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31, 09:44 PM
|
#1
|
長老會員
|
本來就應該做的
記得達摩祖師初見梁武帝。
武帝問:「我這一生建造了許多寺院,施捨了許多錢財,供養了不少出家人,功德有否?」
達摩答:「並無功德。」
武帝:「……。」
機緣不合,達摩則去。
達摩祖師解釋為:「人天之小果,有漏之因,有為功德,實是空也。」
這件古來的公案,已有很多大德論及,但,一句「無功德」豈不是把一位「佛心天子」、「皇帝菩薩」,弄得滿臉全是「豆花」。
而令後人,對於行善濟世,也裹足不前,這樣豈不是不太好?傷了行善者的心?
然而事實上『這些善行,本來就應該做的。』
人飢,我們與食。
人寒,我們與衣。
人病,我們義診。
人苦,我們與樂。
等等等等。
這全是我們「本來就應該做的」。
又例如:有一個小孩子,爬到井邊去玩耍,快要掉下去了,身子一半在井中,一半在井邊,二隻腳踢啊踢的,試問,你看見了,救不救?
當然救,因為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本來就應該做的,不但要救,而且要急急如律令的去救,差一分一秒均不可以。
在梁武帝方面,這本來就應該做的,所以做了,也是毫無什麼功德的。如果因為「無功德」就不做,連做人的基本都沒有了,那就等著下「三惡道」了。
「無功德,但,本來就應該做的。」
「做了,無功德想。」
「不做,更是無無無功德,非非非功德。」
其實,梁武帝建造寺院,施捨錢財,供養出家人,全是「有心」為了自己植福。這是「有心求福」,在大乘佛法之中,離開「功德」是非常遠的,更不明白佛性的道理。
這建寺、佈施、供養,反而顯露了有所求虛妄的成份,如此一來,「有心」的作為,便毫無功德可言,何況妄想成佛呢?
什麼又是「無心」呢?
「無心」就是「沒有造作的心念」,努力去行菩薩行,去建寺、去佈施、去供養出家人,但,並不執著有無功德。
讓「行為努力」,但不執著於「有形」,也就是本心是清淨的,毫無一點「有所求」的污染,雖然生活在其環境之中,但「心」是來去自如,自由自在的,毫無牽掛的,這一點非常非常的重要啊!
建寺,祇供人同修,不執著名份,不執著利益,不執著功德。
佈施,不執著名,不執著回報。
供養,不執著回報,不執著福份。
對一切所作的善事,不去思,不去想,根本就「無造作之念」。
|
__________________
地獄變現記
[人身得來不易,願大家能尊重生命--勿傷胎命][好淫者請好自為之吧--割鳥]
南泉禪師道:
「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廓然蕩豁,豈可強是非邪?」
德山宣鑒禪師:
「如果明白無事,則勿妄求,妄求而得,亦非得也。汝但無事於心,無心於事,則虛而靈,空而妙。若毛端許,言之本末者,皆為自欺。何故?毫氂繫念,三塗業因。瞥爾情生,萬劫羈鎖。聖名凡號,盡是虛聲。殊相劣形,皆是幻色。汝欲求之,得無累乎?」
|
|
送花文章: 5469,
收花文章: 5341 篇, 收花: 24549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