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張忠謀:減稅 根本就是錯的
產創條例立院上會期未能三讀通過,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昨天批評企業動輒要求政府減稅,他還說,政府該做的事情「絕對不是減稅,特別在今天的環境下,減稅根本就是一個錯的事情。」
他強調,當前政府應該扮的角色,是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經營環境,走向開放,讓企業成世界經貿的一員。 接替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的「產業創新條例」草案,被抨擊為擴大財團減稅優惠,破壞稅制公平。張忠謀昨天在「天下經濟論壇」,以「金融風暴之後,世界新思維,台灣新機會」為題發表演講,直指減稅是錯的,企業應該期許自己「做難事、做大事」。 張忠謀指出,經歷世界金融風暴之後,企業更應該靠自己,不是依賴政府,企業應該重拾台灣七○、八○年代的樂觀態度;現在景氣復甦,企業要掌握這個機會,須重拾創業精神,也就是「做難事、做大事的勇氣跟精神」,不是一味依賴政府,要求減稅。 張忠謀說,在經濟蕭條的時候,企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省每一分錢,而是要保持企業元氣,增強競爭力,台積電去年研發和資本支出不減反增。 他認為,金融危機造成世界經濟重心從歐美轉移到亞洲,帶給亞洲企業與人民機會,亞洲新的機會就是替代能源,就是綠能產業,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替代石油能源的產業,都是機會。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5376243.shtml 按照歷史經驗來看 美國兩次重大的減稅 結果都是失敗的 尤其是1964甘迺迪減稅 更是造成了196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 近幾年的例子 2001年的布希減稅,也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無法將美國從網路泡沫化中拉起來 |
官員:張忠謀說得晚了點
財政部官員不願回應張忠謀「減稅是錯的」談話,官員私下說,減不減稅要看時機,很難用對與錯論斷,行政院長吳敦義已要求財政部,日後對減稅要嚴格把關。
有官員說,張忠謀的講法「說得晚了點」,從早年獎勵投資條例,到去年落日的促產條例,科技業受惠最大。 財部資料顯示,我國營所稅率是百分之廿五;科技業享投資抵減、五年免稅等租稅優惠,平均實質稅率只有百分之一點多,可說是減稅的最大受益者。 財稅官員表示,減稅是財政工具之一,在不同的經濟情況下要有不同作為,如果能擴大稅基,自然就有減稅的空間;然而,稅基擴大的前提,是該收的稅都要收到,否則就沒有減稅的條件。 官員說,去年金融海嘯,政府祭一連串減稅措施,景氣下滑,稅收短徵兩千六百多億元,預估今年也不會太好。吳院長去年底指示,不能隨便答應減稅;租稅優惠也須適度並要有退場機制。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5376257.shtml 冏rz 現在政府又說張講太晚 這是甚麼狀況 orz |
減稅好阿,是人民的一大福利~~:on_79:
|
減稅是錯的...我贊同...就經濟面來說
|
引用:
結果都造成不好的後果 其中1964年那次減稅,還間接造成了美國經濟大蕭條 減稅這招,不到萬不得已,千萬別亂用 |
減稅是好事
但用錯了地方 經濟不好...不是光靠減稅就能振興的 沒有好的投資環境...怎可能吸引投資呢?? 我們現在已不是三四十年前了 減稅可以吸引低工資的產業投資 如今我們也算是中高收入的國家 再怎麼減稅也不可能讓勞力密集的企業回來了 要進入以服務為主的產業 就該如張忠謀所言 必須提供另外的誘因 否則成功的機會很小很小 |
有時我覺得讓集團CEO來當行政團隊搞不好更有效率...可惜啊...他們不會惹麻煩上身的...而且他們都很忙:on_07:
|
引用:
:on_14: |
然後還減錯稅 ... 減有錢人的稅 ...
平民百姓的稅 ... 幾乎都沒有減到 ... 有的人還加稅勒 |
CEO當行政團隊會發生一件極為嚴重的事...
那就是 必須【對弱勢者完全不管】, 甚至得落井下石... 在商言商...沒能力為公司(國家)做事的人, 就踢掉(趕到貧民集中營) (總不能放在那邊一直佔公司資源吧) 因此, 再怎麼有能力把一座城市治理的很好, 都絕對沒辦法治理國家的... (因為國家有太多的...弱勢人民了............) |
引用:
當年阿扁不就用了一個叫林信義的 他還真的搞不好的啦!!!! |
引用:
|
引用:
第一個修改勞基法 台灣基本工時每日十二小時 :on_44: |
引用:
|
引用:
之前有篇新聞 說韓國要選定某一天 大家要特別早下班去做人 藉此挽救韓國的低出生率 若是改為每日工時12小時 那台灣的出生率應該可以繼續穩坐世界最低 甚至可以遙遙超越倒數第二低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4:08 P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