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每日一故事 ~ 譬喻渡河的牧童
見心的故事書
抄 錄 自 ◆漫 步 在 法 林◆ 108篇巴利佛典精選 譬喻渡河的牧童 某日,佛陀逗留於跋耆的一村叫做郁伽支羅的地方。那是沿河岸邊 的一個鄉村。在村裡,佛陀對弟子們說了一席話: 「比丘們!從前在摩揭陀國,有一個愚笨的牧童。眼見雨季的最後 一個月過去,這個牧童就帶著牛群,想渡過恆河。可是,他沒有好 好地勘察這裡的岸邊,也沒有好好地查看那邊的岸上,就在不適於 渡河的地方,趕著牛群過去。結果所有的牛不是被沖走就是體力不 支,悉數溺死了。 比丘們!同樣的道理,如果沙門或婆羅門沒有好好地觀察這世界, 不識一切而盲目地去引導眾生的話,那些被引渡的眾生很快就會發 生不幸。 比丘們!從前在摩揭陀國另有一個聰明的牧童。眼見雨期的最後一 個月過去了,這個牧童也想帶著牛群,越過恆河。首先,他好好地 勘察這裡的岸邊,又好好地查看那邊的岸上,在適於渡河的地方, 驅著牛群過去。最初,趕著牛群中最強健的一批。等這批牛安全地 到達那邊的岸上後,再趕比較強健而溫馴的一批。使這批牛也平安 地到達了彼岸。最後,那些力氣衰弱的小牛,聽見母牛在彼岸的叫 聲,也振作精神,平安地渡過了河流而到達彼岸。 比丘們!同樣的道理,如果沙門或婆羅門好好地觀察這世界,也好 好地觀察那世界,熟識一切後再來引渡眾生的話,那些被引渡的眾 生很快就會過著幸福的日子。」 從佛教來說,現實眾生的生活、根器,即是此岸。理想眾生的生活 、涅槃,即是彼岸。修學佛法的目標,就是由此岸到彼岸。佛陀十 分智慧且善巧地把眼前所見的景象──恆河岸邊的村落,用來譬喻 教導眾生的道理。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3:27 P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