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所以,這種通訊可否稱之為「美麗的誤解」呢?
A誤會B為同國的人,所以A就敞開大門歡迎B,B也誤會A為同國的人,所以B也敞開大門歡迎A。實際上二個人卻分屬不同國家,只是剛好都講英文,聽的懂對方在講什麼,自己講的對方也聽的懂。 那麼,「在標準TCP/IP協定運作下,區網內A電腦與B電腦IP Address必須位於同一子網段才能通信」這個立論是錯的,因為本例就是此立論的例外...。可惜一般教科書或學校比較不會探討這部分。 或許也可以這麼看待:從classful到classless的改變,沒有順道變更IP封包的規格才造成這種誤謬。classful不需要mask,classless卻需要mask,但mask值不隨封包傳送,而是節點保留自己的mask來判斷封包該走哪個介面。 放到廣域網路上來看,classful與classless是可以並存的,因為所有的router只需要由封包的目標位址去計算判斷該封包的出口介面,該封包就可以一直被傳送到目的地。 這結果造就了今天方便的網際網路,卻也埋下了危險因子。惡意的封包無法透過這一層協定被阻隔拋棄,當然有人會說第三層本來就不是要做過濾的動作,只是小弟認為"以量取勝"(時間週期內遞送處理最多的封包數)和"以質抑量"(透過快速有效的辨識直接剔除不良封包)某個程度上是可以取得做法上的平衡的。 |
__________________ 的歷流光小,飄颻弱翅輕。恐畏無人識,獨自暗中明。 [IMG][/IMG] |
|
![]() |
送花文章: 127322,
![]() |
向 rezard 送花的會員:
|
![]() |
#2 (permalink) | ||
管理員
![]() |
![]() 引用:
![]() 這本書對於 TCP/IP 有著極精湛的論述,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Bible,可惜 Stevens 大師已不在人世(我記得他過世了),不能再受大師薰陶,實為人生一大憾事。 引用:
目前如果真的要做到實體的隔離,可能要靠 cisco 的 switch or router 來建 vlan。 |
||
![]() |
送花文章: 8870,
![]() |
向 Admin1 送花的會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