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刀教授! 畢業生當一半惹爭議
學校教授「當人」不手軟,在校園引起爭議!嘉義中正大學政治系的副教授劉從葦,這個學期一次就當了1/2的畢業生,就有學生封他叫「大刀教授」,還有送他「我很殘忍」的橫批,但有家長不滿,質疑這位副教授是不是亂當人。
「我很殘忍」的橫批,掛在辦公室門上,這就是學生對政治系劉副教授最貼切的形容,因為老師開的「政治研究方法」和「政治統計」,這學期當了一半以上的學生,教室坐滿的學生,都是要來重修的。 學生送的春聯,根本是在講自己心聲。學生:「那個都很多狀況的啊,要看同學的素質,學習的情況而定吧。」 政治系的劉教授,一次當了一半以上的修課學生,這種大刀闊斧的當人模式,讓劉教授被封為系上的「大刀教授」,雖然很多大四生被當,還因此被逼得延畢,也有家長甚至找上校方算帳,但還是有學生站在「大刀教授」這邊。學生:「學生表現不夠好,我覺得當人是應該的,還是有人過啊。」 有讀書還是會過,「大刀教授」當人的模式,恐怕就是想激勵學生,好好用功唸書。 以上來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3/8/1lr9f.html ====================================== 我是覺得以一個班級來說,當掉四分之一還ok,當一半太離譜了,也難怪學生會找媒體投訴,學生就算不唸書沒犯錯就算了,反正只要說也說了學生不聽,那就不是老師的問題而是學生自己的問題,當一半學生還要另外出錢,可憐的是學生家長 |
媒體報導常常有點偏頗
為何沒有找到哪位教授訪問了解一下情況? 至少找另一半過關的學生問他們為什麼會pass?被當的原因是考試太難?出席率?交報告?........ 又不是小學生,課業問題大學生還要找家長去學校理論?什麼世界? 我學生時代殺手級的教授比比皆是,三次點名不出席就不用來考試'死當",不接受任何理由"包括生病",甚至有學生學期被當二分一要退學,去找教授求情照當不誤 ps:政治系又不是微績分真的有哪麼難嗎?當年念工學院的室友學長據他說班上有些科目被當三分二人都很平常 |
教授當一半的人,我想每間學校多多少少會出現一位吧~~:on_14:
|
時代不一樣了呀...
讓學生輕鬆pass的結果, 就是他們畢業後完全沒競爭力...... 在學校可以有家長出面質疑......出了社會呢, 家長能顧一輩子嗎... 家長真的想顧一輩子嗎? |
當掉一半會很過分?
我以前常常都是被當很多的 班上同學也沒幾個過的 入學的時候一百四十幾個 到了大學畢業只剩下六十幾個 其他都被二一光光了 :on_44: |
引用:
|
就當成延畢吧!!
這都是為了國家的失業率著想 沒學好就畢業 找不到工作該怪誰呢?? 大刀哪夠看 核彈教授才真的是嚴格把關啦!! |
原來台灣滿地廢柴的始作俑者就是這些教授....:on_14::on_14:
甚至有些打著學者、教授頭銜整天唬爛當名嘴....搞官商勾結 |
學生如果真沒學到東西
其實也沒有理由讓他們過關 為人師表, 如果對某一班或某一同學特別刁難 那是老師的錯 但如果是一半的學生沒達到及格標準 家長抗議有用嗎? 會不會反而讓不夠用功的孩子, 誤以為自己是對的 |
看到有兩篇讀者投書關於大刀教授的看法,我覺得不錯特此轉貼~
--------------------------------------------------------------------- 大刀餘生錄/震撼32分 人生轉捩點 【聯合報╱陳敬函/商、中正大學政治系畢業生(北縣永和)】 2009.06.24 02:14 am 站在曾為中正大學政治系學生,而且也曾被大刀當過的立場,其實對於劉老師的心灰意冷,我百感交集。因為無法畢業而尋求民代關說與訴諸媒體,這樣的行為不只對自己的人生不負責,更是逃避自己失敗的事實。 必需坦承,劉老師受英式菁英教育影響,所以對「教學」是很嚴肅、很認真的,而老師的態度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做學術的把關只是老師面對自己的態度,也是給我們最基本的求學典範。這一點,對於廣泛認為大學教育只是一紙文憑的人,是無法從中體認到學習的樂趣,與就讀「高等教育」應該具備的積極能力。 當年在我面臨畢業關卡時,方法論我得到了卅二分,這是大刀給我的第一個震撼教育,也是一個人生的轉捩點;相較其他營養學分,這一堂課我異常認真卻徒勞無功,但這樣的態度讓我看事情不只是看到學分有沒有拿到而已,而是對於人生,我變得更勇敢且進階了。 其實,政治學方法論、政治統計學這兩門課出了學術圈就像平行線般沒有交集。但最重要的是,大刀正面且積極的態度影響了很多學生,有許多同學在老師的鼓勵下,出國深造或國內進修,同學面對人生的挑戰也更加認真。 一個真心關心同學、焚膏繼晷做研究,研究室時常燈火通明且不吝於指導學生的好老師,卻因為校園的官僚作風,無知的家長與民代的施壓,而選擇放棄了潤澤更多學子的機會。這只是台灣高等教育的縮影與廣開大學的失敗。那些短視近利想把學校當成職業教育所的家長們、受到挫折就想逃跑的同學們,以及一味想要防堵老師放炮、提出真心建言的學術官僚們,你們才需要好好檢討:到底誰才是真的可恥,誰又是真正的苦口婆心! 【2009/06/24 聯合報】@ http://udn.com/ http://udn.com/NEWS/OPINION/X1/4979716.shtml ----------------------------------------------------------------------- 大刀餘生錄/全班拚命 終打敗大刀 【聯合報╱梁貽婷/待業(中縣潭子)】 2009.06.24 02:14 am 筆者在五專時期,科系也有一名殺很大的「把關大刀」,稱之「把關」就是因為大刀老師只教五年級的必修學分,連該科暑修班也都為同一名老師授課,要領到畢業證書,非得從大刀老師手裡「過關」,才能畢業。 過去只教五年級的大刀老師,有一年突然心血來潮多兼了一門低年級專二生的課,好死不死就是筆者的班級,當時才十六、十七歲的我們,根本聽不下學長姐的「諄諄教誨」,心想老師應會同情我們。沒想到期末成績揭曉,班上五十人,及格者十根手指就能數完。 過了兩年,五年級再次面對大刀老師,一進教室他就說:「兩年了,你們有沒有比較用功?」台下的我們只能苦笑回應。但這次曾為「手下敗將」的我們,全班奮發圖強,我和好友更組成讀書會,大家相互教學、互謄筆記,讀書會從三人擴編至卅多人,大家拚命要通過那六十分的底線,終於在期末「反敗為勝」從大刀老師手裡搶下畢業證書。 大刀老師手下不留情,但我們卻對他又敬又愛,畢業前還特地送上讀書會照片給老師留念。畢業已經六年多了,我還是很珍惜這份師生情,因為老師教的不只有專業知識,還教我們在面對困境時,要求自己用功、努力比抱怨有用多了。 http://udn.com/NEWS/OPINION/X1/4979717.shtml |
引用:
如果有唸書就能過,那另一半同學平時是在幹嗎?把妹釣凱?當掉這種學生,跟讓水昆兄水昆妹畢業,哪一個才是正確的呢? 我也被老師當過,那門課是通識課程,一定要過的,我也沒怪過老師,因為我並不是被刁難,而是真的學不會,於是乖乖重修,第二次老師還有給我同情分所以有勉強及格,當然是看在我上課很乖很認真的份上 如果真有規規矩矩上課,老師一定會給你同情分的,被當是你混太兇,出席率不是佔成績的十分之ㄧ嗎?報告佔十分之二,有認真做作業,根本不可能不及格。被當就是教授的愛的鞭策 我也聽過有教授會刁難學生,給那種58分59分的,可是那種教授沒那麼多的,何況即使是刻薄的教授也不會一次刁那麼多人 把事情爆給媒體的學生真是白痴,被當也不冤枉。能當大刀教授難道還是吃素的啊,要我就去求教授給我補考機會,傻子才會去公諸於世,考都考完了,怎麼可能翻盤,順便讓全國都知道班上一半被當很爽啊?如果有人已經暗中求到補救機會,肯定恨死這蠢東西 |
學生太混的話...當掉是應該的
我還曾遇過老師太混的...都學不到東西...我寧願不上他的課...當掉重修也無妨 |
引用:
我們學生時代,系上必修的主科首選學到東西又好過的(這是理想:on_14:),次選學到東西但老師很嚴 幾乎很少人選擇~學不到東西易混高分(重點是必修科才一到兩個老師開課,根本沒啥選擇) 會選不嚴格易混的通常都是無關重要的選修科 我們系上有位五年評鑑優良老師,他開的選修科也是很難過,每年開課必引吸一大堆外系生來選修,教室往往從中型換到大型演講教室 可見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想要學到東西就要付出代價 |
要當人也不容易耶
據說1/3要先呈報學校 1/2要寫報告 有些單位還規定 要解釋未何當學生 當越多對他們來說不是輕鬆事 人家肯用心看待教育這件事 卻被這樣誤會 現在肯用心待人不多囉 自己做不好才被當 理由又一堆的....真擔心以後:on_01: |
:on_14::on_14: 看來大家都認為被當有理
個人也覺得該當的就給他當 不要讓認真學習的人被與他們擺在一起 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
以台灣幾十年來的政治生態來看
政治系應該全當是比較正確的數字 搞啥呀!! 全被法律系的搶走了大位 全部都該死當的啦!! |
說真的現在學生素質真的令人搖頭...
所有老師都在說哪由學生居然上課比老師晚到還大搖大擺走前門,不然就是不想聽就睡覺聊天,再來就乾脆期中期末出現考試就好,請問這樣的態度難怪會找不到工作~"~ 難怪有一派人說大陸學生,越南學生,其他國家學生的學習態度都比我們的好,所以未來台灣學生應該就業機會會被那些人搶去~"~ 所以現在還來的及請大家身為家長的多多關心自己的孩子吧!!由小教起他們的任何態度,因為態度決定高度阿^^ |
最近台灣的大學生及政客批評政府不該開放大陸生來台就學
幾星期前看電視節目文茜世界週報,一段內容是介紹香港科技大學,這所大學才成立18年已被英國泰晤士報評比為亞洲前五名大學(當然台灣的大學比香港高等學府落後太多,我們不止沒有反省還批評英國人評比標準在哪?) 節目中提到原來香港的大學都在爭取大陸學生到香港念書,還提供很多優厚條件,注意香港爭取的不是一般學生而是他們的聯考"狀元級人馬",香港科大校長為了爭取一名中國某省分的女狀元,給予20萬港元作為奬學金,怎料大陸的清大,北大加馬出30萬...最後,香港科大一口價出到50萬港元,女狀元就跑到香港念大學(哪位女狀元接受訪問也表現得不錯,除了奬學金引吸,他認為香港是國際城市,而且科大用全英文教學,對將來出國念研究所有很大幫助..) 科大校長認為學生的素質對學校很重要,所以哪些錢是值得花...(我想就是一個狀元級的學生將來的成就及發展可以抵100個甚至更多像主題新聞所說的哪種不長進學生) 而香港科大校長是多年前科大校董會及前任香港特首到美國三顧茅廬請回來的 除此之外,校長任期快滿,他已決定回到美國繼續學術研究,報導說他在任內除了幫科大請了很多優秀老師及增添很多先進設備,還替科大募了九億元港幣捐款... 看完後有點感慨,我們台灣搞教育的人心態有問題(如李遠哲之流).難怪養成一票沒出息的學生 |
我曾經教導過大陸來的交流學生
那個時候我做講師都快要被小毛頭問倒 那種做學問的學習態度真的是很認真 抓到機會就狂問猛問,只要有一點不明白,就會一直問 就像是要把老師給問倒的那種感覺 :on_36: |
引用:
被當不是幾分之幾的問題…而是有沒有學到東西…沒認真學習被當是活該… 認真學習還學不會…被當是應該的…沒那個資質上什麼大學:on_69::on_69::on_69: |
讀書是為了文憑
只是為了將來能找到個好工作 那還能期待學生什麼呢 就算那些真的很努力讀書的 有很多也是為了考試吧了 真的有了好工作時 有幾個人還真的會繼續讀書充實自己的呢 當政府只懂得重用高學歷的人時 混文憑的人自然也會多了吧!! 大刀巨斧的 都無法改變教育失敗的事實啦!! |
引用:
講白一點,當學生也算是一種工作 因為大學是你自己要念才去的呀 如果你沒有心唸書,「學生」這個工作做不好,被炒魷魚是不是也很正常呢? |
台大為什麼排名落後?
2009-06-26 中國時報 【郭位】 最近QS公佈亞洲各國大學排名,香港大學高居第一,且前二十名中有四所大學(港大、中大、科大、城大)在香港;在台灣居首的台灣大學,排名僅得第二十二;台灣其他大學也都顯得落後。台灣各大學不高興,台大尤然。 台大校友抱怨道,亞洲各地大學中,台大教師發表的論文數量最大,為何排名反而落後?難道台大學生比不上香港學生? 這樣不高興,似乎不無理由。然而QS排名與不同地區的學生程度無關。從評比操作層面來看,排行榜的名次取決於評比指標,以及各項得分之權重。若以體育競賽為譬,可說是比賽結果反映遊戲規則。若說排名欠客觀,單從台灣本土大學的排名次序看,除交大排名落後令人吃驚外,其他大學的排名前後倒與一般認知相當吻合。 其實,台大校友的幾點抱怨,都可以從評比指標中得到解釋。位居第一的港大,在「亞洲學術界同行評量」一項取得一百分(與其他六所大學併列第一),而該項得分之權重最高(三○%),顯然由此得益。其實,台大在這一指標中排名並不低(第九)。雖然台大的論文數量較高,排名第二十六,高過港大的第五十一,但該項得分權重較低(一五%),結果當然較吃虧。 至於學生的素質,本來就難以比較,更何況QS的亞洲大學排名計分指標中,僅有「僱主對畢業生的評量」略微涉及學生(不是在校生)。但是該項得分的權重低(一○%),何況台大畢業生(第二十三名)並不優於港大畢業生(第六名)。另外有一項,台大明顯吃虧,即教學素質指標下「學生與教師的比例」,甚至跌出一百名之外,而得分權重占二○%。其餘如論文引用次數、國際化等指標,台大都遠低於港大。 台灣的大學排名落後,原因有如下數端。首先是台灣的大學數量大(約為香港的二十倍,而人口僅為香港的三倍)而規模小,因此資源因稀釋而變得薄弱,導致設備不足、室內及校園髒亂粗糙(此事表面看來無關宏旨,然而恰恰反映出資源不足的弊端,引人詬病)、教授待遇甚低、行政人手欠缺,教學科研的環境自然受累。 其次,台灣各大學的國際化水平偏低,原因是過去數年來台灣社會推行「本土化」政策,造成自身邊緣化,高等教育界首當其衝。台灣各大學與國外院校的學術交流、學生交換都不夠,在各大學任教的外國教師也較少。中央研究院院士固然有不少任教於本地大學,但至今甚少外國院士在台灣各大學正式任教。在香港各大學中,卻不乏中、美、英、法、俄、瑞典、澳洲等國的院士受聘任教,兩地恰成鮮明對比。 台灣各大學因為這方面存在缺憾,不但在這次亞洲大學排名評比中失利,而且在一般的了解中也頗有落差。「國際化水平」是評比的重點標準之一,下轄的計分指標有「國際教師」、「國際學生」、「外來交換學生」、「出國交換學生」數項,台灣的大學都難得高分。 上述兩項弊端,即大學數量大而規模小、國際化水平偏低,其實都是政治力過分介入教育所致。政府對高等教育比手畫腳,要求多辦大學,現已造成惡果,怨不得人。 嚴格來說,台灣眾多教授勤奮出色,大學管理傑出有效,即使在諸多不利條件下,仍有如此排名,已然令人驚喜。 然而,台灣的大學資源有限,教授人數不足且待遇甚低,有些因市場機制的自然調整甚至逐漸流失到大陸名校。若繼續抱持閉關自守的政策,在大學過多、報考人數不足的情況下,既無法吸引外國學生就讀,又不肯開放大陸學生來台及不願認證大陸學歷,豈不是將今天的問題加碼留到明天解決? 評比已經過去,抱怨無濟於事。台灣教育界的先進與朋友,如要爭取提升高教素質,宜大量增加資源、重視投資回饋,拒絕政治介入。排名一事,固然不是教研重點,然而見微知著,排名為今日品質受重視的濫觴,其反映的現象甚關宏旨,值得思考。 (作者為香港城市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士)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600449,00.html --------------------------------------------------------------------- 其中有一項評比指標是"僱主對畢業生的評量",台大人排名第二十三,而香港的大學生排名第六,可見畢業生的整體素質在僱主眼中差距蠻大 我記得之前台大只拿他們發表的論文比香港發表的多因而感到不服氣,可是從上文的分析,尤其是紅色哪段該是"杜老爺"的傑作 |
引用:
以前我家人就只要我會過就好了,可是現在想想沒有學到什麼東西現在變的很痛苦 |
引用:
很多大學生只想混到畢業,若沒有意願考研究所或出國,成績低空過甚至大學多念一,兩年畢業都無所謂 台灣一般求職要看履歷表自傳寫得漂不漂亮,面試時幾乎沒有查看大學四年的成績單,我多年在私人機構面試經驗就只有一次要求看成績單(是美商公司) 說實在,哪怕大學四年或六年被當到亂七八糟,反正能混到畢業就ok,以後去參加補習班考到專業證照或公務員考試,誰管你大學時代是如何混的? 以往就有台大學生太混中二一被退學,同年再參加聯考再考上台大....:on_88:於是就學懂不要再混到二一 跟香港友人聊過港台的教育制度,據他說不要說課業不好被退學如此嚴重,高等教育都有個共識,不想學生浪費教育資源,某學生被其中一家大學錄取,開學不來註冊跑到別所念就會被該學校列為黑名單,將來有天想再報名很大機會不被錄取 再者,香港的僱主非常重視面試的表現及過去念書時的成績,什麼自傳?不需要這種作文亳無意義,友人說他服務的公司,面試時連中學聯考成績都要提供,連哪科成績不及格都被面試主管問理由.... 尤其是社會新鮮人,既然沒有任何工作經驗作為評估,過去求學時期的成績表現對香港的僱主來說就顯得很重要,因此,他們的大學生想要將來在社會求得一分好差事,大學幾年都不敢太混 ps:難怪之前爆出弄個假醫師證書就可以混過去 |
引用:
工作時又有幾個人是真的很努力工作的 不也都是混的多嗎?? 當然也有人努力著去偷工減料搞關係 其實都是一樣的啦!!! |
引用:
我一直都覺得書有沒有好好念這是在於其次 我自己在大學時代,書念得亂七八糟,每學期都在二一邊緣徘迴 到了大四還有25學分的必修科目要重修,但我還是畢業了,在職場上討口飯吃 我認為大學應該給予學生的是一種求知態度 書可以念得不好,因為有些科目就真的是沒興趣 但求知的態度和做人的道理不可以不學習 到了大學,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雖然念個好成績或許很重要,但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是更重要的態度 這則新聞看到會讓我火大,並不是學生書念不好 而是書念不好就只會怪教授當太多? 不會先反省一下自己? |
引用:
正如我問友人,你們為何如此重視求職者過去的成績? 他說有些人高中成績很好,上了大學自我放縱四年都在混,有些人高中成績普通上了大學一年比一年進步,甚至考上研究所.. 身為主管的人可以從平均成績及求職者是否有進步來評估他做人的態度,而且,學生若無法在學業中顯示出你大學四年不是在打混,其他的又如何能說服顧主你是個為自己人生負責的人? 友人還補充說明,他們公司收到求職履歷表只要大學超過正常畢業年期者,除了休學或重大事故,否則幾乎都不會有面試機會 ps:在求學時期,雖然家裡經濟狀況不允許繼續念下去,我有想過萬一,也許有天...出國念研究所申請比較好的學校,大學四年成績都不能太混,所以每年都維持在平均75 |
引用:
我認為求職的時候,成績單的確還是需要看的 並不是說成績不重要,而是相較於帳面上的成績,我覺得更重視求知態度 我進公司的面試,也是有看成績單 我的成績單也是滿江紅,主管也都有問我為什麼這科不及格被當掉? 例如:我程式設計很差,到了大四最後一年還在重修程式設計 但面試的時候,我也告訴主管 程式設計這種東西,有時候我覺得真需要些天分 我常常在寫程式的時候,花了八個小時只能刻出一個GUI 可是別人卻可以花四個小時就寫出完整的程式要求 別人在解程式的時候,可以想到很漂亮的演算法 但是我怎麼寫都還是暴力解法,演算法想得不怎麼樣 我只告訴主管,雖然不少科目我學得都不怎麼好 但至少我都沒有放棄它,是曾經努力過,但效果不彰 至少我其他某些科目,努力得還不錯 然後主管都有稍微問我一些觀念性的問題 有發現我還是有一點概念,確定我是真的有寫過程是,不是唬爛它們的 說真的,這樣子說來,或許有點過於理想化 但若是我將來做面試官,我還是會看成績單 會詳細一點詢問面試者的求知態度 光從帳面上的成績是無法看出他們的求知態度 因為我知道有不少把關比較鬆的教授 只要有上課有去考試,就六十分起跳 或許帳面成績不錯,但可能沒學到甚麼求學態度 所以才會希望能夠從求知態度這個角度去面試 |
引用:
可是帳面成績不好,你是否要花更大的力氣去說服面試官? 若有其他同等學歷的競爭者,他的帳面成績比較好看,態度也夠誠懇,請問你的機會大還是他? 個人認為重視成績變成一種文化,至少大學時期必需要花時間在課業上,遇到大刀教授也視為理所當然,不是被當掉還找父母出頭 |
拿著爆米花拿張板凳看戲
...................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
補充一個故事
帳面成績是營養或是真才實學得來的,遇到內行人很多時是騙不了的 很多年前,前小虎隊成員之一的乖乖虎,因為是建中生考上台大機械系,被譽為高才生偶像明星,更被媒體極力吹捧的標竿 可是,念了兩年就申請休學,據他本人所言機械不是他喜愛的科系念得很痛苦,而又因傳言不斷他為了演藝事業經常蹺課惹怒不少教授,以為台大機械系是好混的就大錯特錯,當時有人說他不休學也許混不下去,甚至根本沒法畢業 之後他的經紀公司為了平息外界指責,出示他大學第二年成績單,證明他平均成績兩個學期都在70分以上 事件並沒有因此平息,他的同學看不過去,私下替他申請了兩年的成績單(台大當年只要知道對方的學號誰都可以申請成績單,不會檢驗證件) 成績單一出來真相大白,他第一年機械主修科幾乎當到亂七八糟平均也不及格,第二年為何突飛猛進?因為他根本沒有再修本系的科目,幾乎都跑去選修哲學,社會等等...亳不相關的營養學分 還好,當年並沒有水果報,網路也不流行,不然發生在今天保證糗事就傳遍天下 |
引用:
看不到甚麼好戲的 因為這只是一種討論 大家就自己看到的角度討論一下事情而已 |
引用:
我認為面試官問題問得好,可以過濾掉很多東西 我是站在面試官的角度去看成績單這件事情 帳面成績好,並不代表有真正的求知態度;相對地,帳面成績不好,也不是沒有求知態度 |
引用:
我的意思是就是看大家的觀點,學習如何表達自己 |
引用:
假設有A君B君二人同等學歷面試,兩人臨場表現都差不多,最後優勝的會是帳面好還是帳面差的哪一位?(尤其是最現實的美商公司),這個問題值得思考 帳面不好,要在短短的面試過程表現出真正求知態度,有時要靠點運氣,若沒法令面試官信服,白白失去一份好的差事 我還是認為不管任何原因,能夠在求學四時間不要把成績弄得太難看,有些事情後悔是沒有回頭路,除了工作也許因為這個原因申請不到理想的國外大學繼續深造 ps:現在隨便一份工作都一大票人去搶,每個求職者都會表現出自我最好的一面,作為面試官每一項都要考慮在內,成績好看不可能不重要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6:10 P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