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問是商品嗎?
學問是商品嗎?
學問是商品嗎?對於這次大學聯招的槍手而言,他的回答一定是"是,因為他已經賣出 了他的學問,而且一定獲利不少。 平心而論,不僅聯招的槍手將他的學問當商品出賣,即使學術界,將學問當商品賣的人 也多的是。舉例來說,很多大學中都有替所謂企業界人士開設的研究所課程,這些課程 收費非常高,因為來者不善,學生們已是高薪階級,通常都付的起。問題是:教授們教 給這些高薪學生的學問,是否也會傳授給一般研究生呢?如果答案是正面的,恐怕那些 付高學費的學生會心有不甘。所以我猜那些教授們必須對普通學生保留一些學問,而將 他最好的學問傳授給高學費的學生。當然囉,教這些課程的薪水也可以高一點。他們不 知不覺地將他們的學問當成商品在賣。 我們對於高中老師擔任補習班老師多半不太滿意,理由是他們很可能在原校教書時有所 保留,而將最精彩的解題技巧只交給補習班的學生。令我不安的是:大學教授們似乎也 在做類似的事。 在古時候,我相信學問不是商品,牛頓絕不會將微積分等等學問加以保密,或者申請專 利,伽利略更不會了。可是在這個資本主義掛帥的社會裡,什麼都走了樣,有學問的人 可以因為你沒有錢而拒絕和你見面談學問。 我們電腦界,這種情形比比皆是,有些所謂大牌教授,請他演講,必須付出很大的費用 ,否則免談。我過去常擔任一些國際會議的籌備人員,去請他們演講,往往碰釘子,因 為他們一開口就先講價碼,我們也常常因為付不起而作罷。有趣的是:這些當時紅極一 時的教授最近已經不紅了。聽說好幾位的演講費早已降價,可是大家已經不去請他們了 。 是不是每位美國教授都如此勢力呢?當然不是,我所認識的麥加錫教授,就是一位完全 不同的例子.他是史坦福大學的教授,當年在麻省理工學院教書的時候,參加過最早共 時系統的設計,幾乎可以說是共時系統的發明人,他在人工智慧上的成就使他得到了電 腦界最崇高的杜林獎(Turing Award),電腦界沒有諾貝爾獎,杜林獎等於電腦界的 諾貝爾獎,麥加錫曾來台訪問,除了在北部演講,還專程去成功大學,他去成大的唯一 目的是要去見一位研究生,那位研究生曾寫信問他一個問題,他回答了,可是事後發現 有錯,怕信上講不清楚,決定到台南親自去解釋給他聽。 麥加錫教授專程來和一位研究生談學問是一個值得我們所有教授記得的事,對他而言, 學問不是商品,而是應該和世人共享的,身為教授,就更應該將學問傳授給想做學問的 人。 有一次,有一家幼稚園在牆上畫了米老鼠和白雪公主,這都是小孩子們所喜愛的卡通人 物,可是這是犯法的.迪士尼公司沒有准許你畫,你是不能畫的,如果你是一個窮小孩 子,就連米老鼠和白雪公主都看不到了。 古時候的人,大家很難想像任何一件事好像都和錢發生了關係。舉例來說,古時後的運 動員也想跳的更高,跑的更快,可是大概很少人想到現代的運動員可以替運動器材做廣 告而大賺其錢。 最近,一位愛爾蘭的中學生發明了一種新的密碼學,她好像宣佈她不想靠此而發財,她 的爸爸是位數學教授,也許愛爾蘭的數學教授家庭仍然保留古老的價值觀念吧。 我們在檢討為何有大學生願意充當槍手的時候,不妨檢討一下這件事情背後所隱藏的深 刻意義。如果我們將學問看成一種商品,也不要太責怪那些利用學問做壞事的大學生。 我們做老師的人,首先應該設法不要將學問商品化,我們有時候有意無意中也立了一個 錯誤的榜樣。 本文作者【李家同】 . |
如果,每一位做學問的人都如天才一般的輕易,
那麼,知識早就不值錢了。 知識之所以會成為商品,基礎地是「貧」;而不是「貪」。 「以盛就乏是為商道。」 李老兄如果真有心讓中國人改變,首要之務仍是「以其盛就國人之乏」。 李老人家成天寫文章,也整治不了國人「久乏的自然反應」_「貪」。 談改革,須談教育,須談吏治,須談主政,須談經濟, 卻不必談「如何縮短知識商品化」這個必經的過程...。 人富了三代,行為會在根本處發生變化。 不必多談人心;搬弄平凡百姓的內疚感。 十足老渾蛋一個。 |
如果那位發明了新密碼學的小女孩,她父親不是大學教授,
而是每天在路邊拾荒維生,同時母親躺在病床上沒錢就醫, 試問, 如果這小女娃兒仍把新密碼學免費公開, 而李家同又剛好正是她的父親,李老人家還會同意她這個做法? 人為什麼不必建立「貪」的制約反應?因為「不曾不足」! 自己過了幾天好日子,就滿口糊說八道,咱們不必學他。 |
沒差啦
反正現在M型時代來臨了 就當他是寫給有知識經濟的人看的吧 不過過去沒有什麼專利法也是真的 專立法這玩意兒 還挺新鮮的 :on_52::on_52::on_52: |
引用:
知識有價.學問無價 知識只是一時,學問確是永恆.:on_14::on_14::on_14: |
:on_79:上面回文的大大們都好有學問......
|
引用:
|
「金句」
引用:
(再次被大家照顧了;感恩... :on_41::on_41::on_41::on_41:) |
引用:
感謝校長開&釋 http://forum.slime.com.tw/post1920887-10.html 引用:
稱不上是什麼金句 參考了一下 約書亞說摩西是老番癲這件事情 就發現 很多沒有活在當下的朋友 虎爛的內容都跟天師一樣 二是無知遂無不可唬之 感謝校長的感謝 天師才有自省的機會 阿門 :on_53::on_53::on_53: |
潑糞塗牆時、各有一片天
每個人自說自話,自認為真 就會變成這個樣子... 社會上有很多「物質生活不虞匱乏」的人 她們已經進入「後現代化」的境界 生活目標追求的,不外乎「自然、環保、人文、簡樸...」 每週上班不到五天 清晨有空時會去附近俱樂部練練揮杆,當作運動 週末可能會去上個EMBA課程,順便social一下 時尚名牌不太稀奇,因為太容易擁有,也看破了... (PS.當前的名牌追逐者,大都不是真正的有錢人說) 有長假時就跑去深山裡面或鄉下,過著反璞歸真的生活 她們對社會有期待,希望大家的精神層面都提升、更具智慧些,而非汲汲營營於政治和金錢的紛擾 物質的不匱乏已經讓她們Level UP,像個聖人般的存在 有空時她們也當志工,也樂捐做善事 這樣的人發言評論社會時 不能說她們錯了 不食人間煙火,並非一朝一夕可達成 只是M型化更拉大了她們與中低階層的距離 交集事務自然少了 價值觀點幾乎不一樣 試想:一個三餐不繼的人,請他參予「減炭」運動幫助地球,他會有濃厚興趣嗎?(除非這運動可以幫他填飽肚子...) 再試想:如果有一個獨居老人,騎著一部老舊機車去拾荒,環保人員舉發他的機車排放廢氣量過高、不符政策要求,必須開立罰單,並強制沒收他的機車。而這部機車卻是這個老人生計的依靠,可是,這個老人繼續騎這部機車,卻會戕害民眾健康,之間如何取捨? 每個人的主張不同,不是對或錯的問題,而是價值排列順序差異所造成的 環保和衛生哪個重要?社會公平和經濟發展哪個重要? 吵架的人多,身體力行的人少 被牽著鼻子走的人多,思考的人少 到最後~~ 老天爺(上帝)會說:對對對,你們人類講的都對,一切都是我的錯... |
「氣溫一天天升高了;潑個糞... 塗牆,看看房子裡能不能因此涼快些...」
北歐的社會民主主義國家,都非常務實, 談論一切社會議題都直接從「永續社會安定」及「長期經濟支持力 」著眼。 (民生沒問題才會自然安定)(沒辦法引發持續性的財務支撐,就沒辦法進行長遠的社會工作) 基本上,他們深切體認:社會民生議題重於一切,而公共建設;則植基於經濟實力。 雖然自由主義人士常譏諷北歐式社會主義的青少年自殺率明顯過高; 但事實的真相是:人們比較喜歡「在餓死前自盡」,還是「在富裕的無知中做傻事」? 即使是東方人的最愛_佛祖; 也「建議」人們在臨終前要帶著寧靜,最起碼... 也不要帶著消極的負面情緒。 雖然人類族群的結構進化是個有趣的大議題,其中有許多的迴圈都有足夠的力量將族群帶往截然不同的結果, 基本上,所有的迴圈都值基於族群整體價值,從長期來看,這個整體價值使得所有迴捲的結果祗有兩個: 「上」/「下」;或說是「正」/「負」;也可以說是「進」/「退」... 假設,真的有辦法能夠全然地放下族群的興衰,那麼... 的確怎麼做、怎麼說;都是對的... 否則,所有的相關議題;就已經被族群的整體意識的期望結果決定了其方向性... 為了這個原因,不才祗好乖乖地跳出來踹李家同一腳,這一腳;既不為名踹,更不為利踹; 祗為了在族群的發展過程中... 減少還在底層奮鬥的人們,承受不必要的負面感受... 「一個國民年所得才達到兩萬美元的國家,和一個已經六萬美元的國家; 她們的人民會去想的;會一樣嗎?那去做的呢?還可能一樣嗎? 「為所當為」,「生命會自己找出路」。那為的過程;那找的過程,有時候已經夠嗆的了,還不夠累嗎? 還需要再去頂些個好野人什麼「人文反思」的大帽子...?增進增進「族群自卑情結」...? 真能天天都吃飽喝足了,就不會有空想想這些事...? 急,有用嗎? |
校長這一腳
踹得好 :on_53: :on_14::on_14::on_14: |
红X路過
![]() 聰明自有聰明誤,憨人自有憨人福。 欲除煩惱須無我,歷盡艱難好作人。 :on_79::on_79::on_79: |
引用:
真的很想獻朶花給您的一句:「踹得好」... 您當然是明白人,可很多的明白;我倆... 還是... 就放在心裡吧 很久沒吃「北京烤芽兒」啦~~~! :on_14::on_14::on_14::on_14: |
「做兄弟的...」
引用:
戮力六道眾生化本命。 成佛始為心有千千結, 祗為覓得執者本初地。 :on_02::on_02::on_02::on_02: 衷心感謝... :on_28::on_28::on_28::on_28: |
|
引用:
:on_45::on_45::on_45::on_45: :on_14::on_14::on_14::on_14: |
引用:
要推一下 謝謝 NKNK大大 引人發省的一篇好詩 第一句就讓我想到聖經的箴言裡頭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 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 第一句加上第二句讓我想到福音書裡面耶穌論愛仇敵 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什麼賞賜呢。就是稅吏不也是這樣行嗎。你們若單請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麼長處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這樣行嗎。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 說到這 插一句話 校長 對不起 之前合一的那件事 我說錯了 第三句讓我想到耶穌在著名的客西馬尼園的禱告詞 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最後一句讓我想起歷盡險辛的約伯在受難時不以口犯罪,單單只說 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值得稱頌的 NKNK大大 願 神 的平安喜樂大大充滿你的心 阿門 ![]() 雖不見祢,觸不到祢, 但是我知,祢正在對我低語。 哦!主耶穌,哦!主耶穌, 我深知道祢一直就在這裏。...
小朋友常常走音 害人聽不習慣 真是抱歉 |
哪兒錯啦~?:on_07:
忘了吔~!:on_14: |
引用:
有一天我說基督徒不可能成為基督 你驚呼這世上居然有這種『1/2』 讓人走不到終點的宗教 後來我發現 我錯了 |
引用:
二 所有發生的事都有原因,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幫我成長]。 三 [清楚而富挑戰性的目標]是生命的泉源,[信心和全力知行]是達到目標的不二法門。 四 我是我生命世界的主人,我[對一切發生的事情負責]。 五 我的工作是[我的使命,也是樂園],我有熱情、信心去完成。 六 生命時光最寶貴,我要百分之百地享用,並[奉獻現在到死之前的生命]。 七 處處存[欣賞感激],也不忘[回饋奉獻和布施]。 摘自 游伯龍教授 HD習慣領域 :on_65::on_65::on_65::on_33::on_33::on_33::on_15::on_15::on_15: 有位婦人走到屋外,看到前院坐著三位有著長白鬍鬚的老人。但她並不認識他們。 於是說:「我想我並不認識你們,不過你們應該餓了吧,請進來吃點東西。」 「家裡的男主人在嗎?」老人們問。 「不在」婦人說:「他出去了。」 「那我們不能進去。」老人們回答說。 傍晚當她的丈夫回家後,婦人告訴丈夫事情的經過。 丈夫說:「去告訴他們我在家裡了,並邀請他們進來。」 婦人走出去邀請三位老人進屋內。 老人們回答說:「我們不可以一起進入一個房屋內。」 「為什麼呢?」婦人想要了解。 其中一位老人解釋說:「他的名字是財富。」指著他的一位朋友說。 然後又指著另外一位說:「他是成功,而我是愛。」 接著又補充說:「妳現在進去和妳的丈夫討論看看,要我們其中的哪一位到你們家裡。」 婦人進去告訴她丈夫剛剛的談話內容。 她的丈夫非常高興的說:「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啊!那我們邀請財富進來!」 婦人並不同意,說到:「親愛的,我們何不邀請成功進來呢?」 他們的媳婦在屋內的另一個角落聆聽他們談話, 並插進自己的建議「我們邀請愛進來不是更好嗎?」 於是丈夫對他太太說:「就讓我們照著媳婦的意見吧!快去請愛來作客。」 婦人走到屋外問那三位老人:「請問那一位是愛?」 愛起身朝屋子走去,其他二位也跟著他一起。 婦人驚訝的問財富和成功:「我只邀請愛,怎麼連你們也一道來了呢?」 老者齊聲回答:『如果妳邀請的是財富或成功任何一人,另外二人都不會跟進, 而妳邀請愛的話,那麼無論愛走到哪兒,我們都會跟隨。那兒有愛,那兒就有財富和成功。』 對你的祝福‧‧‧‧‧‧‧ 當你感到痛苦時,祝福你得到平靜和慈悲。 當你對自己感到懷疑時,祝福你重新找回對自己能力的信心並奮力開創新局。 當你感到倦怠和疲憊,祝福你能夠體諒、忍耐並重新獲得力量。 當你感到恐懼時,祝福你得到愛和勇氣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7:13 P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