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鄭弘儀被迫辭職內幕大公開
五月底,播出十年的《大話新聞》突然說關就關,凸顯了三立高層的生意人本色,事實上,根據本刊獨家取得三立的財報顯示,去年三立大賺近十四億元,每股盈餘超過二十四元。儘管如此,當家政論節目主持人鄭弘儀被撤換,據稱是因為他讓三立「少賺很多錢」。
三立電視六月二十一日召開股東常會決議,每股配發現金股利二十元(前年也是),由於三立是家族事業,大方發放股東紅利,三位創始的大股東──董事長林崑海、副董事長張秀(林崑海之妻)、總經理張榮華(張秀之弟)也算肥水不落外人田。 今年初的三立尾牙,張榮華除了報佳音宣布營收再創新高,甚至發下豪語,新的一年要創下六十億元的營收目標;向來低調的他,更在今年初接受平面媒體專訪,大談要啟動「華劇計畫」。顯露三立向中國市場叩關的雄心,似乎也預告他「準備好了」。 這些年張榮華鴨子划水布建中國人脈,積極參與兩岸參訪活動,拜會中國中央或地方高層,姿態壓得極低。據稱先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的壽宴,張榮華就花了幾小時作陪,讓圈內人側目他「真的很用心」。 由於三立的戲劇節目一直無法開大門走大路西進搶錢,嘗試過各種「偏方」,連向來主張「穩住本土市場就吃不完」的董事長林崑海都開始動搖。據稱,林崑海及張榮華都曾多次私下向人嘟囔,該台招牌政論主持人鄭弘儀讓三立「少賺很多錢」。這回三立高層吃了秤鉈,關掉收視一直保持同類節目第一的《大話新聞》、換掉鄭弘儀,可謂下了大賭注。 諷刺的是,鄭弘儀確定要被換下,卻是在當事人的預期之外。三立高層選在五月中旬鄭弘儀訪問李登輝前總統之後(理由是不想影響鄭弘儀專訪時的心情),透過公司高階主管,向鄭弘儀提出五大條件,包括《大話新聞》名稱、布景、製作班底、來賓都要換掉,至於節目談論的主題也必須轉為以社會新聞為主,在同意這些前提之下,鄭弘儀可以繼續留下。從後續發展來看,鄭弘儀當時顯然並沒有接受這個「獨善其身」的條件,在五月底被迫離開主持了十年的《大話新聞》。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_ART_ID=397416 這世界還是很公平的 為了衝收視率...可以隨便亂說 那為了賺更多錢...當然也可以關掉節目 一切都是為了錢啦!! 為了賺錢可以造謠聳動 為了賺中國更多的錢...為何不能揮刀自宮呢?? 一切都是很公平的對待呀!! 怎麼來就怎麼去............. |
當初大話新聞賺大錢
三立走本土路線,賺到非常多錢 現在發現台灣的競爭力不夠,走本土路線再怎麼樣,也只能賺到這些錢 要賺到更多更多的錢就必須往大陸發展 為了現實利益,要擺脫本土的招牌,才能夠錢進大陸 |
深綠的都商人都知道要多賺錢點, 就得跟對岸打好關係,
可惜阿扁不是商人...... |
他也賺飽了沒損失啦...
|
引用:
向來主張「穩住本土市場就吃不完」的董事長林崑海都開始動搖。 一開始當然是認為賺台灣錢就夠了 但錢是越賺越想賺更多............ 任何模式都有飽和點...成長到了極點就會停滯 還想要再更好..突破現有規模就是必然的 往海外走...華人市場就是最佳選擇 中國市場是擺在那的超級大餅 怎可能視而不見呢?? 就像張榮發許文隆那樣 再往台獨靠近...就別想進入中國市場 於是那些"愛台灣"支持台獨的商人就螁下綠色皮膚 換上笑臉迎向中國了 |
其實別講這些大老闆啦,鄉下做農的也是如此阿....
之前聯合報有篇報導,說屏東的果農因為愛文在對岸銷路好,因此 拼命的種努力的顧,利潤提升了好幾成。七早八早下田採收裝箱出 貨,他們體會到人民幣的滋味後也笑嘻嘻........ |
引用:
沒想到 肚子飽了之後就忘了阿扁 就剩下那些肚子餓扁扁的繼續投阿扁 |
引用:
阿扁不能當飯吃.....就像打手槍一樣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12:11 P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