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單個文章
舊 2006-09-24, 07:07 PM   #5 (permalink)
psac
榮譽會員
 
psac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3662
在線等級: 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級別:30 | 在線時長:1048小時 | 升級還需:37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07
住址: 木柵市立動物園
文章: 17381
現金: 5253 金幣
資產: 33853 金幣
預設

詠歎調

  詠歎調又叫「詠唱」。原意是抒情獨唱曲。最初是意大利和歌劇、清唱劇中常以歌謠體裁出現的獨唱曲,通常篇幅較大,且富於戲劇性,集中體現劇中某一人物形象或心理上的刻劃。常為復三段曲式或變奏曲式、迴旋曲式。由於其旋律性強,表現力豐富,可在音樂會上單獨演唱。


詼諧曲

  詼諧曲又稱諧謔曲。一種三拍子的器樂曲。其主要特點是節奏活躍,速度較快,常出現突發的強弱對比。常在交響曲等套曲中作為第三樂章出現,以取代宮廷風格的小步舞曲。十九世紀後,出現鋼琴詼諧曲。其篇幅、結構、段落更為龐大而對比強烈,其中著名的有肖邦的四首鋼琴詼諧曲等。


浪漫曲

  浪漫曲是一種無固定形式的抒情短歌或短樂曲。十八世紀後半葉在法國民間、十九世紀中葉在俄國廣泛流行。其歌曲的特點為:曲調表情細緻,與歌詞緊密結合,伴奏亦較豐富;器樂曲旋律富於歌唱性,常由小提琴及管絃樂隊演奏

小夜曲

  一種黃昏或夜間在室外獨唱或獨奏的歌曲或器樂曲。淵源於歐洲中世紀騎士文學的一種愛情歌曲。其音樂情緒纏委婉,常為青年人徘徊於戀人窗前時所用,流行於西班、意大利等國。通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如舒柏特的歌曲《小夜曲》等。另外還有一種供樂隊合奏的小夜曲,其曲調輕快活潑,始於十八世紀末,常為上流社會達官司顯貴餐宴時助興而用,如莫扎特的《D大調哈夫納小夜曲》等。

序曲

  原指歌劇、清唱劇等作品的開場音樂。十七、十八世紀的歌劇序曲分:法國、意大利序曲類。前者為復調風格,分為慢板、快板、慢板三個樂章,中段為賦格形式,末段較短;後者為主調風格,快慢順序與前者相反,分為快板、慢板、快板三個樂章。十九世紀以來,作曲家常採用這種體裁寫成獨立器樂曲,其結構大多為奏鳴曲式,並有標題。著名的序曲有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序曲》、韋伯的《自由射手序曲》、貝多芬的《費德裡奧序曲》、羅西尼的《威廉·退爾序曲》、柴可夫斯基的《1812年序曲》駐《羅密歐與朱麗葉幻想序曲等。


交響詩

  一種單樂章管絃樂曲,又稱音詩,屬於標題音樂範疇。由作曲家李斯特首創這一體裁。形式上不拘一格,並根據奏鳴曲式的原則自由發揮,常以詩歌、戲劇繪畫及歷史事跡等為題材,廣泛運用主題變形的手法,塑造出表現特定標題內容的藝術形象。另有交響音畫、交響童話、交響傳廳等體裁,均相似。著名的交響詩有李斯特的《前奏曲》、《塔索》,德彪西的《牧神午後》、《海》,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國》等;我國的交響詩有辛滬光的《嘎達梅林》和施詠康的《黃鶴的故事》等。

組曲

  若干短曲連為一體的管絃樂曲或鋼琴曲。其中各曲具有相對的獨立性。組曲有古典、近代之分。古典組曲又稱「舞樂組曲」,興起於十七與十八世紀之間,是採用同一調子的各種舞曲連接而成,但在速度、節投井下石等方面互相形成對比,如巴赫的古鋼琴組曲。近代組曲又稱「情節組曲」,興起於十九世紀,從歌劇、舞劇、戲劇音樂或電影音樂中選取若干樂曲輯成,有的根據特定標題內容或民族音樂素材寫成,如挪威作曲家格裡格的《培爾·金特組曲》、裡姆斯基-柯薩科夫的交響組曲《捨赫拉捨達》、德沃夏克的《捷克組曲》等。


進行曲

  一種用步伐節奏寫成的樂曲。原是舞曲的一種,多用在群眾出場、退場的時候。十七世紀起,漸漸轉入音樂藝術的領域。當時的進行曲形式,多為二部曲式;現代進行曲常以三段式出現,中段較抒情,以取得對比,用偶數拍子,節奏明確,結構整齊。群眾歌曲常用進行曲體裁,如冼星海的《救國軍歌》等。

探戈

  探戈起源於非洲西部。十九世紀後葉成為流行於阿根廷及其他拉美國家的雙人舞蹈,用之於社交舞會。其音樂特點為:中速,2/4或4/4拍子,旋律與伴奏常形成交錯節奏,與哈巴涅拉相似。以切分音為其特色,後傳入歐洲發展成「大陸探戈」。

波爾卡

  捷克的一種民間舞蹈。以男女對舞為主。基本動作由兩個踏步和一個跳踏步組成。於十九世紀中葉風行全歐。大致分為急速、徐緩和瑪祖卡節奏等三種類型。一般為二拍子,三部曲式,節奏活潑。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最先用之於歌劇和器樂創作中,如歌劇《被出賣的新娘》中的波爾卡。

瑪祖卡

  波蘭民間的一種男女雙人集體舞。運作有滑步、成對旋轉、女人圍繞男子作輕快跑步等。起源於波羅的海沿岸馬祖爾人聚居的馬索維亞一帶。十八世紀起,流行於歐洲各地。其音樂特點為:中速,三拍子,重音變化較多,以落在第二或第三拍上者常見,情緒活潑熱烈。作曲家肖邦曾將此體裁加以發展,寫了許多著名鋼琴獨奏曲。

小步舞曲

  原為法國土風舞,一種三拍子的舞曲。約1650年傳入宮廷,逐步變成速度徐緩、風格典雅的舞曲,流行於貴族社會。十七、十八世紀常用於古鋼琴組曲和管絃樂套曲中,作為一個樂章(常為第三樂章),也可作為單獨的器樂曲。其結構為三段式曲體,中段常用三個聲部寫成,故稱「三聲部中段」,沿習至今。


圓舞曲

  起源於奧地利北部的一種民間三拍子舞蹈,分快、慢步兩種。舞時兩人成對旋轉,十七、十八世紀流行於維也納宮廷後,速度漸快,並始用於城市社交舞會。十九世紀起風行於歐洲各國。現在通行的圓舞曲,大多是維也納式的圓舞曲,速度為小快板,其特點為節奏明確,旋律流暢;伴奏中每小節常用一個和弦。,每一拍重音較突出,著名的圓舞曲有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等。


迴旋曲式

起源於歐洲民間的輪舞曲,十八世紀初葉法國古鋼琴曲多用之。以一再反覆的基本主題與若干各不相同的「插段」交替出現為原則。其圖式為:A(基本主題)+B(第一插段)+A+C(第二插段)+A…。這種曲式適宜於表現活躍歡騰的情景,奏鳴曲、交響曲等大型樂曲的末樂章常用之,以熱烈的氣氛結束音樂。在歌曲中也有迴旋曲式性質的作品,如冼星海的《到敵人後方去》等。


變奏曲式

先奏出一自成段落的主題,然後以一系列的主題變形(即變奏),使主題通過多次不同的變奏而得到多方面的發揮。其圖式為:主題──變奏1──變奏2──變奏3……少則三五次,多則數十次。變奏之主題,大都較優美動人。常有用變奏曲式寫成的獨立樂曲,也有用於奏鳴曲等大型樂曲中(通常用於慢樂章)的,如貝多芬的《熱情奏鳴曲》。
__________________
http://bbsimg.qianlong.com/upload/01/08/29/68/1082968_1136014649812.gif
psac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3, 收花文章: 1631 篇, 收花: 320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