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關於繪圖新主機
各位大大大家好,不好意思隻毛又有問題要來請教大家
朋友想換主機,開了藥單問半桶水的我,我有個疑問,如果常用以下這些軟體,那兩張顯示卡是不是差別不會太大?還是各位大大關於整個主機有其他更好的建議呢?非常謝謝大家 常用的3d軟體 SketchUp+Vray Artlantis 3D MAX lumion cad 常用的2d軟體 Photoshop Illustrator 參考菜單 ![]() |
沒有用 MAYA 的話,CPU 夠用,
顯示卡建議升級到 GTX1080,至少可以多撐個三年, 下世代的顯示卡晶片,聽說今年夏天就要更新了, GTX1080 早就已經是中高階主流了, RAM 目前很貴,預算夠的話,升級到 64 GB , 您的 PC 主要用途應該著重在 CAD ,其他的可以忽略, CPU & GPU & HD 頻寬都夠, 可是目前的 SSD 跟普通 HD 銜接頻寬不夠, SSD 夠快,但普通 HD (除非有作 RAID 或是也用 SSD)普遍傳輸能力相對的慢, 如果您的圖表單檔超過 4 GB 的話, 會拖累其他硬體的處理速度, 所以建議升級 RAM 來分擔一部份暫存檔案的緩衝, 如果您的圖表通常都不大,32 GB 的 RAM 也是夠用的啦 ............. :on_02: 以上建議,謝謝 。 |
如果不用maya可是很常用3ds max跟一些彩現軟體,這樣呢?謝謝老爺
|
記憶體方面基本上你的軟體再怎麼怪獸
16G連開3個大型繪圖軟體也能應付綽綽有餘 一點建議 組裝時請一次插滿,也就是有四個記憶體插槽就一次買四條同規格插滿(有八條、六條類推) 這樣有兩個好處 可以買到同一規格的記憶體 (這裡講的規格是...SPD的刷新時序值 與 出廠時間) 第二個好處是插滿才能讓你的系統榨出真的尖逢效能 (比如同樣是16G的話 插滿與否會有10幾趴的記憶體數據量差距) 基本上繪圖軟體有兩個層級 設計階段著重於OpenCL (有一些新瑩的軟體會用CUDA),這個的效能就看你GPU顯示卡的工作頻率 著色完稿階段 則著重於CPU的運算能力 而 現在的繪圖軟體會藉由OpenCL來利用 VRAM(顯示卡記憶體) 速度上 CPU快取 > VRAM > 系統主記憶體 而現在中高階的顯示卡其 VRAM 都是4G起跳 (全部供繪圖軟體用都綽綽有餘) 系統記憶體幾乎都被系統用做 "檔案快取" 所以 系統主記憶體一定要拿來建置虛擬硬碟 將繪圖軟體的暫存磁碟設置其上 |
引用:
將繪圖軟體的暫存磁碟設置其上...這個要怎麼用呀??能教教我嗎?謝謝:on_22: |
虛擬磁碟有兩種途徑
1. 使用非微軟 軟體(比如Gilisoft ramdisk,這類軟體還蠻多的) 2. Win7以後使用微軟內建的VHD (MS的VHD算是混和型虛擬磁碟,速率輸人一大截但可在其上安裝 OS) 但上面講的是 用 RAM製作虛擬磁碟 所以請用方法 1. Gilisoft ramdisk 有 x64版,而且設定很單純,製作出來的 RAM Disk速度又快 安裝後就可開始 盡量把所有繁複的暫存設定放在其上 比如 .系統 Temp資料夾 在 R:建置一個 Temp資料夾(假設你的虛擬磁碟是R: ) > 開啟 檔案總管 右鍵本機 > 進階系統設定 > 進階,下面[環境變數],找到變數 TEMP及TMP 改成 R:\TEMP .網路暫存 (這邊的網路暫存是 微軟專用,不同的瀏覽器有不同的設定) 檔案總管 > 網路和網際網路 > 網際網路選項 > [一般]下面的[設定] > [移動資料夾],在確認前請存檔工作(因為會登出Windows) P.S.網路暫存一定要用 RAM Disk,因為這些檔案很瑣碎使用在RAM Disk不只速度變快 而且可避免磁碟資料碎片 保障磁碟壽命 .其他軟體之暫存設定就請自行看那些軟體的設定 比如 Photoshop > 編輯 > 偏好設定 > 暫存磁碟 |
RamDisk 有分免費、付費版 兩類
付費版本有的有區分為 4GB 免費 參考:https://www.raymond.cc/blog/12-ram-d...d-write-speed/ 某些 RamDisk 免費版本除了容量限制外、效能或是功能上也有限制,付費版則解除這些限制。 比方說,以下功能,可能為付費版本才有 1.鏡像寫入功能。可以提供在開機或關機時,的 RamDisk 的資料可以保存到磁碟上面。 2.實體磁碟的機制模擬。這部份僅保障對絕大多數軟體的相容性,但是多少會犧牲 RamDisk 的效能。沒這功能模擬,某些軟體會找不到 RamDisk。 3.exFAT/NTFS 的模擬。很多免版本的 RamDisk 僅能模擬 FAT/FAT32 檔案表。 4.動態記憶體分配,可以有效利益記憶體。當 RamDisk 有使需求,才會進行真實分配,此種機制的 RamDisk 的效能教低。 5.混和式 RamDisk,依據設定條件,一部分容量為 檔案磁碟、一部分為 RamFiles。 6.功能沒有限制,但是有試用天數的限制。天數一到停止軟體的運作。 |
還有一種 RamCache 的軟體,一樣是記憶體很多的人可以考慮的東西。
可以讓系統整體加速,有點像前一陣子某些廠商推出的 SDD Cache 加速程式。 以下是迪西知道的幾套 1.SuperSpeed Cache。很古早的老品牌,也有出品 RamDisk,一律只有付費版本。 2.PrimoCache。有點類似於 SuperSpeed,Primo 也有出品 RamDisk,一律只有付費版本。 3.eBoostr,效能上迪西用過某幾套磁碟效能測試軟體應該說是類似 Windows ReadyBoost 的 Cache 機制。因此,如 CrystalDiskMark、Atto Bench、HDD Speed、AS SSD Benchmark、 HDTunePro 等測試,並沒有明顯變化。 |
既然提到 一次插滿插好就會想到
四通道架構 (資料傳輸率 理論上是 雙通道的兩倍多) 這算是蠻新的規格 (所以主機板價格就...) 看了一下資料Intel的話 主機板$大概10K起跳 (與8700合購就是$20K) 主機板北橋晶片是 X開頭的型號 (比如 X99、X299) 而CPU也只有Intel第八代才有支援 AMD後來也趕上潮流 只是起步慢目前只有 Ryzen ThreadRipper 有支援? 只是用DDR4配合主機板與CPU組成 四通道,資料傳輸率從 32GB/s起跳 但 VRAM裡的 GDDR5 平價型的顯示卡就有 50GB/s (這已經是很早期的水準) 所以以繪圖軟體角度來看 要是軟體支援 使用VRAM 那絕對一張好的 顯示卡比 四通道架構划算 P.S. GDDR其實技術沒有比DDR 神奇 靠的就是直通 GPU 與 以量取勝 (靠很多顆小的記憶晶片湊出龐大的平行傳輸數據) |
不飛 用工作站習慣了,
思考方式的邏輯,以及對硬體的習性跟概念, 跟大家或許有點脫節而不能接軌, 所以就請參考以上幾位先進的意見,謝謝。 |
引用:
還在用八年前的2代CPU & 期間買了二手的RAM (以前新品要價1500*2 二手買兩支才不到200,反正RAM不易壞所以超划算的) 往下個10年挑戰 :on_38: 不是經驗 純粹因為歷來版友的討論 順便整理知識而來 (過乾癮) 說起來硬體軟體都是半調子 以上 (因為版友沒說預算才扯這麼多旁支)打發時間看看就好 如有版友有其他想法也不吝指教 ============ 為何會買二手RAM (第一次買二手硬體) 就是因為近來的CPU漏洞 Meltdown和Spectre 議題 Intel要徹底解決問題 據傳也是明年才會有新版CPU 所以才打定主意買二手RAM 這一點可以與大家坦白分享想法 |
迪西已經停滯很久了 ... RamDisk 硬體版 ... 確實有這東西 ... 不過只是曇花一現
有廠商做 ... 很貴且不好買 ... 有些還用停產的記憶體 ... 這點就不優了 有找到一家叫做 Allone 的廠商 ... 有兩種類 RamDisk 硬體版 ioRAM3 Log Device / ioRAM3 Hybrid Device ![]() ![]() Mark 1 RAMDisk / Cloud Disk Drive 101 RAMDisk Series ![]() ![]() 很貴 ... 迪西意外看到某號稱知名網路商店的 Mark 1 RAMDisk (16GB),$59,900 迪西軟掉了 ... 還是用程式模擬的加減玩吧 ... |
INTEL四月要推出新晶片組了,假如沒有要買工作站主機板的話可以等等....
|
我使用工作站的個人感覺,
所有硬體的執行速度不會最快, 但是勝在穩定,頻寬足夠,極少有高峰低峰的落差感覺, 所以對一般的個人電腦 (PC) 的硬體難免有知識不足的地方, 還請見諒,謝謝。 |
引用:
上上網、玩玩電玩 ... 然後他覺得等級過時了,汰換一組新的工作站或是伺服器電腦來當 作一般用 ... 我問過他,這樣不會很異常花錢嗎? 他說一般 PC 的品質、穩定性不好 ... 會用一用當機 ,以前吃過數次當機之悲劇,玩遊戲時、寫作業時 ... 辛苦全毀。 之後這位朋友再也不用一般 PC,轉向他認為的那個『PC』。迪西只能說他的口袋夠深, 能使出一般普羅大眾無法望其項背的行為。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1:40 P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