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用:
應該要詳細了解自身保障 不然常常虧的是自己... |
請B大節哀...看著影片...也想起了我過世的老爸...人生無常...加油!!
|
引用:
我的工作性質也是一樣,光解釋與回答我曾花過最長4小時 :on_22::on_22::on_22:,那說完了嗎?其實也沒有,還是陸續的要一直回答問題 :on_22: |
嗯:on_74:遙想當年情意濃:on_74::on_64::on_64::on_64:
|
引用:
端午懷屈子坎珂 汨羅江冸楚辭淚 追夢逐風嘆悲傷 遙想當年情意濃 而今恍然在夢中 歸來無風也無雨 坦然面對西北風 |
事情發生得太突然太意外
當事者的悲痛 是可以理解的 也不知道如何安慰 能夠說的 也只有是節哀順變 學著放下 好讓嫂夫人安心的過往 有事情別忘了 還有論壇上的大家 支持您 |
事發已一個多星期,還被台灣司法官僚制度卡住死亡證書不知要拖到什麼時候才發出來,公祭等事宜也沒法定出日期,一顆心懸掛在哪,除了悲痛還要帶著焦慮的心情
這段時候,每天都希望醒來只是一場夢境,隨著辦了頭七後,他的離去已經是再真實不過 安慰之聲不斷湧入,就是無法撫平內心的痛,當一個意念想起有關他的事整個人的負面情緒馬上升到破錶,不止一次很想跟著他走... 現在親友都不會讓我一人晚上獨處,感覺上現在的心境是人生活了五十年,像被按了碼表一切歸零,可惜年紀還是一去不回來 人生最痛苦之事莫過於死別,傷痛的情程以失去小孩為最重,次之就是配偶,至於父母為人子女者隨著年長早已有認知,他們必然會比我們早走,痛苦的等級相對比較輕 太太熱愛爬山,我因工作沒法配合,因此在這方面沒法成為共同趣興,只有每次等他回家後分享他休閒在山林中的喜悅 我們常半玩笑的討論,他健康情況比我好太多,除了洗牙齒健保根本用不到,也許十年或二十年後,早走的人必然是我,他說他這人海派朋友多,即使他一人獨活下去大慨問題不大,可是我這類有點宅的男人平常生活太依賴他,要是他先走,我的下場將會很淒慘,沒想到一語成讖 我們膝下無兒女,他父母雙亡,我家的老人就只有媽媽,有幾個兄弟在照顧,對我來說人生早已沒有任何牽掛 如今發生這種事,熟悉我們家狀況的親友只能安慰說日子就不要想太長遠,過一日算一日... |
一個多禮拜是正常的,除非最近意外太多,要不然也差不多要相驗了,這是基本的時間,檢察官,法醫真的也很忙,至於時間應該都排出來了,打電話去問就好了,不用在那邊煩惱,把時間用到別的地方吧。
|
引用:
我看了這篇文章,希望對你心情有所幫助 修學佛陀正法方能解決愛別離苦 一個人活著,每天都要做一些的決定,每天我們都在下判斷,只是日常生活中,有太多動作,我們已習以為常。 有的判斷是家長給我們的、社會給我們的,他們都幫我們安排好了,我們就像時鐘一樣,只要上緊發條,就可規律移動。 學佛有一個關鍵,就是要從習以為常的規律生活中,檢視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而自我警覺:要下正確的判斷。只有正確的判斷,才能讓我們達到良好的目的。 人活著必須突破現有的難題,佛經中歸納出幾個有待克服的難題: 「生」是困難,但是有人記得我們在媽媽的肚子裡生出來時的困難嗎? 「老」是困難,每個人都有戴老花眼吧!慢慢的視茫茫、髮蒼蒼、齒牙動搖。 「病」是困難,小至牙疼、感冒、大至重病,是十分辛苦的。 「死」是困難的,親人過世,內心非常的傷痛。自己也同樣要面對不可知的死亡境界。 「愛別離」、「怨憎會」,重點不在於「聚、散」,而在於「愛與恨」。仇人分開,會高興到放鞭炮,親人分開就得痛哭了。 「求不得」,心裡有所欲求,想要得到的得不到、想要丟掉的丟不掉。 「五蘊熾盛」,色身與心靈不自覺地對週遭一切有所感知、感受,產生愛憎、取捨的運作,這種運作如同熾燃的火燄,無有停息,從這裡產生很多痛苦。 佛陀告訴我們,重點不在於「有或沒有」,而在於「能否超越」。我們必然生、必然死,不是「必然」讓我們產生痛苦,而是強求生而畏懼死,讓我們產生痛苦。所有你想緊緊抓住的一切,在佛法中叫做「一切有為法」,有所造作故名有為。造作的過程中,透過因緣條件而「聚」,就叫作「生」;因緣條件瓦解而「散」,就叫作「滅」──聚則生、散則滅──聚聚散散、生生滅滅,這是自然的法則。 剛剛誦唸《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空」不是什麼都沒有,「空」即是緣起義。因緣聚合則生、因緣散壞則滅,無有常恆、獨立、真實之自性,故名為「空」。倘若能夠從因緣生法中,體會到我們的身心瞬息萬變,那麼你的心就不會住著於生還是死、不會住著於成還是壞。 「生」有「生」的因緣,我們要學習在「生」中享用它、成就它;「滅」有「滅」的因緣,我們要學習在「滅」中放下它,就是如此而已。所以佛陀沒有悟道的時候面對生老病死,悟道以後也依然面對生老病死,但已因其心無所著而不再承受前述八種痛苦,由生滅而達不生不滅,這都是「緣起」的流轉與還滅法則。 再從事相上來看,什麼是死亡?為什麼你會哀傷?中間有個基本的因素:你跟他,有條情感的線在牽繫著,倘若沒有情感的線,你就不會痛苦,所以關鍵不是對方的「生」與「滅」,而是情感的「有」與「無」,所以治療我們面對生死的愛別離苦時,要治療的是「情」,而不是「生與滅」(生滅本為必然法則)。 聽起來很容易,但是不一定做得到!所以聽是一件事,聽了以後,還要展現為生命中的一種力量,這就是修行的功夫。在佛法中,提供了非常多修行的方法。 .................... 轉貼修學佛陀正法方能解決愛別離苦 |
節哀~~~~
先行,後行,老天自有安排 事情發生了,後事處理是要務 |
|
失去了更該明白
在一起的時候要多珍惜呀!! 愛情就像人生不能重來 有些道理我懂 可是真正面對 教我如何放得下 葉蒨文的曾經心疼的一段歌詞 就與大家共享唄 葉倩文 - 曾經心疼 (You Used to Care)
路上行人匆匆過 沒有人會回頭看一眼 我只是個流著淚 走在大街上的陌生人 如今我對你來說 也只不過是個陌生人 看見我走在雨里 你也不會再為我心痛 曾經心痛為何變成陌生 我只想要和你一起飛翔 管它地久天長 只要曾經擁有 我是真的這么想 曾經心疼為何變成陌生. 愛情就像人生不能重來 有些道理我懂 可是真正面對 教我如何放得下 如今我對你來說 也只不過是個陌生人 看見我走在雨里 你也不會再為我心痛 曾經心痛為何變成陌生 我只想要和你一起飛翔 管它地久天長 只要曾經擁有 我是真的這么想 曾經心疼為何變成陌生. 愛情就像人生不能重來 有些道理我懂 可是真正面對 教我如何放得下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1:12 P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