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位對神界vs人界的觀點及認知是如何呢
近一年來小弟因緣際會認識且稍微了解神界的一些事情,顛覆了傳統的思維
例如:有一個觀念--常久以來成仙成神者需無七情六慾乃為之,但是接觸之後才發現神跟人是一樣的,也有七情六慾,否則人們求神保佑,神為何要幫你,幫你乃動了私心....... 諸如此類,不知各位大大認知為何...................? |
其實我個人覺得人在做天在看,只要自己做的事情是對的,說的話沒有惡言相向沒有造成人家不舒服,沒有做出很不好的事情都ok
|
引用:
:on_02::on_02: |
人 身心不正常良知良能被狗吃啦,神 只是正常人.
|
神不是萬能,神只能影響,人卻可以改變結果,所以一切好壞是非全在於人而不是神
|
引用:
|
世上沒有神 神只有在人內心中~~
|
引用:
![]() 魔由心造,妖由人興 無心恰好成仙佛:on_15::on_15::on_15: |
引用:
|
這樣說好像也有點道理~
如果我去求神拜佛,神保佑我了~讓我發大財了! 一樣的,tom71去求神拜佛,結果神沒保佑他,沒讓他發大財, 我要被殺了,趕快求上帝寬恕我,結果我獲救了, tom71要被殺了,趕快求上帝寬恕,結果他還是被殺了! 那麼"神"在基本上~~根本就沒有做到博愛,且還有私心, 那麼反而國父孫中山的 民有,民治,民享~才反而是真正的博愛? 國父不就比神還要屌!? 這樣說起來,馬克斯主義才是真正的"神的行為"!? P.S. tom71是臨時演員 |
引用:
|
引用:
阿勇是正式演員嗎? :on_53::on_53::on_53: |
引用:
TOM....."阿湯神" ![]() 引用:
是這位嗎? ![]() 還是這位? ![]() 勇哥..... |
我是被定格為「水區菜鳥」的,所以,毫無疑問,我是吃飽撐著,來這兒跑龍套的;請大家多多賞臉支持﹗
|
引用:
《三駝圖》的作者李士達(1550-1620),是明代著名畫家,吳縣(今蘇州市)人,萬曆二年進士出身,後隱居新郭。善畫,長於人物、山水。 《三駝圖》原畫藏北京故宮博物院,高78.5厘米,寬30.3厘米。畫面刻劃了三個駝背的老者:一提籃側顧,一向提籃者作揖,一拍手大笑。三人形象滑稽,笑態可掬。衣紋用「渾描」,鬚髮眉目皆不見勾勒痕跡,筆墨圓潤,柔若無骨,以烘托三駝者「折腰獻媚」的性格特徵。 畫本身就非常風趣幽默,且寓意深刻,使其錦上添花的是畫上部的三首題詩。右上方是錢允治所作,詩曰:「張駝提盒去探親,李駝遇見問緣因,趙駝拍手哈哈笑,世上原來無直人。」乍看該詩,似是三駝者的自嘲,實際嘲諷了世人的不正直,並保持了原畫風趣詼諧的風格。 居中是陸士仁的詩:「可憐同病轉相親,一笑風前薄世因,莫道此翁無傲骨,素心清澈勝他人。」該詩意思直白,指出:駝背是椎骨病變使然,是生理現象,並非沒有傲骨,他們的心靈非常清純。左上方是文謙光的詩:「形模相肖更相親,會聚三駝似有因,卻羨淵明歸思早,世途只見折腰人。」詩中引用了東晉大詩人陶淵明不屈於世俗的阿諛逢迎而辭官歸隱的典故,道出了畫作者李士達諷世的真實意圖。 這三首詩,從不同的角度提高了《三駝圖》的審美價值,並觸發了審美者對畫作內涵的思索,拓寬了畫外音的空間區域,使畫的思想意境、情趣得到了更充分、更完美的體現。 ![]()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9:08 A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