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萊姆論壇

返回   史萊姆論壇 > 教學文件資料庫 > 系統 & 硬體安裝及故障判斷技術文件
忘記密碼?
論壇說明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Google 提供的廣告


 
 
主題工具 顯示模式
舊 2003-08-10, 02:24 AM   #1
psac
榮譽會員
 
psac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3662
在線等級: 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07
住址: 木柵市立動物園
文章: 17381
現金: 5253 金幣
資產: 33853 金幣
預設 筆記型購買須知(Laptop FAQ v6.0)

筆記型購買須知(Laptop FAQ v6.0)

原作:
http://bbs.mit.edu/cgi-bin/BBS0an?/...shopping/Laptop
作者: piglet (花心的小豬∼昏昏欲睡中∼)


切入正題之前,還是先說幾句廢話吧。
從v5.0到現在也有半年多了,實在是懶,不過也的確有必要把一些新東西加進去了。
從開始寫這個FAQ到現在,總是會有些人跳出來罵街。我固然知道這個FAQ裡面有很多
比較主觀甚至武斷的觀點,但是也不打算就此放棄它們。要說求同的話,在此我希望
能把自己的經驗介紹出來供大家參考。假如這能對你購買和使用Laptop都能有所說明 ,
那也就算是達到了我的目的了。即使不能存異,你要覺得不瞭然,大可以把它當成廢
話。不過有什麼高見,請你說出來聽聽,也算教育一下大家。否則就請閉嘴,最反感
那些躲在角落裡面哼哼唧唧的。貶低別人還不容易?不過在貶低別人之前,至少也顯
示一下你有這個資格吧?我不敢說不聽我的話你肯定會後悔,但是我敢保證聽我的話
你肯定不會後悔,如是而已。

首先,希望你始終把一句話放在心上,那就是:
Laptop is Laptop!
為什麼這麼說呢?——一方面,你可以DIY Desktop、Workstation乃至Server,但
是Laptop至今基本上仍可以說不能DIY;對於Desktop你可以盡情發揮去追求效能的極
限,而Laptop卻不得不在許多矛盾中尋求妥協和平衡。所以,哪怕你是一個DIY的老
手,也請不要把過去對於Desktop的經驗生搬硬套過來。另一方面,雖然在陽光照射
不到的地方和時候,月亮也可以為我們帶來光明,但是月亮的光華永遠不會像陽光那
樣燦爛。同樣的道理,雖然如今Laptop的效能越來越高,功能也越來越豐富,但是在
可以預見的將來,在很多地方Laptop還是不能同Desktop相媲美,更不要說替代Desktop
了。
所以,Laptop is Laptop!



※※※※※※※※※※※※※※※※※※※※※※※※※※※※※※※※※※※※※
1)Q:我究竟需不需要Laptop?我需要一台什麼樣的Laptop?
※※※※※※※※※※※※※※※※※※※※※※※※※※※※※※※※※※※※※
A:Laptop價值不菲,而且貶值快、昇級空間小,所以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慎重。當
然,你要是暴發戶、趕時髦或者窮得叮噹響還非要買Laptop不可的話自然令當別論。

首先,你要明確兩條底線——第一是你能接受的最低效能和質量,不要一味地貪圖
便宜。為了省錢,買一個拿到手就不滿意的雞肋,偏偏又處理不掉,到頭來兩三年都
不爽,那才不值得呢;第二是你能接受的最高價錢,切忌看到「大減價」就搶,這樣
做很可能不久你就要為預算超支而苦惱。說到配置,Laptop屬於性價比相對比較低的
產品——比起Desktop來,隨著配置提高,價錢上漲的速度要快得多。而同時它又是
降價最快的電腦產品之一。所以為了保護你的投資,請盡量恪守「夠用即可」的原則。

之後,你要明確你要用機器來幹什麼。如果就是放在家裡當成Desktop來用(儘管
我非常不屑於這種做法,但事實上有不少人這麼干),而且這是你唯一的電腦,那麼
你應該選項配備有14"以上的大螢幕和DVD或CDRW光碟的機型(不過不要選全內裝的All-
in-One機型,而應該選項光軟互換型,因為軟式磁碟機、ZIP等等都已經過時了,逐漸被淘
汰中。同時,根據我的經驗和瞭解,DVD/CDRW的Combo Drive的可靠性不佳,而且價
格昂貴,不是特別需要也最好在DVD和CDRW之間選項一種);其實,假如你同時還有
Desktop的話,通常用不著那麼高的配置而應該更多地考慮便攜性;你要是經常帶著
本本出門,就千萬別選那些傻大黑粗的All-in-One機型(嗯,想兼顧鍛煉身體者除外);
如果只是打字、上網、看DVD,那麼Pentium III 500-600MHz以上的CPU就綽綽有餘
了;要是你一定想要用Laptop做AutoCAD、Photoshop、3D Max、MatLab……或者玩最
新的3D遊戲(天哪!你、你、你不會真想這麼做吧?!),那麼就必須配備更快的CPU
和顯示卡,還有更大的記憶體、硬碟和顯示器。不過,要比速度的話,再好的Laptop也不
如便宜得多的Desktop。如果不是非要跑到荒郊野嶺搞設計、玩遊戲,還是買Desktop
吧。

買Laptop時也不用過多考慮昇級的問題——Laptop的昇級空間實在是極其有限。相
對於提高效能,更重要的還是功能的擴展性,比如Wireless LAN、USB 2.0/Firewire
等等。對於Laptop,功能擴展可以通過插入不同的PC Card來實現,所以PC Card插槽
的數目就成為了影響擴展性的重要指標。通常Ultra Portable的Laptop只有一個插槽,
而Thin & Light和All-in-One的機型都有兩個插槽。當然,也有例外的,比如Compaq
的Evo系列中的一些型號,還有Dell的一些型號,明明是光軟互換的Thin & Light機
型,也只給了一個PC Card插槽。當然,一開始就整合各種功能是最方便最理想的。
但是這裡又有一個成本考慮,因為很多時候選項整合功能比起購買相應的PC Card來
擴展要貴一些。所以你需要靈活選項,比如近期內不打算添置外置硬碟/光碟或者時
Camcorder,那麼USB 2.0/Firewire目前對你而言就不是必要的投資。不要為一兩年
後的需要擔心——那個時候這台機器屬不屬於你或者其整體效能是否勝任你的需要還
未可知呢!另外,記憶體插槽的數目也是需要注意的Feature之一,這點我們在後面講
到記憶體的時候再討論吧。

設計的合理性、生產和質檢也很重要。這當中有不少容易被忽略的細節,容我稍後
詳述。Laptop同Desktop不一樣,技術複雜結構精細不說,還有大量因品牌、型號而
異的非標準設備,出了問題往往是無法自己解決,非得要靠廠家的技術服務不可。所
以相對於Desktop,Warranty對於Laptop來說就更加重要了。這個也讓我們在後面再
來慢慢討論好了。

※※※※※※※※※※※※※※※※※※※※※※※※※※※※※※※※※※※※※
2)Q:哪個牌子/哪個型號的Laptop最好?
※※※※※※※※※※※※※※※※※※※※※※※※※※※※※※※※※※※※※
A:應該說這個問題永遠沒有標準答案。首先,個人的需求、經濟能力、偏好等等
都是千差萬別。其次,品牌固然代表了該公司整體的技術實力、產品和服務質量以及
對待消費者的態度,但是任何一個牌子的產品都是良莠不齊,因此購買的時候還是必
須要落實到具體的型號上。

IBM——最值得推薦的還是IBM的Thinkpad。呵呵,肯定又有人要跳出來說我是IBM
的義務宣傳員、賣二手Thinkpad的奸商甚至是IBM的大股東了。我是喜歡Thinkpad,
但是絕對不是迷信IBM這個牌子,我甚至也從來沒有像某些人編派的那樣說過只要是
Thinkpad就好。IBM也有糟糕的產品,比如75GXP系列硬碟就出現了大量返修的問題。
不過Thinkpad的Business Line的質量確實是有口皆碑,沒的說。當然Thinkpad也不
是十全十美,有的人會覺得它的外形不夠Fancy,有的人用不慣TrackPoint或者對沒
有「Windows」鍵感到很惱火……嗯,還有就是價格偏高啦,如果沒有Deal的話,確
實讓普通人比較難以接受。

買Thinkpad一定記著選商用型的A、T、X三個Series之一(A——All-in-One,光
驅軟式磁碟機全內裝型,碳纖維外殼,效能很不錯,價格相對便宜但是比較笨重;T——
Titanium,光軟互換型的,鈦合金外殼非常舒服,效能優良,體積和重量也很適中,
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價錢了;X是UltraPortable全外置型的,全鈦合金外殼),
而不要選家用型的R Series。後者不是IBM自己生產而是由台灣廠商(好像是Acer)
給OEM的(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是指那些沒有自身品牌,為
別人代工生產的廠商。現在大陸的聯想、方正、同方等牌子的Laptop基本上都是由台
灣廠商給OEM的,只是是貼上各自的標籤罷了)。我倒不是歧視OEM產品,想想Dell自
己並沒有工廠,它賣的所有整機、配件都是OEM的,但它卻是當今全美最大的個人電
腦廠商(據ironarmor老凶說Dell也是有工廠的,不過至少相當大一部分Dell的機器
是台灣廠商OEM的)。說實話R Series並不見得比其它牌子的低端型號差,但比起A、
T、X Series來,無論設計、用料還是生產都要差得多,其前身i Series甚至因為毛
病太多而被人「愛稱」為「Stinkpad」。其實問題的關鍵是,如果說A、T、X Series
雖然貴,但是看在質量份上這錢還算花得值的話,那R Series就純粹是貼上名牌商標
的作坊貨了。除非你是衝著「IBM」這個牌子去的,否則與其買R Series還不如買Dell
划算。

最近階級鬥爭出現了新動向——IBM回應Intel的所謂「Transportable Laptop」
的號召,推出了使用Desktop CPU的All-in-One機型G Series。對於Desktop CPU我們
稍後再來批判。就這個G Series本身,可以認為就是Stinkpad i Series的復活。除
了那個自然傾斜的鍵盤,其它實在是乏善可陳。

Dell的機器配置總是很前衛,各種各樣的新配件,也甭管有用沒用,統統率先往機
器上裝。估計是從配件商那裡得了不少優惠,也得益於他們的直銷方式,所以相近的
配置,比起其它牌子來價錢總是便宜不少。Dell機器的設計,個人認為總體上還湊合,
但也有不少不盡人意之處,比如很多型號外形醜惡,一些新型號有所改觀但是又有著
只有一個PC Card插槽的不足。至於用料和生產嘛,為了降低成本有時候就只有做出
些犧牲了,你自己看著辦吧。買Dell的機器有兩個原則:一是等Mail In Rebate、免
費昇級配置等Promotion,再加上Coupon才算便宜;二是一定要當成Barebone來買,
千萬不要想什麼有的沒的比如從Dell配記憶體(對於Desktop,光碟、硬碟、顯示卡等都
一定要選最低的配置)。質量雖然一般般,Dell的售後服務倒是一向相當不錯,雖然
說你可能需要一個免提的電話,呵呵。

如果預算允許,建議買商用型的Latitude Series而不要買家用型的Inspiron Series。
一般來說,商用機在設計、生產、質檢、售後服務等各方面都比家用機要好,當然價
格也要高一些。當然,作為個人用戶,你也要考慮一下值不值得為商用機型的那些軟
件和服務多花錢(要知道商用機和家用機不同,後者機通常預裝Windows XP Home和
MS Works Suite/WordPerfect,而前者通常預裝的是Windows XP Pro和Office,這些
東東要貴上很多。偏偏Laptop既不能自己DIY,也沒有裸機賣,大家的盜版軟體就英
雄無用武之地了……另一方面,多數人也並不需要商用機那種上門或者加急的售後服
務)。在此我個人推薦UltraPortable的Latitude C400/D400,如果不是特別需要,
不推薦太小的Latitude X200,原因容我稍後詳述。;而Thin & Light機型,因為前
一陣子Inspiron 600m有不少人抱怨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所以大家不妨再觀望一段
時間,或者考慮Latitude D600。500m/D500同600m/D600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使用了
整合顯示卡,而後者是獨立顯示卡。假如你不Care 3D效能,也不Care損失一點點系統性
能的話,前者的性價比顯然要高不少。All-in-One的Inspiron 8500,雖然效能肯定
沒有問題,但實在太沉了,所以堅決不推薦(除非你喜歡鍛煉身體……反正我是已經
聽到很多人為此訴苦了)。不過Inspiron 8500比起它的前身Inspiron 8200有個最大
的改變就是它使用了寬螢幕的LCD(1280x800/1680x1050/1920x1200)。羨慕Apple
PowerBook G4的LCD的人也許會對這點感興趣。不是窮瘋了千萬不要買最低端的Inspiron
1100或者5100。雖然這兩個機型現在劣跡還不顯著,不過對於它們的前身Inspiron
2650實在是聽到不少的抱怨——笨重、醜陋、生產粗糙、硬碟和風扇噪音大、莫名其
妙當機……而這兩款更是使用了Desktop CPU,和IBM的G Series是一路貨色。

Compaq和HP的口碑一般,總的說來質量比不上IBM,性價比則未必是Dell的對手。
商用型的Evo和Omnibook Series口碑不錯,而家用型的Presario和Pavilion Series
可惡臭名昭著,最好不要買。不過也不能一概論之,像Omnibook 6000,就有不少人
抱怨有硬碟故障率高、噪音大等毛病。我用過的Compaq Evo N400c還有我Roommate的
Compaq Evo N160都很不錯。

SONY的外形挺時髦,用料和生產也不錯。但除此之外,實在是乏善可陳——軟硬體
相容性差、不結實、價格昂貴……SONY畢竟是做電器起家的,電腦不是它的老本行,
關鍵它還經常自以為是地搞些莫名其妙的東西,不出問題才怪。比如內裝記憶卡讀寫
器的想法本來不錯,但它非要自己搞個MemoryStick——雖然有省電、快速等優點,
但是成本高,又還缺乏相容性。又如它的某些型號的Laptop(SR Series)裡面使用
的記憶體條是特殊的Mini SODIMM,沒法與其它機器通用。這些做法等於是強迫消費者
去適應SONY的「標準」,購買它高價的特殊產品,自然會遭人詬病了。還曾經有報
道說在R505 Series上,如果使用Nero就會導致Docking Station內的CDRW Drive燒
毀(感覺和CIH差不多吧?)。其它譬如毫不考慮便攜性,使用16" LCD顯示器的GRX/
GRV Series(光AC Adapter就有一磅多重!),以及過分追求超輕超薄的SR Series
和PictureBook(實在想不出在那個小螢幕上用那種計算器似的袖珍鍵盤能幹什麼活,
倒是更像一個玩具)。

不過SONY也有一些可圈可點之處,例如它的所有機器都有Firewire(SONY自己非
要稱之為「iLink」)接頭,方便同Camcorder等外設的連接。又如新的Z1/VX Series,
採用了14" 的LCD顯示螢幕,同時又具備全外置、超輕超薄的特點,代表了Laptop的一
個值得肯定的發展方向。R505 Series的後續產品V505 Series,將本來在Docking
Station內的光碟做成內裝的,但是LCD只有12",比起Fujitsu帶13" LCD的Lifebook
S Series又沒有重量優勢,實在是有些不倫不類。

Fujitsu是很有意思的一個公司。雖然在北美市場上它不如其它牌子那麼流行,不
過Lifebook S Series還是很有名的。因為它是現有4.5 lbs以下的UltraPortable機
型中唯一擁有內裝光碟和大於12" LCD的。假如你每天需要坐兩、三個小時地鐵上下
班,又懶得把電影拷到硬碟上,那它就派的上用場了。新的Lifebook S2010 Series
使用了Low-Voltage Mobile Athlon XP-M,AMD的這款新CPU效能和功耗略遜於Intel
最新的Pentium-M,但是價格低得多。所以不失為追求性價比的好選項。

至於Toshiba的機器,其高端型號(Tecra、Portege Series)的設計、質量都還不
錯,但是,低端型號(Satellite Series)就非常糟糕了。而且Toshiba在很多型號
裡面使用了Desktop的CPU(比如Satellite 180x、190x)。而且我之所以從來不向任
何人推薦Toshiba的機器,還有另外的原因——又不是找不到更好的替代品,為什麼
非要買日本貨不可?尤其是Toshiba這種垃圾公司的產品!當年臭名昭著的東芝筆記
本軟式磁碟機事件中,這個公司對美國人卑躬屈膝,對中國人不屑一顧的醜惡嘴臉,任何一
個有血性的中國人應該不會就此輕易忘記了吧?

還有一些韓國、台灣的不太知名的品牌,比如WinBook、KDS、Acer、華碩等等,以
及國內的聯想、方正、同方……總的來說還湊合,不過我不看好它們。首先,不少小
公司的設計、生產能力明顯不足,有些純粹就是讓人代工自己只管貼個商標;其次,
這些公司的售後服務始終是不如IBM、Dell等大公司。總之,要不要圖便宜買這些牌
子的Laptop,你好好考慮考慮,自己拿主意吧。

最後再強調一次,每個牌子都有很多不同的型號,只要不是窮得丁當響卻還非要買
個Laptop趕時髦,就盡量不要買最低端的型號。舉個例子,IBM R/G Series、Dell的
Inspiron 1100/5100、Toshiba的Satellite Series……正所謂「便宜沒好貨」,這
些便宜機種機器為了降低成本,從設計、用料、生產、質檢直到到售後服務各個方面都大
打折扣(比如Compaq Presario Series的軟體、驅動程式支持比起Evo/Armada Series
差了很多),很可能某些關鍵設備還給你來個濫竽充數的貓膩(比如用Desktop CPU、
用HPA而不是TFT的LCD顯示器、用鎳氫而不是鋰電池……)。要知道,一台Laptop的
好壞,不單單是由CPU頻率,記憶體、硬碟和液晶顯示器的大小,抑或外殼的花哨程度
來定的。決定性的因素的往往是那些不容易量化或者外表上看不出來的東西,比如LCD
顯示器、電池、主機板、鍵盤等的質量,以及設計、生產、質檢和售後服務等等。就好
比福特和奔馳,大家都是一個引擎四個輪子,沒準前者馬力還更大跑得更快,你能說
它就更好?千萬不要被眩目的配置表或者時髦的外表所蒙蔽——「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正是古今中外JS們騙錢的不二法門。其實無論買Laptop還是Desktop,光看配置表就
做決定都是最愚蠢的做法,否則只要把最高階的零件堆砌起來就是究極機器了,世界
上哪有這麼簡單的事情?

當然,也肯定有人要說:「我的機器就是被你宣判為『垃圾』的×××,怎麼從來
沒有出什麼大問題……?」這就好像是別人告訴你,亂搞還不戴Condom是會得AIDS的,
你非要說:「胡說!我遊戲花間幾十載,怎麼就屁事沒有?」——我說某個型號是垃
圾,就是指很多人的教訓證明了這個型號的質量的確成問題,不值得去冒這個險而已。
你非要自己去吃螃蟹那自然是你的自由,也沒人敢保證那些問題就肯定會出現在你面
前,這就好像再好的型號也一樣有次品一個道理。




※※※※※※※※※※※※※※※※※※※※※※※※※※※※※※※※※※※※※
3)Q:在機器的整體設計上有什麼需要注意的細節嗎?
※※※※※※※※※※※※※※※※※※※※※※※※※※※※※※※※※※※※※
A:對於Laptop,除了考慮配置、價格、質量等因素,設計上的一些細節與合理性
其實也很重要。未必是多麼了不起的新技術,所以在購機的時候很多人都忽略了這個
問題,但這恰恰是一個不容忽略的問題,因為它直接關係到你的使用感受。如同一道
菜,機器的配置決定了營養成分,而設計的優劣則決定了它是否可口、好不好消化。

舉幾個例子吧。Thinkpad的螢幕頂端有一個可以照亮鍵盤的LED小燈——不是啥高
科技的玩意兒,但是非常體貼——讓你在光線不足又不方便開燈的時候也能輕鬆打字;
Compaq的機器很多用的是JBL的Speaker,據說音質更好(雖然我覺得對於Laptop,再
好的Speeker也不如一套塑料音箱……);Thinkpad的Trackpoint的按鍵就要比Compaq、
HP、Dell等的舒服得多(不過在T30、T40這些新型號上面,很媚俗地加上了Touchpad,
搞得有些不倫不類。特別是對於喜歡Trackpoint的人,按鍵變小了反而沒有原來好用
了);有的機器的Touchpad為求手感而放在靠左邊的位置,但假如你是個左撇子的話,
這反而會讓你感到很不舒服……

個人認為鍵盤是一台Laptop上最重要的設備之一,因為對於相當多的人來說,Laptop
的主要用途就是Office、編程、上網等等,而這些工作很多都包括了大量的鍵盤輸入。
可惜的是,鍵盤質量的重要性又常常被忽略了。要注意的第一點是按鍵的大小(通常
稱為「Key Pitch」)。Full Size的鍵盤,Key Pitch要有19mm,即使是UltraPortable
的機器也最好不要小於18.5mm,否則的按鍵太小,打起字來會非常難受(除非你喜歡
向人炫耀你的「纖纖玉手」……);第二是鍵程,就是擊鍵時候按鍵的上下行程(又
稱為「Key Stroke」或者「Key Travel」)。最好能有3mm,至少也要在2.5mm上下。
鍵程過短的話,打字的手感就可能會跟按計算器一樣彆扭。通常前面所說的這兩個問
題在一些UltraPortable的電腦上比較突出,尤其是SONY等公司的一些片面追求超輕、
超小、超薄的電腦上問題尤為嚴重;最後需要注意的就是各種輔助功能鍵如Fn、Ctrl、
Win、Alt、PgUp、PgDn、Ins、Del等的大小和位置了。比如我喜歡Thinkpad的一個理
由就是PgUp、Del等鍵的安排非常接近Desktop。也有人不喜歡Thinkpad因為它沒有Win
鍵(不過IBM有一個小程序叫「Keyboard Customizer Utility」可以讓你把某一個不
常用的Shift/Ctrl/Alt鍵remap成Win鍵)。當然,還有人不喜歡Thinkpad因為它的Fn
鍵在最左邊,這算是個人習慣問題吧,至少我對此還沒有什麼不滿的 :} 說到鍵盤的
話,普遍的共識還是認為Thinkpad的鍵盤最好。當然,你要是不常用鍵盤大概也就不
care了。不過像我這樣喜歡灌水的傢伙,自從用了Thinkpad之後再也不想用其它牌子
的機器了。

經常去eBay逛逛的話你就會發現,市面上出售的二手Laptop中,不少都有一個共同
的毛病——LCD顯示器的Hinge有裂痕乃至斷裂。經常的開合程序中,Hinge是受力最
集中的地方。所以現在的Laptop通常都用金屬材料製造Hinge。但是一些比較老的機
器上的Hinge還是塑料製成的,這很可能成為你鍾愛的Laptop上最先損壞的設備,而
且還不好修配。要在使用中避免Hinge損壞的話,最好開合的時候雙手同時用力(這
和戴眼鏡一樣的道理)。Thinkpad的蓋子上裝了兩個lock,大概就有強迫使用者養成
這個習慣的目的吧 :} 當然,也要注意避免外力比如摔落、擠壓等等的損傷。Thinkpad
的蓋子周圍的一圈邊框的設計,主要就是為了避免合上蓋子後,因為擠壓造成上蓋和
機體的相對位移。我之所以喜歡Thinkpad,很多時候就是因為這些小地方給人的感覺
很體貼 :}

不少機器為了減小重量、體積和增強散熱,採用了金屬材料的外殼。通常都用強度
高密度小的鎂鋁合金(吼吼,我倒是很想看看能不能燒起來……),而Thinkpad的T、
X兩個Series則是採用了鈦合金來製造外殼。說到這裡,有必要討論一下Laptop機體
的散熱問題。不同型號的Laptop因為散熱系統設計不同,熱量的分佈會有很大差別。
條件許可的話,最好能夠現場試機一段時間,再摸摸機器底部的溫度。如果溫度太高
的話,把本本放在大腿或者肚肚上用會非常自虐的哦!另外,最近買了Thinkpad T23
的人不少,也就看到有人抱怨左手腕托的位置很燙。我查了查,那個位置就是安裝硬
盤的地方。而為了給硬碟散熱,IBM還專門想辦法把熱量傳送到外殼……所以,就有
人哀鳴左手要變成烤豬蹄了 :} 這算是T23的一點美中不足吧,不過好像到了T30之後
的機器就好了。

嗯,最後是看看I/O接頭的安排是否合理。這主要是個人習慣的問題,我就不多說
了。比如我就寧願電源、MODEM、網路卡、USB等等所有的接頭都在機器後面,這樣無論
線纜從左邊來還是右邊來都不會覺得彆扭(尤其我喜歡躺在床上,把機器也倒著放……)
總之,買機器的時候最好仔細把各個方向的照片仔細看看。即使你打算在網上買機器,
最好也能看看、用用商店裡或者別人的相同、相近型號的機器,再來作決定。

BTW,對Thinkpad有興趣的話,可以去這裡看看:http://www.ibmuser.idv.tw ,很
多相當有專業水準的文章哦!

The unknown SPACE (Sun Jun 8 00:58:52 2003), 站內郵件

※※※※※※※※※※※※※※※※※※※※※※※※※※※※※※※※※※※※※
4)Q:應該買哪種/多快的CPU?
※※※※※※※※※※※※※※※※※※※※※※※※※※※※※※※※※※※※※
A:這個這個……要看情況而定了。而且,CPU這東西更新換代挺快的,所以我們也
來「與時俱進」一把好了。

還是先炒一炒陳飯好了。如果你需要高效能、低功耗、輕巧、電池壽命長而又相對
便宜的Laptop,建議你選項1GHz以上的PIII-M。相對於Coppermine內核的Mobile PIII,
它採用0.13微米製程的Tualatin內核,前端總線從100MHz提高到133MHz,CPU核心內
集成的全速二級緩衝從256KB增大到512KB,主頻最高達到1.33GHz,工作電壓更低,
能耗也更小。所以綜合效能尤其是效能/功耗比來看仍然是一款非常出色的移動CPU。

那麼,現在仍然有不少人感興趣的P4-M呢?自始至終我都不認為這是一款值得推薦
移動CPU。為什麼這麼說呢?一方面從效能上看,P4的效能依賴於高主頻和高記憶體帶
寬。但事實證明1.6GHz搭配DDR記憶體的P4-M在多數應用程式中的表現還不如1.2GHz搭
配SDRAM的PIII-M。假如你覺得「Pentium 4」這名字聽起來氣派時髦,或者把效能當
作絕對優先考慮,那也請選項2GHz以上的。相對於PIII,P4的優勢在於高記憶體帶寬和
SSE2多媒體指令集,這往往只有在執行一些特定的程序比如線性多媒體處理的時候才
能體現出來,經常還需要軟體針對SSE2進行過專門的最佳化。另一方面,從能耗來看,
P4-M的功耗比PIII-M高出很多(簡單比較的話,PIII-M 1.2GHz的最大功耗是約22W,
而P4-M 1.7GHz是30W)。原因很簡單——頻率。P4的IPC(Instructions Per Clock
Cycle,每個時鐘週期能執行的指令數)不如PIII或者Athlon,要達到高效能就必須
執行在很高的時鐘頻率下,而有超頻經驗的人都知道CPU的功耗隨頻率提升而顯著增
高。高功耗不僅僅會縮短電池壽命,而且也提高了對散熱系統和電池的要求,造成系
統整體體積、重量和噪音的上升。綜合以上兩點來看,P4-M實在不是一款理想的移動
處理器。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認為P4-M只是在PIII-M和Pentium-M(Banias)之
間的一款過渡型產品。

顯然Intel自己也意識到了P4-M效能/功耗比低這個致命缺陷,所以在開發新的移動
處理器的時候他們並沒有採用P4的NetBurst架構,而是回到了PIII的P6架構。事實證
明,P6架構在效能和功耗上有著相當完美的平衡。但是又不能簡單地說Pentium-M就
是增強版的PIII,因為比起PIII來它也有著相當大的改動。

首先,為了突破PIII存在的1.4GHz左右的頻率壁壘,Pentium-M加大了內部流水線
的長度。形象地說,就是把一個指令分成更多的步驟,這樣每個步驟需要的時間更短,
CPU就能以更高的頻率執行。P4之所以能上到3GHz以上,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有著
高達20級的超長流水線。雖然Intel沒有公開Pentium-M的流水線的確切長度,一般估
計應該在PIII的12級和P4的20級之間。加長的流水線帶來了進一步提高CPU時鐘頻率
的空間,石同時也增大了分支預測錯誤時的效能損失。為了解決這個問題,P4採用了
不同於以往CPU內部一級緩衝,被稱為「Trace 快取」的緩衝。但是因為trace cache
的能耗很大,所以Pentium-M不得不放棄了這個方法,轉而努力去改進分支預測單元,
稱之為「Advanced Branch Prediction」。據說比起PIII來,Pentium-M的分支預測
錯誤減少了30%之多。

另外,Pentium-M還採用了一些P4中的技術,比如SSE2多媒體指令集、400MHz FSB
等等。最後,Pentium-M還集成了高達1MB的二級緩衝。要知道無論晶體管數還是功耗,
二級緩衝在CPU裡通常都佔了相當大的比例。Pentium-M為了降低巨大的二級緩衝的功
耗而採用了稱為「8-way Set Associative」的能源管理技術。簡單地說就是將整個
二級緩衝分為若干個區域,只有被使用的區域才通電。這樣雖然犧牲了一點效能,卻
顯著降低了功耗。

事實證明Pentium-M的設計是相當成功的,即使是現在頻率最高的1.6GHz版本,其
最大功耗也不超過25W,使用電池的時候頻率可以降低到600MHz,此時的最大功耗僅
為6W,而實際平均功耗小於1W!而效能上,在很多時候,1.6GHz的Pentium-M足以媲
美2.2GHz乃至2.4GHz的P4!這在很多網站上都有專門的評測和比較文章,大家有興趣
可以自己找來看看,我就不冗述了 :}

Intel的所謂「Centrino」方案,就是是指Pentium-M處理器、855系列晶片組和Intel
Pro/Wireless網路卡三者的組合。替換掉任何一個設備(比如使用其它牌子的Wireless
網路卡),這個Laptop都不能稱之為「Centrino」系統。現在Intel Pro/Wireless網路卡
暫時還只支持11Mbps的802.11b傳輸協定,要到今年稍後一些時候才能支持更快的無線連
接傳輸協定。所以不少公司並沒有採用它而是另配了其它牌子支持802.11a或者802.11g協
議的Wireless網路卡。我個人倒是認為整個Centrino技術的關鍵所在還是Pentium-M處
理器,只要認準了這個,倒不一定非要追求「Centrino」技術不可。其實有人分析,
Intel之所以大肆鼓吹「Centrino」技術,只是因為不願意向消費者解釋為什麼Pentium-M
的時鐘頻率低於P4,效能卻反而更高這個Intel自己製造的「Megahertz Myth」。從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算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吧 :}

如果你打算買一台二手或者降價處理的Laptop的話,那麼Coppermine核心的老Mobile
PIII(100MHz前端總線、256KB二級緩衝、0.18微米製程)其實也很不錯。PIII核心
的MobileCeleron,其效能並不比PIII差很多。甚至可以說在多數Laptop的日常套用
中,PIII的優勢並不明顯。使用Tualatin內核的Mobile Celeron,同PIII-M一樣採用
0.13微米製程和133MHz前端總線,二級緩衝也增大到了256KB,效能甚至超過了老Mobile
PIII。不過Mobile Celeron不支持SpeedStep技術,在節能方面稍遜一躊。至於P4核
心的Celeron(>1.5GHz的),則是個徹頭徹尾的雞肋。P4的NetBust架構決定了其性
能更加依賴於二級緩衝,而P4 Celeron的二級緩衝只有P4的一半(256KB);另一方
面,它不僅繼承了P4頻率高耗電量大的缺點,又還不支持SpeedStep技術。從價格上
看,在Intel主推Pentium-M的今天,P4 Celeron也沒有十分明顯價格優勢(可以參考
「http://www.intel.com/intel/finance/...鄹瘛?GHz的P4-M
$198,2GHz的Mobile P4 Celeron $134)。

雖然Intel在Mobile CPU的市場中佔據著壟斷地位,其它公司也有非常不錯不錯的
產品。過去AMD的移動平台一直缺少高效能的移動晶片組,這大大限制了其CPU效能的
發揮。而老的Athlon 4比起PIII-M來,耗電和發熱量也仍明顯偏高。現在,AMD推出
了採用0.13微米製程的Thoroughbred核心的Athlon XP-M,搭配上ATi等公司的新晶片
組,令情況大有改觀,尤其是Low Voltage版本更是Impressive。從Tom's Hardware
Guide的評測(「http://www6.tomshardware.com/mobile.../index.html」)
來看,相近配置的機器(都是Fujitsu Lifebook S Series),Low Voltage Athlon
XP-M 1700+雖然效能和電池壽命略遜於1.6GHz的Pentium-M,但是比較一下Intel的報
價(http://www.intel.com/intel/finance/...(「http://www.
amd.com/us-en/Processors/ProductInformation/0,,30_118_1276_807^609,00.html」)
大家就會發現為什麼說Athlon XP-M是一款具有極高性價比的Mobile CPU了 :} 所以
我覺得,對於那種對價格十分敏感的人,與其選項P4 Celeron乃至Desktop CPU的機
器,還不如選項Athlon XP-M。

Transmeta的Crusoe的效能比起Intel相同頻率的CPU差了不少(不過還是足以應付
一般的應用軟體了),它的優點是非常省電,很適合用在UltraPortable機型裡面。
不過Intel也針對UltraPortable機型推出了低電壓/超低電壓版(Low Voltage/Ultra
Low Voltage,LV/ULV)的PIII、PIII-M、Celeron和Pentium-M,不僅工作電壓降低,
而且在使用電池供電時候,CPU通過SpeedStep降頻的幅度更大,同樣非常省電。因此,
雖然具有省電的優點,因為效能不足,Crusoe通常只被用在比UltraPortable更小巧
的Sub Notebook。VIA的C3也有低功耗、低效能的特點,但很少有機器採用它。

稍微解釋一下SpeedStep、PowerNow!等技術。Intel的SpeedStep就是讓CPU在使用
交流電源的時候全速工作,而在使用電池供電的時候自動切換到較低頻率下(前端總
線速度不變,倍頻改變),這樣可以降低功耗延長電池使用時間(一般稱為「電池壽
命」)。不過只有Mobile PIII、PIII-M、P4-M和Pentium-M支持SpeedStep,所有的
Celeron還有早期的PII、Pentium等都不支持。所有的AMD Mobile CPU都支持PowerNow!
技術,它可以自動根據你執行的程序需要來「智能」調節CPU的工作頻率。比如打字
的時候就只工作在200MHz下,播放DVD的時候則提高到400MHz……這樣既延長了電池
壽命,又不會感覺到用電池供電的焙蚧D魎俁讓饗越檔汀Uransmeta的Crusoe也有
類似的「LongRun」技術。Intel在PIII-M之後的Mobile CPU中也增加了類似的動態調
節功能,稱為「Enhanced SpeedStep」。所以,假如你在使用電池供電,或者機器空
閒的時候,測出的CPU頻率小於標稱值,也不用大驚小怪以為上當受騙了 :}

至於該選項多快的CPU,我個人認為假如只是用來打字、上網還有看片子的話,那
麼800MHz以上的CPU就夠了;即使是編程和一般的3D遊戲,多數時候任何1.2GHz以上
的CPU也夠了。片面追求高頻CPU的做法是不明智的。原因有三:一是價格因素——隨
著頻率提高,CPU的性價比將急劇降低。舉個例子,根據Intel的報價,2003年6月之
後Pentium-M 1.5GHz是$294而1.6GHz則要$423,頻率只提高6.7%,價格卻上漲了43.9%;
二是高頻CPU未必就一定等於高效能。如今的電腦,效能的瓶頸往往是硬碟速度,這
對Laptop而言就為更為明顯。根據具體套用不同,其它子系統比如記憶體、顯示卡、網路
等等都有可能成為系統效能的瓶頸;原因之三是能耗問題,因為高速CPU耗電量也大。
其實Laptop是許多矛盾相互妥協的產物——效能 vs.能耗、重量 vs.電池壽命 &便攜
性……關鍵是要找到一個理想的平衡點。所以你不妨先問問自己:每天你到底用Laptop
來幹些什麼?想來多數人無非是上上網、打打字、聽聽音樂、看看電影還有偶爾玩玩
遊戲。有幾個人能發揚大無畏的自虐主義精神,忍受著低速的硬碟和小小的LCD,天
天在Laptop上玩最新的3D遊戲或者是搞多媒體編輯?

最後還是想說的是,千萬不要圖便宜去買使用DesktopCPU的機器,那樣做只會因小
失大。
The unknown SPACE (Sun Jun 8 00:59:55 2003), 站內郵件

※※※※※※※※※※※※※※※※※※※※※※※※※※※※※※※※※※※※※
5)Q:Desktop CPU同Mobile CPU的主要差別是什麼?有什麼壞處?怎麼辨別?
※※※※※※※※※※※※※※※※※※※※※※※※※※※※※※※※※※※※※
A:在Pentium-M問世之前,無論Intel還是AMD,都是將Desktop版本的CPU加以改進,
推出相應的Mobile版本。所以無論P4還是P4-M,其CPU核心基本上都是相同的,那麼,
Desktop CPU和Mobile CPU的區別何在呢?

首先Laptop專用的Mobile CPU通常採用了小型化的封裝方式以節省空間(比如PIII
的封裝方式為FC-PGA,而PIII-M採用的則是micro FC-BGA)。不過Mobile CPU同Desktop
版本的根本差別還是節能特性。很多有利於提高效能、降低功耗的新技術都率先套用
在Mobile CPU上,比如更精細的製程,高速和大容量的二級緩衝等等。而且,即便不
是專門的低電壓版本,Mobile CPU需要的核心電壓往往也比同頻率的Desktop CPU要
低(比如同樣是Northwood核心的1.6GHz P4,Desktop P4的核心電壓是1.5V而P4-M只
需要1.3V),這就意味著更低的功耗和發熱量。同時Mobile CPU還有其特殊的節能技
術,比如自動調節CPU頻率的SpeedStep、PowerNow!,還有像Pentium-M的「8-way
Set Associative」二級緩衝能源管理等等。

因為CPU核心基本相同,所以在頻率、前端總線和二級緩衝相同的情況下,Desktop
CPU並不比Mobile CPU更快,但耗電量卻要高得多。在Laptop上採用Desktop CPU,假
如沒有因為過熱而頻繁當機的話,要麼等待你的恐怕就是短得可憐的電池壽命,或者
是城牆磚一樣的尺寸和重量了。

Laptop在散熱方面存在著先天不足——Desktop可以安裝巨型散熱片、全套風扇乃
至水冷、液氮冷卻,Laptop行麼?為了縮小體積,Laptop採用了大量小型化零件和盡
可能緊湊的佈局。在狹小的空間裡面,除了CPU,還有主機板晶片組、顯示晶片、硬碟、
光碟等熱源,散熱環境之惡劣是可想而知的。而Mobile CPU的另一個重要特性就是更
高的熱穩定性,可以正常工作在更高的溫度下,不容易因過熱而當機。Desktop CPU
本身發熱量就大,熱穩定性又不如Mobile CPU,過熱當機的可能自然大得多了。

有些人整死不承認用Desktop CPU的機器或多或少地存在著過熱問題。當然,假如
你把機器做得五大三粗,裝上三五個風扇和大散熱片,甭說Desktop CPU了,裝上兩
個CPU都沒有問題。再裝個超高容量的電池,誰說用Desktop CPU的機器電池壽命短來
著?只是就算不因為過熱而當機,不知道這樣大大犧牲了便攜性、安靜度和電池壽命
的機器還能不能稱為「Laptop」,用起來是不是一種愉快的體驗?

雖然沒有詳實的統計資料證明使用Desktop CPU導致過熱當機的比例,已知的案例
卻絕對不是一樁兩樁了。比如對Toshiba Satellite 5005系列的投訴,相當多的用戶
抱怨這款使用Desktop CPU的機器會莫名其妙地重啟或者當機(http://www.pcworld.
com/news/article/0,aid,86965,tk,dn022802X,00.asp)。開始的時候,Toshiba堅
持說它「先進」的散熱技術足以保證即使使用Desktop CPU也不至於過熱,只是控制
出了點小差錯,只要更新BIOS就可以解決問題。但事實上是更新BIOS後問題仍舊沒有
得到解決。最後結果是很多人不得不換成使用Mobile CPU的型號(http://www.theinquirer.
net/01070204.htm)。而Toshiba乾脆給出了一個更令人啼笑皆非的申明,說「我們
生產的Laptop(大多數是採用Desktop CPU的Satellite Series),假如不按規定使
用(要在海拔1000米以下、室溫要控制在5-25°C範圍內、不能執行CAD軟體……),
將可能會自動關機以『降低丟失資料和損壞電腦的危險 』。為了避免丟數資料,請
經常進行制作備份……」(http://www.csd.toshiba.com/cgi-bin/tais/su/su_sc_dtlView.
jsp?soid=232751&BV)。不知道Toshiba會不會覺得這是自己扇了一個響亮的耳光,
不過也可以算是一個傳統的笑話了 :}

當然,也會有人反駁說現在的Desktop CPU的發熱量越來越小了(比如Tualatin核
心的PIII-S的最大發熱量甚至比Coppermine核心的老Mobile PIII還小)。那麼,我
們怎麼不拿PIII-M和最早的0.25微米製程katami核心的Desktop PIII來比較一下?這
種說法其實還有一個隱蔽的假設,那就是認為用戶的需求是不變的,他們會滿足於現
在用Desktop CPU的Laptop,其電池壽命也能接近以往只有Mobile CPU才能達到的水
平。這,顯然是不成立的。

其實促使許多廠商在Laptop中使用Desktop的CPU的根本原因,還是成本問題。一般
來說,同頻率的Mobile CPU都要比Desktop版本貴一些,高頻率的型號更是可以有好
幾倍的差價。既然世界上存在那種只圖便宜又非要高頻率CPU不可的人,那麼用Desktop
的CPU來「滿足」他們似乎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了。但是,另一方面,假如
不是盲目追求高頻率CPU的話,中低端型號的Mobile和Desktop CPU的差價往往只在數
十美圓之間。我一向都認為,有的錢不該花,有的錢不該省。Laptop之所以為Laptop,
不是因為速度有多快,也不是因為價格多便宜,而是因為它的便攜性。體積、重量和
電池壽命才是最重要的指標。

如今的情況是,一方面,Intel終於放棄了P4-M這種名不副實的「Mobile CPU」,
轉而主推Pentium-M和以之為基礎的Centrino技術。按照Intel的Roadmap,到今年年
底,在Thin&Light機型中將由Pentium-M全面取代P4-M,而UltraPortable機型中,也
將由Low Voltage、Ultra Low Voltage的Pentium-M來取代LV、ULV的PIII-M(PIII-M
「超期服役」到現在,可見P4-M的失敗了 :} );另一方面,Intel又提出了一個所
謂「Transportable PC」的概念,簡單地說就是在原來的Desktop Replacement機型
的基礎上進一步犧牲便攜性,而更加強化效能,但又不像所謂「Desknote」把電池也
省掉了。既然不考慮體積和重量,自然也就「名正言順」地用起了Desktop CPU。像
IBM的G Series、Dell的Inspiron 1100、5100等磚頭都屬於這個類型。

說實話,假如說Desktop CPU的最大好處是便宜的話,AMD的Athlon XP-M絕對是性
價比更高,也更適合Laptop的替代品。只可惜採用AMD CPU的廠家和機器型號還是太
少,很難有令人滿意的選項。我的觀點是,假如追求效能和便攜性,那麼當然就該考
慮Pentium-M;假如在這個還要求高的性價比的話,與其買那些Desktop CPU的磚頭,
還不如買Athlon XP-M;你實在要最快的CPU,又非要機器長得像Laptop,而且對自己
的體力有信心的話,那就買磚頭吧 :{

至於如何判斷某款機型用的是不是DesktopCPU,這裡我總結了幾條規律:

A)Pentium-M和所有的AMD CPU都是Mobile版本的。

B)P4沒有明確註明是「P4-M」的都十分可疑。533MHz FSB或者高於2.5GHz的P4、
128K二級緩衝的P4 Celeron(1.5GHz以上)都肯定是Desktop版本的。

C)PIII年代和更早的CPU,判斷起來比較複雜。不過如果你不打算買二手機器,一
般也不用考慮了。通常來說,莫名其妙的小公司的產品,都不太可靠。多數大公司還
算老實,像Toshiba這樣數年如一日地堅持用Desktop CPU騙人的大公司實在不多見。
其Satellite 12xx、14xx、18xx、19xx、24xx,50xx用的幾乎全是Desktop CPU。

D)直接打電話去問廠家或者商家,雖然可能會在描述中故意不寫明白,但是他們
不敢騙你。
E)如果機器已經到手了,可以到Intel的網站下載一個名叫「Intel Processor
Frequency ID Utility」的小程序(http://support.intel.com/support/processors/
tools/frequencyid/freqid.htm)。執行它一查,所有CPU的信息就全都知道了!

英特爾迅馳移動計算技術十問




1問:為什麼說英特爾(r)迅馳(tm)移動計算技術是一系列產品,而不僅僅是CPU?

答:尋求真正移動性的用戶將根據產品的無線連接能力、電池使用時間、輕薄便攜的外形和效能做出購買決定。為了滿足所有這些標準的最佳解決方案,英特爾對每一種元件(CPU、晶片組、無線設備)都進行了精心最佳化、測試和驗證,以提供最高水準的無線移動計算體驗。這個新品牌為用戶識別具備無線移動計算功能的產品提供了一種簡便的方法,也代表了英特爾(r)迅馳(tm)移動計算產品所帶來的優秀移動體驗。

2問:英特爾(r)迅馳(tm)移動計算技術由三部分組成:奔騰 M處理器;英特爾855晶片組和W i-Fi無線網路卡(Intel PROWireless2100Network Connection)。有人傳說奔騰M處理器是關於奔騰III架構。是這樣嗎?

答:不是。英特爾奔騰M處理器是一種專為移動計算而最佳化的全新體系結構,是兼顧高效能和低功耗的創新設計。英特爾彙集了以前體系結構中的優秀設計,並增加了創新的幾項新設計,這些設計包括:微操作融合技術(Micro-OpFusion),可將兩項微操作合二為一,從而以更低能耗提高執行速度;進階指令預測(Advanced Branch Prediction)———一項全新的指令執行技術———它有助於減少系統的總延時,從而以更低能耗提供更優效能;而專用堆棧管理器(Dedicated Stack Management)減少了所需微操作的總體數量,以更低能耗產生更高效能。

3問:請介紹一下英特爾(r)迅馳(tm)移動計算技術所採用的奔騰M的架構?

答:奔騰-M處理器微體系結構旨在通過增加每週期執行的指令數實現高效能和低功耗,同時滿足筆記型電腦的散熱要求。全新的英特爾(r)迅馳(tm)移動計算技術體系結構結合了多項新技術,以便提高效能和降低能耗,這些新技術包括:

進階指令預測(AdvanceDBranch Prediction)———這是一項新技術,包括以前從未在微體系結構中一起使用的分支預測程序。分支預測程序說明 縮短了系統的總延時,從而以更低能耗提供更高效能。

微操作融合(Micro-Op Fusion)———此項技術可將兩個微操作歸並為一個,從而能夠加快執行速度,降低功耗。此技術使處理器以更低能耗提供更高效能。400MHz功耗最佳化總線(400MHzPower OptimizeDBus)———以更低電壓執行來降低非使用狀態部分總線的能耗。   進行堆棧管理所需微操作的數量。專用堆棧管理器減少了微操作的總體數量,以更低能耗實現更高效能。

4問:請詳細介紹一下英特爾855晶片組系列?

答:英特爾855 PM(以前的代號為Odem)和英特爾855GM(以前的代號為Montara-GM)均為支持奔騰M處理器及其系統總線的筆記型型電腦專用高效能晶片組。英特爾855PM是一款關於英特爾HUB架構並支持外部圖形控制器的晶片組,而英特爾855GM是一款集成了英特爾的進階圖形控制器的晶片組。這二款晶片組均為以低能耗提供高效能而設計。它們均支持DDR266200記憶體技術,高達2GB的系統記憶體(堆疊式SO-DIMM配置)和USB2.0。英特爾855 GM提供了集成的高效能圖形控制器以及LVDS,這樣就無需視瀕控制器,從而節省主機板空間和成本,LVDS是支持平板顯示器的接頭。

5問:目前英特爾(r)迅馳(tm)移動計算技術的CPU頻率最高的只有1.6GHz,相對較低,但為何關於英特爾迅馳(tm)移動計算技術的系統效能又如此之高?

答:許多因素都會對系統效能造成影響,其中之一就是處理器的主頻。英特爾(r)迅馳(tm)移動計算技術受益於為移動計算而最佳化的獨特微體系結構,通過高效執行提供出色的移動計算效能,同時採用了先進的節能技術。設計方案集中於三個主要領域:高效執行引擎、增強資料帶寬和進階能耗控制。這樣的組合提供了通常需要依靠更高的MHz才能獲得的出色移動計算效能,而且能耗更低。在相同體系結構的處理器產品系列中,MHz都會顯示出相對優勢。『高效執行』的技術包括:進階指令預測、微操作融合及專用堆棧管理器。『增強資料帶寬』包括更大的1MB高速緩衝、高效能PSB和進階預取邏輯;而『進階能耗控制』的技術包括精細度漸進時鐘門控(fine grain Aggressive Clock Gating)和增強型英特爾(r)SpeedStep (技術支持。

6問:英特爾PRO無線2100網路卡有哪些獨特功能?   答:英特爾PRO無線2100網路卡有幾項獨有功能,包括節能傳輸協定、英特爾(r)智能掃瞄技術和天線分集。節能傳輸協定(PSP):一種用戶可選特性,共有5種不同的能量狀態,用戶可將無線網路卡自身的能量及效能選項與筆記型電腦所處的電池模式相匹配。英特爾智能掃瞄技術(Intel Intelligent Scanning Technology):當WLAN網路連接不再可用時,此特性可逐漸加大英特爾PRO無線2100網路卡掃瞄的間隔,從而在不連接時延長電池時間。天線分集(Antenna Diversity ):英特爾PRO無線2100網路卡總是根據包與包之間的最佳信噪比(不是信號強度)選項最合適的天線。這樣可以減輕多路徑問題並提高使用範圍和吞吐量。

7問:英特爾說消費類筆記型電腦市場(cOnsuMernotebook)分為兩大部分,這是什麼意思?

答:英特爾認為消費類筆記型電腦市場將分為兩大部分-移動計算式筆記型電腦市場(mobility)和便攜式電腦市場(portability)。今天許多消費者要求易於使用的筆記型電腦擁有時尚的外觀、出色的移動效能、集成無線網路連接的能力和更長的電池使用時間。英特爾在此基礎上把筆記型電腦市場分為涇渭分明的兩部分-移動計算式和便攜式,每個部分都有其自己的內容,需要滿足不同的市場需求。移動計算式市場(具有無線網路連接功能)是發展速度最快的市場,也就是迅馳移動計算技術針對的市場。

8問:那麼消費類筆記型電腦的「移動計算式」和「便攜式」如何劃分?

答:「移動計算式」這個市場中的用戶需要無線的自由和靈活性、看重無線區域網路連接的價值、而且希望獲得時尚的外形、輕薄型設計和更長的電池使用時間。移動計算式筆記型電腦(如採用英特爾(r)迅馳(移動計算技術的筆記型電腦)是專門為最大限度改進移動計算的四個主要領域而設計的。現在,英特爾迅馳移動計算技術是英特爾在移動計算式筆記型電腦領域最出色的解決方案。「便攜式」用戶看重與桌上型相似的特性,如大螢幕和鍵盤、擴展插槽和多種驅動器。他們偶爾會帶著「便攜式電腦」換個地方,但是通常情況下都連線到電源和有線網路。筆記型電腦的外形、電池使用時間和無線網路連接的自由都不是他們考慮的主要因素。便攜式電腦可以利用改造桌上型體系結構來提供接近於桌上型的能力。最主要的問題是在必要時能夠攜帶的外形中盡可能多地擁有桌上型的特性(大螢幕、元件、擴展插槽、連接阜等等)。

9問:奔騰M處理器體系結構可提供出色效能,這是否意味著英特爾已經不再追求主頻;而傾向於強調效能了?

答:許多因素都會影響平台效能,例如CPU體系結構和頻率、總線速度、使用模式、軟體套用、BIOS,以及記憶體類型等等。CPU頻率是衡量同一體系結構CPU系列內不同型號的相對效能的出色指標。在其它配置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奔騰4處理器2.0GHz將比奔騰4處理器1.8GHz效能更高。在使用模式、套用以及效能指標評測程序不同的時候,2.0GHz處理器的執行頻率即使保持不變,測定的效能也沒有可比性,這表明主頻MHz是關於一組類BIOS的套用和配置。

在比較關於同一平台、採用相同體系結構的CPU時,頻率非常重要。英特爾認為不應該對公眾隱瞞像CPU頻率等重要技術指標,而採用反映最終用戶使用模式的最新業界效能指標評測程序所測量出的效能最容易理解。

10問:英特爾(r)迅馳(tm)移動計算技術由三部分組成:奔騰M處理器,英特爾855晶片組和英特爾Wi-Fi網路連接功能,似乎只是一系列產品的簡單整合,英特爾公司為什麼這麼做呢?

答:英特爾(r)迅馳(tm)移動計算技術是全新針對移動運算的特性而設計開發的。尋求真正移動性的用戶將會根據筆記型電腦的無線連接能力、電池使用時間長短、輕薄外形和運算效能做出購買決定。英特爾(r)迅馳(tm)移動計算技術正是為了滿足所有這些標準而開發出來的最佳解決方案,英特爾對每一元件(CPU、晶片組、無線連接單元)都進行了精心最佳化、測試和驗證,以使產品整體提供最高水準的無線移動計算體驗。迅馳品牌為用戶提供了一種簡便的方法識別同時具備這些功能的產品,這樣的產品也是英特爾所能提供的最出色的移動體驗。我們並不拒絕廠家單純購買奔騰M處理器;但我們只對關於英特爾奔騰M處理器,英特爾855晶片組和英特爾Wi-Fi網路連接功能的產品冠以迅馳品牌,因為三個部分相互間都是經過英特爾最佳化而能提供最高無線移動計算體驗。
psac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3, 收花文章: 1631 篇, 收花: 3205 次
舊 2003-08-11, 09:24 AM   #2 (permalink)
CNS
榮譽勳章

勳章總數
UID -
在線等級:
文章: n/a
精華:
預設

港嗯押
 
送花文章: 0, 收花文章: 0 篇, 收花: 0 次
舊 2003-08-11, 11:50 AM   #3 (permalink)
註冊會員
 
Bonds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90494
在線等級: 級別:32 | 在線時長:1160小時 | 升級還需:61小時級別:32 | 在線時長:1160小時 | 升級還需:61小時級別:32 | 在線時長:1160小時 | 升級還需:61小時級別:32 | 在線時長:1160小時 | 升級還需:61小時級別:32 | 在線時長:1160小時 | 升級還需:61小時級別:32 | 在線時長:1160小時 | 升級還需:61小時級別:32 | 在線時長:1160小時 | 升級還需:61小時
註冊日期: 2003-08-05
VIP期限: 2011-06
住址: 台中
文章: 177
精華: 0
現金: 90 金幣
資產: 330180 金幣
預設

THX
Bonds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2571, 收花文章: 95 篇, 收花: 567 次
舊 2003-08-11, 06:13 PM   #4 (permalink)
Han
註冊會員
榮譽勳章

勳章總數
UID - 5141
在線等級: 級別:1 | 在線時長:7小時 | 升級還需:5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07
VIP期限: 2006-06
文章: 329
精華: 0
現金: 425 金幣
資產: 425 金幣
預設

= =" 有夠長的.... 看了好久~~ 謝謝你詳細的說明呀!!
Han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0, 收花文章: 1 篇, 收花: 1 次
舊 2003-08-14, 06:43 PM   #5 (permalink)
ufoon
榮譽勳章

勳章總數
UID -
在線等級:
文章: n/a
精華:
預設

好複雜
 
送花文章: 0, 收花文章: 0 篇, 收花: 0 次
舊 2003-08-14, 11:48 PM   #6 (permalink)
9151002
榮譽勳章

勳章總數
UID -
在線等級:
文章: n/a
精華:
預設

thx
 
送花文章: 0, 收花文章: 0 篇, 收花: 0 次
舊 2003-08-15, 09:26 AM   #7 (permalink)
註冊會員
 
Violin 的頭像
榮譽勳章

勳章總數
UID - 1523
在線等級: 級別:8 | 在線時長:96小時 | 升級還需:21小時級別:8 | 在線時長:96小時 | 升級還需:21小時級別:8 | 在線時長:96小時 | 升級還需:21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06
VIP期限: 2006-08
住址: Earth
文章: 868
精華: 0
現金: 1103 金幣
資產: 1103 金幣
預設

真是長啊
Violin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6, 收花文章: 30 篇, 收花: 59 次
舊 2003-08-19, 02:35 PM   #8 (permalink)
Bontom146
榮譽勳章

勳章總數
UID -
在線等級:
文章: n/a
精華:
預設

謝謝你了
 
送花文章: 0, 收花文章: 0 篇, 收花: 0 次
 



發表規則
不可以發文
不可以回覆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論壇啟用 BB 語法
論壇啟用 表情符號
論壇啟用 [IMG] 語法
論壇禁用 HTML 語法
Trackbacks are 禁用
Pingbacks are 禁用
Refbacks are 禁用

相似的主題
主題 主題作者 討論區 回覆 最後發表
軟體 - TC(Total Commander)新手入門FAQ psac 應用軟體使用技術文件 3 2006-09-03 06:01 AM
Audio FAQ from Doom9翻譯,建議對於音頻方面有問題的人看看 psac 多媒體影音轉檔燒錄技術文件 0 2004-03-06 01:56 PM
ms news net 新聞組的FAQ psac 網路軟硬體架設技術文件 3 2004-03-04 09:08 PM
Sniffer 一般問題集(FAQ) psac Hacker/Cracker 及加解密技術文件 0 2004-01-09 09:41 PM
D-LINK 印表機伺服器 R2002 硬體疑難使用問題討論區 6 2003-10-01 05:04 PM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6:55 PM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4,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SEO by vBSEO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