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讀過這篇文章嗎?
蜀之僻,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這個我國中時候的國文課內容 |
請繼續...... :on_05:
|
如果沒讀過
那就是國小畢業而已了:on_77::on_77: 現在是要來看誰沒讀國中? +++++++++++++++++++++++++++++++++++++++++++++++++++ 為學一首示子姪 清‧彭端淑‧白鶴堂文稿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 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 難矣。 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學之, 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吾資之聰,倍人也 ;吾材之敏,倍人也。屏棄而不用,其昏與庸無以異也。然則昏 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 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 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 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西蜀之 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 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自敗 者也。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 自立者也。 作者簡介: 彭端淑,字儀一,號樂齋,四川丹稜人。生於清康熙三十八年﹝ 西元一六九九年﹞,卒於乾隆四十四年﹝西元一七七九年﹞,雍 正年間進士,晚年曾於成都錦江書院講學,著有白鶴堂詩稿、白 鶴堂文稿。 |
我有讀過,所以我國中有畢業~~:on_14:
|
引用:
我以前是唸哪一所學校我想想喔 |
樓主起個樓也不參與討論
這個樓是要幹嘛? 就只問我們有沒有讀國中而已嗎? |
引用:
可能是要以經濟學角度 探討偏僻的地方 為何有人可以致富,有人還是一貧如洗? :on_52::on_52: |
引用:
|
引用:
|
引用:
轉個心念可瞬間移動 |
引用:
沒有飛機直達的情況下 如何轉機速度最快? :on_52::on_52: |
引用:
因為轉機過多,食宿費也增加:on_52::on_52: |
所以古代人比較可以吃苦大多走路
|
引用:
他還是要走路去:on_52::on_52: |
引用: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9:12 A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