機種機多,但它的CCD可能選用13英吋的,而便宜機種一些的選用14英吋的,這就是區別。三片機的清晰度和色彩還原根本就不是單片機能比的,你只要買的是三片機,它就是一部高階小攝錄機。各人情況不一樣,讀者不要照搬我的做法,但一定要指出的是,有的所謂高階小攝錄機,價格不菲,虛加了很多功能,增加了許多特技,但圖像品質並沒有什麼改善,價格卻提高了不少,這是我認為很不值的。

``我們希望的是:把錢花在提高圖像品質上,而不是一些不實用的功能上。例如:有數位變焦帶防振功能的機器就比只有光學變焦的機器貴,但真正有實用價值的就是光學變焦;有大尺寸液晶螢幕的機器就比小尺寸液晶螢幕的機器貴,但你的液晶螢幕尺寸再大也比不上彩色電視,這不是個簡單的尺寸問題,還有色彩還原準確的問題,難道一定要為更大尺寸的液晶螢幕多付錢嗎?一些花裡胡哨的特技不是免費贈送的,實用價值也不大,而真正實用的兩個轉場特技「合成」和「逐漸消失淡入」許多機器要麼沒有,要麼不能調整控制特技的時間。

  部分數字小攝錄機帶有數位相機功能,這個功能,不同型號的機器表現出來的圖像品質也不一樣,有好有壞,但再好也無法跟真正的數位相機比,如果你不打算把它當照相機用,是否還願意為這項功能多付錢?0Lux紅外線夜視功能,拍出來的單色模糊圖像用於警察偵察可能挺有用,不知對普通消費者有多大意義?或許能滿足偷窺欲?或者是當個業餘偵探?JVC公司的「夜眼」功能確有獨到之處,它可以拍攝出彩色圖像。但是請讀者一定記住:優質的畫面圖像是靠光線來保證的。技術只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補償措施,千萬不要依賴它。

  還有,許多DV格式機器的功能設定是和電腦連接使用的,您家裡有沒有電腦?打算不打算和小攝錄機配合使用,如果既無電腦,短期內又不打算購置,小攝錄機的這部分功能對您就毫無意義,何必為此多付錢?像記憶棒、SD記憶卡和老電腦配用的USB驅動器等就屬此類。
  
  要說這天下可沒有免費的午餐,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一些公司為了獲取市場份額,拔得頭籌,在不提高售價的情況下,附送一些功能,儘管不實用,但他也沒因此多收費,那我們幹嘛不欣然笑納呢?不實用不用就是了,所以此種情況要另當別論,前提是廠家不要因為增加了一些不實用的功能而多收費。


說法四:買小攝錄機就要買帶專業鏡頭的,如蔡司、萊卡。

  這個問題在我們以前答讀者問時已回答過,它的宣傳價值大於實用價值,卻是廠商的一個好賣點。我們一點也不懷疑這兩個鏡頭生產廠家的聲譽和產品品質,但遺憾的是,我拍片這麼多年,使用過這麼多專業攝像機,卻從未見過此類「專業」鏡頭。我們見到的主要是「佳能(Canon)」、「富士(FUJINON)」還有法國「安琴(angenieux)」鏡頭,美國阿波羅號登月火箭用於傳輸圖像的就是法國「安琴」鏡頭。我一直奇怪,他們為什麼不採用赫赫有名的「專業」鏡頭「蔡司」和「萊卡」呢?日本「尼康(Nikon)」公司名氣不小吧?但它生產的專業攝像機鏡頭我只在專業聲像設備展覽會中見過,卻從未使用過,也很少見別人使用。可見,名氣大的鏡頭未必就被專業人士認可。

  但我們在這裡要談這個問題的另一面,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要製造這種賣點。因為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家用小攝錄機將成為銷售熱點,而且它的家庭擁有率極低,市場前景非常可觀,發展空間也很大,不像彩色電視、冰箱那樣幾近飽和。更重要的是,這個領域的競爭對手極少。外國公司要在中國市場銷售家電,無論是彩色電視、冰箱、洗衣機、空調、微波爐還是DVD甚至手機都會遇到國內廠家的激烈競爭,他們沒便宜可佔,甚至還經常處在下風。但家用小攝錄機就是一個例外,是日本廠商的一統天下,別說國內公司,就是外國公司也沒有幾家能在這個領域競爭!這塊大肥肉誰不嘴饞?今後在這個領域,我們還會面對他們製造的更多賣點,吹吹牛簡直是小兒科,反正是把消費者吹暈了算。再說不吹白不吹,太老實了會吃虧,我要是開公司我也這麼幹,你新力敢說使用了「蔡司」鏡頭,我松下就敢說使用了「萊卡」鏡頭,還是JVC老實啊。筆者多年來寫小攝錄機方面的文章,都是在介紹外國公司的產品,何嘗不想介紹國內公司的產品,只是不知今生是否還有這個機會。
說法五:買小攝錄機有錢的買新力,沒錢的買松下,其他公司的不用考慮。

  照此說法買機器倒是真省事兒,但結果就是當冤大頭。無論是在專業領域還是一般民眾領域,我們都要對各個公司各種型號的機器進行認真分析,然後再結合個人的需要進行選型。在針對不同的拍攝對像時,選機器並不一定要選最貴的。我舉一個專業方面的例子:我接受一個工作,拍攝一部電腦網路方面的科教片。有兩部機器讓我任選一部:一部是新力公司的廣播級攝像機507,另一部是日立公司的專業攝像機Z-1800。前者價值人民幣三十幾萬,後者價值不到二十萬,但我卻選項了後者。為什麼?如果我選項前者的話,這部片子還沒開拍就已經失敗了。道理很簡單,拍攝電腦類的片子,要拍大量的電腦螢幕鏡頭,而電腦螢幕在拍攝時會閃爍並有干擾條紋,而且不同的電腦、不同的軟體干擾頻率也不一樣,只有靠調整攝像機的快門才能消除這一現象。新力公司的507攝像機儘管是廣播級,但卻是90年設計的產品,快門只有幾級 而且都是整數,根本無法用於拍攝電腦螢幕。而日立公司的Z-1800快門速度有幾百級,每一級之間的調整可以精確到1100秒,拍攝時經過精心調整,完全可以徹底消除電腦螢幕上的干擾條紋,我自然要選項後者。舉這個例子要說明什麼問題?就是要說明一個概念:什麼是最好?適用就是最好!

  無論是在專業領域還是一般民眾領域,這個概念都適用。你買機器第一個前提就應當是適用,而不是哪個公司。中央電視台的許多欄目都大量使用了日立公司的Z-ONE-C和Z-1800攝像機;錄像帶(特指BETACAM格式)大量使用萬勝(Maxell)公司的;監視器使用JVC公司的。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它們物美價廉。倒是一些地方小電視台、小製作部門無論什麼都買新力公司的,已經到了迷信的程度。我不是講新力公司的產品不好(也確有不好的時候,如它的錄像帶就出過問題),而是性價比是否合適。你的產品如果比起別的公司來,只是半斤八兩,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我為什麼要多付錢給你,我的錢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在家用小攝錄機領域,我們並不建議消費者購買日立公司的產品,它在專業攝像機方面比較成功,但在家用機方面就比較弱。我們仍然建議消費者在新力、松下、JVC三個公司裡選項,這三家公司的產品都可以說是國際一流,在歐美發達國家享有很高的聲譽,並在國際上多次獲獎,我是充分信賴它們的。經濟條件好,又喜歡攝像的發燒友還可以考慮佳能(Canon)公司的兩款機型XM-1和XL-1,電視台也在大量使用這兩款DV格式的機型,效果很好,只是價格不菲,採用14英吋三片CCD的XM-1售價在兩萬多元,採用13英吋三片CCD的XL-1售價在三萬多元。


筆者從事聲像工作多年,可以說天天在和攝像機、錄像機打交道,對它們每一個細小的不足都有切身體會,在專業領域有許多專業雜誌常年都在探討各個公司各類機型的優缺點,一般民眾領域也是如此。對各個公司各種型號的機器盡可各抒己見,見仁見智,但卻不可簡單化的以「有錢就買X X,沒錢就買X X」這樣的方式下結論。

  再說點題外話,寫了這麼多年的小攝錄機選購,我的感受是,許多消費者把大量精力和錢花在選購電腦上,卻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即學一些簡單基礎的攝像知識。給我感觸很深的有這樣一件事:我有兩組朋友出國去歐洲考察,去的是同樣的五個國家並且都帶著小攝錄機。第一組出去前找到我,一方面是學習小攝錄機的使用,另一方面是學一些簡單的拍攝方法。回國後,給我看了一下他們在國外拍的帶子,水準當然談不上,但起碼讓人能接受。而另一組去了同樣的地方,拍攝了同樣的風景,看他們拍的帶子時,我頭都大了,簡直是活受罪,他們竟然還希望我為他們拍的帶子做一下編輯,以為不管拍成什麼樣都能上編輯機編,孰不知拍攝不合格的畫面連編輯的基礎都沒有。

``而且依照經驗,只要不對他們盲點,他們會這樣一直拍下去,五年、十年,直到他們自己也完全沒了興趣為止。這不是信口開河,而是有許多實際的例子。一個使用價值三千元的小攝錄機但具備攝像知識的人拍出的畫面,比一個使用價值一萬五千元的小攝錄機但不具備攝像知識的人拍出的畫面更能讓人接受!

  我現在的感覺是,比選購小攝錄機更重要的是,對買了小攝錄機的消費者進行攝像知識盲點,這個盲點時間不用長,三個小時足矣。
一般的DV(包括模擬)攝像機使用萊卡、蔡斯鏡頭根本不會有什麼畫質上的提高,那是因為這些高階鏡頭在這種場合根本發揮不其優勢。
同樣,現在一些數位相機(DC)廣告也號稱用了某某專業鏡頭(新力好像宣稱的是蔡斯),這完全是一個噱頭。
常看見有人買DC老是對是不是用蔡司鏡頭之類的很在意,彷彿一部DC只要一個名牌鏡頭+一塊大CCD就可以決定一切了。。。
其實買任何消費品都應該本著夠用就好的原則,現在80萬像素的DV足以產生DVD解析度的視瀕輸出,可還是有人不管自己有沒有需要,堅持購買百萬以上像素的DV,特別是有些DV號稱的DC功能和用存儲卡拍攝短片功能,簡直就是個噱頭
一個動向

松下,在DV市場上,已經全面超過了一直保持優勢的SONY,成為日本(=世界?)的老大

而且,由於在 技術/設計/價格/市場佔有率/更新換代速度 幾項上,松下全面領先,新力似乎已經打算放棄爭奪了(新力內部傳出來的消息,這也是新力的文化:不當第一,就乾脆不做!)

如今比較時髦的是如下兩個型號:
松下的 3CCD GS70K---小巧(手掌大小),精緻(3CCD,120w靜止像素),色彩豐富(外殼有五種顏色的版本可選項)

松下的 3CCD GS100K---高畫質(3CCD, 300w靜止畫素)

松下能超過SONY??難以想像!!!


不是「能」,而是「已經」了.....?

看來是有原因,有這幾個:
1)松下努力
2)原則正確
3)新力有了新方向,不依賴這方面了!來提高全盤競爭力

http://www.camcorderinfo.com/content...nfo_select.htm
psac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3, 收花文章: 1631 篇, 收花: 320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