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萊姆論壇

史萊姆論壇 (http://forum.slime.com.tw/)
-   時事、科技、娛樂新聞話題討論區 (http://forum.slime.com.tw/f7.html)
-   -   大學推甄 別把考生當肥羊 (http://forum.slime.com.tw/thread264746.html)

prosaic 2011-03-29 02:29 AM

大學推甄 別把考生當肥羊
 
大學推甄 別把考生當肥羊
【聯合報╱李平/教(桃縣龜山)】
http://udn.com/NEWS/OPINION/X1/6238361.shtml
2011.03.28 01:42 am


幾年前有個民調,調查民眾對大學入學方式的意見。很清楚記得,多數民眾還是喜歡聯考。為什麼這個看起來並不是那麼完美的制度,多年來依然受到青睞?說穿了,最重要原因就是聯考所彰顯的公平,而這正是我們這個社會最需要的價值。

十幾年前,教改開始,強調多元。所以,不但入學方式、時間多元,收費也多元了。有繁星、有推甄、有指考。不否認多元入學方式有其優點,伴隨而來的則是其他缺點。即便不說有的學生提早放暑假、教室秩序不易維持、影響學習等問題;事實上,講白些,多元入學就是多花錢,是另一種型態的不公平。

說來慚愧,因為孩子的成績不突出,才迫使我去思考與正視這個問題。最近兩三天,孩子申請幾個大學的推甄資料,陸續收到。在看這些通知的同時,發現:在推甄中,確實維持著多元。收費金額多元、收費方式多元、日期多元、方式多元。收費從一千一到一千三不等;方式或為ATM或為郵政匯票;日期是四月的幾個周六或周日;有的有口試、有的有筆試、有的雙管齊下。

然而,在多元之外,也有一元之處,例如急(給考慮的時間都很短)、貴(收費都不算便宜)、催(都限時繳費、不給錢就免談)。甚至,還有些學校推甄日期排在同一天。算了算,保守估計,幾所學校報名費加起來至少七千塊以上,就算可能因時間衝突無法去的學校,也得先敬謹奉上報名費,否則讓孩子怨一輩子。誰叫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還不說推甄資料的製作以及當天或前一天提早前往所必須花費的交通與食宿費用。

說來幸運,這些錢我花得起,而且大概也不會再花了,但對花不起的家庭或食指浩繁的家庭呢?他們的孩子,是不是就少了一些機會與選擇?教育部是不是該關切一下?學校也許會說,低收入戶免費或有優待,但只要時間急迫,難以即時提出證明,就是空話。再說,對許多家庭來說,數校幾千塊的推甄費用,依然是沉重負擔。都說大學自治,不過在我的體會中,推甄費用的收取,也未免太自治而太不自制了。我沒有這方面經驗,但推估,口試(很少超過二十分鐘)含資料審查,至少就現有收費打個八折才算合理。我無意否定推甄,也沒有能力改正;但學校不能視推甄考生為肥羊,更不宜把家長當提款機。

該繳的錢都繳了。我為明年的家長與孩子發聲。

【2011/03/28 聯合報】@ http://udn.com/




我覺得...很多社會亂象的根源來自於「教育」
以前的課程進度是由教育部統一訂定
現在是各校自主決定版本、教材、進度

舊制是分數決定一切,「一試定江山」的聯考制度是無記名的公平制度:on_90:
教改雖然美其名是「多元」入學,但走後門、比權勢,失去了「公平」競爭起點
現今的經濟惡化,教改制度加劇「城鄉差距」
弱勢的家庭,就算孩子再優秀,在現今的「多元」入學方案
光是屈就於學雜費、報名費、助學貸款,人才就被埋沒錢堆中

教改的方向不在於教材的內容比例
最重要的是「師資」培訓,教學方法是否能激勵學生?
如二~六年級生雖是接受填鴨式教育,
但也不乏傳出學生在啟發式教育的良師帶領下,獲益匪淺:on_02:

現今社會注重「人權」,達不到自己要求者,就說是對方的錯:on_57:
失能的家庭,因為「親權」、「人權」類的大帽子
心靈有缺陷的孩子還是繼續在失能的家庭中成長
小孩驕縱難馴、以暴制暴,家庭又將管教責任推給學校
學校動輒得咎,又無能管教
最後種種的社會、經濟、治安問題惡性循環、環環相扣。

YaYa07 2011-03-29 03:40 AM

學生當然不是肥羊啦!!
誰會那麼傻呢??
當然是學生家長才是大肥羊啦!!!

古里特 2011-03-29 10:45 AM

當年可是有個諾貝爾得主出來教改

人家可是拿到了諾貝爾獎,至高無上的榮譽

因此就有人找來了李遠哲實施教育改革

說起李遠哲的經歷,說出來可是會嚇死你

諾貝爾化學獎喔! (甚麼!?不是諾貝爾教育獎喔==?)

諾貝爾化學獎的得主來實施教育改革,嚇都嚇死你

他的語錄可是罄竹難書,懶得寫,自己上網查

:on_36::on_36::on_36:

話說

當年我可是聯考最後一屆

運氣不好,考差了,原本想要重考

但李遠哲回國實施教育改革

說了一大堆屁話之後,嚇死我老爸老媽,也嚇得我屁滾尿流

只好乖乖去選填志願上大學,不敢重考

elna 2011-03-29 12:27 PM

所謂的教改,我很幸運沒有搭上
當年的教改由國中開始,我們眼睜睜看著一群白老鼠孩子經過三年試煉
最後被扔進水溝自生自滅
之後的教改由一綱多本開始,我們眼睜睜看著書商一家家開,白老鼠孩子們書包超過了十公斤

我一直記得當年教改方案出來後,學校老師們的無奈
我們教授更直言教改不可能成功,因為從頭到尾教師們都沒有參與過任何決策
這樣的教改,李遠哲推了
這樣的教改,李登輝做了
白老鼠孩子們被浪費的青春,這兩人卻不打算負責

至今我依然想詛咒這二人
快死吧快死吧

fishiii 2011-03-29 12:52 PM

教改一開始是推自學方案,也就是不參加聯考,直接由自學班升高中
後來遠見雜誌幾年前有追蹤這當年教改的第一批白老鼠學生
很不幸的是
這批學生最高的成就念到高中畢業, 大學都考不上
有些連高中都沒畢業
為何?
因為他們是用推甄的,沒經過聯考洗禮
上了高中尤其是前幾志願的高中
明顯程度跟不上同學
因為無壓力學習的結果就是無實力
因為跟不上班級程度,低成就感所以有些人放棄了學習
有些人硬撐畢業卻在當年的聯考挫敗或者退縮
出了社會
這一批人無法找到好工作
很多是在工廠當作業員
或者想再進修卻苦無機會或時間
當接受訪問時
他們都很後悔當初的決定
如果人生可以從來,他們寧願參加聯考
在絕大部分同學都在辛苦的奮戰中,他們選擇了快樂的學習卻讓他們面對以後的人生痛苦
這些人..不是他們放棄教育,而是教育的制度害了他們,(這情形跟選擇體育推甄一路打聯賽,但卻無職業運動來供他們以後的出路,最後沒有專長沒有謀生能力,只能從事勞動勞動工作, 或者轉行放棄體育)
教改並非是壞的
但是卻讓一群不懂教育,不知民間疾苦又理想化的人主導
如果還記得教育部前部長吳京
此人號稱點子王
還想過要讓大學研究所聯合招生:on_88:

後來越改越糟
不只基礎教育連高等教育都因為廣設大學而泛濫到會倒閉

改到現在教育是有錢人的奢侈品,真正有錢的又送到國外念
社會的中下階層卻可能一直在底層無法讓社會階級流動
至於教改的那批人
有誰承認錯誤
好像只聽到說台灣的家長觀念不改變教改就無法成功
最後歸咎於是台灣社會風情自己造成的後果:on_88:

古里特 2011-03-29 02:09 PM

引用:

作者: fishiii (文章 2273070)

後來越改越糟
不只基礎教育連高等教育都因為廣設大學而泛濫到會倒閉

改到現在教育是有錢人的奢侈品,真正有錢的又送到國外念
社會的中下階層卻可能一直在底層無法讓社會階級流動
至於教改的那批人
有誰承認錯誤
好像只聽到說台灣的家長觀念不改變教改就無法成功
最後歸咎於是台灣社會風情自己造成的後果:on_88:

教改亂象的那幾年

沒有人肯承認錯誤

政府官員推卸責人,直指學生家長不應該有明星學校迷思

說是學生家長還是老思維,跟不上教改的新潮流

最後就是如同皇上所說,硬歸咎於台灣社會風氣造成的,而不是教改失敗

:on_36:

YaYa07 2011-03-29 02:26 PM

看過歷史都知道
太平日子過久了就會出現一批昏庸無能之輩當權

本人必須為教育部說幾句話
反正外面工作不好找...什麼學校科系畢業部重要了啦!!!
所以別再指責教改了!!!教改就算成功..你們也找不到好工作

去指責其他有關部門吧!!!!!!!!!!

prosaic 2011-03-30 02:11 AM

呵呵....
為人父母希冀孩子能成為人中龍鳳的心態,
補習費、教育費的支出是很可觀的:on_72:
我覺得父母的焦慮是不可避免的,
越焦慮,越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家長和小孩壓力都很大
連老師也很為難吧(因為一定有些怪獸家長會下指導棋,要求老師不能教得太簡單)

李遠哲、李登輝這些優秀人種的思維,跟我這平凡人的差距甚大
感覺他們只是發現原有的「教育制度」不適合他們
所以藉「改革」之名想改變舊制,但又不敢承認政策有誤
不肯走回頭路,只能不斷地「改革」以規避、遮掩自身的無能為力與束手無策:shrug03:


我弟高中升大學時,那時我還陪我媽去參加學校的說明會(好像也是末代考生的樣子:p)
如果沒記錯,當時錄取名額是推甄30%,聯考70%
我看我弟求學路上,每次為了推甄入學,準備了好多書面資料,寫一堆制式的罐頭文章(如自傳、讀書計劃....),越高等的學府,準備的資料就更多,好忙喔:on_80:
還好我不夠優秀.....XDDD:on_32:

我記得當年的理論是說填鴨式教育只重智育,造成學生思考僵化,希望能活化思路
現在基測、學測、指考、繁星計畫....等計算方式,又比我弟那時更複雜:toomuch:
簡單的事情越弄越複雜:on_01:

對呀....
說到一綱多本、建構式數學,當時我身邊有孩子唸小學的朋友,真的提供了很多無奈的笑料
我們這一代經歷過聯考制度的人,真的都是一肚子苦水,很難認同新制教改
一綱多本後遺症真的很多:on_34:


說到無壓力學習,我記得小學有一年說要減輕書包重量,
實行上下學不揹書包(年代久遠,那時回家好像不用寫作業):on_45:
隔沒多久,又改成揹書包回家了,那時政策錯誤馬上就改正了
不像現在,為了「面子」、「名望」問題,為了平息反對聲浪,不斷地修改教改政策,
學習本來就有「壓力」,怕孩子無受承受壓力,不如教他們面對壓力,解決壓力
怕聯考時代升學率太低,不斷地增設學校、開班,結果班級過剩,造成了更多人力及資源的浪費

我覺得教改一來沒有「公平性」,城鄉差距又更大
像都市型、高社經地位的父母,不斷地規劃小孩學更多的課程
偏遠地區的小孩,學校設備貧脊、父母只求溫飽
以前教育部有統一訂教學進度
現在可能同年級的學校間,有的進度超前,有的只教基本程度
如有寫錯,還請elna美女指正:on_28:

elna 2011-03-30 05:31 PM

別的不說,就說一綱多本
我們當時的的小孩轉學就轉學,念的東西都一樣,頂多進度有差
現在你要轉學還要顧慮原來學校的課本還能不能用,這是什麼世界?
你轉學搬家就夠辛苦,還要顧慮新學校的課程適應程度,有可能要多花課本錢教材費
這樣叫公平嗎

prosaic 2011-03-30 11:43 PM

沒錯....
一綱多本還有個缺點
就算是同一間小學,去年的五年級與今年的五年級,學習進度也是有差異的
真的是很詭異的制度:on_57::on_88:

還有「繁星計劃」也很怪
讓我想到我唸國中時,有個同學被家長動用關係進到我們班學習
但他的學習程度永遠只能敬陪末座,跟不上多數人的進度
一直被嫌棄,痛苦地撐了一年,最後黯然離開我們班:on_40:

父母望子成龍鳳的心態可以理解,但若不瞭解自家小孩的情況與天賦的差異性
硬將孩子安插進學習進度差一大截的同儕團體
小孩挫折感真的很深:on_56:
我們那時民風尚稱純樸,那位同學就算有家長特別拜託老師照顧,還是免不了被排擠:on_01:
何況現在「毒舌派」當道的新新人類,欺負人的手法更為兇殘:on_23:

將戶籍遷到能讓自家孩子穩坐全校前幾名寶座,
以便能以「繁星計劃」進入第一志願又如何
將來面對天外有人的高手,還是會發生學習障礙的情形:on_43: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6:25 AM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


SEO by vBSEO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