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萊姆論壇

史萊姆論壇 (http://forum.slime.com.tw/)
-   生活話題、日常閒聊、喇勒唬爛灌水區 (http://forum.slime.com.tw/f23.html)
-   -   被殺剛好而已 (http://forum.slime.com.tw/thread266813.html)

barrielee 2011-08-21 07:56 PM

被殺剛好而已
 
這幾天相信有看新聞的都知道有一名高中生寫下弑父母筆記,即使被父親發現跟兒子深談後,第二天悲劇仍舊發生

我會用這以上幾個字做標題,是逛了一下其他論壇討論這則社會新聞,看看一般網民對此事的反應

結果有網民留言"被殺剛好而已"幾個字,甚至留言不少是在譴責案中的父母

會有這樣反應的是什麼人?我想應該是同情哪位高中生,大家身同感受都在"恨父母",只是不敢行動而已

為什麼我們社會會變成這樣?個人認為這不是個案,現今的小孩恨在心裡,只是這個案件的小孩敢發爛


少子化父母高齡得子,尤以智識水準高收入高的一群居多,小孩在出生時是小天使寵愛過渡,成長到開始入學念書,父母就不再用寵愛的方式管教,取而代之的是嚴厲教育,要求他們學才藝..然後考上明星學校..之後就是好的大學..小時不教長大了稍為懂事求學時,兩段成長經歷管教方式的反差太大,我親友中有人從小溺愛獨子,開始上學念書,管教變成拉緊,從小沒打過小孩,也因學業問題出手體罰,這種教育模式看過不少

父母的心態是怎樣?除了望子成龍,同樣有為了自己的面子,誰不希望在親友面前炫耀自己的小孩多優秀?

還記得過去大學畢業後同學們出來社會工作,遇到開同學會,話提總是誰的工作多有成就,哪年升官哪年又出差到歐美...

再過幾年大家成家生小孩,同學會的話題變成小孩念哪所明星學校,成績如何如何...倘若自己的小孩不爭氣書讀不好學校又不好,大慨也不會出席同學會,免得一討論小孩的話題就沒面子

媒體報導校方說弒父母的高中生個性獨來獨往不交朋友屬於內向的性格,其實,父母除了關心子女的學業,更重要的是關心他們的人格發展

內向性格怎能用嚴厲方式管教?看新聞還在他的房間貼滿各類手寫的勵志標語,父母認為是一種鼓勵,可是站在小孩的立場,連自己的私人空間也難逃父母的"魔咒"

願天下父母以此為訓,問題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

NKNK 2011-08-21 08:51 PM

barrielee老兄絕對正解:on_33::on_33::on_33:

親子教育是一塊超級大餅:on_15::on_15::on_15:
兩岸三地每年有數百億的市場:on_14::on_14::on_14:
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on_15::on_15::on_15:
最好給孩子一個寬松自由:不嚴厲不放任的愛心環境...:on_53::on_53::on_53:

barrielee 2011-08-21 09:24 PM

引用:

作者: NKNK (文章 2283668)
barrielee老兄絕對正解:on_33::on_33::on_33:

親子教育是一塊超級大餅:on_15::on_15::on_15:
兩岸三地每年有數百億的市場:on_14::on_14::on_14:
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on_15::on_15::on_15:
最好給孩子一個寬松自由:不嚴厲不放任的愛心環境...:on_53::on_53::on_53:

早前看談話性節目討論到每一代人成長的經歷,其中有個現象滿有趣,沒人提起真的不會注意到

我們這一代小時候很會看父母的臉色,想要求東西看爸爸下班回家,臉色是歡愉還是臉臭臭,如果是很正常的話拿個拖鞋說兩句好話討好一番才開口成功機會大增

成績不及格要給爸爸看,發覺爸爸當天心情不好,就再拖一兩天才拿給他看,也許能減低皮肉之痛

我們從小懂得看父母臉色,看師長臉色,出來社會看老闆和上司臉色,知道對方心情如何作出適當的反應,至少立於不敗之地

可是,現今的小孩,反過來是父母太寵愛,父母千方萬計討好小孩,父母要看小孩的臉色,不滿足子女的物質享受怕他們不高興,學校老師不敢得罪反而要看學生的臉色做人..

他們長大出了社會變成白木一代,早前開會時老闆接了個家裡的電話,臉色就變得很難看,我們幾個老鳥就少話只說重點,有位年青同事為了一件事一直跟老闆在"魯",最後當然惹毛了發火拍桌子罵人..

據醫學研究,自閉症兒有個特質,他們不會從別人的肢體語言判斷對方的喜怒哀樂,沒想到現今很多小孩被養成有這個特質..慢慢演變成白木一代

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只是覺得'內向"性格的人,潛在的危機最嚴重,最易出現反社會人格,他們心靈也是最脆弱,像氣球一樣壓到最後受不了就爆發出來

NKNK 2011-08-21 09:37 PM

引用:

作者: barrielee (文章 2283669)
早前看談話性節目討論到每一代人成長的經歷,其中有個現象滿有趣,沒人提起真的不會注意到

我們這一代小時候很會看父母的臉色,想要求東西看爸爸下班回家,臉色是歡愉還是臉臭臭,如果是很正常的話拿個拖鞋說兩句好話討好一番才開口成功機會大增

成績不及格要給爸爸看,發覺爸爸當天心情不好,就再拖一兩天才拿給他看,也許能減低皮肉之痛

我們從小懂得看父母臉色,看師長臉色,出來社會看老闆和上司臉色,知道對方心情如何作出適當的反應,至少立於不敗之地

可是,現今的小孩,反過來是父母太寵愛,父母千方萬計討好小孩,父母要看小孩的臉色,不滿足子女的物質享受怕他們不高興,學校老師不敢得罪反而要看學生的臉色做人..

他們長大出了社會變成白木一代,早前開會時老闆接了個家裡的電話,臉色就變得很難看,我們幾個老鳥就少話只說重點,有位年青同事為了一件事一直跟老闆在"魯",最後當然惹毛了發火拍桌子罵人..

據醫學研究,自閉症兒有個特質,他們不會從別人的肢體語言判斷對方的喜怒哀樂,沒想到現今很多小孩被養成有這個特質..慢慢演變成白木一代

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只是覺得'內向"性格的人,潛在的危機最嚴重,最易出現反社會人格,他們心靈也是最脆弱,像氣球一樣壓到最後受不了就爆發出來

孩子都是天真無邪的:on_33:該教育的其實是父母:on_77::on_77::on_77:
如何在世俗社會大染缸中重新拾回赤子之心是當前最沉重的課題:on_65::on_14::on_14:

atie 2011-08-21 10:29 PM

這樣子說起來,我算很幸運的成長:on_14:

採「書是自已讀的,能讀多高就供你讀」

所以囉...真是感恩我的父母啊:on_14:

a471 2011-08-21 10:32 PM

唉~~~哪個人不是當了父母才開始學當父母?

然後再按照當年爸媽的方式參考1/2取樣,再來自己的1/2想法....

我們不是他的鄰居,不知道他們家的運作"模式"是怎樣,不過可以

確定的是每一代每一代的所遭遇的問題不一樣....所以沒有所謂的

標準答案可以參照,只能適時調整........


以前聽到一位阿公說現在養小孩成本比較高,過去給他吃飽給他書
念就可以,現在還得買電腦、補習有的沒有的。以前的小孩比較快
樂.......

ssf717 2011-08-21 10:48 PM

日子越來越難過,地球又快被人類給毀了,所以囉 我說生小孩是造孽

fcya 2011-08-21 10:52 PM

兩句話

1:寵

2:把自己無法做到的轉讓孩子為你做到

barrielee 2011-08-21 11:03 PM

引用:

作者: a471 (文章 2283674)
唉~~~哪個人不是當了父母才開始學當父母?

然後再按照當年爸媽的方式參考1/2取樣,再來自己的1/2想法....

我們不是他的鄰居,不知道他們家的運作"模式"是怎樣,不過可以

確定的是每一代每一代的所遭遇的問題不一樣....所以沒有所謂的

標準答案可以參照,只能適時調整........


以前聽到一位阿公說現在養小孩成本比較高,過去給他吃飽給他書
念就可以,現在還得買電腦、補習有的沒有的。以前的小孩比較快
樂.......

每一代的父母對小孩的期望不同

先父從小只要求我們幾兄弟不要學壞

雖然長大後沒有出人頭地,也沒啥豐功偉業,錢也賺得不多,至少我們一直堅持一句話"我只想做個好人":on_83:

oya1340 2011-08-21 11:17 PM

引用:

作者: barrielee (文章 2283666)
這幾天相信有看新聞的都知道有一名高中生寫下弑父母筆記,即使被父親發現跟兒子深談後,第二天悲劇仍舊發生

我會用這以上幾個字做標題,是逛了一下其他論壇討論這則社會新聞,看看一般網民對此事的反應

結果有網民留言"被殺剛好而已"幾個字,甚至留言不少是在譴責案中的父母

會有這樣反應的是什麼人?我想應該是同情哪位高中生,大家身同感受都在"恨父母",只是不敢行動而已

為什麼我們社會會變成這樣?個人認為這不是個案,現今的小孩恨在心裡,只是這個案件的小孩敢發爛


少子化父母高齡得子,尤以智識水準高收入高的一群居多,小孩在出生時是小天使寵愛過渡,成長到開始入學念書,父母就不再用寵愛的方式管教,取而代之的是嚴厲教育,要求他們學才藝..然後考上明星學校..之後就是好的大學..小時不教長大了稍為懂事求學時,兩段成長經歷管教方式的反差太大,我親友中有人從小溺愛獨子,開始上學念書,管教變成拉緊,從小沒打過小孩,也因學業問題出手體罰,這種教育模式看過不少

父母的心態是怎樣?除了望子成龍,同樣有為了自己的面子,誰不希望在親友面前炫耀自己的小孩多優秀?

還記得過去大學畢業後同學們出來社會工作,遇到開同學會,話提總是誰的工作多有成就,哪年升官哪年又出差到歐美...

再過幾年大家成家生小孩,同學會的話題變成小孩念哪所明星學校,成績如何如何...倘若自己的小孩不爭氣書讀不好學校又不好,大慨也不會出席同學會,免得一討論小孩的話題就沒面子

媒體報導校方說弒父母的高中生個性獨來獨往不交朋友屬於內向的性格,其實,父母除了關心子女的學業,更重要的是關心他們的人格發展

內向性格怎能用嚴厲方式管教?看新聞還在他的房間貼滿各類手寫的勵志標語,父母認為是一種鼓勵,可是站在小孩的立場,連自己的私人空間也難逃父母的"魔咒"

願天下父母以此為訓,問題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

說實在話我不是很喜歡談這種問題,因為到時又會有意見不合的問題..

家長該有同理心去同理小孩的心,那小孩呢?難道不該同理父母的心嗎?

貼滿各類手寫的勵志標語,父母認為是一種鼓勵,可是站在小孩的立場,連自己的私人空間也難逃父母的"魔咒"-->我認為不滿可以用說的,用壓抑的久了只會變成精神病,爆發出來就是這樣.

那青少年愛看那些比較暴力的書跟電玩這是他個人的問題吧!!家長無法決定他愛看的,在學校孤僻也是自己個性問題吧!!

小孩成長每個階段成長任務不同,這個階段沒跳過下個階段絕對會有問題,但是很多小時候某些階段沒過的長大後還是不會有暴力傾向不會殺人放火,所以說還是人格特質加上環境造就現在小孩就是抗壓力不足,有事不是暴力相向就是去傷害人,當然也有發展很好的拉!!

現在雙薪家庭,哪位父母能說真的把小孩心理成長顧的很好ㄚ~"~,孩子只能自立更生吧!!我們小時候也沒人顧阿,我在軍人世家長大每天動不動就會被打,還不是長大了,適當體罰會讓小孩成長,寵只是讓他個性更偏頗,社會已經很偏了別讓下一代更偏,這樣地球不能住人啦!!

barrielee 2011-08-21 11:21 PM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看到早前一則外電報導,記憶中的內容是美國有一名男士三十多歲自殺身亡

他的父母出來把兒子之死原因怪罪於他們自己的無知以及專家們用了錯誤的方法

這位男士小時候性向被認定是同性戀傾向,愛玩女孩玩的東西,愛穿女生的衣服

父母帶他去治療希望盡早扭轉回來,當時心理/精神科專家拿他來做實測,用了一套治療法來強行改變他性向,還有用打的..

結果他成長後好像一切回復正常,當完兵退伍後從事金融業,甚至結婚生子,似乎治療成功

怎料到三十幾之年,終於受不了哪種不是屬於自己性向的壓抑,以自殺來結束自己的苦痛,連枕邊人都不知他潛在裡面的自我還是同性戀

這個故事~怎樣才是為小孩著想?怎樣的成長才是對他好?

oya1340 2011-08-21 11:25 PM

引用:

作者: barrielee (文章 2283681)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看到早前一則外電報導,記憶中的內容是美國有一名男士三十多歲自殺身亡

他的父母出來把兒子之死原因怪罪於他們自己的無知以及專家們用了錯誤的方法

這位男士小時候性向被認定是同性戀傾向,愛玩女孩玩的東西,愛穿女生的衣服

父母帶他去治療希望盡早扭轉回來,當時心理/精神科專家拿他來做實測,用了一套治療法來強行改變他性向,還有用打的..

結果他成長後好像一切回復正常,當完兵退伍後從事金融業,甚至結婚生子,似乎治療成功

怎料到三十幾之年,終於受不了哪種不是屬於自己性向的壓抑,以自殺來結束自己的苦痛,連枕邊人都不知他潛在裡面的自我還是同性戀

這個故事~怎樣才是為小孩著想?怎樣的成長才是對他好?

還是一樣阿..."溝通"沒做到


現代人缺乏的就是"溝通"...


溝通需要

傳訊者----------->訊息---------->收訊者
^
| |
--------------------------------
回饋

缺了就是溝通不良...

YaYa07 2011-08-22 12:04 AM

我認為現在社會專家太多了
結果問題越來越複雜

其實小孩子很簡單..或者說人是很簡單的
不要有其他外在因素
人們大多都會接受原有的世界

現在專家說要愛小孩
可被溺愛寵壞的小孩更可怕
到底父母要怎麼辦
愛也不是..管得嚴也不對
那不生小孩是唯一的辦法了啦!!

出到社會工作也是要被人管
找工作也是要看文憑
雖然說大學文憑沒啥用
但沒有那張文憑更慘
18分都可以讀大學了
那沒讀大學的豈不是文盲一個

別說小孩子如何
現代的父母還真難當
不生小孩是最佳的解套方法
別再責難父母了
日後大家也會當父母
又不能太寵又不能管太嚴
說得簡單...自己當父母時試試看唄

barrielee 2011-08-22 12:13 AM

引用:

作者: oya1340 (文章 2283680)
說實在話我不是很喜歡談這種問題,因為到時又會有意見不合的問題..

家長該有同理心去同理小孩的心,那小孩呢?難道不該同理父母的心嗎?

貼滿各類手寫的勵志標語,父母認為是一種鼓勵,可是站在小孩的立場,連自己的私人空間也難逃父母的"魔咒"-->我認為不滿可以用說的,用壓抑的久了只會變成精神病,爆發出來就是這樣.

那青少年愛看那些比較暴力的書跟電玩這是他個人的問題吧!!家長無法決定他愛看的,在學校孤僻也是自己個性問題吧!!

小孩成長每個階段成長任務不同,這個階段沒跳過下個階段絕對會有問題,但是很多小時候某些階段沒過的長大後還是不會有暴力傾向不會殺人放火,所以說還是人格特質加上環境造就現在小孩就是抗壓力不足,有事不是暴力相向就是去傷害人,當然也有發展很好的拉!!

現在雙薪家庭,哪位父母能說真的把小孩心理成長顧的很好ㄚ~"~,孩子只能自立更生吧!!我們小時候也沒人顧阿,我在軍人世家長大每天動不動就會被打,還不是長大了,適當體罰會讓小孩成長,寵只是讓他個性更偏頗,社會已經很偏了別讓下一代更偏,這樣地球不能住人啦!!

從小被寵愛長大的小孩在父母庇蔭下懂得同理心?才怪!

讓我想想,我是什麼時候懂得體諒父母?是我開始出來工讀第一次賺錢,我哪時真正體會賺錢其實比讀書辛苦得多

不管哪個時代,我們不是成長後到社會闖盪,吃過苦受過挫折,才會真正學懂同理心,甚至有人慢一點等到自己為人父母才回頭體會自己父母過去的苦心

不是沒有,如果你有注意社會新聞會有同理心的小孩,大多是家庭重大變故,被迫早熟才不得不提前出現"同理心"去體諒父母

你哪句在學校孤僻是他的問題,顯然"大錯特錯",性格內向或外向不就是父母生成的嗎?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有人說性格內向是小孩自己的問題,難不成是他自己變的,做父母半點責任都沒有?

很抱歉,已經不是意見合不合的問題,真的真的要教育的是父母,而不是教育小孩

很多是父母從小該做該引導他們健康發展,你卻全部責任推給小孩是他自己的個人行為

我認識有父母從小陪養小孩閱讀興趣,成長不愛打電動愛看書的大有人在,得看你怎樣去培育他

以前有位模範父親不是有錢人只是一般工人,幾個小孩都能念上大學,畢業後都有不錯工作對父母孝順

他的說法是'當你選擇當父母後,你的名字已經被刪掉,你的身分只有一個,叫作'爸爸",爸爸這兩個字是一輩子的責任承擔,縱使有任何困難沒得抱怨,因為當爸爸是自己的選擇沒任何人強迫你去當

barrielee 2011-08-22 12:43 AM

引用:

作者: YaYa07 (文章 2283685)
我認為現在社會專家太多了
結果問題越來越複雜

其實小孩子很簡單..或者說人是很簡單的
不要有其他外在因素
人們大多都會接受原有的世界

現在專家說要愛小孩
可被溺愛寵壞的小孩更可怕
到底父母要怎麼辦
愛也不是..管得嚴也不對
那不生小孩是唯一的辦法了啦!!

出到社會工作也是要被人管
找工作也是要看文憑
雖然說大學文憑沒啥用
但沒有那張文憑更慘
18分都可以讀大學了
那沒讀大學的豈不是文盲一個

別說小孩子如何
現代的父母還真難當
不生小孩是最佳的解套方法
別再責難父母了
日後大家也會當父母
又不能太寵又不能管太嚴
說得簡單...自己當父母時試試看唄

當父母的人可以選擇要不要當父母,你的小孩卻沒法選擇不要做你的兒子

基於這種因果關係,小孩未成年以前出了差錯當然是父母要負最大責任

林清岳事件,我哥得到的啓發是,他朝有日兒子變成林清岳這種德性回家砍父母,他也只好認了,教不好自己付出代價總好過兒子混黑道去害別人,他還會跟兒子說念在一場父子,就來過一刀痛快的算是報答生養之恩

NKNK 2011-08-22 12:56 AM

我的教育法:on_65::on_65::on_65:
家長以身作則,孩子有樣學樣:on_14:
莫以打罵對立的立場,令孩子形成叛逆心理:on_14:
勿以成人角度觀點與小孩溝通,須站在孩子同等立場給予關愛協助.:on_14:
啟發孩子獨立自主,發展自己優勢.:on_33:

barrielee 2011-08-22 01:14 AM

會發這個主題以及提到我哥的感受

其實是我們家族也出了同樣的問題

哥的長子沒教好,應該這樣說方法出了問題,兒子成長過程一直陽奉陰違

他兩父子每次溝通只有吵鬧,幾年前他兒子已經反目不再承認有這個父親,二人關係勢成水火

我這個叔叔從小看他長大,看到他兩父子演變成仇人,實在不知怎麼說起

我認為責任全在我哥的教育方法,我哥只認為他要負責,但不認為以前哪樣管教是錯的

人很奇怪總沒法拉下老臉承認錯誤 找兒子出來和解 大家死要面子這個困局也不知何時了

oya1340 2011-08-22 02:29 AM

引用:

作者: barrielee (文章 2283687)
從小被寵愛長大的小孩在父母庇蔭下懂得同理心?才怪!

讓我想想,我是什麼時候懂得體諒父母?是我開始出來工讀第一次賺錢,我哪時真正體會賺錢其實比讀書辛苦得多

不管哪個時代,我們不是成長後到社會闖盪,吃過苦受過挫折,才會真正學懂同理心,甚至有人慢一點等到自己為人父母才回頭體會自己父母過去的苦心

不是沒有,如果你有注意社會新聞會有同理心的小孩,大多是家庭重大變故,被迫早熟才不得不提前出現"同理心"去體諒父母

你哪句在學校孤僻是他的問題,顯然"大錯特錯",性格內向或外向不就是父母生成的嗎?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有人說性格內向是小孩自己的問題,難不成是他自己變的,做父母半點責任都沒有?

很抱歉,已經不是意見合不合的問題,真的真的要教育的是父母,而不是教育小孩

很多是父母從小該做該引導他們健康發展,你卻全部責任推給小孩是他自己的個人行為

我認識有父母從小陪養小孩閱讀興趣,成長不愛打電動愛看書的大有人在,得看你怎樣去培育他

以前有位模範父親不是有錢人只是一般工人,幾個小孩都能念上大學,畢業後都有不錯工作對父母孝順

他的說法是'當你選擇當父母後,你的名字已經被刪掉,你的身分只有一個,叫作'爸爸",爸爸這兩個字是一輩子的責任承擔,縱使有任何困難沒得抱怨,因為當爸爸是自己的選擇沒任何人強迫你去當

我的工具書是著麼教我的-->
人格(personality):個體在其生活歷程中對人.對己.對事物適應時,所顯示的獨特個性,係由個體在其遺傳.環境.成熟.學習等因素交互作用下,表現於身心各方面的特質所組成,並有相當的統整性與持久性.

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論有說到-->本我(人的基本需求,唯樂原則).自我(學習在現實中滿足本我的需求,現實原則).超我(理想的實現+良心, 完美原則)

出自於揚智出版社-心理學(郭靜晃博士等箸)

遺傳佔的大多是生理方面的,而心理部分大多是外在影響的.

我並沒有說父母不需改變,但是現在的小孩真的非常容易受外在影響,該改的是整個社會大環境.

barrielee 2011-08-22 09:17 AM

引用:

作者: oya1340 (文章 2283693)
我的工具書是著麼教我的-->
人格(personality):個體在其生活歷程中對人.對己.對事物適應時,所顯示的獨特個性,係由個體在其遺傳.環境.成熟.學習等因素交互作用下,表現於身心各方面的特質所組成,並有相當的統整性與持久性.

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論有說到-->本我(人的基本需求,唯樂原則).自我(學習在現實中滿足本我的需求,現實原則).超我(理想的實現+良心, 完美原則)

出自於揚智出版社-心理學(郭靜晃博士等箸)

遺傳佔的大多是生理方面的,而心理部分大多是外在影響的.

我並沒有說父母不需改變,但是現在的小孩真的非常容易受外在影響,該改的是整個社會大環境.

我的一位學弟大學畢業後,考上美國著名的心理心研究所,直攻博士學位跳過碩士,回國後投入心理治療工作,他的老闆是台灣著名心理學專家,多年前自殺身亡
我的學弟說,心理學其實是一門不成熟的學問,他在美國的指導教授也是權威,告訴他們其實心理學沒法解決的問題比能解決的不知多n倍,何況教科書?說實在,不管哪門學問教科書的東西能用得上的少之又少

正如樓上y大說,專家一大堆,著作一堆,結果實務上都是不管用的東西,不然專家自己都要選擇自殺來結束生命

我哥的兒子看過所謂精神科專家,結果一樣無效


我沒有學過所謂西方的心理學,在學生時代參加易學社,反而我們老祖宗的智慧還派上用場

小孩一出生命盤一攤開,性格是內向或外向,是保守還是開創性,學習發展是科班好還是雜學好,通通一目了然,這樣透過先天命的研究性向沒有不準確,只是父母知道後能否順著他們的性向發展來教育

當然,身為父母者你告訴他,你的兒子不是讀書的材料,培養他學習一技之能,沒有一個父母能接受這樣的事實,也不會認命接受小孩念書成績不好是天生的

我們易學社的指導老師認為,小孩沒成年以前的命運,父母要負八成以上的責任,因為再不滿或不適應父母的管教,未成年以前沒法獨立等於沒有謀生的能力,小孩的衣食住行是歸父母管的能推卸責任嗎?

賢愚是呈現常態分配,班上第一名和吊車尾都是少數,不過很多父母喜愛把資質平平的小孩要求衝到當資優生來訓練,怎會不出問題?

我的結論~問題還是出自父母

ps:以你的點論,銳寶貝的父母也是台灣很多典型父母的代表,認為小孩本來很乖的會混黑道都是交了壞朋友,有錯是壞朋友的錯,為什麼出現壞朋友?最後推來推去的結果是"社會的錯",好一個空洞不切實際的慨念,小孩回來砍你的時候,責任推給誰也無濟於事

barrielee 2011-08-22 09:56 AM

再補充一下

樓上提到哪位心理學博士學弟,我是在參加易學社時認識的,他會加入易學社是希望在別的領域中尋找心理學沒法處理的情結

跟他滿投緣所以談得來,他一直強調有過不快樂的童年,由於是家中獨子,父親是私人企業的高級主管,媽媽是老師,從開始念書就要栽培他成為醫師

的確,他人聰明書念得好,一路走來成績都是班上前幾名,可惜,大學聯考失準,沒能考上台大醫學院,退而求其次進了心理學系,其實中間的過程是他媽媽希望以他的實力重考必能上醫學系,而他自己發現趣興傾向心理學多於醫學系,兩母子為此冷戰,最終他的堅持戰勝了

不過,他內心一直有個糾結,認為沒上第一志願是出生以來"人生最大的挫折",也許是沒法達成母親的期望,(當時我內心的os是台灣很多學生連大學沒法考上甚至三餐都成問題,豈不是要跳樓的人一大票?)

在易學社我們學習到紫微斗數,他的命盤顯示先天本質是個外向開朗的人,難怪還能自我調息

最後一次碰面是他還在美國念書其中一年的暑假回台,之後就沒有再聯絡

多年前,在電視看到他以專家來賓身分上于美人的節目,後來傳出他老闆自殺後就沒有再看到他

我不知經過多年,他跟媽媽之間的愛恨糾纏能否解開

getter 2011-08-22 06:10 PM

迪西說一句歌詞『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

其實這一句歌詞,在有些場合解釋一些東西,還挺有道理的 ...

古早的的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習相近、離相遠』迪西不曉得有沒有記錯

當時的一位大學者主張『人之初、性本惡』,不管主張性本善還是性本惡的學者

都認為後天影響的更甚先天,要靠教育來補正 ... 但要怎麼教育 ...

這可是門大學問 ... 迪西就不懂了 ... 試著讓小孩提早幫忙家務、打工、學習獨立

就很多方面而言其實對小孩比較好,不要讓小孩到高中才做這個、做那個 ...

也許就像 barrielee 大說的,會有很大的落差變化,最後就變成憾事了 ...

還有迪西贊成適時、適當的體罰,也就是『皮鞭與糖果』 ...

barrielee 2011-08-22 07:23 PM

引用:

作者: getter (文章 2283724)
迪西說一句歌詞『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

其實這一句歌詞,在有些場合解釋一些東西,還挺有道理的 ...

古早的的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習相近、離相遠』迪西不曉得有沒有記錯

當時的一位大學者主張『人之初、性本惡』,不管主張性本善還是性本惡的學者

都認為後天影響的更甚先天,要靠教育來補正 ... 但要怎麼教育 ...

這可是門大學問 ... 迪西就不懂了 ... 試著讓小孩提早幫忙家務、打工、學習獨立

就很多方面而言其實對小孩比較好,不要讓小孩到高中才做這個、做那個 ...

也許就像 barrielee 大說的,會有很大的落差變化,最後就變成憾事了 ...

還有迪西贊成適時、適當的體罰,也就是『皮鞭與糖果』 ...

後天父母不善加培育會毁掉先天賦予他的能力,當然包括為善為惡

三十年前香港很有名的一位神童,最後悲劇般的命運,如果好好栽培可能是位著名的學者專家或什麼名人...結果..

---------------------------
揠苗害慘神童 各地有先例

【本報訊】各界對9歲兒童入讀大學產生「揠苗助長」的憂慮,並非完全杞人憂天,而是有「前車之鑒」。約30年前,香港曾出現「計數快過計算機」的數學神童「神童輝」。78年的香港,當時年僅7歲的羅文輝,因超強的數學運算能力獲邀在電視節目《歡樂今宵》表演,以心算計算4位加減數,與使用計算機的主持比賽而勝出,技驚四座。但他卻未獲適當栽培,反而被迫不斷訓練心算能力和進行表演,升中後他更對理科、數學失去興趣,長大後曾任職肉食工人,寂寂無名。

http://paper.wenweipo.com/2007/08/24/ED0708240009.htm


-----------------------------------

補充說明一下,上述的神童還拍過電影賺錢,他父親是位勞工屬智識水平較低的族群,一心只想利用兒子來賺錢

結果小孩的特異才能沒繼續開發,長大後還是停格在只會加減數學運算

過去看過他的報導,因為中學時數學經常不及格,常被同學背後取笑,什麼神童?連數學都不及格..

久而久之自尊心越來越受創傷,學歷只到中學程度就沒有再升學,好好的一個神童人生就這樣毀了


ps:記者的水準各地都很有問題,香港神童的命運並非揠苗助長,而是爸爸拿他來賺錢,害他沒有一個好環境讀書,以至能力日漸衰退,如果他爸爸在他九歲時要他念研究所才算是揠苗助長,這個例子舉得很差不符合揠苗助長的標題

米奇 2011-08-22 09:45 PM

小法典/弒親
 
http://img804.imageshack.us/img804/4120/36979151.jpg

名  稱 :中華民國刑法
修正日期 :民國 100 年 01 月 26 日

● 刑法第277條: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000元以下罰金。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 刑法第278條:使人受重傷者,處5年以上12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 刑法第280條:對於直系血親尊親屬,犯第277條或第278條之罪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慎之

barrielee 2011-08-22 09:55 PM

引用:

作者: 米奇 (文章 2283731)
http://img804.imageshack.us/img804/4120/36979151.jpg

名  稱 :中華民國刑法
修正日期 :民國 100 年 01 月 26 日

● 刑法第277條: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000元以下罰金。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 刑法第278條:使人受重傷者,處5年以上12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 刑法第280條:對於直系血親尊親屬,犯第277條或第278條之罪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慎之

我們有廢死團體

加上小孩父親宣稱兒子本性是善良純真的,只不過精神上分裂出一個邪惡的自我,總之,就是人格分裂

既然被害人都為他求情,相信不會判死刑,也許終身接受治療

這個小孩,不管是否人格分裂,他已經完全沒機會回去過正常人的生活弒父母的情景永遠存放在腦海,如何再面對父母一起生活?躺在醫院的媽媽如何面對這個隨時會在背後捅你一刀的兒子?

除非醫學能發明一種藥令他們一家幾口將當天的記憶刪除

米奇 2011-08-22 10:05 PM

引用:

作者: barrielee (文章 2283732)
我們有廢死團體

加上小孩父親宣稱兒子本性是善良純真的,只不過精神上分裂出一個邪惡的自我,總之,就是人格分裂

既然被害人都為他求情,相信不會判死刑,也許終身接受治療

這個小孩,不管是否人格分裂,他已經完全沒機會回去過正常人的生活,如何面對父母?躺在醫院的媽媽如何面對這個隨時會在背後捅你一刀的兒子?

除非醫學能發明一種藥令他們一家幾口將當天的記憶刪除

宜從個案分裂的人格特質去探討教育,養育方法

心理的輔導是個方向,一個心理專家的自殺,不宜對心理學專業的領域有否認質疑

會失偏頗,一句相當撼動人心的話...

人們往往以過去的經驗教導現在的兒童,去適應未來的生活...

是值得深思...

barrielee 2011-08-22 11:52 PM

引用:

作者: 米奇 (文章 2283733)
宜從個案分裂的人格特質去探討教育,養育方法

心理的輔導是個方向,一個心理專家的自殺,不宜對心理學專業的領域有否認質疑

會失偏頗,一句相當撼動人心的話...

人們往往以過去的經驗教導現在的兒童,去適應未來的生活...

是值得深思...

心理醫師之死 我是說明任何學問都有其缺憾,可以成為輔導方向,但不應完全依懶,忘了補充,哪位心理專家好像有關自己隱藏多年的性向,尤其是台灣社會還沒能接受心理醫師性向出現問題,一旦被發現根本沒人會上門找他輔導,在事業和自我真實性向之間沒法兩者兼得 最終難逃自殺的命運

再上面美國同性戀者兒子自殺,父母出來哭訴,也是說明治療完成後以為成功,最終還是失敗

下面是之前曾引用過一位日本名醫對病人的一些忠告~

岡本裕日本腦神經外科與惡性腫瘤名醫

現在的醫學不是萬能的,其實用「不確定」、「不完全」、「充滿缺陷」來形容也不為過。因此,我認為應該鼓勵大家去懷疑現在的醫學是否正確。即使是今天認為沒問題的藥物,也不以為明天它還是沒問題。

YaYa07 2011-08-23 01:18 AM

沒人懂得該如何去教養小孩子
同樣的也沒人知道該如何當父母

同樣的方法有的成功也有的失敗
常看見的是一家幾個兄弟姐妹
個個是博士高材生...就出了一個不成器的

我個人覺得只要肯認命不怨天尤人
其實不會有太多的問題
不要拿自己的想法來強求別人
這世界就會很美好

父母哪可能對子女沒有期望呢??
真沒有一點期望...只怕子女更怨恨父母吧!!
人不可能只活在自己的意識下
堅守自己的想法..也要顧到身邊人的想法

我認為那些有問題的人都是太自私了
只想著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需求
其實在工作中也可以看到這類的人
他們以為這是意志堅定...很可笑

人與人之間沒有輸贏
可惜很多人永遠都不明白

barrielee 2011-08-23 10:06 AM

引用:

作者: YaYa07 (文章 2283740)
沒人懂得該如何去教養小孩子
同樣的也沒人知道該如何當父母

同樣的方法有的成功也有的失敗
常看見的是一家幾個兄弟姐妹
個個是博士高材生...就出了一個不成器的

我個人覺得只要肯認命不怨天尤人
其實不會有太多的問題
不要拿自己的想法來強求別人
這世界就會很美好

父母哪可能對子女沒有期望呢??
真沒有一點期望...只怕子女更怨恨父母吧!!
人不可能只活在自己的意識下
堅守自己的想法..也要顧到身邊人的想法

我認為那些有問題的人都是太自私了
只想著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需求
其實在工作中也可以看到這類的人
他們以為這是意志堅定...很可笑

人與人之間沒有輸贏
可惜很多人永遠都不明白

可惜現代所謂從事教育的專家,妄想一套理論可以放諸四海皆準,套到所有孩子身上

就像我們一直以來強調"愛的教育",愛到無限上綱,連訓導主任因學生屢屢遲到說他是遲到大王就被家長提告...可笑的是,訓導主任官司敗訴,遲到是事實但也不能使用令學生感到不舒服的用語

為人父母對子女有期望是人之常情,可是這個期望會否超過你的小孩能力可以承受?或是跟他的興趣差上十里八千里?

上面提到念心理學的哪位學弟,好奇把他的名字搜查一下,發現已經是名人,自己開業,在大學兼教授到處演講,一堆什麼青年才俊獎項,相信成就不下於當醫師

如果他媽媽沒有用當醫師的期望加諸他身上,以他的聰明才智,用五成功力足以考上心理學系,閒出來的時間可以多發展自己有趣興的事物,就不會長大後內心抱怨"自己的童年不快樂"

每個小孩都有不同的性格,父母何嘗不是,當然不可能有一套標準守則應用到不同人身上

早前看到有位對岸來的京城名中醫師演講,他被譽為治癌專家,他開玩笑說其實他完全不會治療癌症,是他研究多派中醫學理論,最後回歸道家醫學,崇尚平衡中和的道理

他的方法是管你什麼肺癌,肝癌..反正就是看病者身體哪方面不平衡,陽氣不足?氣虛?炎燥?..只要把身體弄到回復平衡的最佳狀態,癌細胞沒有生存的環境,自然慢慢消失,多年來臨得到相當不錯的效果,其實理論簡理到就像把家居環境弄乾淨細菌就沒有生存的空間

因此,他認為不可能發明一種藥能人人適用,因為每個病患來找他同樣是肺癌身體不平衡的狀態都不會一樣,要因人而異對症下藥

而西醫的治療方法是針對癌細胞把他消滅,可是沒找出源頭根本的問題,往往好了後又復發,病患本身身體已夠虛弱,經開刀,化療...癌細胞還沒治好前,身體已弱到只剩半條命..

劉金山加油 2011-08-23 03:04 PM

嗯:on_15:最近水區似乎流行很深奧的問題:on_34:

我們鄰居教小孩都很乖又懂事他的辦法很簡單:on_81:

就是十歲以前不乖就用武力恐嚇:on_64:口頭禪是:on_64:打打

十歲以後改用和小孩交朋友方式:on_41:口頭禪是:on_89:拜託

有一次在外面吃飯十二歲的大兒子不乖:on_08:

老爸勾肩搭背靠近說喂老兄拜託給點面子好不好:on_89:

八歲小兒子過了一會也開始吵鬧:on_08:

老爸馬上舉起筷子做勢要打打:on_34:

小兒子哭了說哥哥剛才都不用打打:on_64:

媽媽在旁邊說哥哥吃的比爸爸壯爸爸不敢打打:on_45:

大家都笑了:on_81:

現在他們家三個小孩都又高又胖而且很有禮貌:on_79:

我在想如果我在他們家當小孩我也一定可以長到185那摸高

crd1871 2011-08-23 04:37 PM

對阿,最近水區好像都是一些嚴肅的話題,但還蠻值得討論的,因為我還沒結婚,所以一點都插不上嘴,只能看不知道該怎麼說,請大家繼續討論吧^^:on_81::on_81::on_81:

barrielee 2011-08-23 04:40 PM

引用:

作者: 劉金山加油 (文章 2283786)
嗯:on_15:最近水區似乎流行很深奧的問題:on_34:

我們鄰居教小孩都很乖又懂事他的辦法很簡單:on_81:

就是十歲以前不乖就用武力恐嚇:on_64:口頭禪是:on_64:打打

十歲以後改用和小孩交朋友方式:on_41:口頭禪是:on_89:拜託

有一次在外面吃飯十二歲的大兒子不乖:on_08:

老爸勾肩搭背靠近說喂老兄拜託給點面子好不好:on_89:

八歲小兒子過了一會也開始吵鬧:on_08:

老爸馬上舉起筷子做勢要打打:on_34:

小兒子哭了說哥哥剛才都不用打打:on_64:

媽媽在旁邊說哥哥吃的比爸爸壯爸爸不敢打打:on_45:

大家都笑了:on_81:

現在他們家三個小孩都又高又胖而且很有禮貌:on_79:

我在想如果我在他們家當小孩我也一定可以長到185那摸高

你都不開輕鬆話題, 我們這些老灰仔除了嚴肅的主題,想輕鬆都想不出來:on_14:

話說回來

哪怕做了父母才學習當父母,"用心"的父母相信很快就能找出孩子能接受的溝通方法

grc45 2011-08-23 05:21 PM

欣見大家的熱烈討論,好樣的﹗


荀子,請參考 http://w2.nioerar.edu.tw/basis1/693/a5.htm


主張「性惡說」的荀子,他的傳人荀先生,我在1987~1988年在阿根廷的首都,由台灣旅行社少東的母親間接介紹認識了荀夫人(他們也在後來移民到加拿大的多倫多),有天因事到其府拜訪她。見到在大陸文革期間難得學到水利工程的荀夫人,她把我介紹給她先生時,由她口中得知其老公就是荀子的後代子孫,所以就充滿興趣的想與他談談荀子的「性惡說」。可是很令人失望的是,荀先生年約四十多左右,他正雙手伏在圓桌子上,手不拿碗的光顧自己的在吃麵條(垂頭至碗的以口就麵)。對於我們有受到國民生活需知教育洗禮的人,那幅頹廢相真是很令人驚訝的警惕到,到底是政治、教育、家教,還是文革把他扭曲成這德性。當他的夫人在介紹我的同時,我正準備與其握手,可是他連頭也不抬、聲也不吭的好像客人是隱形似的,那時的我領教了大陸的嚴重人性教育的失衡。在後來的研究當中,他們也有在提倡所謂的「五講四美」的.....


文革後的一些失去教育的人,我在南美曾目睹他們的凶殘與毒辣。他們在當地是無身分的人,由於身無一技之長,所以只能靠當保鏢(非法的)與打手混生活,並等特赦以取得移民身分。至於多麼狠的細節,我不想在此談,具體真是令人大開眼界,他們對於生命的尊重等於零。我很懷疑他們到底有沒有真正的受到傳統中國文化的薰陶?真是無言﹗還有,我們台灣家庭的老公,由於會賺錢,結果陸女利用機會接近他,而該陸女為了奪人老公,竟以大型的沈重訂書機,把該先生的老婆從頭部狠狠的打死。這是當時轟動僑界,當地媒體大肆報導的新聞。「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連事後的惡果都可以不考慮的凶殘手段,害人害己,天良何在?同這些人在一起,生命堪危。


我孩子的同學,他父親在多倫多就是心理醫師,時薪是100加幣(3000台幣),工作性質就只光聽病患陳述他們自己的種種問題。我在學校的家長會中認識他,並在當時到他的郊區200萬加幣豪華別墅 B.B.Q. 過,生活滿足快意,但是事隔不到三年,他自己在家中自殺了。在他自殺之前的幾個月前,他還打電話到我家,查詢他的孩子是否在我家與我兒子有無玩得很開心?(在海外的白人,很在意孩子的童年時光,總會很關心寶貝孩子的成長生活,絕不讓他們虛度),當時在電話中得知彼此都讀同醫學院的時候,更是談得投機。天曉得他會選擇這種方式來結束自己,事後一段時間,我曾問其夫人是何原因導致如此悲劇的?她說她也不知道,一直以來他都很穩定,工作之餘就去打高爾夫球,定時參加天主教聚會.....他的孩子還經常來找我兒子一起出去玩,我們夫婦倆都把他當作是自己的兒子般的看待。經常與他聊天、開玩笑,他喜歡打拳擊,所以都會互相交換武術心得,看來滿英俊的他,竟然連女朋友都還未交一個,不過,人倒還蠻樂觀開朗的。千祈他要好好的、開心的過日子。我們家經常包粽子,總會讓兒子邀他來家吃,順便練練中國武術。


這半年來,我曾到此地的監獄去演講,唉,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裡面各種罪犯都有。不過,我發現到家庭教育的缺失是總根源,找出原因的方式是,我並不在公開的場合與他們交談。相反的,我是利用隔離(具隱私性)的方式,以尊重與鼓勵的手法來與他們交心,結果,所有的犯罪都直接點出與家庭的溫暖缺失問題有關。在海外是不能對下一代有體罰行為的,但是這也是孩子們有侍無恐的地方;法律只是最後的無奈執行手段,一切還要是以珍視與關愛為主。至於具體做法應該不難,最主要是抽出時間與孩子們交朋友(要與孩子能真正的溝通談心),不要讓代溝有空間可形成。與孩子們能同聲同氣,不要讓他們覺得你只顧工作,孩子們最在意自己父母的愛(不是溺愛﹗),他們若知道父母的經濟能力有限,也能夠充分體諒到長輩的無奈。經常關心與開導,形成有效而堅強的「友」誼,這才是避邪趨吉的不二法門。


出門晨跑去,再會~



PS:

1) 在監獄中的講演中,於寒暄後的第一句話就是,能夠犯罪的人都不是簡單的人,只是不巧在錯誤的時空裡,走偏了方向,錯用了天賦聰明。迷了途的羔羊,就要找回正確的道路;失去航向的船,永遠到達不了目標﹗沒有人天生想做負面人物的,其中一定有個別而難以啟齒的原因。只要因素不除,錯誤就永遠如影隨形,每個人都來自家庭,家庭是個溫暖的庇護所,所有的問題的根源也是來自家庭。一個向心力大過離心力的家庭,絕不會導致自己誤入歧途......全心全力的愛家、惜家,就可避免許多可預期與不可預期的後果.....把這價值觀永遠的傳遞下去,利己利人.....保證沒有人會來這裡,絕對不會﹗掌聲雷動中,我看到不少人含淚凝視或哭泣的鼓掌(哭泣在監獄中是最不得體的,因為人家會以為你是個懦弱的小咖,人人在獄中已都很憂鬱不爽時,一旦哭泣掉淚,準會引起大家的群毆﹗),但是我在看到了他們的反應淚光後,向他們說,從你們閃爍的淚光中,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會感動的人代表心中仍舊有愛,這就是我們大家維持一切的根本。以愛取代恨,連作夢也會露出蒙納麗莎的溫馨微笑.....又是連續不斷的掌聲.....

2) 上述的荀太太,後來在一位新加坡家庭醫師處上班,她專職電子針灸,唯一的遺憾是,老公經常家暴打她,原因是吃醋,結果先分居後離婚了﹗(男的真爭氣,都靠女人在養家﹗)

3) 個人在小一時被父親用粗電線纏綁著雙腕,懸吊在離地50公分的日式房子橫樑上,以相同的前述規格的粗電線抽打近一個小時,在旁的母親目睹我的手掌都呈黑紫狀,所以也冒著被粗電線抽到的痛苦,痛哭的前來抱扶著我,好讓我的手腕可以稍微的過血循環.....當時的我,因為是排行老大,家事做盡,很聽話,能裡能外,結果就因為父親警察褲子口袋中的兩毛錢丟了,結果就認為是我偷的﹗可能是警察的原因,他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學壞,或者是逃難離開大陸無法回老家,又因無法與大陸的親人連絡,因而心理壓力很大,或又因當年的時局等等因素才致此的(這些是後來我懂事後,替他想像的,可憐自己的父母都無法見面,真是時代悲劇﹗)。後來在我剛滿十八歲時,才聽妹妹說是我的大弟弟(差我三歲)拿去的,冤情得雪,但是遺憾已鑄。當年血氣方剛的我,在經由自己親自與大弟確認後,我立馬飛踢一腳,結果弟弟的頭部後面猛撞到警察配給的美式軍用上下舖的木柱上,他直接昏死了,我還以為他是裝的,後來發現不對了,他的整個頭顱部份全部充血成會移動的頭皮,臉部腫漲,所有的血水充斥在整個面龐下,所有的頭皮下全部漲成了一寸厚體積的超大臉龐,感謝老天,事後證明無腦震盪,否則,真是對不起他﹗我把這件事當作教訓,時時警惕自己不能再犯﹗我體諒了老爸的苦處,想當年的環境犯下重罪都是槍斃的;再者,我也應該早點成熟到能跳脫當時襲弟的那一腳,猛踢弟弟胸膛一腳,差點讓他喪命﹗弟弟在成年後雖然不提往事,但我們的關係仍然非常的好,從此也都不會貪小便宜,至於老爸,我也從不恨他、怨他.....大家反而更加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老媽看得也很開心﹗每次想到當年的手先由麻木到最後喪失觸覺如石器時,就會直接想到當時所下的重腳,至今仍會心生懊悔。如果當時我的智慧能正確的引導我,那該有多好﹗這也是我在多倫多監獄所談到的,當然獄中的人物是不會輕易的相信這些故事的,我對他們說,希望你們能早點出獄,在從事正職後的業餘時間,我們再來印證拳腳功夫,在此地比試是禁忌的,我能在這裡面來與大家見面,自然不會開空頭支票的。現在你們都是我的朋友,將來我想升級成好朋友或生死至交,所以希望大家從善如流,從哪邊跌倒,就從哪邊站起來。外面美麗的人生正在等待著另一個新生的您,加油呀﹗又是掌聲響徹雲霄........

barrielee 2011-08-23 09:24 PM

g兄說得沒錯,從美國人的電影處處可見白人的文化是很重視小孩的童年

有部電影The Deep End of The Ocean,失蹤時刻,由 Michelle Pfeiffer 主演我們第四台三不五時會重播

主角一次參加同學會,二兒子走丟了一直失蹤,到十幾歲才找回來

小孩的養父把他成長的照片病歷成績等送回給他生父母

主角夫妻二人一直翻閱兒子的資料看到兒子的成長過去,兩夫妻感到很愧疚說'錯過了兒子童年成長...",由於回到生父母家適應不良幾次要蹺家回養父家,有一幕戲是養父含淚說小孩從童年成長一直都是個樂觀開朗的孩子,從沒看過他像現在如此不快樂....主角聽到這句話後含淚把小孩送回養父家,最後結局是養父跟小孩懇談後,再次嘗試回到生父母家


另一部電影就更老的科幻片Cocoon: The Return天繭回歸,這部是續集,第一集描述一群老人偶然發現水池內有東西進去泡過後一身病痛都好了,還會回復像青少年的體力,原來是外星人留下的天繭,第一集結局是老人們跟外星人回去他們的星球,可以得到永生..

第二集回歸地球探視親友,其中一對老人,看到孫子已是青少年,同樣看到孫子過去成長的相片,最後他們選擇不再跟大隊回去外星人的星球,理由是已經錯過了孩子童年成長的歲月,之後餘生不想再錯過跟孫子相處看著他成年

barrielee 2011-08-24 12:29 AM

感謝g兄用心發表值得省思的真實故事
我還是好奇你哪位心理醫師朋友沒有留下遺書?為何自殺還是個謎?
他的兒子會不會有影響?

幾年前discovery有個節目"鬼影森森",據說是真人真事改篇,由主角以及相關當事人穿插其間的訪談,再找演員來演整個故事,discovery應該不會作假

其中有一集是中年男士訴說小時候家中鬧鬼,讓他有個心結一直糾纏著他,全家都看到,只有他父親一人沒看過,每次在父親面前提到家中鬧鬼一事都被斥責,主角的大姐是第一個受不了離家出走,但仍然跟家人保持聯絡,直至有天他爸爸晚上出門散步,從此失蹤沒有再回家,留下母親與他幾個小孩面對鬼屋的事..

到他長大後都不能理解為何爸爸會跑掉?此事從童年一直困擾到他長大,因為是好幾年前看的,印象是沒有找到爸爸是死是活,也沒法問到爸爸當年為何一句話都不說就人間蒸發

grc45 2011-08-24 03:25 AM

引用:

作者: barrielee (文章 2283825)
感謝g兄用心發表值得省思的真實故事
我還是好奇你哪位心理醫師朋友沒有留下遺書?為何自殺還是個謎?
他的兒子會不會有影響?

(恕刪)

向 barrielee 大報告,兒子同學的父親是個典型的好醫師,好丈夫,好父親,而且也是人人的好朋友。人緣極佳,禮數周到,好善樂施,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好人;自殺時他把自己關在緊閉的車庫內,一氧化碳中毒身亡的。我在美國親戚的女兒就想念心理學系,想將來當心理醫師。但其父母在參考我的親自見聞後,就婉轉的建議她多考慮再說。結果後來就去年法律系,想在將來當法官或律師。


自殺現場並未留下任何遺書,由於從車內的閉鎖所有的車窗,且死相安詳,衣冠整齊,並無他力介入或奮力掙扎的跡象,亦無感情瓜葛或與人結怨,所以自殺理由是 unknown。他的兒子曾體諒的說,父親像上帝派來人間的天使,處處幫人,豪情參與慈善事業,對自己的母親,愛護有加,凡認識他父親者,無不懷疑是否他殺。因為沒有人懷疑他有自殺的理由。


兒子的同學,個性很溫良,品性也很好,就是見了女生或與女生談話時會滿臉通紅的那一型。至於與同性或長輩們在一起就都還正常。他現在就讀政治系,功課很好,反應很快,機靈的眼神,任人看了都會很喜歡他;到如今為止,他很聽他母親的話,做人做事都看不出有問題。總之,他就是個前途光明而充滿智慧的孩子,我與老婆都很喜歡他,到如今只在心中把他當兒子般的對待而不言明,因為他與我家的小女兒很能聊(還不是感情類的),他也讓我倆都會心疼如自家人,那麼,您就可以體會到他的人緣是如何的好。我們一點都不擔心他會步上他父親的後塵﹗因為他很性情很樂觀、見到我們無話不說,從他的眼神中,可看的出是不可多得的伶俐而討喜的孩子。他也一直無法揣測為何父親會尋短的原因,只能形容是個謎。就這樣~

barrielee 2011-08-24 10:52 AM

引用:

作者: grc45 (文章 2283832)
向 barrielee 大報告,兒子同學的父親是個典型的好醫師,好丈夫,好父親,而且也是人人的好朋友。人緣極佳,禮數周到,好善樂施,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好人;自殺時他把自己關在緊閉的車庫內,一氧化碳中毒身亡的。我在美國親戚的女兒就想念心理學系,想將來當心理醫師。但其父母在參考我的親自見聞後,就婉轉的建議她多考慮再說。結果後來就去年法律系,想在將來當法官或律師。


自殺現場並未留下任何遺書,由於從車內的閉鎖所有的車窗,且死相安詳,衣冠整齊,並無他力介入或奮力掙扎的跡象,亦無感情瓜葛或與人結怨,所以自殺理由是 unknown。他的兒子曾體諒的說,父親像上帝派來人間的天使,處處幫人,豪情參與慈善事業,對自己的母親,愛護有加,凡認識他父親者,無不懷疑是否他殺。因為沒有人懷疑他有自殺的理由。


兒子的同學,個性很溫良,品性也很好,就是見了女生或與女生談話時會滿臉通紅的那一型。至於與同性或長輩們在一起就都還正常。他現在就讀政治系,功課很好,反應很快,機靈的眼神,任人看了都會很喜歡他;到如今為止,他很聽他母親的話,做人做事都看不出有問題。總之,他就是個前途光明而充滿智慧的孩子,我與老婆都很喜歡他,到如今只在心中把他當兒子般的對待而不言明,因為他與我家的小女兒很能聊(還不是感情類的),他也讓我倆都會心疼如自家人,那麼,您就可以體會到他的人緣是如何的好。我們一點都不擔心他會步上他父親的後塵﹗因為他很性情很樂觀、見到我們無話不說,從他的眼神中,可看的出是不可多得的伶俐而討喜的孩子。他也一直無法揣測為何父親會尋短的原因,只能形容是個謎。就這樣~

尋短也許是小時候有過不為人知的經歷埋藏在內心的深處,或是上一代留下的心結,不過都是猜測

兩年前看到香港有個案例,二十出頭的年青人被弟弟發現在家中廁所燒灰,報導在13歲哪年回家目睹父親上吊的一幕,他父親是廚師被工作多年的老闆資遣,半年多沒找到工作因而一時想不開

據他媽媽說身為長子十幾歲就要裝作堅強說要負起照顧保護媽媽弟妹的責任,家庭變故學業會好也難,他因為找到演藝圈當藝人助理的工作,後來向政府申請貸款申請夜間部的學校念相關幕後製作方面的課程,可是事與願違,念了一段時間跟工作無法兼顧,最後還是放棄了學業

好像是過了一年多,政府追債來了,哪時他剛好失業,當時貸款的擔保人是已退休的外公,因為害怕還不出錢連累外公,最後複製了父親的模式...

這件事經大肆報導,因為他曾當過某天后歌手的助理,新聞自然扯得很大,據香港友人說此事在香港的討論幾乎一面倒跑轟哪位燒灰的青年人,說他不負責任,如何對得起媽媽,怎麼為這種小事就想不開.....,社會變得如此無情?可憐他的媽媽弟妺活著的人還要受外間這種無情的鞭撻

有一說法長子最易複製父親的行為模式,不得不慎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11:03 PM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


SEO by vBSEO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