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用:
只是印象中~人家都說~系統槽~跟安裝程式槽~分開~會比較好~ 所以...就一直延續至今嚕=.=ll |
引用:
我程式後來都是灌在C...因為對我來說無意義...我DVD光碟片放入...所有程式一次灌好...我的C槽有30G:n8: |
引用:
系統重灌後,在其他分割區的軟體就不用重灌只要弄個捷徑到桌面就好(跟綠色軟體一樣了:p ),又我的桌面有一個資料夾專門放各軟體的捷徑。 這樣一來每次重灌後就不用還要安裝其他軟體,而且軟體的設定值也都繼續沿用重灌前的設定。 開機速度的問題,我通常會在安裝完一些軟體以後,再到登錄檔裡還有其他可以設定開機時啟動的東西。如msconfig 等去取消或砍掉,這樣開機的速度就可以很快。(防毒軟體當然不砍) 250G 的硬碟啊,如果是我我會分割成: 10G當C槽 200G當D槽安裝程式(創建一個等於C槽下的 program files)以及放各類的檔案(建立資料夾分類)。 剩下的當E槽,放ghost檔案或者其他需要備分的檔案。 |
引用:
:n8: <--這些年來~不知在幹嘛 不知道這招對VISTA有沒有效:n5: 最近想玩玩VISTA:face8: |
引用:
加上要有足夠的硬體給它消耗 所以囉 可要考慮一下 建議可以先把你目前的系統給它ghost 在來玩vista 以免後悔 |
軟體為何預設安裝為C:\Pxxxxxxx相關目錄?
就是希望作業系統可以完全掌握被安裝的套裝軟體,假如軟體可以如上述的方法"運用" 那軟體廠商幹麻不這麼做?我想應該不是軟體廠商比較笨吧..... 會寫程式的網友說說看為啥應用軟體必須被安裝在c分割區的特定目錄下,對OS 與軟體本身有何影響... |
引用:
不一定有 D:以後的分割應用 所以軟體商才會預設 C:\xxx |
我覺得應該是配合microsoft的作業軟體掌控及可相容性較有可能。
而以前作業軟體只能安裝在c:\xxx之下,延續下來就依職如此了, 而有些軟體還特別強烈建議安裝在c:\xxxx下呢。 所以看龍頭老大是誰就聽誰的吧! |
我想原因就像mini大所說的,但其實有些軟體還蠻"獨立"的。
對那些軟體來說所謂的安裝跟把檔案解壓縮以後建立路徑到桌面是一樣的意思。所以安裝到哪邊都無所謂的。例如遊戲軟體或者續傳軟體。 而有一些軟體和的系統相依性可能較高,如JRE,因為它提供的是一個系統環境。提供給JAR或者其他人寫的java程式一個執行平台,那麼我會覺得使用預設路徑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 因為他要執行的是許許多多不同人寫出來的軟體,這些軟體有高明有低下,也許有的程式已經把路徑寫死,導致一些不可預期的問題產生。 但其實這類的軟體並不多,而且windows下的共用系統元件,也都會有一個標準資料夾在,如Common Files之類,因為已經有標準路徑,軟體安裝到哪邊並不影響運作。 另外windows下的檔案關聯在系統重新安裝後要重建也很容易,檔案總管中就可以設定了,而且很多軟體甚至只要啟動一次過後就會再次重新建立起來。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自說自話分割線---------------------------- 在我自己的電腦中,除了部分的軟體大部分都會安裝在其他分割區中,甚至Office軟體也是。一來省下備分設定檔的麻煩,再來省下系統重灌後的時間。 而我每次安裝完軟體後,經常會把軟體的一些路徑重設過。如續傳軟體的存放位置,我就會設定一個名為"download_temp"的資料夾,當作每個不一樣的續傳軟體或p2p軟體或其他下載軟體的固定存放位置,下載完成之後再一一按照檔案類型(音樂、影片、文件、圖片、其他...)去作分類放到它該去的地方。 或者各種通訊軟體的對話紀錄,我也會建立一個名為"通訊紀錄"資料夾,當中再分別建立MSN、yahoo、skype等的資料夾,然後把對話紀錄存放路徑重新指向。 習慣上我會一一檢視我安裝的軟體的路徑,如果有可以整合,方便我掌握系統的地方我就會作修改。 其實在其他非windows上的作業平台上,軟體安裝在哪邊通常都看使用者的喜好(或者心情?:decfghi6: ),path的問題常常在profile檔中就可以搞定。不過我猜,因為windwos上的程式幾乎都是binary型式,要改也不好改,大家安裝軟體使用預設路徑,可能只是不想徒增麻煩吧。以上只是我使用電腦的習慣。 話說回來,這又是一篇史萊姆風格的離題文嗎?:n7: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2:00 P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