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教育部長為了替陳水扁護短,公然應ㄠ唬扯,真是讓人搖頭.....
--------------------------------------------------------------------
誤用罄竹難書 教授譁然 95-05-22
記者(林思宇/台北報導)
教育部部長杜正勝上午在立法院為陳水扁總統護航,認為總統用「罄竹難書」形容志工精神與貢獻,並無不好的意思。中文系教授都大表驚訝,強調這成語分明是負面用語,沒有人用在正面語意上。
這也是「沈府謙,音容苑在 事件後,杜正勝再次陷入說文解字風波中。
教育部「國語辭典」上就明白寫著,罄竹難書的解釋為,「即使把所有竹子做成竹簡,也難以寫盡」、「用罄竹難書比喻罪狀之多,難以寫盡」,而且明述其相反詞為「豐功偉績」、「寥寥可數」。
台灣大學中文系系主任何寄澎驚訝地說,這個成語問題不必問大學老師,中學生都知道是用來形容負面的事情。簡單來說,是比喻這個人壞事做很多,多到無法形容。他從來沒有見過用來形容美好的德行,或是用來表彰好人好事。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賴貴三指出,「罄竹難書」是古代史官在臧否人物時,形容罪犯或是惡人的罪惡、壞事太多,無法寫完,不可勝數。
賴貴三表示,杜正勝此解應是將「罄竹難書」抽離典故,只做字面解釋,罄為用盡之意,是說「寫也寫不完」。但賴貴三說,沒有人如此用這四個字,一般使用成語都會參照傳統文獻,所以如果查各式辭典的例句,通常找不到任何「罄竹難書」正面例句。 「罄竹難書」典故最早出自於「呂氏春秋明理」:「此皆亂國之所生也,不能勝數,盡荊越之竹猶不能書」。「後漢書公孫賀傳」也有「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辭」之說。「舊唐書李密傳」也寫:「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皆為負面用語。
http://times.hinet.net/news/20060522...8557300abb.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