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來,「小琳有了很大的改變,」校長胡維(Cees van den Heuvel)對我們說。
剛到校時,小琳絕不發言,總是頭低低的躲在自己的世界。但現在,小琳可以與同學談論事情。以前,在操場上,她不敢放開老師的手去玩,現在,她會開口說話,告訴大家她昨天吃的是義大利麵、也敢從一個教室單獨走到另一個教室、敢自己盪鞦韆。
學校用各種方式訓練孩子們的社交能力。譬如,他們曾組團去參加一個荷蘭家喻戶曉,由心智障礙者製作的電視節目,讓身心障礙者表演各種才藝。「如果一直想著孩子的障礙是很令人沮喪的,我們選擇看他們的無限可能,」校長說。
然而,隨著小琳的年紀越大,瑪莎夫婦隱約感覺,眼前這個愛笑、愛賴在媽媽身上的女兒,不只心智障礙。
小琳四歲多的某一天,母女倆逛超市,小琳看見心愛的餅乾,伸手把餅乾放進推車裡。瑪莎把餅乾拿出來,輕聲的說:「我們不買,家裡已經有了。」
小琳卻開始憤怒、尖叫。「停止,不要這樣。妳知道妳不該這樣,」瑪莎說。但小琳的反應越來越激烈,甚至會生氣的抬起推車,重重的砸到地上,高聲尖叫中摻雜著憤怒低吼母親的姓名。
專業團隊的介入協助 讓瑪莎夫婦走進自閉兒的內心世界
瑪莎越想管教女兒,兩人的吵鬧越激烈,小琳有時甚至會自殘。這種情況維持了四年多,考驗著瑪莎夫婦的耐心。「我真的盡了我最大的努力,但都沒有效果。我真的不知道要怎麼讓她開心。我真的好難過,」瑪莎夫婦在黑暗中摸索,「找尋我們找不著的智慧。」她形容。
數度,她奪門而出邊走邊哭,但她不斷告訴自己,「我愛這個女孩、我愛這個女孩、我一定要為了她堅持下去。」
直到五年前,他們找上學校的兒童行為學專家,一個阿姆斯特丹的自閉症團隊介入了這個家庭。首先,他們進駐家裡和學校觀察小琳的行為,再由心理醫生診斷確認,原來,小琳有自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