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ASA地球藝術
美宇航局(太空總署)日前公佈了一組最新衛星照片,
讓我們見識了地球多姿多彩、五彩斑斕的一面, 這些照片將地球以藝術畫卷的形式呈現在我們面前, 令人不禁發出由衷的讚歎聲。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 在地球上空數百英里處飛行的美宇航局最為先進的幾顆衛星, 捕捉到擁有藝術畫卷般的地球圖像, 這些不同尋常、令人讚歎不已的照片 表明我們的星球已今非昔比,與以前截然不同。 照片是在1999年至2006年間拍攝的, 是美宇航局地球觀測計劃一部分, 該計劃旨在收集顯示地球氣候和環境變化的圖像。 這些圖片覆蓋地球各個區域,從美國科羅拉多州落磯山脈, 到西澳大利亞內地迪瑟波因特門湖及墨西哥科利馬火山。 美宇航局給這組照片起了一個令人無限遐想的名字- “地球藝術”(Earth Art), 將利用其來研究地球不斷變化的地形 及從上升的海平面到採伐森林等環境變化。 ![]() ↑ 冰島瓦特那冰原上的冰帽 ![]() ↑ 加拿大育空三角洲 ![]() ↑ 西班牙和摩洛哥之間海上的漩渦雲 ![]() ↑ 智利和阿根廷邊境的火山 ![]() ↑ 奈米比亞烏加河 ![]() ↑ 敘利亞沙漠 ![]() ↑ 法國南部海岸 ![]() ↑ 澳大利亞修梅克隕石坑 ![]() ↑ 蘇格蘭設得蘭群島 ![]() ↑ 墨西哥皮那卡特火山 ![]() ↑ 非洲尼日河 ![]() ↑ 美國密西西比河 ![]() ↑ 西西裡島東岸的埃特納火山 ![]() ↑ 澳大利亞阿馬多伊斯湖 ![]() ↑ 伊朗最大的鹽漠 ![]() ↑ 荷蘭南部海岸的三角洲 ![]() ↑ 奈米比亞的勃蘭德勃山 ![]() ↑ 新疆博格達山脈 ![]() ↑ 格陵蘭島東岸的空氣漩渦 ![]() ↑ 撒哈拉沙漠上的一個綠洲 ![]() ↑ 持續後退的冰河-不丹-喜馬拉雅山脈 ![]() ↑ 美國死亡谷 ![]() ↑ 加拿大北部黃刀鎮 ![]() ↑ 冰島西北部的海灣 ![]() ↓↑ 地球上的Richat結構體,非洲-茅利塔尼亞 ![]() ![]() ↑ 喜馬拉雅山東側 ![]() ↑ 墨西哥的活火山 ![]() ↑ 西澳大利亞的失望湖 ![]() ↑ 印度恆河 ![]() ↑ 巴哈馬群島的海沙 ![]() ↑ 伏爾加河三角洲 ![]() ↑ 巴基斯坦蘇來曼山脈 ![]() ↑ 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東北部的巴拉那河 ![]() ↑ 奈米比亞喀拉哈裡沙漠 ![]() ↑ 西非幾內亞比索共和國 ![]() ↑ 利比亞和阿爾及利亞交界處的Ghadamis河 ![]() ↑ 巴西西北部的米尼河 ![]() ↑ 西澳大利亞的卡內基湖 ![]() ↑ 紐西蘭-艾格蒙國家公園 ![]() ↑ 俄羅斯Lena三角洲 ![]() ↑ 美國西部的荒蕪峽谷 ![]() ↑ 太平洋上的卡門漩渦 ![]() ↑ 扇型沖積-中國塔克拉瑪干沙漠南方邊界 ![]() ↑ 格林蘭島東岸 ![]() ↑ 北極圈 極光 1999年,美宇航局地球資源衛星 攜帶的先進儀器增強型專題製圖儀(ETM+) 捕捉到落磯山部分上石炭地形一張“偽彩色”(false-colour)照片。 之所以稱為“偽彩色”,是因為攝像機使用的過濾器 主要用於捕捉環境現象,以利於研究人員深入研究。 隨著時間推移,古落基山徹底遭到侵蝕, 讓科羅拉多州逐漸變成平原。 現今的落磯山早在7000萬年前開始升高。 科羅拉多州中部上石炭地形表明, 造山運動逼迫曾經深處海底的地區如今抬升至海平面以上。 在另一張照片中,粉色是露天礦採空區, 綠色代表植被,淺藍色代表多雪地區, 西南部分暗淡的溪流圖案 則表明與低地相鄰的山脈溪流乾涸的情況。 另一張於2000年7月拍攝的照片 則揭開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死亡穀”的神秘面紗。 “死亡穀”位於海平面以下86米(282英尺)處, 是世界上溫度最高、最乾旱的地區之一。 有了這些照片的幫助,科學家可以深入瞭解 地球和動物在環境不斷惡化的情況下如何生存。 |
感謝分享。敬祝牛年金光強強滾。謝謝。
:on_25::on_25::on_25::on_25::on_25: |
在外太空拍攝的地球天空,真是千變萬化阿~~
|
讓人大開眼界了...
:on_02::on_02:... |
最後一張真的是地球的美阿
極光耶:on_16: |
頭昏眼花的.......
|
真奧妙!這可以說是航太圖吧?
|
很讚!可惜沒有台灣~的玉山...和萬里長城...XD
|
:on_79::on_79::on_79:
科技真是發達阿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6:33 P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