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萊姆論壇

史萊姆論壇 (http://forum.slime.com.tw/)
-   時事、科技、娛樂新聞話題討論區 (http://forum.slime.com.tw/f7.html)
-   -   政治信任低,經濟信心差-有失民心!台灣民心指數36 (http://forum.slime.com.tw/thread182149.html)

max0551 2006-08-06 11:20 AM

政治信任低,經濟信心差-有失民心!台灣民心指數36
 
作者/徐仁全 調查設計/遠見民意調查中心 攝影/陳應欽

http://img232.imageshack.us/img232/782/950801tr6.gif


鑑於世界各國或區域性、國際性組織多有定期觀測民意的指數調查,藉以瞭解民眾對政府效能與經濟民生等問題的現況判斷與預測心理,《遠見》雜誌民調中心特自今年6月起,啟動「台灣民心指數」調查,以後將每月固定發佈相關數據,提供國內外參考。

台灣民心指數的設計主要包括兩大面向:政治信心指數與經濟信心指數。各項指數介於0到100之間,指數大於50即代表樂觀或正面評價,小於50代表悲觀與負面。指數愈高代表愈得民心,愈低代表愈失民心。

政治紛紛擾擾,第一家庭深陷弊案泥淖。在7月底的經續會正式開會前,工業界代表紛紛宣布退出……。

低迷的社會氣氛下,7月份的台灣民心指數只有36,比起6月的38.1,下滑2.1點。顯示高層弊案與政治的紛擾、還有近一個月來全球原油上漲、中東戰火緊張,都讓民眾對政治與經濟更為擔憂。

其中,台灣民心指數調查的兩大構面:政治信心指數為39.5,而經濟信心指數為32.4,皆屬於悲觀面的「有失民心」。

在政治方面,7月政治信心指數各項次指數中,民眾對「執政信任指數」為38.2;對未來一個月的判斷暨「政治樂觀指數」為41.5。兩項指數皆低於50,表示民眾對中央執政表現與短期作為僅具「中弱程度信心」。

此外,民眾對「最大在野黨整體信任指數」為51.5,明顯高於「執政信任指數」的38.2。可能因為近來執政的民進黨,相繼傳出弊案、貪瀆等情事,民眾對其失去信心,轉而寄厚望於最大在野黨國民黨身上。

政治信任:閣揆>總統

調查中也特別針對總統陳水扁、行政院長蘇貞昌及以民進黨三個個別項目作做指數分析。

其中民眾對行政院長蘇貞昌的信任指數達53,是民眾對執政黨各項調查項目中最具信心的項目。這結果也符合蘇貞昌在目前各項民調中,領先其他民進黨同仁的狀況。

相較之下,民眾對陳水扁總統的信任指數只有30.7,與對民進黨的信任指數30.9相差無幾,說明民眾對第一家庭成員傳出弊案等事感到不滿,除影響陳水扁的聲望,也波及了民進黨形象。

政治寄望:國民黨>民進黨

目前為最大在野黨的國民黨方面,民眾對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信任指數為55.9,為此次調查中獲得最高評價者。

但民眾對國民黨信任指數只有47.1,略傾向於負面。說明民眾對馬英九主席的觀感並不等同於對國民黨。其他在野黨的信任指數方面,台聯的34.3、親民黨的 31.9,皆略高於民進黨。

在政治樂觀指數方面,民眾「對下個月國內政治穩定的判斷」的指數只有30.5,顯示出國人厭惡吵吵鬧鬧的政治生態,卻無可奈何,也不敢奢望可以瞬間改善。

對於兩岸狀況,民眾倒是持樂觀態度。在政治樂觀指數中,「對下個月兩岸關係緩和的判斷」指數為52.4,這與6月份行政院長蘇貞昌已宣布將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以及通過貨運包機直航,兩岸貿易三通逐漸朝向務實有關。

經濟信心:個人財務>整體局勢

至於「經濟信心指數」32.4,係由經濟現況指數27.2及經濟樂觀指數37.7兩者加總後的平均值。

在經濟現況指數的兩個面向中,民眾「對國內經濟狀況的判斷」,是所有民心指數項目中,民眾最感到悲觀的,只有18.2。可能是過去一個月來股市「跌跌不休」、全球原油價格不斷攀高,再加上中東戰火局勢緊張,恐拖累全球經濟成長力道,且國內的油電價格及民生物資也隨之漲價,故民眾對當前經濟十分擔憂。

不過,在「對目前個人財務狀況的判斷」,指數卻高一些,為36.1。雖然比對整體經濟狀況略高,但仍屬悲觀。

而在經濟樂觀指數的兩個面向上,「對下個月國內經濟狀況改善的判斷」只有33.9;「對下個月個人財務改善的判斷」也只有41.5。稍有信心,但仍傾向悲觀。

整體而言,2006年7月份,台灣人的心情是苦悶的。如何提振整體全民的政治與經濟信心,已是當務之急。

有關「台灣民心指數調查」的詳細資料與調查方法論,請見遠見民調中心網頁
以上圖片文字來自遠見電子報




數字會說話,別讓民心一直這樣子低迷

a471 2006-08-06 11:31 AM

放心~台灣就算民心指數-120也不會有人發動革命的啦:n4:

NKNK 2006-08-11 02:45 PM

:ledgy: 為臺灣心胸狹隘唯利是圖之政客悲哀:bj375mg:


台灣須重拾經濟信心  
來源:英國《金融時報》社評 譯者/朱冠華

長期以來,台灣嚴格限制對中國大陸的貿易和投資,旨在降低台灣經濟對大陸的依賴,但市場的力量正在逐漸地蠶食這些限制措施。本周,台北採取措施,放鬆了對前往大陸的半導體技術出口以及大陸居民的訪台限制。儘管這些措施大體上僅具象徵意義,但此舉顯示,台灣政府越來越願意向商業現實低頭。

  放寬對半導體產業的限制,將使台灣晶片製造商能在大陸工廠使用當地競爭對手已擁有的成熟技術。儘管大陸商務旅客赴台限制有所放寬,但他們仍需在第三地停留後方可入境。即便如此,這些措施仍將兩岸經濟關係的融合又向前推進一步。

  台灣曾一度完全禁止企業對大陸投資,但這一限制規定在10年前已被一個條例取代。該條例規定,台灣公司對大陸投資不得超過公司淨值的40%。自此以後,一些產品類別的限制已被取消。台灣當局放寬了對航運業的限制,并與大陸政府展開了談判,商討放開貨物和旅客包機業務。

  儘管這些措施很謹慎且具試探性,但它們等於承認,試圖壓制海峽兩岸商貿增長的做法越來越徒勞。40%的投資上限并未阻止台資企業成為大陸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資者。實際上,限制規定反而促使一些靈活并具有創業精神的台灣公司採取迂迴措施進入大陸市場。大陸已是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

  此外,這些政策不僅沒有增強台灣的經濟安全,反而事與願違。這些政策限制了產業界的自主權,妨礙了它們在世界上最大的低成本製造中心開展經營活動,削弱了它們的競爭力,同時限制對外投資的規定也使企業不願將在大陸賺取的利潤匯回台灣。即使是有資金流回島內,大部分也被用於投機,而非投入生產。

  儘管如此,島內一些人士仍表示,進一步放寬限制將正中大陸政府下懷,使大陸得以將島內所剩工業資源侵蝕殆盡。他們實在是錯上加錯了。兩岸經濟的互相依賴已非常高,幾乎到了不可逆轉的程度,同時在任何情況下,緊密的經濟聯繫都是穩定兩岸緊張政治關係的最有力保證。

  其次,台灣許多問題都是自找的麻煩。快速的去工業化削弱了經濟信心,抽空了島內投資。台灣政府不僅沒有積極尋求培育新產業和具有吸引力的商業環境,反而任由結構改革停滯不前,并採取地堡心態層層設防。實現海峽兩岸關係正常化是台灣經濟邁向復甦的必要舉措。但台灣最大的挑戰在於重拾自信,并採取相應對策。

YaYa07 2006-08-12 10:19 AM

有錢人賺錢是錢滾錢...沒錢人賺錢是苦苦熬

當經濟優勢失去時...當發現賺錢很難時
想要再恢復以往的得意時光就倍加困難了

中國的崛起...我們錯失了機會
如今再要進入中國...只怕都很難與中國企業競爭了
一個小小的地方商人早一步到中國發展成功
就連企業龍頭老大統一都無法與他競爭了

民進黨的心態很令人難理解吧
又要與中國對抗...又要解除軍備力量
這是白痴行為嗎
服役的年限不斷下降...軍中的訓練不斷縮水
這種軍隊哪有作戰能力呢

看來他們是認為有美國撐腰下中國不敢跨越雷池一步吧
不然哪敢如此挑釁中國下又不注重軍備
再先進的武器若沒有嚴格專業的訓練也是沒用的

當年國共戰爭時國民黨的軍備遠超過共產黨
看來滿清末年的自以為船堅炮利就會打勝戰爭的愚蠢思維到如今還是存在

經濟會好轉嗎
我永遠都不會樂觀的
因為沒能看見有如此大作為的領導者的出現
實在一點都不敢去期待這些吧

不開放兩岸三通...誰當政都很難改善經濟
開放了兩岸三通...管理辦法沒做好...照樣是要打折扣
沒有開放的心胸...只是開放是改變不了現實的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7:31 AM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


SEO by vBSEO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