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Windows2003-SOFTRAID
大家是不是覺得做磁碟陣列(RAID)
是一件很貴,而且是
很麻煩的事呢!
其實一點都不難,也不用一定要去買什麼RAID
的主機版,今天我們來做看看吧!
現在不用了啦,用2003
裡的內建功能就可以做到磁碟陣列功能
第一、當然要兩顆硬碟囉,大小不一定要一樣,不一樣也可以做很到
第二、安裝到電腦裡,再到電腦,按右鍵->
管理->
磁碟管理
安裝完硬碟後,到磁碟管理會出現精靈,我們先取消精靈
未作任何處理的硬碟會是未初始化的狀態
我們在未初始化的硬碟上按右鍵->
初始化磁碟
把新的兩顆硬碟都初始化
初始化完畢後,會是基本磁碟,我們是需要動態磁碟,在磁碟1
的格子裡按右鍵->
轉換到動態磁碟
(
不是在黑色的區域按右鍵)
把要做磁碟陣列的硬碟都轉成動態磁碟
我們先做RAID 0
:Striping/Span (
切分/
延展)
RAID 0
,它是將資料儲存在2
個以上的硬碟機,其將全部磁碟機的儲存容量合併,藉由將資料切分到全部的磁碟機上,進行平行讀寫,而達到提
高效能增加容量。(IDE
硬碟建議在不同的排線上效果才會發揮)
在硬碟上按右鍵->
新增磁碟區
會出現新增磁碟區精靈
出現跟平常不太一樣的磁碟分割畫面
我們選擇"
等量"
下一步
在磁碟1
的地方,我們分割4G
的等量空間
把左邊的磁碟2
新增到右邊
空間會自動割成跟磁碟1
一樣的容量
按下一步
指定磁碟機代號,
也可以指定到別的硬碟下
下一步
快速格式化為NTFS
下一步
再按完成
等量磁碟區的顏色為.......(
不知道那是什麼顏色@@")
工作原理是把一筆資料等分切割,同時寫入兩顆硬碟。讀取時,也是同時讀取所需要的資料區段
所以效能會比一般的硬碟效能好一些(
使用容量為總容量的相加)
再來,我們再做RAID 1
:Mirroring (
磁碟鏡射)
RAID 1
,必須由2
個以上的硬碟所組成,由磁碟陣列(RAID)
來控制,將資料同時寫入第1
個與第2
個硬碟,其2
組硬碟上的資料完全相同,也就是
其中一個硬碟是用來作備份用途;當其中有一個硬碟故障時,系統照常運作正常。RAID 1
是所有RAID
階層上,經濟效益最好,效能很高,極佳
的資料安全性。是所有階層中使用最多最廣最符合當初RAID
設計概念的一種。唯一小缺點是,其陣列磁碟容量是全部硬碟容量的一半。
跟之前步驟都一樣啦,不多說
看圖想故事吧^^
選擇"
鏡射"
我們也給他4G
的容量
指定磁碟代號,
也可以指定到別的硬碟下
下一步
快速格式化為NTFS
下一步
鏡射磁碟區的顏色為深紅色

(
使用容量為總容量的50%)
再來是"
簡單磁碟"
沒什麼特別啦,別一般的磁碟分割是一樣的,只是是建立在動態磁碟機上
簡單磁碟是沒有得合併其他的磁區
我們給他40G
指定磁碟代號,
也可以指定到別的硬碟下
下一步
快速格式化為NTFS
下一步
再來我們來分割"
跨距"
其實"
跨距磁碟"
跟"
等量磁碟"
很像,但可以合併不同磁碟大小的磁區
寫入資料方式是從頭寫到尾,也就是說,先寫完一顆再寫一顆
(
註:
就算你的資料沒有寫到第二顆,第二顆硬碟壞了,第一顆的資料也是會沒有唷!)
我們選擇跨距->
下一步
新增磁碟2
到右邊
指定磁碟代號,
也可以指定到別的硬碟下
下一步
快速格式化為NTFS
下一步
這就是完成四種分割區的兩顆硬碟圖
都己顏色分別區分出不同磁碟區
還有的就是RAID-5
RAID5
是需要三顆硬碟以上才可以做的,其工作原理與RAID 3
相似,主要差別是其同位元資料沒有固定在同個硬碟,是以輪流方式儲存在每個硬
碟上,故稱輪轉同位元。當磁碟陣列控制器利用XOR
演算出同位元檢查資料後,會隨著資料分別寫入各台硬碟上,因此整體讀寫效能比RAID 3
要
好一些,當然比RAID 0
要差。不過在大型資料處理時,需同時讀寫多個硬碟,而同位元檢查是由磁碟陣列控制器的XOR
邏輯所控制的,所以資料
處理越大越多時,一定會有所遺失,但這個階層的RAID
還是可以提供很高的容錯能力。(
使用容量總硬碟數N
,可用空間為N-1
的硬碟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