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w.news.yahoo.com/060524/19/365wh.html
成語課 終於罄了 蘇貞昌:別再硬拗 杜正勝閉嘴 【中時電子報 】
韓國棟、陳愛珠、陳育賢/台北報導教育部長杜正勝真的很在意「罄竹難書」的解釋。他昨天上午參加一項心理健康活動時,主動表示,就算一般人都把「罄竹難書」當成負面用法,但
「聰明的人、了解的人」會用原來的意思。
他非常認真、嚴肅而且頗為生氣的說,他從「知識、學術的角度」說明成語,說實話卻被批成拍馬屁,社會簡直是病了。
成語有定義 別做新解
不過,稍後,行政院長蘇貞昌參訪工研院時,意有所指的表示,大家都有用錯成語的時候,不必全國陷入爭論。但成語有它的意義,不必另做新解,「不要硬拗。」下午,杜正勝也閉嘴,不再繼續「罄竹難書」。
隨後蘇貞昌與杜正勝同時在仁愛啟智中心出現,兩人刻意不理會媒體的詢問。由於兩人都未出一言,一名電子媒體記者突然打趣詢問,請問剛才院長與院生合奏〈站在高崗上〉一曲,這麼好聽,可以用「琴瑟和鳴」形容嗎?兩人還是都沒有回應。
杜正勝昨天上午九點參加「教育部心理健康及諮商輔導研討會」致詞時,花了十幾分鐘,先後引用《呂氏春秋》、《漢書公孫賀傳》、《唐朝皮日休文集》、《中國大陸漢語大辭典》等史書、辭典,說明「罄竹難書」的不同用法。
杜正勝氣到:社會病了
他說,「罄竹難書」最早出現在《呂氏春秋》,當時還沒有發明紙,用竹片書寫;如果用現代的說法,意思是「全部的紙張都用完了」,更modern一點,可以說「電腦的儲藏量都用完了」。該詞最早並無正、反面意思,後來戰爭檄文常用罄竹難書,經過歷史變遷,才帶有負面意思,但也有用於正面說法的。
杜正勝說,「社會病了!」面對這樣的社會談心理健康,有三個層次,第一,該生氣就生氣。第二,無視社會亂象。第三,最高境界是寬恕。他不知道自己屬於那個層次,但堅持說實話。
=======================================================
我本來是覺得對這件事情沒啥好講的
不過
也不用這麼在意
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