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雙核心的疑問
雙核心CPU的雙核是指哪裡?內含兩個處理核心是嗎?
最近想組新電腦 想組雙核心為架構 CPU預算約在1萬元以內 INTEL D-940...3.2GHZ FSB800MHZ L2快取 2M*2 65奈米製程 AMD ATHLON 64X2 3800+ 2GHZ L2快取512K*2 L1快取128K 90奈米製程(實賣不知道多少).... 一般人買CPU不是都看處理速度嗎?INTEL 3.2G 比起AMD高很多...INTEL的快取比AMD又高 但AMD跑出來的效能卻也不差...這是為什麼? 怎麼看都是INTEL強? |
引用:
封裝在一個處理器包裝中.... 買新電腦暑假再說,因為六月份起將風雲變色鬼哭神嚎,買錯電腦投資錯誤 別說版主沒跟你建議... 買處理器比時脈高低已經是上一個世紀的事了,這個世紀是看效能表現與架構 的優劣,不是2>1就代表2特正點特優......PD-940與64*2 3800+差異我只 能說架構上造成的....不過花一萬元買處理器已經可以列為凱子爹的行為了:n4: 除非你要用來設計戰略飛彈、蓋三峽大霸或者台北101等用途... |
小弟還是有一值在做功課,努力學習中
看了一些相關文章 確實現況已經不再是時脈等於效能了 INTEL 高時脈(高溫,高耗電),高快取 AMD 低時脈(低溫,低耗電),快取差了一點 雖然AMD時脈上差了INTEL一大截,但是AMD的運算處理技術 卻高於INTEL,所以AMD3500+(2.2GHZ),可以跟p4 3.4-3.6G的CPU相比 不知道我說的有沒有錯誤,請指正... 另外我有查一些資料看到主機板上規格有SATA2 還有一個eSATA是什麼? |
P4效能不彰耗電是因為當初研發時架構上的缺陷所導致,因為它必須
靠一直拉高運作時脈才可以提升效能進而與AMD分庭抗禮。但是玩到 最後發現時脈拉不上去了,而且耗電量與溫度超高,要是繼續搞下去 恐怕都得用水冷來散熱了。於是INTEL發現之前的Pentium-M架構卻 是效能好耗電量低溫度低,於是拿NB用處理器加以改造演伸出6月即將 推出的Coer 2 Duo處理器,也就是說它是將NB處理器給桌上型化的產 物。具有效能高低耗電溫度低的優異表現,在一段時間內AMD將吃屎吃 到飽...... eSATA是外接版的S-ATA介面.... |
的確...不小心又讓我爬到文了
6月INTEL將推出新的CPU 65奈米製程,高效能,低耗電,低溫 英特爾Core Duo T2600 與超微 Athlon 64 X2 3800+ ,論效能,論耗電,論溫度,AMD都略遜一籌... 現在正在了解各元件的外頻及FSB,以避免組裝錯誤,造成降頻在跑 AMD K8的的外頻是200MHZ而它的FSB(HTT)頻寬(是頻寬還是時脈?) 最高可達2GHZ(939架構),怎麼計算(跟倍頻有關嗎?,那倍頻應該是出場就設定好了吧) ,好像有看到一篇文章AMD(HTT)技術,不需透過北橋晶片與RAM進行傳輸, 而INTEL必須透過北橋晶片,是真的嗎?...(效能上多少有比較好吧) 記憶體的的時脈取決於CPU嗎? 比如CPU外頻是133 那DDR400 只會跑FSB266的時脈嗎? (133*2) 比如CPU外頻是200 那DDR400 就會剛好跑FSB400 (200*2) 比如CPU外頻是200 那DDR2 400 FSB應該也是400(怎麼算忘記了,是100*2*2嗎? 頻率只要達到100就能發揮FSB400的效能) PC3200是頻寬嗎?跑雙通道是不是變兩倍 現在CPU不都是外頻200MHZ,那怎麼會有DDR433的(我的就是) 那跑出來還不是只有FSB400..(會推出433應該會有一定道理..用在什麼地方,還是說超頻用) 抱歉這些問題我一直處於混亂當中...請大大耐心的交一交小弟....(我也想當老師,教別人) |
FSB (Front Side Bus) 是指前端匯流排是CPU到北橋的匯流排
Intel Pentium CPU 到北橋的前端匯流排是800M,只提供一條與北橋的資料傳輸線,所以當CPU下傳資料到北橋時,CPU無法同時接收北橋上傳的資料,而必須等到CPU資料下傳完畢之後,CPU才能開始接收北橋上傳的資料,因此CPU資料的上傳與下傳,無法雙向同時運作.業界稱之為半雙工 Athlon64 CPU 到北橋的前端匯流排有 1600M (800M X 2) (Socket 754) 與 2000M (1000M X 2) (Socket 939) 的分別,其架構為在CPU與北橋的資料傳輸線是兩條, 一條專供CPU下傳資料到北橋,而另一條專供CPU接收北橋上傳資料, 所以可以同時雙向運作,因而提高CPU與北橋的資料傳輸效率,業界稱之為全雙工 ( http://www1.oc.com.tw//forums/msgexc...allfrom=153711 ) LDT 閃電資料傳輸(Lightning Data Transport),2001年2月正式改名為HyperTransport HTT 在A64架構下被稱做為HyperTransport ( HTT ) Bus 在講到這些東西時必須了解 常見時脈單位: Mhz 常見頻寬單位: MB/s 頻寬 = 時脈 * 位寬 HT對應著三個設定:CPU外頻、HT倍頻、HT位寬。 基本上每塊AMD64主板都會有這幾個選項,而不會有一個直接的HT頻率設定。 HT的頻率 = CPU外頻 *HT倍頻。 Athlon 64超頻的時候,直接提升CPU外頻是不行的。 因為調高CPU外頻 HT的頻率 就很容易超出 HT的頻率限定 所以欲超頻必需降低HT倍頻,否則超過了 HT時脈限定 一般都開不了機。 LDT與HT總線(HT-Link)不同,它規定了處理器與記憶體之間通信,以及處理器與外部設備通信的速度 而HyperTransport規定的是各配件之間的頻寬 記憶體與 FSB 有除頻或倍頻的關係(設定) 其它...(給其它人講~) |
暑假買電腦
CPU RAM 顯卡預計四萬元 螢幕預計兩萬元 intel conroe:ddrf567h: |
引用:
|
引用:
北橋晶片只剩下繪圖介面橋接器的功用,而intel處理器來說由於cpu 沒有內建記憶體控制器,所以傳輸上必須跟北橋晶片繞來繞去.... 如AMD處理器讀取記憶體資料時只要到處理器內的記憶體控制器讀取 即可,不像intel處理器必須透過北橋晶片才可以讀取到資料。 至於記憶體運作頻率跟處理器外頻,基本上1:1同步傳輸效能是最好的 ,如200MHZ外頻處理器搭配200MHZ記憶體,但是要超頻的人就會 需要速度比較快的記憶體模組,因此才會有DDR443、500這類規格 出現。 記憶體與CPU外頻運作比例一般上大多會由使用者設定去介面,要是 要按照比率運作那就得看晶片組的設定了(AMD影響較小),晶片會按 照處理器外頻高低去分配運作的比例,但是還是可以手動調整變更的。 |
引用:
cpu 和RAM 就準備四萬丫. :cvbhb084: 看樣子等你的報告囉.:ddrf567h: |
電腦還沒買.....
還在觀望中 現在在等AMD出新的ATHLON 64*2 的AM2 VS INTEL Core Duo T2600 不知道實測結果如何,等待OC超頻者天堂的寶貴數據 3D MARK 05的報告嗎?(分數) |
引用:
|
雙核心的 CPU 顯示如下 :
|
你還是等最新的intel cpu "conroe" 中文翻"焢肉" 這款吧... 哈
高效能,低功耗. 目前的評測都是比amd x2 好. |
老爺爺用這麼好的配備應該來幾篇報告替硬體區增加可看性才對...:ddrf567h: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6:59 A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