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論壇說明 |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 
			
			 | 
		#1 | 
| 
			
			
			
			
			
			
			
			
			 | 
	
	
	
		
		
			
			 大人您好: 
		
		
		
	小弟在書上看到有些電腦的ip是設130.5.2.xxx , 但是它的子網路遮罩是255.255.255.0, 這個遮罩不是C Class。它是借位8位元供子 網路使用,但是請問為什麼要借8位元? 設255.255.0.0不就可以嗎? 感謝您。  | 
| 
	
		
	
	 
		送花文章: 0,
		
			
		 
	
 
	
		
	
				 
		
		
		
		
		
		
			
		
		
		
		
		
			
					
						
					
			
		
		
		
		
		
			
				
			
		
		
		
	 | 
| 
			
			 | 
		#2 (permalink) | 
| 
			
			 協調管理員 
			![]()  | 
	
	
	
		
		
			
			 可以呀 
		
		
		
	a class的ip可以用b跟c class的子網 子網的功用是切開可以ip 使255個ip可以分成多個可用網段,子網沒有分等級的 你算算130.5.2.0的網段,子網255.255.255.0 10000010.00000101.00000010.00000000<---ip=130.5.2.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sm=255.255.255.0 10000010.00000101.00000010.00000000<---網段=130.5.2.0 可用ip數是253個(第一個是網段代號,最後一個是廣播用ip,所以第一個和最後一個不能用) 你再算算130.5.2.0的網段,子網255.0.0.0 10000010.00000101.00000010.00000000<---ip=130.5.2.0 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sm=255.0.0.0 1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網段=130.0.0.0 可用ip數是16777214個(第一個是網段代號,最後一個是廣播用ip,所以第一個和最後一個不能用) 如有問題可以再問  |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送花文章: 11706,
		
			
		 
	
 
	
		
	
				 
		
		
		
		
		
		
			
		
		
		
		
		
		
		
		
		
			
				
						
				
			
		
		
		
	 | 
| 
			
			 | 
		#5 (permalink) | ||
| 
			
			 長老會員 
			![]()  | 
	
	
	
		
		
			
			 引用: 
	
 引用: 
	
  | 
||
| 
		 | 
	
	
	
		
	
	 
		送花文章: 127322,
		
			
		 
	
 
	
		
	
				 
		
		
		
		
		
		
			
		
		
		
		
		
		
		
		
		
			
				
						
				
			
		
		
		
	 | 
| 
			
			 | 
		#8 (permalink) | |
| 
			
			 長老會員 
			![]()  | 
	
	
	
		
		
			
			 引用: 
	
 我們不妨先回歸到原點來探討:為何要有網路遮罩Netmask? 在classful的基本規則底下,其實不設定網路遮罩,應該也可以找的到目的地才對,因為即使路由裝置有需要求得目的端NetworkID(使用邏輯積AND將IP和Netmask相乘),只要依據位址的前導位元即可判斷該IP需乘上classsA、B、C、D、E哪一個固定的數字(就是網路遮罩,此時只是五個常數)來獲得NetworkID,意思就是說,classful標準情形下即使來源或目的端只有IP沒有遮罩,封包要互通應該也不成問題。 所以網路遮罩Netmask的存在一定是為了變化應用的非標準情形,考試或書上範例會使用哪一種遮罩就不那麼重要,因為它通常只被用來解釋讓你瞭解這觀念(或測驗你熟稔的程度),實際情形會怎麼用就不一定了。 在classful的情形下,假設你是一個網管人員,管理一段C網段,你學會子網路切割,你一定得去切它嗎?我想不一定吧。 若這個網段僅是同一個大辦公室中各部門的PC區域網路內使用,即使切割子網路讓你知道可以分散廣播封包,仍有更好的方法抑制廣播的流竄:使用一部性能優異的Layer2 Switch,設定如Virtual Link之類的虛擬群組,效果比切割子網路更棒。我們都知道OSI越低層的PDU表頭(部分有表尾)越靠近封包外側,如果在第二層就能拆解出目的地並處理,就不用拆到第三層去判別了(IP屬於第三層),況且Switch已經幫你分組,即使廣播也只影響該組。 若這個網段是供好幾所地區內小學使用,可能就得使用切子網路的方式處理,而環境或許也比較許可(每所小學應該都有閘道路由器)。 實際的狀況會影響到決策,書中的範例僅供參考。 對不起,廢話一篇。  | 
|
| 
		 | 
	
	
	
		
	
	 
		送花文章: 127322,
		
			
		 
	
 
	
		
	
				 
		
		
		
		
		
		
			
		
		
		
		
		
		
		
		
		
			
				
						
				
			
		
		
		
	 | 
| 
			
			 | 
		#9 (permalink) | |
| 
			
			 協調管理員 
			![]()  | 
	
	
	
		
		
			
			 引用: 
	
 而且切vlan不是一般人會的 而且要考慮是否要用STP和VTP,企業還是有很多東西去學的....  | 
|
| 
		 | 
	
	
	
		
	
	 
		送花文章: 11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