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萊姆論壇

返回   史萊姆論壇 > 教學文件資料庫 > 資訊系統安全備援防護技術文件
忘記密碼?
論壇說明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Google 提供的廣告


 
 
主題工具 顯示模式
舊 2005-12-25, 05:37 PM   #1
psac
榮譽會員
 
psac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3662
在線等級: 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07
住址: 木柵市立動物園
文章: 17381
現金: 5253 金幣
資產: 33853 金幣
預設 談壞軌的初級修復

硬碟參數簡介


物理結構

1、磁頭
磁頭是硬碟中最昂貴的設備,也是硬碟技術中最重要和最關鍵的一環。傳統的磁頭是讀寫合一的電磁感應式磁頭,但是,硬碟的讀、寫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操作,為此,這種二合一磁頭在設計時必須要同時兼顧到讀/寫兩種特性,從而造成了硬碟設計上的局限。而MR磁頭(Magnetoresistive heads),即磁阻磁頭,採用的是分離式的磁頭結構:寫入磁頭仍採用傳統的磁感應磁頭(MR磁頭不能進行寫操作),讀取磁頭則採用新型的MR磁頭,即所謂的感應寫、磁阻讀。


這樣,在設計時就可以針對兩者的不同特性分別進行最佳化,以得到最好的讀/寫效能。

另外,MR磁頭是通過阻值變化而不是電流變化去感應信號幅度,因而對信號變化相當敏感,讀取資料的準確性也相應提高。


而且由於讀取的信號幅度與磁軌寬度無關,故磁軌可以做得很窄,從而提高了碟片密度,達到200MB/英吋2,而使用傳統的磁頭只能達到20MB/英吋2,這也是MR磁頭被廣泛套用的最主要原因。


目前,MR磁頭已得到廣泛套用,而採用多層結構和磁阻效應更好的材料製作的GMR磁頭(Giant Magnetoresistive heads)也逐漸普及。

2、磁軌

當磁牒旋轉時,磁頭若保持在一個位置上,則每個磁頭都會在磁牒表面劃出一個圓形軌跡,這些圓形軌跡就叫做磁軌。

這些磁軌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因為它們僅是盤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區,磁牒上的訊息便是沿著這樣的軌道存放的。


相鄰磁軌之間並不是緊挨著的,這是因為磁化單元相隔太近時磁性會相互產生影響,同時也為磁頭的讀寫帶來困難。一張1.44MB的3.5英吋軟碟,一面有80個磁軌,而硬碟上的磁軌密度則遠遠大於此值,通常一面有成千上萬個磁軌。

3、磁扇區

磁牒上的每個磁軌被等分為若干個弧段,這些弧段便是磁牒的磁扇區,每個磁扇區可以存放512個字元的訊息,磁碟機在向磁牒讀取和寫入資料時,要以磁扇區為服務機構。1.44MB3.5英吋的軟碟,每個磁軌分為18個磁扇區。

4、磁柱

硬碟通常由重疊的一組碟片構成,每個盤面都被劃分為數目相等的磁軌,並從外緣的「0」開始編號,具有相同編號的磁軌形成一個圓柱,稱之為磁牒的磁柱。

磁牒的磁柱數與一個盤面上的磁軌數是相等的。由於每個盤面都有自己的磁頭,因此,盤面數等於總的磁頭數。所謂硬碟的CHS,即Cylinder(磁柱)、Head(磁頭)、Sector(磁扇區),只要知道了硬碟的CHS的數目,即可確定硬碟的容量,硬碟的容量=磁柱數磁頭數磁扇區數512B。

硬碟邏輯結構簡介

 1. 硬碟參數釋疑

  到目前為止, 人們常說的硬碟參數還是古老的 CHS(Cylinder/Head/Sector)參數. 那麼為什麼要使用這些參數,它們的意義是什麼?

它們的取值範圍是什麼?


  很久以前, 硬碟的容量還非常小的時候,人們採用與軟碟類似的結構生產硬碟. 也就是硬碟碟片的每一條磁軌都具有相同的磁扇區數.由此產生了所謂的3D參數 (Disk Geometry). 既磁頭數(Heads), 磁柱數(Cylinders),磁扇區數(Sectors),以及相應的尋址方式.
  其中:
  磁頭數(Heads)表示硬碟總共有幾個磁頭,也就是有幾面碟片, 最大為 255 (用 8 個二進制位儲存於);
  磁柱數(Cylinders) 表示硬碟每一面碟片上有幾條磁軌,最大為 1023(用 10 個二進制位儲存於);
  磁扇區數(Sectors) 表示每一條磁軌上有幾個磁扇區, 最大為 63(用 6個二進制位儲存於).
  每個磁扇區一般是 512個字元, 理論上講這不是必須的,但好像沒有取別的值的.
  所以磁牒最大容量為:
  255 * 1023 * 63 * 512 / 1048576 = 8024 GB ( 1M =1048576 Bytes )或硬碟廠商常用的服務機構:
  255 * 1023 * 63 * 512 / 1000000 = 8414 GB ( 1M =1000000 Bytes )
__________________
http://bbsimg.qianlong.com/upload/01/08/29/68/1082968_1136014649812.gif
psac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3, 收花文章: 1631 篇, 收花: 3205 次
舊 2005-12-25, 05:39 PM   #2 (permalink)
榮譽會員
 
psac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3662
在線等級: 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07
住址: 木柵市立動物園
文章: 17381
現金: 5253 金幣
資產: 33853 金幣
預設

在 CHS 尋址方式中, 磁頭, 磁柱, 磁扇區的取值範圍分別為 0到 Heads - 1,0 到 Cylinders - 1, 1 到 Sectors (注意是從 1 開始).

 2. 基本 Int 13H 中斷向量 使用簡介
BIOS Int 13H 使用是 BIOS提供的磁牒基本輸入輸出中斷使用, 它可以完成磁牒(包括硬碟和軟碟)的復位, 讀寫, 校驗, 定位, 診斷,格式化等功能.它使用的就是 CHS 尋址方式, 因此最大識能訪問 8 GB 左右的硬碟 (本文中如不作特殊說明, 均以 1M = 1048576 字元為服務機構).

 3. 現代硬碟結構簡介
  在老式硬碟中, 由於每個磁軌的磁扇區數相等,所以外道的記錄密度要遠低於內軌道, 因此會浪費很多磁牒空間 (與軟碟一樣).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進一步提高硬碟容量, 人們改用等密度結構生產硬碟. 也就是說,外圈磁軌的磁扇區比內圈磁軌多. 採用這種結構後, 硬碟不再具有實際的3D參數,尋址方式也改為線性尋址, 即以磁扇區為服務機構進行尋址.
為了與使用3D尋址的老軟體相容 (如使用BIOSInt13H接頭的軟體), 在硬碟控制器內部安裝了一個位址翻譯器,由它負責將老式3D參數翻譯成新的線性參數.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硬碟的3D參數可以有多種選項的原因(不同的工作模式, 對應不同的3D參數, 如 LBA, LARGE, NORMAL).

 4. 增強 Int 13H 簡介
雖然現代硬碟都已經採用了線性尋址, 但是由於基本 Int13H 的制約, 使用 BIOS Int 13H 接頭的程序, 如 DOS 等還只能訪問 8 G以內的硬碟空間.為了打破這一限制, Microsoft 等幾家公司制定了增強 Int 13H 標準(Extended Int13H), 採用線性尋址方式存取硬碟, 所以突破了 8 G的限制,而且還加入了對可拆卸介質 (如活動硬碟) 的支持.

基本參數

一、容量
作為電腦系統的資料儲存於器,容量是硬碟最主要的參數。
硬碟的容量以兆字元(MB)或千兆字元(GB)為服務機構,1GB=1024MB。但硬碟廠商在標稱硬碟容量時通常取1GB=1000MB,因此我們在BIOS中或在格式化硬碟時看到的容量會比廠家的標稱值要小。


對於用戶而言,硬碟的容量就像記憶體一樣,永遠只會嫌少不會嫌多。Windows操作系統帶給我們的除了更為簡便的操作外,還帶來了文件大小與數量的日益膨脹,一些應用程式動輒就要吃掉上百兆的硬碟空間,而且還有不斷增大的趨勢。因此,在購買硬碟時適當的超前是明智的。目前的主流硬碟的容量為10GB和15GB,而20GB以上的大容量硬碟亦已開始逐漸普及。



其實,硬碟容量越大,服務機構字元的價格就越便宜。


例如火球10GB的價格為1000元,每GB字元的價格為100元;而火球15GB的價格為1160,每G字元還不到80元。

硬碟的容量指標還包括硬碟的單碟容量

。所謂單碟容量是指硬碟單片碟片的容量,單碟容量越大,服務機構成本越低,平均訪問時間也越短。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硬碟的單碟容量為6.4G以上,而更高的則已達到了10Gb。



二、轉速


轉速(Rotational speed 或Spindle speed)是指硬碟碟片每分鍾轉動的圈數,服務機構為rpm。


目前市場上主流IDE硬碟的轉速一般為5200rpm或5400rpm,Seagate的「大灰熊」系列和Maxtor則達到了7200rpm,是IDE硬碟中轉速最快的。


至於SCSI接頭的硬碟,一般都已達到了7200rpm的轉速,而更高的則達到了10000rpm。
三、平均訪問時間
平均訪問時間(Average Access Time)是指磁頭從起始位置到達目標磁軌位置,並且從目標磁軌上找到要讀寫的資料磁扇區所需的時間。


平均訪問時間體現了硬碟的讀寫速度,它包括了硬碟的尋道時間和等待時間,即:
平均訪問時間=平均尋道時間+平均等待時間。


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Average Seek Time)是指硬碟的磁頭移動到盤面指定磁軌所需的時間。這個時間當然越小越好,目前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通常在8ms到12ms之間,而SCSI硬碟則應小於或等於8ms。
硬碟的等待時間,又叫潛伏期(Latency),是指磁頭已處於要訪問的磁軌,等待所要訪問的磁扇區旋轉至磁頭下方的時間。平均等待時間為碟片旋轉一周所需的時間的一半,一般應在4ms以下。

四、傳輸速率
傳輸速率(Data Transfer Rate) 硬碟的資料傳輸率是指硬碟讀寫資料的速度,服務機構為兆字元每秒(MB/s)。硬碟資料傳輸率又包括了內部資料傳輸率和外部資料傳輸率。
內部傳輸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 也稱為持續傳輸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它反映了硬碟緩衝區未用時的效能。內部傳輸率主要依賴於硬碟的旋轉速度。
外部傳輸率(External Transfer Rate)也稱為突發資料傳輸率(Burst Data Transfer Rate)或接頭傳輸率,它標稱的是系統總線與硬碟緩衝區之間的資料傳輸率,外部資料傳輸率與硬碟接頭檔案類型和硬碟快取的大小有關。



目前Fast ATA接頭硬碟的最大外部傳輸率為16.6MB/s,而Ultra ATA接頭的硬碟則達到33.3MB/s。
psac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3, 收花文章: 1631 篇, 收花: 3205 次
舊 2005-12-25, 05:42 PM   #3 (permalink)
榮譽會員
 
psac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3662
在線等級: 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07
住址: 木柵市立動物園
文章: 17381
現金: 5253 金幣
資產: 33853 金幣
預設

五、快取


與主機板上的高速快取(RAM 快取)一樣,硬碟快取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系統前後級讀寫速度不匹配的問題,以提高硬碟的讀寫速度。


目前,大多數IDE硬碟的快取在128K到256K之間,而Seagate的「大灰熊」系列則使用了512K 快取。

硬碟資料保護技術
硬碟容量越做越大,我們在硬碟裡存放的資料也越來越多。那麼,這麼大量的資料存放在這樣一個鐵盒子裡究竟有多安全呢?雖然,目前的大多數硬碟的無故障執行時間(MTBF)已達300,000小時以上,但這仍不夠,一次故障便足以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因為對於不少用戶,特別是商業用戶而言,資料才是PC系統中最昂貴的部分,他們需要的是能提前對故障進行預測。正是這種需求與信任危機,推動著各廠商努力尋求一種硬碟安全監測機制,於是,一系列的硬碟資料保護技術應運而生。




  1、S.M.A.R.T.技術
  S.M.A.R.T.技術的全稱是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即「自監測、分析及報告技術」。在ATA-3標準中,S.M.A.R.T.技術被正式確立。S.M.A.R.T.監測的對象包括磁頭、磁牒、馬達、電路等,由硬碟的監測電路和主機上的監測軟體對被監測對象的執行情況與歷史記錄及預設的安全值進行分析、比較,當出現安全值範圍以外的情況時,會自動向用戶發出警告,而更先進的技術還可以提醒網路管理員的注意,自動降低硬碟的執行速度,把重要資料檔案轉存到其它安全磁扇區,甚至把文件制作備份到其它硬碟或儲存於設備。




通過S.M.A.R.T.技術,確實可以對硬碟潛在故障進行有效預測,提高資料的安全性。但我們也應該看到,S.M.A.R.T.技術並不是萬能的,它只能對漸發性的故障進行監測,而對於一些突發性的故障,如碟片突然斷裂等,硬碟再怎麼smart也無能為力了。因此不管怎樣,制作備份仍然是必須的。
2、DFT技術
  DFT(Drive Fitness Test,驅動器健康檢測)技術是IBM公司為其PC硬碟開發的資料保護技術,它通過使用DFT程序訪問IBM硬碟裡的DFT微程式碼對硬碟進行檢測,可以讓用戶方便快捷地檢測硬碟的運轉狀況。


  據研究表明,在用戶送回返修的硬碟中,大部分的硬碟本身是好的。


DFT能夠減少這種情形的發生,為用戶節省時間和精力,避免因誤判造成資料遺失。


它在硬碟上分割出一個單獨的空間給DFT程序,即使在系統軟體不能正常工作的情況下也能使用。
  DFT微程式碼可以自動對錯誤事件進行登記,並將登記資料儲存到硬碟上的保留區域中。DFT微程式碼還可以既時對硬碟進行物理分析,如通過讀取伺服位置錯誤信號來計算出碟片交換、伺服穩定性、重複移動等參數,並指出圖形供用戶或技術人員參考。這是一個全新的觀念,硬碟子系統的控制信號可以被用來分析硬碟本身的機械狀況。



  而DFT軟體是一個獨立的不依賴操作系統的軟體,它可以在用戶其他任何軟體失效的情況下執行。

關於延展分區

  由於主分區表中只能分四個分區, 無法滿足需求,因此設計了一種延展分區格式. 基本上說, 延展分區的訊息是以鏈表形式存放的,但也有一些特別的地方.首先, 主分區表中要有一個基本延展分區項,所有延展分區都隸屬於它,也就是說其他所有延展分區的空間都必須包括在這個基本延展分區中.對於DOS / Windows 來說, 延展分區的檔案類型為 0x05. 除基本延展分區以外的其他所有延展分區則以鏈表的形式級聯存放, 後一個延展分區的資料項記錄在前一個延展分區的分區表中,但兩個延展分區的空間並不重疊.
  延展分區類似於一個完整的硬碟, 必須進一步分區才能使用.但每個延展分區中只能存在一個其他分區. 此分區在 DOS/Windows環境中即為邏輯碟.因此每一個延展分區的分區表(同樣儲存於在延展分區的第一個磁扇區中)中最多只能有兩個分區資料項(包括下一個延展分區的資料項).



硬碟缺陷的分類,修復原理

一、缺陷的分類


  如果經檢測發現某個硬碟不能完全正常工作,則稱這個硬碟是「有缺陷的硬碟」(Defect Hard Disk)。
  根據維修經驗,筆者將硬碟的缺陷分為六大類

  1壞磁扇區(Bad sector),也稱缺陷磁扇區(Defect sector)

  2磁軌伺服缺陷(Track Servo defect)

  3磁頭元件缺陷(Heads assembly defect)

  4系統資訊錯亂(Service information destruction)

  5電子線路缺陷(The board of electronics defect)

  6綜合效能缺陷(Complex reliability defect)




 
psac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3, 收花文章: 1631 篇, 收花: 3205 次
舊 2005-12-25, 05:43 PM   #4 (permalink)
榮譽會員
 
psac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3662
在線等級: 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07
住址: 木柵市立動物園
文章: 17381
現金: 5253 金幣
資產: 33853 金幣
預設

 1.壞磁扇區(也稱缺陷磁扇區)

  指不能被正常訪問或不能被正確讀寫的磁扇區。一般表現為:進階格式化後發現有「壞簇(Bad Clusters);用SCANDISK等工具檢查發現有「B」標記;或用某些檢測工具發現有「磁扇區錯誤提示」等。


  一般每個磁扇區可以記錄512字元的資料,如果其中任何一個字元不正常,該磁扇區就屬於缺陷磁扇區。


每個磁扇區除了記錄512字元的資料外,另外還記錄有一些訊息:標誌訊息、校驗碼、位址訊息等,其中任何一部分訊息不正常都導致該磁扇區出現缺陷。


  多數專業檢測軟體在檢測程序中發現缺陷時,都有類似的錯誤訊息提示,一般的磁扇區缺陷主要有幾種情況:

1校驗錯誤(ECC uncorrectable errors,又稱ECC錯誤)。

系統每次在往磁扇區中寫資料的同時,都根據這些資料經過一定的算法運算產生一個校驗碼(ECC=Error Correction Code),並將這個校驗碼記錄在該磁扇區的訊息區內。


以後從這個磁扇區讀取資料時,都會同時讀取其校檢碼,並對資料重新運算以檢查結果是否與校檢碼一致。


如果一致,則認為這個磁扇區正常,存放的資料正確有效;如果不一致,則認為該磁扇區出現錯誤,這就是校驗錯誤。這是硬碟最主要的缺陷檔案類型。導致這種缺陷的原因主要有:磁牒表面磁介質損傷、硬碟寫功能不正常、校驗碼的算法差異。
  2IDNF錯誤(sector ID not found),即磁扇區標誌出現錯誤,造成系統在需要讀寫時找不到相應的磁扇區。造成這個錯誤的原因可能是系統參數錯亂,導致內部位址轉換錯亂,系統找不到指定磁扇區;也有可能是某個磁扇區記錄的標誌訊息出現錯誤導致系統無法正確辨別磁扇區。
  3AMNF錯誤(Address Mark Not Found),即位址訊息出現錯誤。


一般是由於某個磁扇區記錄的位址訊息出現錯誤,系統在對它訪問時發現其位址訊息與系統編排的訊息不一致。
  4壞塊標記錯誤(Bad block mark)。某些軟體或病毒程序可以在部分磁扇區強行寫上壞塊標記,讓系統不使用這些磁扇區。這種情況嚴格來說不一定是硬碟本身的缺陷,但想清除這些壞塊標記卻不容易。
  2.磁軌伺服缺陷
  現在的硬碟大多採用嵌入式伺服,硬碟中每個正常的物理磁軌都嵌入有一段或幾段訊息作為伺服訊息,以便磁頭在尋道時能準確定位及辨別正確編號的物理磁軌。


如果某個物理磁軌的伺服訊息受損,該物理磁軌就可能無法被訪問。



這就是「磁軌伺服缺陷」。

一般表現為,分區程序非正常中斷;格式化程序無法完成;用檢測工具檢測時,中途結束或當機,等等。



  3.磁頭元件缺陷
  指硬碟中磁頭元件的某部分不正常,造成部分或全部物理磁頭無法正常讀寫的情況。

包括磁頭磨損、磁頭接觸面髒、磁頭擺臂變形、音圈受損、磁鐵移位等。



一般表現為通電後,磁頭動作發出的聲音明顯不正常,硬碟無法被系統BIOS檢測到;無法分區格式化;格式化後發現從前到後都分佈有大量的壞簇,等等。



  4.系統資訊錯亂
  每個硬碟內部都有一個系統保留區(service area),裡面分成若干模組儲存有許多參數和程序。硬碟在通電自我檢驗時,要使用其中大部分程序和參數。


如果能讀出那些程序和參數模組,而且校驗正常的話,硬碟就進入準備狀態。如果某些模組讀不出或校驗不正常,則該硬碟就無法進入準備狀態。


一般表現為,PC系統的BIOS無法檢測到該硬碟或檢測到該硬碟卻無法對它進行讀寫操作。


如某些系列硬碟的一般問題:美鑽二代系列硬碟通電後,磁頭響一聲,馬達停轉;Fujitsu MPG系列在通電後,磁頭正常尋道,但BIOS卻檢測不到;火球系列,系統能正常認出型號,卻不能分區格式化;Western Digital的EB、BB系列,能被系統檢測到,卻不能分區格式化,等等。




  5.電子線路缺陷

  指硬碟的電子線路板中部分線路斷路或短路,某些電氣元件或IC晶片損壞等。


有部分可以通過觀察線路板發現缺陷所在,有些則要通過儀器測量後才能驗證缺陷部位。

一般表現為硬碟在通電後不能正常起轉,或者起轉後磁頭尋道不正常,等等。

  6.綜合效能缺陷


  有些硬碟在使用程序中部分晶片特性改變;或者有些硬碟受震動後物理結構產生微小變化(如馬達主軸受損);或者有些硬碟在設計上存在缺陷……最終導致硬碟穩定性差,或部分效能達不到標準要求。


一般表現為,工作時噪音明顯增大;讀寫速度明顯太慢;同一系列的硬碟大量出現類似故障;某種故障時有時無等等。



二、廠家處理缺陷的方式

  用戶在購買硬碟時,一般都通過各種工具檢測硬碟沒有缺陷後才會購買。

而且,在品質保證期內可以找銷售商將硬碟退回廠家修理。


那麼,廠家如何保證新硬碟不會被檢測到缺陷呢?返修的硬碟又如何處理缺陷呢?首先,讓我們來認識硬碟工廠的一些基本處理流程:
  1.在生產線上裝配硬碟的硬體部分,用特別設備往碟片寫入伺服信號(Servo write)。


  2.將硬碟的系統保留區(service area)格式化,並向系統保留區寫入程序模組和參數模組。


系統保留區一般位於硬碟0物理面的最前面幾十個物理磁軌。寫入的程序模組一般用於硬碟內部管理,如低階格式化程序、加密解密程序、自監控程序、自動修復程序等等。


寫入的參數多達近百項:如型號、系列號、容量、密碼、生產廠家與生產日期、配件檔案類型、區域分配表、缺陷表、出現錯誤記錄、使用時間記錄、S.M.A.R.T表等等,資料量從幾百KB到幾MB不等。


有時參數一經寫入就不再改變,如型號、系列號、生產時間等;而有些參數則可以在使用程序中由內部管理程序自動修改,如出現錯誤記錄、使用時間記錄、S.M.A.R.T記錄等。也有些專業的維修人員可以借助專業的工具軟體,隨意讀取、修改寫入硬碟中的程序模組和參數模組。




  3.將所使用的碟片表面按物理位址全面掃瞄,檢查出所有的缺陷磁軌和缺陷磁扇區,並將這些缺陷磁軌和缺陷磁扇區按實際物理位址記錄在永久缺陷列表(P-list:Permanent defect list)中。



這個掃瞄程序非常嚴格,能把不穩定不可靠的磁軌和磁扇區也檢查出來,視同缺陷一併處理。現在的硬碟密度極高,碟片生產程序再精密也很難完全避免缺陷磁軌或缺陷磁扇區。一般新硬碟的P-list中都有少則數十,多則上萬個缺陷記錄。

P-list是保留在系統保留區中,一般用戶是無法檢視或修改的。有些專業的維修人員借助專業的工具軟體,可以檢視或修改大部分硬碟中的P-list。




  4.系統使用內部低階格式化程序,根據相應的內部參數進行內部低階格式化。

在內部低階格式化程序中,對所有的磁軌和磁扇區進行編號、訊息重寫、清零等工作。

在編號時,採用跳過(skipped)的方法忽略掉記錄在P-list中的缺陷磁軌和缺陷磁扇區,保證以後用戶不會也不能使用到那些缺陷磁軌和缺陷磁扇區。因此,新硬碟在出售時是無法被檢測到缺陷的。



如果是返修的硬碟,一般就在廠家特定的維修部門進行檢測維修。
小知識:什麼是硬碟的磁軌和磁扇區?磁軌是磁牒一個面上的單個資料儲存於圓圈。



如果將磁軌作為一個儲存於單元,從資料管理效率來看實在是太低了,因此,磁軌被分成若干編上號的區域,稱之為磁扇區。這些磁扇區代表了磁軌的分段(如圖)。



在PC系統中,通過標準格式化的程序產生的磁扇區容量都為512字元。


這裡大家需注意的是「磁扇區」與「簇」的關係,「簇」是操作系統在讀或寫一個文件時能處理的最小磁牒單元,一個簇等於一個或多個磁扇區。
psac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3, 收花文章: 1631 篇, 收花: 3205 次
舊 2005-12-25, 05:45 PM   #5 (permalink)
榮譽會員
 
psac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3662
在線等級: 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07
住址: 木柵市立動物園
文章: 17381
現金: 5253 金幣
資產: 33853 金幣
預設

三、硬碟缺陷的處理

  如果不在硬碟工廠中,對普通用戶或維修人員來說,又如何處理硬碟的缺陷呢?前面我們把硬碟的缺陷分為六大類,不同檔案類型的缺陷用不同的處理方法。



  1.對於綜合效能缺陷,一般涉及到穩定性問題,用戶隨時有丟失掉資料的

危險,可以說是「用之擔驚,棄之可惜」。維修人員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建議用戶還是趁早更換硬碟。
  2.對於磁頭元件缺陷,解決辦法是更換磁頭元件,這對設備及環境要求較高,維修成本也很高。



除非是要求恢復其中的資料,否則不值得進行修復。有條件的維修公司可以在百級淨化室中更換硬碟的磁頭元件,對資料進行拯救。



  3.對於線路缺陷,一般要求維修人員有電子線路基礎,要有測試線路的經驗和焊接晶片的設備,當然還要有必需的配件以備更換。目前許多專業維修硬碟的公司都有條件解決這類缺陷。



對普通用戶而言,最簡單的判別和解決辦法是找一個相同的正常線路板換上試試。



  4.對於系統資訊錯亂,需要有專業的工具軟體才能解決。



首先要找個與待修硬碟參數完全相同的正常硬碟,讀出其內部所有模組並儲存下來;檢查待修硬碟的系統結構,查到出現錯誤的模組,並將正常模組的參數重新寫入。


筆者用這個方法成功地修復了數以千計有這種缺陷檔案類型的硬碟,而且一般不會破壞原有資料。


要想寫某系列硬碟的系統資訊,相應的工具軟體必須有嚴格針對性;該硬碟的CPU專用指令集;該硬碟的Firmware結構;內部管理程序和參數模組結構。



一般只有硬碟廠家才能編寫這樣的專業工具軟體,而且視為絕密技術,不向外界提供。但也有一些專業的硬碟研究所研究開發類似的專業工具軟體,一般要價很高而且很難買到。
  5.對於伺服缺陷,也要借助於專業工具。相應的專業工具可以通過重寫來改正伺服訊息,解決部分磁軌伺服缺陷。


如果有部分無法改正,則要對碟片進行物理磁軌掃瞄找出有伺服缺陷的磁軌,增加到P-list(或另外的專門磁軌缺陷列表)中。然後,執行硬碟內部的低階格式化程序。這段程序能自動根據需要使用相關的參數模組,自動完成硬碟的低階格式化程序,不需要PC系統的干預。
  壞磁扇區是最一般的缺陷檔案類型,下面筆者著重論述。


四、壞磁扇區的修復原理


  按「三包」規定,如果硬碟在品質保證期內出現缺陷,商家應該為用戶更換或修理。現在大容量的硬碟出現一個壞磁扇區的概率實在很大,如果全部送修的話,硬碟商家就要為售後服務忙碌不已了。


很多硬碟商家都說,硬碟出現少量壞磁扇區往往是病毒作怪或某些軟體造成的,不是真正的壞磁扇區,只要執行硬碟廠家提供的某些軟體,就可以改正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從前面對壞磁扇區的說明來看,壞磁扇區有多種可能的原因,修復的方法也有幾種:



  1.通過重寫校驗碼、標誌訊息等可以改正一部分壞磁扇區。現在硬碟廠家都公開提供有一些基本的硬碟維護工具,如各種版本的DM、POWERMAX、DLGDIAG等,其中都包括有這樣的功能項:Zero fill(零填充)或Lowlevel format(低階格式化)。進行這兩項功能都會對硬碟的資料進行清零,並重寫每個磁扇區的校驗碼和標誌訊息。如果不是磁牒表面介質損傷的話,大部分的壞磁扇區可以改正為正常狀態。這就是常聽說的:「邏輯壞磁扇區可以修復」的道理。

  2.使用自動修復機制取代壞磁扇區。為了減少硬碟返修的概率,硬碟廠商在硬碟內部設計了一個自動修復機制瞭utomatic Reallcation或Automatic Reassign癒C


現在生產的硬碟都有這樣的功能:在對硬碟的讀寫程序中,如果發現一個壞磁扇區,則由內部管理程序自動分配一個備用磁扇區來取代該磁扇區,並將該磁扇區物理位置及其取代情況記錄在G-list(增長缺陷表,Grown defects list瞻丑C這樣一來,少量的壞磁扇區有可能在使用程序中被自動取代掉了,對用戶的使用沒有太大的影響。


也有一些硬碟自動修復機制的激發條件要嚴格一些,需要執行某些軟體來檢測判斷壞磁扇區,並發出相應指令激發自動修復功能。比如常用的Lformat(低階格式化)DM中的Zero fill,Norton中的Wipeinfo和校正工具,西方數技工具包中的wddiag,IBM的DFT中的Erase,還有一些半專業工具如:HDDspeed、MHDD、HDDL、HDDutility等(大家可以上網搜尋下載)。



這些工具之所以能在執行過後消除了一些壞磁扇區,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工具可以在檢測到壞磁扇區時激發自動修復機制。如果讀者能檢視G-list就知道,這些「修復工具」執行前後,G-list記錄有可能增加一定數量。


如:用HDDspeed可以檢視所有Quantum Fireball系列的P-list和G-list;MHDD可以檢視IBM和FUJITSU的P-list和G-list。



  當然,G-list的記錄不會無限制,所有硬碟的G-list都會限定在一定數量範圍內。


如火球系列限度是500條,美鑽二代的限度是636條,西方數技BB的限度是508條,等等。超過限度,自動修復機制就不能再起作用。


這就是為何少量的壞磁扇區可以通過上述工具修復,而壞磁扇區多了不能通過這些工具修復。




  3.用專業軟體將缺陷磁扇區記錄在P-list中,並進行內部低階格式化。用戶在使用硬碟時,是不能按物理位址模式來訪問硬碟的。



而是按邏輯位址模式來訪問。

硬碟在通電自我檢驗時,系統會從系統保留區讀取一些特定參數(與內部低階格式化時使用的參數有密切關係)存在緩衝區裡,用作物理位址與邏輯位址之間轉換的依據。有些專業軟體可以將檢測到的壞磁扇區的邏輯位址轉換為對應的物理位址,直接記錄在P-list中,然後使用內部低階格式化程序進行低階格式化。


這樣可以不受G-list的限制,能修復大量的壞磁扇區,達到廠家修復的效果。


相信看了上面兩篇文章,已經硬碟有了基本的認識。
下面著重討論下硬碟缺陷認識的誤區。低階格式化。
psac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3, 收花文章: 1631 篇, 收花: 3205 次
舊 2005-12-25, 05:46 PM   #6 (permalink)
榮譽會員
 
psac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3662
在線等級: 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07
住址: 木柵市立動物園
文章: 17381
現金: 5253 金幣
資產: 33853 金幣
預設

幾個常識性的誤區

1、硬碟邏輯壞道可以修復,而物理壞道不可修復。實際情況是,壞道並不分為邏輯壞道和物理壞道,不知道誰發明這兩個概念,反正廠家提供的技術資料中都沒有這樣的概念,倒是分為按邏輯位址記錄的壞扇區和按物理位址記錄的壞扇區。

2、硬碟出廠時沒有壞道,用戶發現壞道就意味著硬碟進入危險狀態。


實際情況是,每個硬碟出廠前都記錄有一定數量的壞道,有些數量甚至達到數千上萬個壞扇區,相比之下,用戶發現一兩個壞道算多大危險?

3、硬碟不認硬碟盤就沒救,0磁軌壞可以用分區方法來解決。實際情況是,有相當部分不認的硬碟也可以修好,而0磁軌壞時很難分區。

4、千萬不能低格。。。反而進行P表的操作,伺服的修復,都要進行內部的低格。反而低格是修復硬碟的一個有效手段。下面我們會具體談到低格都進行了什麼


先介紹下G表和P表



P-list (永久缺陷表)

  現在的硬碟密度越來越高,單張碟片上儲存於的資料量超過40Gbytes. 硬碟廠家在生產碟片程序極其精密,但也極難做到100%的完美,硬碟盤面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陷。


廠家在硬碟出廠前把所有的硬碟都進行低階格式化,在低階格式化程序中將自動找出所有defect track和defect sector,記錄在P-list中。


並且在對所有磁軌和扇區的編號程序中,將skip(跳過)這些缺陷部分,讓用戶永遠不能用到它們。這樣,用戶在分區、格式化、檢查剛購買的新硬碟時,很難發現有問題。


一般的硬碟都在P-list中記錄有一定數量的defect, 少則數百,多則數以萬計。如果是SCSI硬碟的話可以找到多種通用軟體檢視到P-list,因為各種牌子的SCSI硬碟使用相容的SCSI指令集。


而不同牌子不同型號的IDE硬碟,使用各自不同的指令集,想檢視其P-list要用針對性的專業軟體。


G-list (增長缺陷表)

  用戶在使用硬碟程序中,有可能會發現一些新的defect sector。 按「三包」規定,只要出現一個defect sector,商家就應該為用戶換或修。現在大容量的硬碟出現一個defect sector概率實在很大,這樣的話硬碟商家就要為售後服務忙碌不已了。於是,硬碟廠商設計了一個自動修復機制,叫做Automatic Reallcation。


有大多數型號的硬碟都有這樣的功能:在對硬碟的讀寫程序中,如果發現一個defect sector,則自動分配一個備用扇區取代該扇區,並將該扇區及其取代情況記錄在G-list中。這樣一來,少量的defect sector對用戶的使用沒有太大的影響。

  也有一些硬碟自動修復機制的激發條件要嚴格一些,需要用某些軟體來判斷defect sector,並通過某個連接阜(據說是50h)使用自動修復機制。


比如常用的Lformat, ADM,DM中的Zero fill,Norton中的Wipeinfo和校正工具,西方數技工具包中的wddiag, IBM的DFT中的Erase等。這些工具之所以能在執行過後消除了一些「壞道」,很重要的原因就在這Automatic Reallcation(當然還有其它原因),而不能簡單地概括這些「壞道」是什麼「邏輯壞道」或「假壞道」。 如果哪位被誤導中毒太深的讀者不相信這個事實,等他找到能檢視G-list的專業工具後就知道,這些工具執行過後,G-list將會增加多少記錄!「邏輯壞道」或「假壞道」有必要記錄在G-list中並用其它扇區取代麼?

  當然,G-list的記錄不會無限制,所有的硬碟都會限定在一定數量範圍內。如火球系列限度是500,美鑽二代的限度是636,西方數技BB的限度是508,等等。



超過限度,Automatic Reallcation就不能再起作用。這就是為何少量的「壞道」可以通過上述工具修復(有人就概括為:「邏輯壞道」可以修復),而壞道多了不能通過這些工具修復(又有人概括為:「物理壞道」不可以修復)。
psac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3, 收花文章: 1631 篇, 收花: 3205 次
舊 2005-12-25, 05:47 PM   #7 (permalink)
榮譽會員
 
psac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3662
在線等級: 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07
住址: 木柵市立動物園
文章: 17381
現金: 5253 金幣
資產: 33853 金幣
預設

低格程序到底對硬碟進行了什麼操作?



實踐表明低格程序有可能進行下列幾項工作,不同的硬碟的低格程序相差很大,不同的軟體的低格程序也相差很大。

A. 對扇區清零和重寫校驗值

  低格程序中將每個扇區的所有字元全部置零,並將每個扇區的校驗值也寫回初始值,這樣可以將部分缺陷改正過來。譬如,由於扇區資料與該扇區的校驗值不對應,通常就被報告為校驗錯誤(ECC Error)。如果並非由於磁介質損傷,清零後就很有可能將扇區資料與該扇區的校驗值重新對應起來,而達到「修復」該扇區的功效。這是每種低格工具和每種硬碟的低格程序最基本的操作內容,同時這也是為什麼通過低格能「修復大量壞道」的基本原因。另外,DM 中的Zero Fill(清零)操作與IBM DFT工具中的Erase操作,也有同樣的功效。

B. 對扇區的標幟訊息重寫

  在多年以前使用的老式硬碟(如採用ST506接頭的硬碟),需要在低格程序中重寫每個扇區的標幟(ID)訊息和某些保留磁軌的其他一些訊息,當時低格工具都必須有這樣的功能。但現在的硬碟結構已經大不一樣,如果再使用多年前的工具來做低格會導致許多令 人痛苦的意外。難怪經常有人在痛苦地高呼:「危險!切勿低格硬碟!我的硬碟已經毀於低格!」

C. 對扇區進行讀寫檢查,並嘗試取代缺陷扇區

  有些低格工具會對每個扇區進行讀寫檢查,如果發現在讀程序或寫程序出現錯誤,就認為該扇區為缺陷扇區。



然後,使用通用的自動取代扇區(Automatic reallocation sector)指令,嘗試對該扇區進行取代,也可以達到「修復」的功效。

D. 對所有物理扇區進行重新編號

  編號的依據是P-list中的記錄及區段分配參數(該參數決定各個磁軌劃分的扇區數),經過編號後,每個扇區都分配到一個特定的標幟訊息(ID)。

編號時,會自動跳過P-list中所記錄的缺陷扇區,使用戶無法訪問到那些缺陷扇區(用戶不必在乎永遠用不到的地方的好壞)。



如果這個程序半途而廢,有可能導致部分甚至所有扇區被報告為標幟不對(Sector ID not found, IDNF)。要特別注意的是,這個編號程序是根據真正的物理參數來進行的,如果某些低格工具按邏輯參數(以 16heads 63sector為最典型)來進行低格,是不可能進行這樣的操作。

E. 寫磁軌伺服訊息,對所有磁軌進行重新編號

  有些硬碟允許將每個磁軌的伺服訊息重寫,並給磁軌重新賦予一個編號。


編號依據P-list或TS記錄來跳過缺陷磁軌(defect track),使用戶無法訪問(即永遠不必使用)這些缺陷磁軌。這個操作也是根據真正的物理參數來進行。


F. 寫狀態參數,並修改特定參數

  有些硬碟會有一個狀態參數,記錄著低格程序是否正常結束,如果不是正常結束低格,會導致整個硬碟拒絕讀寫操作,這個參數以富士通IDE硬碟和希捷SCSI硬碟為典型。有些硬碟還可能根據低格程序的記錄改寫某些參數。


一些低格工具做了些什麼操作:

  1. DM中的Low level format

  進行了A和B操作。速度較快,極少損壞硬碟,但修復效果不明顯。

  2. Lformat

  進行了A、B、C操作。由於同時進行了讀寫檢查,操作速度較慢,可以取代部分缺陷扇區。但其使用的是邏輯參數,所以不可能進行D、E和F的操作。遇到IDNF錯誤或伺服錯誤時很難通過,半途會中斷。

  3. SCSI卡中的低格工具

  由於大部SCSI硬碟指令集通用,該工具可以對部分SCSI硬碟進行A、B、C、D、F操作,對一部分SCSI硬碟(如希捷)修復作用明顯。遇到缺陷磁軌無法通過。同時也由於自動取代功能,檢查到的缺陷數量超過G-list限度時將半途結束,硬碟進入拒絕讀寫狀態。

  4. 專業的低格工具

  一般進行A、B、D、E、F操作。通常配合伺服測試功能(找出缺陷磁軌記入TS),介質測試功能(找出缺陷扇區記入P-list),使用的是廠家設定的低格程序(通常存放在BIOS或某一個特定參數模組中),自動使用相關參數進行低格。一般不對缺陷扇區進行取代操作。低格完成後會將許多效能參數設定為剛出廠的狀態。


這篇低格的介紹源自於一位硬碟修復高手,大師級的。。。
合適的低格工具能在很大程度上修復硬碟缺陷。正確的低格程序絕不會在物理上損傷硬碟。用不正確的低格工具則可能嚴重破壞硬碟的訊息,而導致硬碟不能正常使用。
在修改硬碟的某些參數後必須進行低格,如增加P-list記錄或TS記錄,調整區段參數,調整磁頭排列等。另外, 每個用戶都可以用適當低格工具修復硬碟缺陷,注意:必須是適當的低格工具。

上面已經介紹了初級修復的原理,也就是改正扇區訊息的錯亂,把缺陷扇區增加到成長扇區。下面我們就開始介紹一下幾款G表級的修復軟體的使用。
psac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3, 收花文章: 1631 篇, 收花: 3205 次
舊 2005-12-25, 05:49 PM   #8 (permalink)
榮譽會員
 
psac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3662
在線等級: 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07
住址: 木柵市立動物園
文章: 17381
現金: 5253 金幣
資產: 33853 金幣
預設

修復壞道最常用的軟體MHDD


1、MHDD是俄羅斯Maysoft公司出品的專業硬碟工具軟體,具有很多其他硬碟工具軟體所無法比擬的強大功能,它分為免費版和收費的完整版,本文介紹的是免費版的詳細用法。
2、MHDD無論以CHS還是以LBA模式,都可以訪問到128G的超大容量硬碟(可訪問的扇區範圍從512到137438953472),即使你用的是286電腦,無需BIOS支持,也無需任何中斷支持;
3、MHDD最好在純DOS環境下執行;
4、MHDD可以不依賴於主機板BIOS直接訪問IDE口,但要注意不要使用原裝Intel品牌主機板;
5、不要在要檢測的硬碟中執行MHDD;
6、MDD在執行時需要記錄資料,因此不能在被寫保護了的儲存於設備中執行(比如寫保護的軟碟、光碟等);
MHDD指令詳解
EXIT(熱鍵Alt+X):結束到DOS。
ID:硬碟檢測,包括硬碟容量、磁頭數、扇區數、SN序列號、Firmware固件版本號、LBA數值、支持的DMA等級、是否支持HPA、是否支持AAM、SMART開關狀態、安全模式等級及開關狀態……等)。
INIT:硬碟啟始化,包括Device Reset(硬碟重置)、Setting Drive Parameters(設定硬碟參數)、Recalibrate(重校準)。
I(熱鍵F2):同時執行ID指令和INIT指令。
ERASE:快速移除功能,每個移除服務機構等於255個扇區(資料恢復無效)。
AERASE:進階移除功能,可以將指定扇區段內的資料逐扇區地徹底移除(比ERASE慢,資料恢復同樣無效),每個移除服務機構等於1個扇區。
HPA:硬碟容量剪下功能,可以減少硬碟的容量,使BIOS檢測容量減少,但DM之類的獨立於BIOS檢測硬碟容量的軟體仍會顯示出硬碟原始容量。
NHPA:將硬碟容量恢復為真實容量。
RHPA:忽略容量剪下,顯示硬碟的真實容量。
CLS:清屏。
PWD:給硬碟加USER密碼,最多32位,什麼也不輸入表示取消。被鎖的硬碟完全無法讀寫,低格、分區等一切讀寫操作都無效。如果加密碼成功,按F2鍵後可以看到Security一項後面有紅色的ON。要注意,設定完密碼後必須關閉電源後在開機才會使密碼起作用;
UNLOCK:對硬碟解鎖。先選項0(USER),再正確輸入密碼。注意:選項1(Master)無法解開密碼。
DISPWD:解除密碼,先選項0(USER),再正確輸入密碼。在用DISPWD之前必須先用UNLOCK指令解鎖。要注意,除了用UNLOCK和DISPWD指令可以解密碼之外,沒有任何辦法可以解鎖。而且一旦將密碼遺忘(或輸入錯誤),也沒有任何辦法可以解鎖。如果解密碼成功,按F2鍵後可以看到Security一項後面有灰色的OFF。注意:選項1(Master)無法解開密碼。
RPM:硬碟轉速度量(非常不准,每次測量數值都不同)。
TOF:為指定的扇區段建立映像文件(最大2G)。
FF:從映像文件(最大2G)恢復為扇區段。
AAM:自動噪音管理。可以用AAM(自動噪音管理)指令「所聽即所得」式的調節硬碟的噪音。按F2鍵後如果有AAM字樣,就表示硬碟支持噪音調節。按鍵輸入AAM指令後,會顯示出當前硬碟的噪音等級,並且可以馬上就聽到硬碟的讀寫噪音,要注意硬碟的噪音和效能是成正比的,噪音越大,效能越高,反之亦然。進入AAM指令後,按0鍵可以關閉AAM功能,按M鍵可以將噪音調至最小(效能最低),按P鍵可以將噪音調至最大(效能最高),按+加號和-減號可以自由調整硬碟的噪音值(數值範圍從0到126),按L鍵可以獲得噪音和效能的中間值(對某些硬碟如果按+加號和-減號無效,而又不想讓噪音等級為最大或最小,可以按L鍵取噪音中間值),按D鍵表示關閉AAM功能,按ENTER鍵表示調整結束;
FDISK:快速地將硬碟用FAT32格式分為一個區(其實只是寫入了一個MBR硬碟分區表),並設為啟動,但要使用還需用FORMAT完全格式化。
SMART:顯示SMART參數,並可以對SMART進行各項相關操作。SMART ON可以開啟SMART功能,SMART OFF可以關閉SMART功能,SMART TEST可以對SMART進行檢測。
PORT(熱鍵Shift+F3):顯示各IDE口上的硬碟,按相應的數位即可選項相應口的硬碟,之後該口會被記錄在/CFG目錄下的MHDD.CFG文件中,1表示IDE1口主,2表示IDE1口從,3表示IDE2口主,4表示IDE2口從,下次再進去入MHDD後此口就成了預設口,編輯MHDD.CFG文件改變該值就可以改變MHDD預設的檢測連接阜。所以,如果進入MHDD後按F2提示Disk Not Ready,就說明當前硬碟沒有接在上次MHDD預設的那個口上,此時可以使用PORT指令重新選項硬碟(或更改MHDD.CFG文件)。
CX:對昆騰CX和LCT(包括LA、LB、LC)系列硬碟進行尋道測試,可以考驗這兩類硬碟上的飛利浦TDA5247晶片的穩定性(因為品質不好的5247晶片在頻繁尋道時最容易露出馬腳)。按ESC鍵停止。此指令也可用在其他硬碟上,它主要通過頻繁隨機尋道來提升硬碟電機驅動晶片的溫度,從而測試硬碟在強負荷下的穩定性。
WAIT:等待硬碟就位。
STOP(熱鍵Shift+F4):關閉硬碟馬達。
IBME:檢視IBM硬碟缺陷表(P-LIST)。此時要記錄大量資料,缺陷表越大,產生的文件(在IBMLST目錄下)越大,如果MHDD存在軟碟上的話,有可能會空間不足;
FUJLST:檢視富士通硬碟缺陷表(P-LIST)。此時要記錄大量資料,缺陷表越大,產生的文件(在FUJLST目錄下)越大,如果MHDD存在軟碟上的話,有可能會空間不足;
MAKEBAD:人為地在某個指定區域內製造壞道。注意,由它產生的壞道很難修復。
RANDOMBAD:隨機地在硬碟的各個地方產生壞道,按ESC鍵停止產生。注意,由它產生的壞道很難修復。
BATCH(熱鍵F5):批次處理。
R(熱鍵F3):硬碟復位。比如使用了PWD加密碼後,為了使密碼馬上生效,可以用此指令。
FUCKFUJ、KILLFUJ、AKILLFUJ:都是刻意破壞富士通硬碟的指令,一定謹慎使用,否則硬碟將被徹底損壞,無法修復。某一切正常的富士通硬碟,在使用FUCKFUJ指令後,僅一、兩秒種,就提示破壞成功,重新啟動後,連自我檢驗動作都消失了,主機板檢測不到,硬碟徹底報廢。
SCAN(熱鍵F4)
psac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3, 收花文章: 1631 篇, 收花: 3205 次
舊 2005-12-25, 05:55 PM   #9 (permalink)
榮譽會員
 
psac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3662
在線等級: 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07
住址: 木柵市立動物園
文章: 17381
現金: 5253 金幣
資產: 33853 金幣
預設

http://img463.imageshack.us/img463/9976/hddd16wz.jpg

目前能找到的免費新版本為MHDD4.6,軟碟版本和ISO兩種。執行需要回寫資料,所以都是在記憶體中虛擬硬碟來執行。網上最流行的就是2.9版本了,應為有漢化。


http://img463.imageshack.us/img463/4954/hddd28zz.jpg


圖上少打了個[Standby after scan]:掃瞄結束後關閉硬碟馬達,這樣即可使SCAN掃瞄結束後,硬碟能夠自動切斷供電,但主機還是電源的(屬於無人職守)

軟體執行後批次處理已帶PORT指令,所以直接進入硬碟選項界面。
輸入SCAN指令或快捷鍵F4,進入掃瞄參數界面。
[Star LBA]設定開始掃瞄的LBA值。
[End LBA]:設定終止掃瞄的LBA值。
[Remap](重新映像):是否修復壞扇區。
這個指令的意思就是是否用備用扇區來取代掃瞄的超時扇區,也就是把壞道加入到G表中。
[Timeout(sec)]:設定超時值,預設值為240。
包括其他修復軟體都是以這個數值來界定扇區的缺陷,超出這個數值被認為缺陷扇區。
[Standby after scan]:掃瞄結束後關閉硬碟馬達,這樣即可使SCAN掃瞄結束後,硬碟能夠自動切斷供電,但主機還是電源的(屬於無人職守)
[Loop the test/repair]:循環檢測和修復,主要用於反覆地修復頑固型壞道。
[Erase WAITs](移除等待):此項主要用於修復壞道,被修復的地方的資料是要被破壞的(因為Erase WAITS的每個移除服務機構是255個扇區)。
實際套用中,此項用到不多。按照修復原理G表級壞道修復是不損壞資料的。


http://img525.imageshack.us/img525/1482/hddd39iw.jpg
頂上一行是會閃亮的略語:
左半部是暫存器狀況,
它反映硬碟最重要的幾種情況。
BUSY 儲存於器對指令無反應
DRDY 儲存於器找到
WRFT 寫入錯誤
DRSC 儲存於器初檢通過
DREQ 儲存於器接受訊息交換
CORR
INDX
ERR 該處紅色閃亮,指出現某種錯誤,同時右半部的狀態指示反映錯誤的形態。

右半部(當左半部「ERR」閃紅時)
AMNF 位址標記出現錯誤,
T0NF 找不到0磁軌
ABRT Abort,拒絕指令
IDNF 扇區標誌出現錯誤
UNCR 校驗錯誤,又稱ECC錯誤
BBK 壞塊標記錯誤

2部分之間有一塊空檔。如果硬碟被加密,那裡就會亮起紅色「PWD」字樣,而如果是作過HPA「截短」處理,則閃亮「HPA」,就只有這2種。
在這一行狀態指示下面是硬碟的參數。
左半部反映硬碟的現有參數(啟動時需按下<F2>),右半部分是測試時磁頭位置。
在表面測試時,右邊會有一個視窗。第一行是測試速度;底下是2個完成百分比數。
表面測試速度並不參照DMA規範,根據您的主機板,可能您的某個HDD開始的時候會達到50Mb/sec。
在表面測試程序中,我們將會看到不同顏色的「小方塊」,一塊相當於255扇區(LBA制式),或者是63扇區(CHS制式)。
4.6版本其實已經很直觀,各種顏色的方塊已經加了時間說明。對於紅色方塊和嚴重超時紅X,都會加入到G表中。
我們在具體使用中。對於出現壞道的硬碟,首先要把能匯出的重要資料先制作備份,必定修復還是有風險的。如果多次掃瞄仍有壞道出現,可能是你的G表滿了。



硬碟版是從虛擬盤中抽取出來的,可以用。不過不要執行在你需要修復的硬碟上。
軟碟版本和ISO都是啟動後虛擬硬碟來操作。
還有2.9的漢化版本。要載入中文平台,。
psac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3, 收花文章: 1631 篇, 收花: 3205 次
 



發表規則
不可以發文
不可以回覆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論壇啟用 BB 語法
論壇啟用 表情符號
論壇啟用 [IMG] 語法
論壇禁用 HTML 語法
Trackbacks are 禁用
Pingbacks are 禁用
Refbacks are 禁用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4:35 AM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4,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SEO by vBSEO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