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重金屬
1、 重金屬(Heavy Metal)
60年代,以"滾石"樂隊為代表的硬搖滾以它的粗獷、猛烈為基礎,發展了主流搖滾中的強勁風格。到了70年代,作為硬搖滾的延續,出現了一種更為流行的硬搖滾風格,便是從中發展出來的一種更"硬"的硬搖滾,被稱作"重金屬"。有一位搖滾樂評論家對"重金屬"作了這樣的解釋:從音樂上看,如果硬搖滾的音響是很大的,那麼,重金屬的音響就更大;如果硬搖滾是簡單的,有很多重複,那麼,重金屬更簡單,有更多的重複;如果硬搖滾歌手的演唱是呼喊似的,那麼,重金屬的歌手是拼了命的呼喊;如果硬搖滾樂隊利用電子手段來實驗音響失真和反饋,那麼,重金屬樂隊則利用電子手段歪曲一切他們想歪曲的聲音;如果硬搖滾愛好長時間的器樂即興演奏,那麼,重金屬提供更長、更響、更複雜的器樂獨奏;如果硬搖滾是一種與傳統相對立的文化,那麼,重金屬則是一種專事反文化的文化。因此,重金屬和一般搖滾樂相比,它缺少音樂性(特別是旋律很簡單),而帶有更多的"戲劇性"(如演出時利用各種奇特的服裝、燈光及舞台效果等)。另外,從傳播方式上看,重金屬樂隊主要以巡迴演出或通過錄像帶來擴大他們的影響而不是通過錄音和廣播(但並不是全都如此)。
由於重金屬自身缺少文學價值,評論界對它的評價一直不高,但它卻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70年代最重要的兩支重金屬樂隊是來自英國的"萊德·澤普林"和"黑色安息日"。
"萊德·澤普林"(Led Zeppelin)樂隊
"萊德·澤普林"樂隊是由"新兵"原成員吉米·佩奇(Jimmy Page)與另外三人於1968年建立起來的,主唱是羅伯特·普蘭特(Robert Plant,生於1948年)。1969年推出的《萊德·澤普林Ⅱ》是他們第一張奪魁專輯,使他們贏得了很大的榮譽。接著推出的《萊德·澤普林Ⅲ》和《萊德·澤普林Ⅳ》也很流行,其中包括了樂隊最著名的歌曲《天堂階梯》(Stairway to Heaven)。
"黑色安息日"(Black Sabbath)樂隊
"黑色安息日"樂隊是來自英國伯明翰的一個四人樂隊,成立於1969年。主唱約翰·奧斯本(John Osbourne),音區很高,經常發出尖叫似的聲音。歌詞涉及鬼魂、幻想、精神錯亂等神秘領域。樂隊具有重金屬的典型特點,如:不斷重複的、失真的吉他連復段;持續的、強勁的節拍等。確實,如果對比一下普萊斯利或"沙灘男孩"等早斯搖滾樂,"黑色安息日"的搖滾樂已經與他們差別很大。在奧斯本演唱的歌曲《搖滾造反》(Rock'n' Roll Rebel)中,他用青少年的口吻這樣毫不留情地告訴父母們:"做你們想做的,別想讓我來順從你們"。
70年代英國早期的重金屬一直延續到80年代以後,他們在音樂上沒有什麼不同,不同的只是歌詞。
"槍炮與玫瑰"(Guns N' Roses)樂隊
"槍炮與玫瑰"樂隊,1985年成立於洛杉磯。開始他們的成績平平,但1988年推出的專輯《毀滅的慾望》(Appetite For Destruction)一舉登上排行榜榜首,引起極大的轟動。"槍炮與玫瑰"的音樂風格比較多樣,他們的歌曲有的帶有尖叫似的演唱和快速猛烈的節奏和"挑戰性"的歌詞(這類歌曲較多);有的則類似民謠搖滾那樣不太激烈的、偏向溫和的風格,如《別哭》(Don't Cry)等歌曲。
"槍炮與玫瑰"在商業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卻常常遭到批評,主要是因為他們的某些"挑戰性"歌詞,還有主唱羅斯(Axl Rose)的不良行為:種族主義、性別歧視和庸俗的作風等。加上樂隊的惡習,如推遲演出時間、取消演唱會、斗歐等,也使人們想起當年"滾石"樂隊的形象。儘管如此,它在搖滾樂迷中仍享有盛譽,被認為是80年代末重要的重金屬樂隊之一。
80年代的重金屬樂隊,除了前面提到的"槍炮與玫瑰"外,還有"范· 海倫"、"邦·喬維"、"鐵娘子"、"戴夫·萊帕德"、"AC/DC"和"金屬"等樂隊。雖然他們都是重金屬樂隊,但風格卻並不完全相同。
"范·海倫"(Van Halen)樂隊
"范·海倫"樂隊,1973年成立於加利福尼亞。樂隊的核心人物是埃迪·范海倫(Eddie Van Halen,生於1957年,主音吉他),他和他的哥哥亞歷克斯·范海倫(Alex Van Halen,生於1957年,鼓手)從小受古典音樂訓練,後轉向搖滾樂。范·海倫發出的是一種更多加工的、平和的聲音。1978年,他們發行了第一張專輯,但真正的成功來自於1984年的專輯《1984》。它獲專輯第二名,其中單曲《跳躍》(Jump)名列排行榜榜首。主唱戴衛·李·羅思(David Lee Roth)以他色情的壞男孩形象為樂隊贏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但樂隊中真正起到主導作用的是埃迪的吉他演奏。 "邦·喬維"(Bon Jovi)樂隊
"邦·喬維"樂隊,1983年由喬恩·邦·喬維(Jon Bon Jovi,1962年生於新澤西)建立,他自任主唱。與墨丘利(Mercury)唱片公司簽約後,為推銷第一張專輯《邦·喬維》他們到處巡迴演出。1987年,推出專輯《濕滑》(Slippery When Wet),同時製成錄像帶,經MTV不停地播放,使"邦·喬維"名聲大振。他們吸引了廣大青少年,包括眾多女性。他們的重金屬風格有時也被稱作"溫和金屬"(Soft Metal)或"流行金屬"(Pop Metal)。 "鐵鋃子"(Iron Maiden)樂隊
"鐵鋃子"樂隊是由史蒂夫·哈里斯(Steve Harris)等來自東倫敦工人聚集區的幾名年輕人於1976年組成。他們以不複雜的連復段(riff,一個小片段的不斷反覆,經常在獨奏中出現)、極度失真而有力的和弦,以及尖叫的人聲,贏得了樂迷們的喜愛。樂隊人員雖幾經變動,但仍能保持較好的表演技巧。1982年推出的專輯《野獸的數位》(The Number of the Beast)獲英國排行榜第一名,不久,打入美國市場。接著的幾張專輯,如《死後的經歷》(Live After Death,1985)等,在大西洋兩岸都很暢銷。他們也像其他樂隊一樣,到處巡迴演出,甚至應邀到(很少有其他英美樂隊到過的)波蘭、匈牙利和南斯拉夫訪問演出。
"戴夫·萊帕德"(Def Leppard)樂隊
"戴夫·萊帕德"樂隊是由英國謝菲爾德工廠區的五名年輕工人於1979年成立的一個樂隊。當時,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15歲。第二年,他們效仿"萊德·澤普林"的風格,推出第一張專輯。1981年他們的製作人開始對樂隊粗糙的聲音進行加工。主唱喬·埃裡奧特(Joe Elliott)把他們加工以後的聲音稱作"美好的、朝氣蓬勃的、含有旋律的搖滾樂"。果然,專輯《放火狂》(Pyromania,1983)取得了成功。1987年推出的專輯《歇斯底里》(Hysteria )再次受到聽眾的歡迎。
"AC/DC"樂隊
"AC/DC"樂隊於1973年成立於澳大利亞的悉尼,當時,組建人安格斯·揚(Angus Young,吉他手)只有14歲。1976年,他們與大西洋唱片公司簽約,推出《高電壓》(High Voltage),名聲遠播國外。他們繼續推出專輯,如《通向地獄的公路》(High way to Hell,1979)賣出一千萬張,並成為80年代重要的重金屬樂隊之一。"AC/DC"在英國和法國取得特別的成功。不過,他們那不合準則的風格,結合了吉他手安格斯·揚的技巧和他們第一位歌手邦·斯科特(Bon Scott)嘶啞的嗓子及簡單、粗野的模樣,也在美國轟動一時。1980年,斯科特因酒後嘔吐休克而死,樂隊主唱由布萊恩·約翰遜(Brian Johnson)接替。
"金屬"(Metallica)樂隊
"金屬"樂隊由詹姆斯·赫特菲爾德(James Hetfield,生於1963年,主唱兼節奏吉他)和拉斯·烏爾裡克(Lars Ulrich,生於1963年,鼓手)於1981年建立起來。1983年他們推出了第一張專輯《斬盡殺絕》(Kill' Em All),歌詞涉及戰爭、死亡和暴力等,但從整體看,它的音響充滿活力。1986年的專輯《傀儡的主人》(Master of Puppets)被認為是"金屬"樂隊的代表作。1991年出版了一張同名專輯,這張專輯在音樂編排上簡潔明瞭,其中摻入了更多的商業成分,專輯不僅獲得排行榜冠軍,而且僅在美國就賣出了700萬張。隨後,樂隊開始了為期兩年多的巡迴演出。1996年,他們又出版了專輯《裝載》(Load),受90年代另類搖滾的影響,"金屬"改變了自己的形象,他們剪去了長髮。《裝載》獲得評論界的一致好評,獲得排行榜冠軍,並在兩個月內賣掉了300萬張。
2、 華麗搖滾(glitter rock或glam rock)
與重金屬有關的還有硬搖滾的另一個分支"華麗搖滾"。它的特點主要不是在音樂上,而是在演員的化裝、服飾和舞台上的戲劇行為。這方面的領頭人是戴維·鮑伊(David Bowie)。他經常被人比?quot;變色龍",因為他的舞台形象總是在不斷地變化。作為搖滾歌星,他更像是一個借助搖滾樂與觀眾交流的戲劇演員,在音樂上並無太大的貢獻。
戴維·鮑伊(David Bowie),1947年出生於倫敦,曾涉足啞劇、先鋒派電影和商業廣告等工作。1970年推出專輯《出賣世界的人》(The man who sold the world)。在唱片封面上,他故意把自己設計成一個具有男女兩性特點的人物。1972年,在首次訪美演出時,他穿著女性服裝,有時還扮成變性人。他那稀奇古怪的形象和忸怩作態的表演吸引了不少樂迷。1975年,他轉向迪斯科風格,推出專輯《年輕的美國人》(Yong Americans)。為配合這張專輯的發行,在進行的演出活動中,戴維·鮑伊又有了一個新的形象:在白襯衫外面穿上一身黑衣服,把淡黃色的頭髮往後梳得整整齊齊。1980年,他主演了百老匯音樂劇《像人》(The Elephant Man)使其獲得了更大的成功。戴維·鮑伊的活動(包括他不斷變化的外形)一直延續至今。
在戴維·鮑伊之前,搖滾樂一直以它的粗魯、健壯的男子形象和真實的表現取勝。戴維·鮑伊卻以他的化裝:枯黃色的頭髮、女子氣的模樣和顯然不真實的"人物",塑造了另一種形象。由於後來朋克運動的興起,戴維·鮑伊作為它的一名先行者,被主流搖滾格外推崇。
"吻"(Kiss)樂隊,於1972年由貝司手吉恩·西蒙斯(Gene Simmons)建立起來。"吻"的音樂風格是純粹的重金屬,而且是直到那時為止美國最"重"的重金屬。同時,它又強調戲劇表演和化裝,是美國"華麗搖滾"的代表。直到1984年,"吻"共推出16張專輯,但只有4張進入前十名,其中只有一首歌曲進入"最佳十首"(《貝思》Beth ,1976)。正如《搖滾樂名人錄》中所說:"吻"利用一些鬼把戲,如在演出中摹擬吐血、吞火、爆炸和煙火、乾冰噴霧,以及火箭射出吉他等,使他們受到無數青春期前期的少年樂迷們的喜愛。在現場演出中,西蒙斯經常不時的口吐真火、嘔假血,要不就伸出一個像腳一樣長的假舌頭,弄得評論家們也無法確定這些對他們的音樂是否有益,但年輕人卻把"吻"捧為70年代最受歡迎的樂隊之一。
九、朋克運動
1、朋克(Punk)
朋克運動的興起和影響主要在英國,它與西方,特別是英國社會日益蓑落有著直接的聯繫。1973年,英國爆發經濟危機:原油價格猛漲,汽車工業幾近破產,紡織、煤碳、鋼鐵工業都陷入困境,國際貿易停滯不前,物價上漲,大量工人失業。年輕一代對此毫無辦法,精神上受到嚴重打擊。而這個時候的樂壇卻由明星主宰了潮流。這種情況下,青少年對現實社會產生了極大的懷疑。
朋克音樂正反映了這些青少年對現實的強烈不滿情緒,甚是絕望的心情。他們憤怒地批評社會的各個方面,而且是用大喊大叫、古怪的形象和瘋狂的舞台行為表現出來的。
從音樂上,朋克搖滾作為搖滾樂的一個分支,並沒有為搖滾樂帶來任何新的東西,它只是把主流搖滾中從硬搖滾到重金屬那種比較強勁的風格推向了極端。朋克反對主流搖滾中從"披頭士"以後那些進行音樂實驗和藝術創新的傾向,如技術性的器樂獨奏,搖滾樂和其他音樂相結合的嚴肅探索等。它比硬搖滾更加強調簡單、重複,強調最"基礎"的搖滾。歌詞也比硬搖滾更加直接了當、明確無誤,像華麗搖滾一樣,朋克的意義不在音樂,而在音樂之外。他們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引起人們的關注,使人震驚?quot;滾石"樂隊的摯肌聿櫚濾擔?quot;在朋克中,音樂似乎是最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想噁心什麼人"。
英國最重要的朋克樂隊是成立於1975年的"性手槍"(Sex Pistols),他們創立了一種憤怒的、反對一切的年青人形象,以及一種瀆神和強暴的氣氛。他們的音樂恢復了50年代最"硬"的、簡單而大聲的搖滾語言,只是更缺乏技巧和味道。主唱約翰尼·羅坦(Johnny Rotten)在加入樂隊前從未唱過歌。"性手槍"於1976年與EMI簽約,發行單曲《英國無政府》(Anarchy in the Uk)。第二年初,在倫敦"今日電視節目中接受採訪時,羅坦用粗魯、下流的語言,對有關社會傳統準則等問肆言抨擊,引來了從國會到報紙的譴責。EMI付出一萬英磅立即解除了他們的合同。不久,"維真"唱片公司與他們簽約,並於1977年,在英國慶祝伊麗莎白二世繼承王位25週年的同時,發表了他們模仿英國國歌的同名諷剌曲《上帝保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歌中唱道:"上帝保佑女王,這個法西斯政體。在英國的夢想裡,沒有前途。沒有前途,沒有前途,沒有前途。"儘管這首歌曲到處被禁演,但卻受到"幻想破滅"的青少年無條件的支持,在英國排行榜上獲第二名。同年年底?quot;性手槍"推出他們惟一的專輯《別擔心閹割,這裡有性手槍》(Never Mind The Bullocks,Here's The Sex Pistols)。1978年,羅坦退出"性手槍",成立了一個新的樂隊。維希亞斯(Sid Vicious)成了"性手槍"的主要成員,他的極端主義和對整個世界的憎恨遠遠超過羅坦。同年10月,他因謀殺女友而被捕。第二年年初,在候審期間,他被發現死於吸毒過量。1979年,"性手槍"樂隊解散。
英國其他重要的朋克樂隊還有"衝撞"(the Clash)。從歌詞和行為來看,他們不像"性手槍"那樣讓人難以接受,但音樂同樣簡單、重複、猛烈,有很多尖叫和失真。1977年,他們發表了第一張專輯《衝撞》,其中幾首歌曲對一切都提出了抗議:煩人的工作、警察、美國、搖滾樂、暴力和種族主義。
雖然,朋克的興起和影響主要在70年代中期的英國,但從音樂和歌詞來看,類似的特點早已在美國60年代末的一些樂隊中出現了。
還需要提到的是"地下絲絨"(the velvet underground)樂隊,它是由受過古典鋼琴訓練的路·裡德(Lou Reed)於1965年組織起來的,他們與米高梅唱片公司簽約,於1967年發行專輯《地下絲絨和尼科》(尼科Nico,1966年加入樂隊任主唱,1967年離隊),包括了幾首毫不隱諱地涉及吸毒和施虐狂的歌曲。1968年,推出第二張專輯《白光/白熱》(White Light /White Heat),其中,專輯標題同名曲就是一首關於吸毒的歌曲;《禮物》(the gift)在充滿噪音的、不斷重複的音樂伴奏下,用語言說出超現實主義的、與性有關的歌詞;《雷大姐》(Sister Ray)長17分鐘,半說半唱,內容明確地與性相聯繫,伴奏音樂不斷重複,且被嚴重歪曲。這張專輯在排行榜上列為第199名。作為反傳統的先鋒派樂隊,"地下絲絨"作品的內容主要強調吸毒和性。他們於1972年解散。
後來,朋克搖滾從英國傳入美國。作為一個運動,它在美國的規模較小。而且,它不像在英國那樣是一種政治上無政府主義的音樂,而是青少年反對他們的父母和反對他們感到格格不入的中產階級的一種新的語言。美國主要的朋克樂隊?quot;紐約娃娃"(New York Dolls),"雷蒙斯"(Ramones)等,代表歌手有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等。
2、新浪潮(New Wave)
朋克搖滾流行的時間雖然很短(約1977-1980),有人卻把它與普萊斯利、"披頭士"並列,認為是搖滾樂歷史上強調反叛精神的第三次"革命"。不管怎麼說,朋克搖滾的表現的確太極端了。可能為了逃避別人的指責,使自己不那麼被人討厭,緊接著朋克,出現了搖滾樂的一個新名?quot;新浪潮"。
新浪潮的概念是模糊的。它可以看作是從朋克派生出來的一種搖滾樂,但其目的是為了區別於那些朋克樂隊,而且力求在材料和演奏方面更具專業性。於是到了70年代末,英國很多朋克樂隊,包括"衝撞"都變成了新浪潮樂隊。英國的新浪潮代表人物是埃爾維斯·科斯特洛(Elvis Costello,生於1955年),他將多種風格與搖滾樂相結合,剔除了朋克中極端的成份,使音樂聽起來不顯得那麼喧鬧。同時他也為朋克時期英國的搖滾樂走向專業化道路(使其具有音樂性)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新浪潮的概念在美國用得更為廣泛,只要不是明顯的朋克或帶有先鋒派特點的都稱作新浪潮。其中,最重要的樂隊是"傳聲頭像"(Talking Heads),他們帶領其他樂隊從朋克走向新浪潮。
"傳聲頭像"由領隊戴維·伯恩(David Byrne,生於1952年)建立於1975年。他們避免奇裝異服和舞台上的古怪行為,從現代的嚴肅音樂中吸取材料,產生一種更加複雜的風格,歌詞經常強調個人與社會的矛盾衝突。專輯《永不熄滅》(Remain in Light,1980)採用一種來自"簡約派"創作原則的搖滾樂風格。在器樂伴奏中,使用了非洲的復合節奏,持續不斷的音型貫穿始終,聽起來就像是巨大的機器穩定而連續地生產出音樂來一樣。在他們的作品中,有時還可感覺到雷蓋音樂(Reggae,見下文)和其他黑人音樂的影子。
3、垃圾樂(Grunge,又譯"格倫吉" )
垃圾樂,20世紀90年代初興起於美國的西雅圖,也稱"西雅圖之聲"(Seattle Sound)。
自80年代起,搖滾樂日趨商業化,在MTV和各種高技術手段的包裝下,其面目顯得新奇華麗,而內容卻變得空洞蒼白。針對這種狀況,一些搖滾音樂家開始探索新的表現形式,力圖復興搖滾樂的本原精神。Grunge 一詞來源於Grungy,原意為骯髒、低俗和令人討厭的意思,"垃圾樂"正是由此而來。採用這一稱呼,也許正是為了顯示這些音樂家們對包裝華麗的商業性搖滾樂的對抗態度。
"垃圾樂"吸取了重金屬和朋克中較為粗重的搖滾樂形式,追求節奏與和聲的張力,但也時常運用固定音型、旋律化的低音線條和複雜的結構等較為精細的音樂手法。在內容上,多表現青年人在社會的壓抑下所產生的悲觀、焦慮和憤怒之情。
著名的垃圾樂樂隊有"珍珠果醬"(Pearl Jam)、"音響花園"(Sound Garden)和"涅槃"(Nirvana)等。其中以"涅槃"取得的成績最為突出。
"涅槃"(Nirvana)樂隊
"涅槃"樂隊的靈魂人物是科特·科本(Kurt Cobain),出生於美國華盛頓距西雅圖100英里的阿伯丁小鎮上。開始他對"披頭士"和重金屬感興趣,但最終是朋克音樂征服了他。樂隊曾幾經易名,最終在1987年確定使用"涅槃"這個名字。1989年,他們花了600多美元錄製了專輯《漂白》(Bleach),出乎意料地成了大學電台的熱門歌曲,共銷出了3500張。1991年9月他們的《別介意》(Nevermind)出版,這張專輯在美國行情火爆,首批銷量5萬張,一時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景象。其中單曲《聞起來像青春的氣息》(Smells Like teen Spirit,例40)的MTV瘋狂地播放令樂隊一時名氣大增。1992年初,這首歌曲打入美國排行榜前十名。1992年,科特·科本與"洞穴"(Hole)樂隊主唱科特尼·洛夫(Courtney Love)結婚,於1992年8月18日生下一子。1993年,專輯《亂倫》(Incesticide)由於沒有整體性概念,因此使"涅槃"極端和矛盾的一面得到了充分呈現。1993年,樂隊的最後一張專輯《在母體內》(In Utero)面世。這張專輯一經推出,即打上英美兩地排行榜首位。為此"涅槃"於當年秋天舉辦了全國巡演,並在年終之際舉行了歷史上最有名的一場"不插電"演唱會。之後,他們又赴歐洲巡演。但在羅馬期間,科特·科本又萌生了自殺的念頭(在此之前發現過類似情況)。1994年4月5日,科特·科本在西雅圖的住所開槍自殺。科本死後,其他隊員繼續活躍於搖滾樂壇,但是再也不可能有第二個"涅槃"誕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