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用:
一張成功的作品首先要能感動自己才能夠去感動別人,得到共鳴,所以賦予作品靈魂與生命就非常的重要. 我以印象派畫家莫內的名畫"荷花"為例,他用光與影賦予作品生命,以幾何構圖賦予作品靈魂,看這幅作品不僅僅格外舒服寧靜,更能感受到作者創作時的平靜心情,那份感受就是一種感動,一種心靈的傳遞........... 攝影藝術長期受到忽略,甚至看不起,這可以從美術館接受畫展大於攝影展就能夠看的出來... 在舉攝影大師郎靜山郎老為例,他80幾歲還進暗房創作,使用的手法就是疊片法,他不拘尼於形式,他的作品當中羊的數量不夠,他就在暗房中自己製作,直到他認為達到最美的境界... 見過他的作品您就能體會深受儒家教育的郎老的那種儒家精神,他把作品融入國畫的水墨與潑墨技法,撿直是出神入化,年近90還出外創作,出了車禍還是打死不退,那種精神真是令小弟我非常的感動........... 台灣本土攝影家張才,善於紀錄攝影,記錄著本土奮鬥的精神,他的作品同樣融入了美學的元素,他的後人目前從事攝影器材的生意,也同時從事攝影創作......... 所以小弟每次講座都會推廣美學,攝影美學,生活美學等等..... 最好的創作就是融入你成長的經歷,在配合自己的基本技法,那才是真正自己的作品! 以上與您討論與參考! |
引用:
虛大請保重身體~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12:28 P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