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萊姆論壇

史萊姆論壇 (http://forum.slime.com.tw/)
-   時事、科技、娛樂新聞話題討論區 (http://forum.slime.com.tw/f7.html)
-   -   陸物價騰貴 要血拼跑國外 (http://forum.slime.com.tw/thread274246.html)

YaYa07 2013-09-04 08:31 PM

陸物價騰貴 要血拼跑國外
 
〔中央社〕「華爾街日報」(WSJ)報導,中國大陸消費者要花比美國人多快1美元,才買的到1杯星巴克拿鐵。凱迪拉克雷德6.0混合動力標準款汽車在大陸要價22.9萬美元,美國則僅7.3萬美元出頭。

歡迎來到大陸的現代零售世界,這裡許多產品的售價遠高於其他國家,會有如此巨大的差異可能是因為所得分配不均。基本款iPad 2在大陸售價為488美元,而大陸平均每人所得為7500美元左右。同樣的平板電腦在美國售價為399美元,美國平均每人所得為4萬2693美元。

根據SmithStreet的資料,大陸衣服和其他服飾售價平均比美國貴70%。SmithStreet將兩國50個品牌的500項商品拿來相比。

政府稅項和進口稅是價格差異的罪魁禍首,但逐漸興起的大陸中產階級多年來似乎也願意花較多錢買東西,特別是進口商品。只要市場願意買單,企業也開心地收錢,甚至發現高價為品質帶來光環效應,心裡上更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在許多例子中,當外國製造商訂價提高後,大陸生產商也跟進。

但現在愈來愈多大陸消費者開始反抗,對貴得驚人的標價感到厭煩,拜網路所賜和出國旅遊人數增加,他們得以貨比三家。

30歲的冠宏磊(Guan Honglei,音譯)為金融從業人員,他就是1位忿忿不平的消費者。他只在海外網站或香港購物,這對在大陸積極拓展實體店面的零售商而言影響很大。

冠宏磊說:「在大陸購物根本不划算。如果可以等的話,最好在其他地方再買。」

顧問公司SmithStreet駐上海的資深經理巴頓(James Button)表示,隨著觀光和電子商務增加,消費者也開始將在大陸設的商店產品售價與海外商店相比價,並會等到出國再購物。今年大陸消費者在英國和香港商店將嬰兒奶粉一掃而空成為全球新聞頭條,因為國外奶粉售價不僅比大陸的便宜,也廣泛被大陸消費者認為安全性較高。

當然,大陸不是什麼東西都比其他國家貴。在競爭激烈的飲料市場中,銷量和市占率是優先課題,大陸便利商店中1罐可口可樂售價為2.8元人民幣(0.46美元),美國售價則為超過1美元。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B2%A1%E7%B6%93

這是很弔詭的經濟學吧!!!

當台灣物價比美國高時
那時是台灣最美好的年代
很多行業都有著很好的利潤

當物價平穩時
其實卻是台灣經濟疲軟的開始
利潤越來越薄,看起來物價很便宜
其實也是經濟開始下滑的開始

以前一台20吋電視三五萬
故障的時候人們還會找人修理
一台電視可以看上10年以上
現在電視尺寸又大又便宜
壞了也沒人要修理了
一台電視大約只有三五年壽命
如此比較就可以看得出來
為何社會越來越是M型化社會了啦!!!
中間的工作機會都消失了呀!!!

fishiii 2013-09-04 09:10 PM

記得小時候麥當勞剛到臺灣設店時,那時候吃麥當勞是很高檔的消費,因為一套餐要百元,民國70幾年新臺幣100元是可以買很多食物的,過了30年麥當勞還是維持百元上下,漲幅不大。去麵包店買幾塊麵包都比麥當勞貴。
現在對岸市場很大,再過個幾年人民生活所得更多,企業競爭越激烈,自然有物價下跌的時候,只是會產生另一種經濟問題。貧富差距更大,失業率增加,步上資本社會的問題後塵。

grc45 2013-09-05 11:37 PM

經濟是一門很難搞的學問,搞的好,雞犬升天;搞不好,人仰馬翻。

濫用一下對岸專用語 -「搞」字,嘻~嘻~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1:06 AM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


SEO by vBSEO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