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存款準備率的貨幣政策
最近通貨膨脹的問題很受到大家的討論,在經濟學的領域也是最令人棘手的問題!通貨膨脹如果站在供需角度來看,就是過多的貨幣追求過少的財貨,導致你要花較多錢來取得財貨,所以,政府就要想辦法透過存款準備率來減少市面上的貨幣,存款準備率就是其中一個方法。
何謂存款準備率?就是銀行收到一筆存款,他不能全部都拿去放貸,必須保留一部分錢,以免到時存戶要來提款時拿不出錢讓人提款,這個比率也讓銀行可以據此創造出貨幣出來,這要如何辦到?這裡舉個簡單的例子: 比如Q老把1000存到虎爛銀行,虎爛銀行的存款準備率是20﹪(I=20%),那麼 第一, 虎爛銀行只能借給別人800,假設借給a,計算式: 1000*(1-20%)=800 第二, a借到錢後,沒有馬上領走,繼續先存在虎爛銀行,虎爛銀行又有了800新存款,照樣,這800要保留20﹪,還可借人640,假設借給b,計算式: 1000*(1-20%)*(1-20%)=640 第三, b借到錢後,沒有馬上領走,繼續先存在虎爛銀行,虎爛銀行又有了640新存款,照樣,這640要保留20﹪,還可借人512,假設借給c,計算式: 1000*(1-20%)*(1-20%)*(1-20%)=512 第四,………..繼續這個過程。 我們來計算總共會有多少貨幣流通? Δ=1000*(1-20%)+1000*(1-20%)^2+1000*(1-20%)^3+…+1000*(1-20%)^n 眼尖的你應該發現這是一個無窮等比級數,r=(1-20%),a=1000 Sn=1000*{[1-(1-20%)^n]/[1-(1-20%)]} 當n趨近∞時, Sn=1000*[1/20%]=5000 真是太神奇了,傑克,Q老的1000給銀行這一搞,變成5000,多創造出4000來! 當然,這個我們只是理想化整個過程,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銀行可以利用信用創造貨幣,也因此,當通貨膨脹時,銀行會提高存款準備率來收縮市場貨幣流通。 以上是虎爛財經,有誤不用客氣煩請指正。我又在班門弄斧了。 |
:on_02::on_02::on_02::on_02:
請再進一步... 上朔「存款準備率」... 下引「信用創造貨幣」... 結推「民生相關響應」... ... :on_28::on_28::on_28::on_28: |
引用:
下聯是...百姓忍受物價膨脹比 橫批...挖是散甲郎:on_14::on_14: 或者...把餅作大 |
這篇跳過去
頭昏了:on_22::on_22::on_22::on_22::on_22::on_22: |
我本身不是學財經方面的
對於金融經濟方面的知識比較弱 常有人在講,為什麼經濟成長率、GDP值和一些經濟數字都還不錯 但是老百姓的生活卻是仍然叫苦連天,到底錢都到哪邊去了? 有學者用了一個很奇妙的比喻 有兩位學者,走在路上看到一陀嗯嗯 學者A和學者B講--你若是吃掉這陀嗯嗯,我給你五千萬 學者B經過一番精密計算,算出吃掉這陀嗯嗯可以得到五千萬,非常有經濟效益,於是吃了 又經過一段路,再看到一陀嗯嗯,學者B心有不甘 於是說--若是你吃下這陀嗯嗯,我也給你五千萬 學者A經過一番精密計算,也是決定吃下去,拿到了五千萬 這時候學者C就跳出來說--感謝你們兩位替台灣社會製造了一億的經濟流通 |
路過~:on_79:
|
引用:
以GNP而言,即一國一年內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包括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和 簡單說如果一個國家只有一人,他種田產生1000公斤稻米,市價一公斤10元,產值就是10000,流通只是買賣,就如股票買賣並沒有創造所得一樣。 |
引用:
然後A公司又向B公司購買產品,同樣地B公司也可以得到一筆營收 或者是資金轉到海外公司,然後透過海外,資金再流轉回台灣 醬子應該算是吧:on_47: |
引用:
|
引用:
兩家公司都雙贏達到營收,就可以讓自己帳面上的營運狀況好看許多 |
引用:
|
:on_59:我一定是累了!!!!
不然怎麼看到一半就頭暈了!!!:on_52::on_52::on_52: |
引用:
快回家叫老婆燉雞湯吧:on_14: |
痴漢一定又在練AV了:on_44:
|
引用:
偶在看日劇啦 :on_57: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12:56 A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