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寫好玩玩具程式第三彈
還記得前面兩個好玩又有趣的寫好玩玩具程式Basic跟HyperToy吧
接下來這個跟前兩個比起來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無聊的寫好玩玩具程式PhotoToy 載點https://mega.nz/#!yMYTRZRQ!c4wpSSMgZ...SqQPCyv9WrEEb0 因為是寫好玩的,所以有很多的規則都是隨便訂定,測試的話在資料夾裡面有一個PhotoToy.dat 程式執行後,選擇開啟檔案,然後開啟這個檔,或是在程式裡面加入圖片後,按儲存檔案,就可以儲存成類似格式(FileStream的格式啦)類似相簿的功能,也可以試著加入密碼保護的功能喔 |
真羨慕,我都不會寫程式
|
引用:
程式只是你透過程式碼把你的構想實現出來,但在實現的過程中,如何讓使用者輕而易舉的使用,才是重點 舉個例來說"關聯性資料庫",就是有一個資料庫裡面有記錄客戶基本資料,然後客戶的購買紀錄 同一個人,基本資料只需輸入一次,而購買紀錄卻可無數次,如果每購買一次,就必須同時記錄基本資料及購買紀錄,那就會浪費資料庫,所以關聯性資料庫就是將基本資料與購買資料分開,然後以號碼串聯起來 如果程式構思不好,那程式很可能寫成遇到新客戶,就必須先去建立客戶資料,才能輸入購買紀錄,多了很多道動作,所以如果設計成基本資料跟購買資料同時輸入,就可讓程式更加人性化 |
那就是邏輯很重要:on_14:
|
寫程式就是把 現實面 翻譯成 程式邏輯
寫久了思維就會變相反 一下子就會想到 某程式邏輯 可以實現 這個現實面 如此可縮短創作時間 電腦軟體很多東西通常是一知半解 而這情況下最傷腦的就是了解那些 未知的規範(如同叫理科去死背文學) 比如 要寫一些系統的東西 Windows 規定就是這樣運作的 雖然你只能照著規定想辦法寫出程式邏輯 但偏偏就是不弄清楚就覺得這個作品不是自己的 一去了解就會把戰線拉長了 反而拖長寫作的時間 又 現在人較少用筆書寫 缺少圖解的情況下 就會搞得腦漲漲的 |
基本的程式設計大概就是輸出/輸入,判斷,迴圈,亂數這些指令就夠人玩得不亦樂乎
後來若需要運算功能強的程式語言就加入數學函式,需要用在資料庫的就加入資料存取,排序的函式 需要控制系統面的就加入指標等概念,所以程式語言種類就變得五花八門 接著Windows上市,帶來許許多多效果及功能,因而出現了Windows API指令 如果只是寫個自問自答的程式自娛,是不需用到過於複雜的函式,如果用在商業上需要特殊運算或花俏效果,那就必需達配各種函式 |
看到魔王這個作品
就想到近來很夯的 臉部辨識 最近要上市的 i X據說有達到 3D臉部辨識的功能 在此之前的2D臉部人們用各種方式破解 甚至用連貫圖達到 模擬動態 效果 來騙過軟體 而i X的3D除了動態辨識還加入 紅外線辨識是否為生物 就想 真的要這麼麻煩嗎? 首先 以前mini有做一個 下圖機器人 的軟體 後來加了個 圖片比對的功能 就看了一下程式碼是如何辦到的 主要用了兩個技術 取樣點與縮圖 如此可以達到少於 N開根號秒的時間(主要看CPU的頻率, 如果用機器語言寫會更快) 例: N=100張 就是10(秒),不包括讀檔時間 100張交相比對的話等於 (1+100)*100/2 = 執行5050次比對函式 參數一設好甚至可以比對出嘴型差異(可忽略或納入考量) 那講這做什麼? 仔細想想其實只要鏡頭自行縮放一下就可辨識是否為 3D人臉還是圖片了 因為圖片臉部沒有景深 縮放時就一定模糊(沒對到焦) 而3D人臉高點有鼻頭 眼球 嘴, 低點有臉頰 耳 人中 又2D圖放大會有鋸齒 這些都能用一個 鏡頭縮放 就破解了 有人會說我的連貫動態圖也可以取用縮放 啊 此時只要多一個鏡頭隨機縮放 就搞定了 所以說人臉辨識解鎖 其實不會這麼不可靠的 (現在的人臉辨識用特徵與輪廓, 看起來捨棄了點比對, 但其實點取樣反而能更活用 反正現在的機器都這麼高速了 把運算輪廓的搞怪式 反普歸真回來 反而 點比對還比較快也不一定) |
有時候還會 ... 在某個時候
吃飯時、如廁時、通車時、睡覺時、燒香拜拜時 ...等等很多時候 會突然的「靈光乍現」... 有著意外的天來一筆靈感,使的有新一步進展 或是有某問題就解決了 ...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4:08 P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