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寵物鳥(照顧新進鸚鵡的秘訣Ⅱ)
給鳥兒安全的居家環境
除了上一篇文章提到的注意事項外,鸚鵡飼主也應該重視居家安全,好讓提供寵物鳥有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 1. 羽翼的修剪: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有些人認為飛翔是愛鳥的天性也是權利,因此而不認同修羽,但對於可以在家中自由飛翔的愛鳥而言,應避免讓其觸及熱水、瓦斯爐、吊扇、電風扇等危險物。 2. 趾爪的修剪:鸚鵡的過長趾爪,容易發生糾纏棉線之意外;另外,也容易損壞家中之地毯、棉毛製品,甚至不小心在主人皮膚上造成傷口,感染病菌。 3. 如果不是為了展示或陳列,筆者建議應將鳥兒的腳環、八字環、鍊條全數卸除,以避免重覆發生筆者在診療鳥兒時,所發現很多因環鏈纏繞而導致鳥兒腳骨折的事情發生。 4. 幼鳥容易撞擊門窗,或跟人進出房間門而被夾住,家中所有成員應學習在開關門時,習慣注意寵物鳥的動向。 5. 廚房以及火爐對小鳥來說是非常危險的,飼主不該讓小鳥進入廚房。 6. 屋中有水的桶子、杯子、容器,易引起寵鳥的好奇導致掉落淹死。 7. 鉛中毒:鳥類天性喜啄物品,含鉛的油漆筒或新上漆的牆壁或籠子,都可能造成鳥的中毒。 8. 有毒的植物:確定室內所種植的均是無毒植物,可減少寵鳥中毒的機會。 保持室溫、清潔鳥籠的重要性 大多數的鸚鵡原產地是溼熱的環境,理想的室溫應為20~23.9℃,但在15.6~32.2℃的範圍內也可飼養,短時間的劇烈溫度變化,對鸚鵡來說是相當大的緊迫因子,不但容易造成鸚鵡感冒,甚至會造成死亡。 當低溫或寒流來臨前,飼主應準備保溫燈泡或電毯,雛鳥及幼鳥特別需要,在雛鳥育成期間,給予充分的保溫(略高的環境溫度),對其成長、發育是有幫助的,也就是說,在溫度略高的環境下,雛鳥的消化、吸收效率也較高,所以雛鳥會長的較壯也較快,在溼度方面,較高的濕度對鸚鵡來說也較好。 除了保持溫度及濕度外,為鸚鵡準備乾淨舒適的鳥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以下提供您幾點建議。 1.準備一個適合飼養的鸚鵡的鳥籠:大小、材質、造型、衛生清理等都需列入考量因素,可讓你的鸚鵡快樂又活潑健康。 2.盛裝食物、飲水之容器以及墊底的報紙應每天清洗換新,整個鳥籠及設備應每星期大清潔一次,消毒工作應每二星期進行一次。 3.飲食用容器最好準備兩套,經充分清潔、消毒後以備用。 4.給予食物應考量不同個體有不同的飲食習慣。 5.給飼次數:依自然習慣分次給飼,不要讓其整天自由採食,不但浪費食物,也容易造成過胖症。 本文轉載自 yam寵物Pets 郭財榮專欄 |
鳥禽類羽毛 有時會讓小朋友產生呼吸道方面的不適
有小朋友的話 要適時隔離開來以確保小朋友的健康喔 |
被先推了:on_58::on_58:
|
引用:
|
引用: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2:56 P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