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次級房貸是什麼碗糕?
我隨口說說,你們就姑且聽聽,若有不對,歡迎指正!就當我虎爛!:on_14:
話說柯林頓下台,小布希上來之後,也就是2000年,美國的網路科技泡沫了,這時候有衰退之虞,當時聯準會主席葛林斯班為了力挽狂瀾,把利率降到不像話!好像百分之一多,忘了!:on_14: 因為利率太低了,有些不是很有錢的人也來貸款買房子,銀行把這些債權證券化,也運用衍生性金融商品賣出,簡單說當成股票賣一樣。 買到的人又將此債權向銀行借款並提供抵押,這些東西本來就是銀行的債權,結果又回到銀行,變成銀行抵押品。 好了,小布希後四年景氣過熱了,聯準會主席葛林斯班開始升息,那些不是很有錢的人繳不起房貸,那些債權不保,銀行賣給投資人,投資人的債權不保,銀行的抵押品也沒價值,導致銀行大虧損!而先前銀行透過衍生性金融商品產生的負債有如滾雪球般,一發不可收拾… 衍生性金融商品真不是好東西!:on_61: |
我也只是說說爾以...當我沒說...請看下一樓...
我是覺得啦
很多衍生性金融商品都是在玩一隻豬剝兩層皮 我實在沒看過哪有一隻豬可以剝兩層皮的 但是話說回來台灣 台灣的金融體制還挺健全的 這樣丁丁的事情應該不會發生才是 不過前一陣子國家不是說要作土地證券化 不知道現在搞的怎麼樣的 不會因為這次次級房貸的表現而喊停吧 |
偶只知道政府優惠房貸死了很多人......:on_36:
|
是讓有錢人大賺一筆
是讓窮人死更快的碗糕 :on_34::on_34: |
引用:
|
所謂次級房貸(subprimemortgage)是指對信用品質較差的借款人承作的房貸,
或以原有房屋貸款再融資的房屋貸款,因違約風險較高,借款利率也比較高。 ===================================================== 死了一大片的銀行、有錢人和散吃人:on_52::on_52: |
引用:
|
引用:
q老也沒受影響啊!:on_14: |
引用:
除非是有玩股票滴人才會有影響吧:on_52: |
快來賺錢啦
這篇寫的蠻有趣的喔:on_14::on_14::on_14:
美國的次級債陰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3570101008sp0.html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的投資理念 懂們道的兄弟們又要賺翻啦:on_14::on_14::on_14: 美國財政部發佈報告說,本財年(去年10月開始)頭4個月,美國政府財政赤字高達877億美元,比上財年同期增長一倍以上。 為避免房貸違約引發更嚴重的社會和經濟問題,美國政府和六大金融機構提出一項「救生索計劃」,旨在幫助那些因還不起房貸而即將失去房屋的房主。 美國投資大師沃倫·巴菲特表示,其領導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日前提出願意為3家債券保險商承保的價值約8000億美元的市政債券提供再保險。但其中一家保險商已經予以回絕。 受美國能源部預計原油需求及價格將低於預期的影響,紐約指標原油期價在連續三個交易日上漲後12日回落,終盤下跌81美分,收於每桶92.78美元。 因美國投資家巴菲特稱已對債券保險商伸出援手,緩解了市場緊張情緒,紐約股市道指12日一度飆升超200點,終盤收報12373.41點,漲133.40點。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發佈的財報顯示,去年公司虧損額達到387億美元,創該公司成立100年來最大年度虧損紀錄。 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宣佈,已停止向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銷售原油,並中止了與後者的商業關係。 巴菲特計劃 受次貸危機的影響,美國的債券保險業正遭遇空前的危機。美國的幾家主要債券保險機構在與次貸相關證券的保險業務中,僅上個季度的損失便超過了50億美元;屋漏偏遇連綿雨,其債信也開始面臨降級的威脅: Ambac的評級已被惠譽由AAA調降為AA,而穆迪和標普也開始對其評級進行重估;FGIC的評級則被惠譽和標普同時調降為AA,穆迪尚未決定,但對此也開始檢視;MBIA是美國第一大債券保險商,其評級雖尚未發生變化,並不意味著一定能夠逃過此劫,穆迪、標準普爾和惠譽正在考察其評級的有效性。 問題當然並不僅限於債券保險業,因受債券保險機構擔保的債券規模多達2.4萬億美元,若其評級下調,勢必給處於次貸危機漩渦中的債券市場帶來更大壓力,其影響是全局性的。正因如此,受到了多方關注,有關方面正考慮對其進行救助。 在今年2月初,有消息顯示,為防止信貸緊縮的影響擴大,包括美國花旗集團、美聯銀行、英國巴克萊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法國興業銀行、法國巴黎銀行、瑞士聯合銀行在內的美國和歐洲的幾家大銀行準備合作,對陷入困境的美國債券保險商施以援手,但方案始終難定。 此時,著名投資大師巴菲特出手了。2008年2月12日,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巴菲特拋出了其援救計劃。該計劃的主要內容是:巴菲特為MBIA、Ambac、FGIC所擔保的市政債券提供再保險,標的總規模高達8000億美元,約佔整個債務保險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以確保這三家公司的債信維持在AAA的等級;巴菲特的波克夏哈薩維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INC)將為此計劃提供50億美元的資本,換取的佣金則相當於債券保險商在為市政債券擔保時,所收費用的1.5倍,MBIA和Ambac需要分別支付45億美元。 巴菲特的計劃披露後,全球股市反響熱烈:資料顯示,正在交易中的歐洲股市應聲而起,英國FTSE100指數上漲2.6%,法國CAC40指數升2.8%,德國DAX指數則大漲3%;隨後美股也以紅線開盤,收盤時道瓊斯指數上漲180點。美元走高,當天美元兌日圓上揚0.4%,兌歐元上揚0.2%。金價則因美元上漲而下跌1%。 因該援助計劃可能緩解信用緊縮,部分避險資金撤出美國國債市場,導致國債價格下跌。其他國家國債市場的表現與美國也大致相同:10年期英國國債收益率上揚10個基點,由4.55%升至4.65%;3個月德國國債期貨跳水,現券方面,2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8.3個基點至3.16%,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8.6個基點至3.96%;日本政府公債期貨合約微幅下挫,3個月10年期日債期貨合約跌0.23點至137.90,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2.5個基點至1.42%。 巴菲特的投資風格一向以穩健著稱,其對時機的把握常常能夠恰到好處,對談判條件的要求也極為苛刻。因此,巴菲特此舉是否反映出次貸風暴對債券保險機構的衝擊已近尾聲,自然成為關注的焦點。 在我們看來,巴菲特的計劃可行性強,對於緩解債券保險業的危機,穩定市政債券市場,無疑將發揮重要作用:發行人在評級穩定的情況下,有助於順利融資,並可降低成本;投資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避免價格下跌帶來的市場風險;對於市場而言,如巴菲特所言,若債券保險機構評級下調,則一些投資者如基金等將被迫出售相關債券,導致大量賣盤集中湧現,極有可能導致市場崩潰。 但債券保險機構的風險並不能因此完全消除。眾所周知,市政債券只是幾大債券保險機構提供保險的債務總額的一部分,是債務保險市場較為優質、盈利能力最強的業務,歷史資料顯示,此項業務已經連續14年實現盈利。在市政債券之外,債券保險機構還為很多其他債務提供保險,規模高達1.6萬億美元,其中包括相當規模、已經為其帶來50億美元虧損的次級債券。在巴菲特的方案中,次級債券並不包含在內。從這個意義上講,債券保險機構的壓力雖有所減輕,但是否能夠很大程度上消除,還要視整個次貸危機的進展而定。 市場的反應似乎也說明了這一點。在巴菲特的計劃為市場所知後,撤出國債市場的部分避險資金,並未直接進入公司債券市場,美國公司債市場不升反跌,交投仍然極為清淡,流動性很差。信用違約掉期市場的表現也不理想,資料顯示,投資級信用違約互換指數明顯上漲,由2月11日的135.23個基點升至143.25個基點,表明信用風險非但未減弱,反而加強。這說明,即便市政債券的問題獲得解決,信用市場的緊縮也不會因此結束,信用定價仍處重估之中。 對於巴菲特的救援計劃,褒貶不一。不滿的聲音認為,巴菲特只是在為其新設的債券保險公司招攬業務,並未著眼於危機全局。包括公司債券市場在內的美國信用市場,似乎並未直接從中受益,為此也招來指責,認為巴菲特並非為援助債券保險商,而只是想激活市政債券市場。MBIA和Ambac則擔心,巴菲特取得市政債券保險業務,仍將抵押貸款證券留給他們,會對其形成很大壓力;隨後,MBIA和Ambac的股價下跌,其信用違約掉期(CDS)的利差也有所提高,驗證了這一點。 雖然貶抑的觀點不少,但因能夠消除部分系統性風險,巴菲特的方案仍然博得了更多的讚譽。從目前的進展看,此計劃只是剛剛拋出,能否達成交易,還存在一定變數,三家公司對上述方案最終反應如何,正引致越來越多關注的目光。 |
次貸的後續影響深遠,利率的下降使得美元貶值,進口商品價格升高,貨幣供給增加也有通膨隱憂,民間消費萎縮,企業獲利就麻煩了,我們可持續觀察.....
|
引用:
有錢人、中產階級、平民、和散甲郎都是虧錢的碗糕 P.S.巴菲特已經進場了,就拭目以待吧 |
我覺得巴菲特可以再慢一點,另外,伯南克調降利率是不是又再為下一個次貸鋪路....
|
引用:
應該不是巴先生一個人可以決定的 銀行 政府相關機關 巴先生 三個人只有有一個人沒有共識 就破局了 其中運籌帷幄的 不一定是巴先生 我是這樣覺得啦 :on_52::on_52::on_52: |
低利率早晚陷入流動性陷阱,到時再低的利率都沒有效果,就像日本泡沫經濟之後長達數十年的經濟泥淖,至今還在脫困中...,當時存到銀行沒利息還得付保管費。
我常常在想為什麼四大生產要素老是利息被用來犧牲?在衰退時被當作工具?是因為資本都是有錢人才有的?勞動、企業和土地為什麼不犧牲? |
引用:
就像你說的 國家手上只有利息可以玩 難道 要國家帶頭炒地皮嗎 :on_34::on_34::on_34: |
不是啊!像是利潤為什麼不犧牲一下呢?
|
引用:
對不起 師弟是學會計的 經濟實在不行啊 請師兄指點 :on_52::on_52::on_52: |
引用:
經濟學上的生產因素有四個,分別是土地﹙泛指生產原料﹚、勞動、資本、企業精神。而此四個因素都要支付報酬,土地要付地租﹙泛指生產原料成本﹚,勞動付工資、資本付利息、企業的報酬就是上述成本的剩餘--利潤,在衰退時,央行調控利息以降低成本,但是成本卻有其他三個,工資和地租或許有其考量不與降低,但企業利潤不見得是有效經營的結果,應該讓他們顯示其應有成本,才可顯示其是否有效經營。 |
引用:
老大啊 真的已經沒利潤了 千萬不要把腦筋動到利潤上啊 :on_52::on_52::on_52: |
引用:
|
引用:
因為一旦沒有利潤 或者利潤將被犧牲 那會產生『信心危機』 那真的太可怕的 『信心危機』造成的風爆更大 :on_52::on_52::on_52: |
一個景氣循環正好篩選耐的住寒冬的企業,美國的低利率就是考慮信心危機,把循環拖長,試想一旦留下耐的住寒冬的企業,供給一減少不是使他們提供繁榮的機會?
其實,我們都是書生的意見啦!:on_14::on_14: |
穩操勝券》股神出手 低點近了
【經濟日報╱記者 曾仁凱】 2008.02.15 02:48 am 股神巴菲特宣布對美國市政債券提供價值8,000億美元的再保險後,激勵歐美股市大漲;相較於美國總統布希宣布振興經濟方案和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柏南克宣布降息3碼後股市大跌,巴菲特的魅力顯然略勝一籌。 今年以來全球股市「跌跌不休」,元月18日,布希宣布推動規模1,500 億美元的振興經濟方案,結果道瓊指數無力收紅,下跌59點。元月22日,柏南克無預警宣布降息3碼,投資人依舊不捧場,當天道瓊指數開高走低下跌128點,並造成歐亞股市全倒。 巴菲特則是前天向三家美國最大債券保險公司提議,擬承接他們承保的8,000億美元市政債券保險,雖然分析師認為,債保公司不太可能接受巴菲特的提議,但還是激勵全球股市應聲大漲,道瓊接連兩天共上漲311點。次級房貸風暴把美國經濟逼入衰退邊緣,並且像傳染病一般擴散到全球股市,值此風雨飄搖之際,我們不禁要問:難道布希的財稅政策、柏南克的貨幣政策,效用比不上巴菲特的出手嗎? 說穿了,此番全球股災患的是「心病」,布希實施減稅特效藥,把錢發還民眾,希望藉此刺激經濟,但前途未卜,不少民眾直言拿到錢將存起來,不會胡亂花掉,振興經濟的效果大打折扣。 柏南克藉降息寬鬆銀根,希望活絡經濟,但景氣能見度不佳,即使資金成本再便宜,還是難以激起企業和投資人冒險搶進。 所謂「心病得用心藥來醫」。由於巴菲特的投資心法深具市場口碑,每當股神開始進場,似乎就預示著股市距離低點已經不遠,股神一出手,投資人自然信心大振。 次級房貸原本是信用市場打噴嚏,卻蔓延造成全球投資人風險意識提高,形成信心危機。據統計,僅今年元月,全球股市因為股災,已蒸發掉將近6兆美元市值(約新台幣192兆元),這麼龐大的金額憑空消失、投資人荷包縮水、消費力大減,經濟放緩的惡夢當然難以避免。 不過股災過後,台股目前已有許多績優公司本益比掉到十倍以下,甚至八、九倍,比SARS、911事件發生的時候還低,不但已充分反應經濟衰退的風險,而且是過度反應。 猶記得去年中,正當陸股、港股High翻天之際,巴菲特宣布分批出脫手上的中石油,後來隨港股衝上3萬點,不少人因此譏笑原來股神也會有失準的時候。 後來證明,原來「先知總是寂寞的」。這個故事也告訴大家,即使是股神,也不可能「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投資人只能選擇在相對低檔時布局,才能在相對高檔到臨時歡喜收割。當巴菲特都已經開始在找買點了,你還在等賣點嗎? ====================== 股神前幾天出手了 接下來就看看股神是不是真的那麼神 |
引用:
所以 『有信心』跟『沒有信心』就差粉多了 :on_52::on_52::on_52: |
股票真的漲了,今天站到8024點,
股神果然有一套。 |
引用:
但根據歷史,股神出擊從來沒有失手過 即使之前港陸股市一片看好,股神仍然賣出,被多少股民嘲諷 但事實證明,股神就是股神 :on_02::on_02::on_02: |
引用:
各位版胞看到了嗎 以上的言論就是信心 :on_52::on_52::on_52: |
引用:
這就叫做嘴砲信心 因為偶根本沒有COCO可以跟進 :on_77::on_77::on_77: |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3:54 A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