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覺得甚麼是廢文
我之前看pXt看到有人討論誰是以前很尊崇現在很倒彈的人
有人提到劉墉 我笑了 所以我想聊一下 哪種文章你覺得是廢文 我的感覺就是勵志文最廢 這種文章考試作文最有用,但是對人生做沒用 而且文章的寫法千篇一律 先看見魚逆水而游 然後就想到要奮勇向前 那個網友說劉墉的書他小時候有一整套 有人+1 難怪他是暢銷作家 你覺得呢 |
以前有很多時間可以逛書店看書
現在覺得時間都不夠了 禮拜六要學魔術,禮拜天也有事 連去書店看我老師的書的時間都沒有,更不用說看其他書籍 不過小弟覺得見仁見智啦,還是要看是否有真的瞭解書中的意思 否則如果文筆差,出版社哪肯花錢投資,而且還關係到名聲 |
新聞算嗎?...感覺記者都常駐各大FB及討論區...抄一抄就發佈了...這不是廢文什麼是廢文
|
引用:
|
我認為很多所謂勵志文或是道德勸說文
不但沒達到效果,會更讓人反感 劉墉....也許這一代年青人看到"更感冒" 公司較年青同事,最討厭的一句話"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 (在他們面前說這類話,表面上是沒什麼,內心一定很訐譙,廢話?誰不想爭氣?) 我們這些老鬼,除了少依老賣老,更不要說教,反正聽不進去說多了就變成顧人怨 |
天下作業一大抄 ... 廢文自然滿天飛 ...
|
引用:
說出勵志話的那人 讓人感覺好像很行 但是到底行不行 不行還給人勵志 當然馬上感冒 |
引用:
比方說,樓上我舉這句"沒有不景氣 只有不爭氣" 問幾個比較熟的年輕同事,為何如此反感 他們覺得不是鼓勵,而是在酸他們這一代沒成就是自己不爭氣 不要怪東怪西,怪政府,怪大環境,是你們自己的問題 很多大老闆或是所謂社會上的人生勝利組,每年大學畢業禮被請去演講 校方是希望藉由他們成功的經驗來勉勵畢業生 可是,每次聽到的,除了認為很多是"過時的話語",就是不知民間疾苦 聽在耳裡,甚至覺得是在"炫耀" 哪位王品的前董,很喜歡教訓年青人 把自己的創業經驗侃侃而談...可是重點來了... 不靠爸嗎?是的 多少人可以跟朋友借錢籌到一億創業?朋友為什麼會借錢給他? 不就因為有個有錢老爸做後台,不怕他沒錢還 他創業起家的招牌,是跟他老爸去王董家的私人招待所,吃過他們的私房菜 然後把這個菜發揚光大,請問台灣有多少人能當王董的座上賓? 還有哪個獅子心總裁,除了演講寫了很多勵志書 他曾提到一點,要求這一代的年青人出來工作,不要求薪水高 如果學到東西的話,義工也要去做... 又一個跟時代脫節的OLD MAN,很多人畢業出來就背著學貸要還 還有人學生時代就半工讀養家,做義工?你在開玩笑嗎? 當然總裁的兒子去做十年義工學東西,也不會有經濟上的壓力 所以....如果還有敬老的晚輩問我,有什麼人生經驗可分享 我只會說,失敗的經驗一大堆,要不要聽? |
|
真巧合,樓上我提到哪位大老闆
今天新聞又有他的名言~他說:「我有個理論,錢不夠是苦難,錢太多是災難。而錢太多的災難,比苦難更苦。」 不知魯蛇及窮人看到有何感想,大老闆說得太好了,簡直是真知灼見? 他的論點是子女爭產的問題.... 會是災難是有錢人嘴巴說的跟實察做的是兩回事 原因還是來自對財富放不下,如果生前捨得把財產全捐公益,只留一點夠剩下的日子花用 怎會是災難? 自己捨不得還要留下可觀的數目,子女才會虎視眈眈 有這樣的災難,不就是有錢人"教育失敗" 富二代小孩起跑點已經注定是勝利組 靠著這個優勢,父母教育成功,"爭氣一點"早就自己累積到財富,也不會太在意老爸還剩下多少可以分 |
應該說~~~
資深老屁股的尊尊教誨因為時代的演進、社會的變遷、人心的轉變而過時了.... 不符合當今社會的現況............. 當年我剛畢業時找本科工作,有一個老闆是這樣看上我的~~~他看我履歷後誤以為 我是在"服務廠"工作,以為我背後有一些死忠客戶會跟我跳槽。於是他很急著問我" 有多少客戶?".......他甚至還願意替我印些"告知小卡片"以利我攜客跳槽.....當他發現 我是在製造廠時他就沒興趣了..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與其辛辛苦苦培訓菜鳥等人家翅膀硬了就遠走高飛,不如檢現成的撈一票實在... 昨天看節目說航空公司也這樣,因為機師門檻低常常吸引些投機份子來任職,一但飛 行時數高了、翅膀硬了他就寧願割地賠款也要跳槽去更好的公司。成為業界知名的墊 腳石航空...... |
又想到一句老一輩人常引用的名言
甘迺迪:不要問國家能為我做什麼 ,先問我能為國家做什麼 這句名言在當年發人深省,甘迺迪的用意是希望國人自省,先問自己有沒有為國家出一分力 而不是只會要求政府及要求別人為你做了什麼 可是現代還說這句名言,就會認為這個傢伙沒能力做好,把責任推給別人,尤其是政客沒本事把國家治理好,說這些鬼話來推諉,還要怪到老百姓頭上 在網路上看過,台灣的大學生把話改成~先問國家能為我做什麼 ,再問我能為國家做什麼 我認為處於現今變遷快速的世代,已經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名言,尤其是政治領袖或公眾人物 少說話多做事,說出來令大部分人反感的,就變成了"廢話" |
現在電腦時代的年輕人
不像我們以前 都敢挑戰權威 所以老灰仔還是最好惦惦的 少去發廢文 否則馬上嘴砲就來:on_32: 最好的廢文換成 感謝大大無私地分享:on_32: |
其實最簡單的定義何謂廢文
對鄉民來說,不合我意及我不認同的通通是廢文 網路文化是給網民發洩負面情緒,酸別人,發取暖文,意見不同故意發文打別人的臉 倒亂洗版作弄別人... 試試看發一篇好人好事,如陳樹菊捐了多少錢..會有多少人回應? 有啦~莫名其妙,因他被表揚時只不過跟某人握了手,又可以扯上另一個議題 結果,整件事導傾向了酸言酸語的"死亡之握" 哪怕好人好事,主人翁曾說過什麼話,做過什麼事..都會被網民翻出來算舊帳 把正面的事蓋過了 正因如此,網路文化養成這一代人,習慣看不得人好,別人好不會給予掌聲鼓勵 能挖到別人瘡疤來攻擊,才是網民喜愛做的事 有時在別的討論區看到一些很離譜的一面倒意見,本來想發言講一些公道話 可是想一下,我會馬上變成另一個被攻擊的對象,真的是惦惦做個旁觀者算了 |
引用: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11:57 A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