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她薪水被減 3成,還是每月700元助貧童。 佛度世去後,四種修福,與供佛無異
在南科電子廠上班的女子蕭瑛圻,受到不景氣影響,1個月只上 7天班,月薪被減為 1萬7000元。
感到前途茫茫時,收到受她資助兒童的信,看到5歲小男孩因資助改善生活,蕭瑛圻一掃陰霾,「再辛苦也要繼續資助」。 蕭瑛圻是台灣世界展望會的資助人,去年開始每月捐 700元資助認養的5歲男孩。 儘管工廠訂單遽減,每月工資少 8000元,自己要房租、生活開銷,還要還助學貸款;但她說「景氣不好更不能放棄」,不僅每個月續捐700元,還感動了 2名同學加入。 受到經濟不景氣影響,台灣世界展望的資助人有 3分之1暫停資助,捐款少 25%。 展望會公關組長黃美珍說,資助人停止資助,95%是經濟因素,包括失業、減薪、收入減少、不敢再花錢, 展望會感同身受。建議資助人找2、3名親友一起幫助1名兒童,分攤每月700元的資助款,負擔少一點,愛心不會停。 佛度世去後,四種修福,與供佛無異。 「佛欲度世去。 諸比丘白佛言:諸在世間人,皆當從佛得福。今佛度世去,諸世間人民,當複從誰得福? 佛言:比丘,我雖度世去,經法當在。複有四因緣,可從得福。 一者,畜生無所食,飼之令得命。 二者,見人得疾病無瞻視者,當給與供養,令得安隱。 三者,貧窮孤獨,當護視。 四者,人獨一身,行禪念道,無所衣食,當給視之。 是為四事佈施,持善意與之,其得福,與佛等無有異。」 從白話來說就是: 一,對餓得快死的畜生,應給予食物,使之活命。 二,患病孤獨無助者,身邊無親無朋探視,應去親近侍奉,令得安隱。 三,對貧窮孤獨者,應常自探視護養。 四,對獨處修行、缺衣少食的人,應供養探視。 所以總的來說,你能佈施給貧窮下賤者,說明你的慈悲心足夠廣大,由你的這種慈悲心所帶來的福德,與供佛所修的福德是一樣大的。 ——出自《佛說處處經》 |
經歷(過)貧窮的人 知道貧窮的心酸 感同身受 ....:on_42::on_42::on_42: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11:26 P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