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看完刺青的感想
竹子因為跑去和小綠約會沒有在家照顧弟弟
這個同時家裡發生的了地震,爸爸為了救弟弟死了 弟弟也因此得了解離症不認得竹子了 因為爸爸的手上有一個"曼珠沙華"的刺青 竹子覺得那是唯一能讓弟弟好起來的方法 找了刺青師傅刺了一模一樣的刺青,自己也成為了刺青師 小綠在竹子的刺青店看到了小時候記憶中竹子手上的刺青 決定也要刺個一模一樣的刺青來"標誌愛情" 而小綠的工作是虛擬的視訊情人,只能在網路裡有生存的理由 在刺青店小綠第一次看到竹子時就肯定竹子是她的初戀情人了 但竹子卻因為弟弟的關係而一直壓抑對小綠的感情 竹子一直認為如果當初地震時她沒有去找小綠弟弟就不會變成這樣了 所以竹子一直用過去在懲罰自己 阿東是竹子店裡的常客,用刺青來掩飾自卑,也因此犯下之後的錯 看完覺得很多人會拿過去的事懲罰或不能原諒自己而一直過著不開心的生活 想想其實這樣不好,但有多少事是我們可以控制決定的呢? 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是不是應該不再讓事情惡化下去而讓它變好呢? 一時的難過和不愉快是被允許的,但長久下去是不是好的事情呢? 記得之前上班時,阿桑都會說我心情很好(會跟著廣播哼歌),我都會跟阿桑說"笑也一天, 哭也一天"我何必選擇哭呢?人生是要充滿著希望的 上帝關了一扇門一定會再開另一扇滴,而且人生到目前只有一回,何不過著開心一點的生活 :on_79: :on_79: :on_79: |
是講楊晨林演的那部刺青嗎??
偶一直都還沒機會看 反正不管開心或不開心 時間都在流逝不會再回來 笑看人生比較輕鬆啦 可是...偶笑不太出來:on_14: |
:on_47:
刺青會痛痛:on_64: 身體髮膚要珍惜,不可以隨便毀傷:on_79: |
引用:
竹子的弟弟屬於心理疾病,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可能發生在任何生理或心理遭受創傷的人身上;無論是否有身體的創傷,心理都有同樣的特點:經歷過極度恐懼、無助、失去控制、隨時面對死亡的一段時間、出乎預期的事件(例如這次的大地震或像蘇建和案的受害人兒子那樣)。 竹子必須照顧他一輩子,每天要見面及關照,所以竹子會走不出陰影,只希望能治好唯一的親人。 其實我絕這部片大概要表現的是各種「壓抑」的情感,不管是親情、愛情(同性戀、警察等),在壓抑之下造成了另一個人的傷害或是情感創傷。 |
引用:
前幾天才剛剛弄來看看的 只是都是看楊丞琳而已 :on_14: :on_14: :on_14: |
沒看過...
所以不知道劇情 :on_47: |
引用:
楊丞琳在電影中有不少性感的鏡頭 裡面可以探討的層面滿多元化的 :on_02: 但我只是衝著楊丞琳的性感鏡頭而看 我承認,我是男的 :on_34: :on_34: :on_34: |
引用:
我也承認,我是女的.... :on_14: |
引用:
昨天租的到今天已經看3遍了 真的很好看 |
引用:
同意+1 約會是地震前的那一次啦~~看了3次發現有一些地方有問題,竹子在小綠9歲認識她時,手上就有刺青了,可是地震發生時竹子手上並沒有刺青,不曉得我看的對不對哦!:on_22: :on_22: |
引用:
|
當初是因為楊丞琳才去租來看~
結果看到一半....我就睡著了.....太藝術了 ![]() |
引用:
史版有分享耶 都沒逛過去喔~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1:57 A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