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國史基佛展現活力
搖滾樂發展至今已不算是短時間,由於它很自然的走入我們的生活裏,就足以說明音樂是無種族、無地域的分別,它的魅力不知使多少歌迷沈醉其中,感動不已,可是創作有先後,因此形成不同年代的聽眾迷。自從CD革命性產品上市之後,無論新聽眾、老歌迷都能輕易獲取他們想要的經典作品,在我們欣喜之餘,希望藉此專欄,以年代為順序,各類型音樂為架構,用故事敘述的方式,在代表性的歌手與藝人的穿引下,完整發展出一部璀璨、可歌可泣的搖滾音樂史。
現在,邀請您一同走入你我最喜歡的——搖滾殿堂。
三O年代的美國遇上了經濟的不景氣,唱片工業因此大受影響,原先流行的古典藍調和傳統爵士逐漸的式微,四O年代藍調與節奏(R&B)異軍突起,取代了舊有的藍調與爵士,成為市場上的新鮮寵兒,後來不只是黑人喜歡R&B,連白人都會跟著拍子哼唱幾句。五O年代中期,Elvis Presley使出渾身解數,在舞台上抖動個不停,貓迷們各個雀躍不已,實在無法抗拒台上散發出的性威脅,在貓王的帶領,以及年輕歌迷的吶喊下,搖滾的大門於是乎就「唱」開來了,它主導了時尚,也為時下青年提供創作與休閒的空間。時至今日,我們回頭看看搖滾史,不禁地自問到底什麼是搖滾樂?
搖滾樂就是一種文化性的商業產品,它不光只是一般所謂的舞曲,其實它的內容包羅萬象。搖滾樂經過多次蛻變,已從藍調脫出而成為節奏的音樂,它的血液裏流著鄉村、民謠與R&B,搖滾樂絕不是一下子就定了型,它先是美國人給了它一個雛形,後來英國人充實了它的內容,大西洋兩岸的各國藝人卻給了它豐富的生命。
史基佛帶動英國搖滾文化
戰後的英國非常流行美國流行樂20~40年代可在各大街小巷俱樂部聽到傳統爵士樂(Trad.Jazz)另外也是從美國飄洋過來的民謠,亦受到許多愛樂人士的鍾愛,英國就是吸收了爵士和民謠,慢慢發展屬於自己的史基佛音樂(Skiffle),此種音樂基本上是鄉村藍調,使用的都是自製簡單的樂器、吉他、口琴、Washtub Bass、Tenor Banjo以及敲擊樂器,後來史基佛音樂不再受到重視,那是因為很多樂手都去玩「搖滾樂」和「藍調」去了,這個時候搖滾樂在英國開始走出自己的風格了。
New British Pop Music蔚為風氣時,利物浦(Livepool)立即出現音樂排行,很多史基佛團體裏上搖滾的包裝,彈起有節奏的音樂,以吸引更多樂迷的注意。利物浦音樂發展的背景的確得天獨厚,她本來就是一個貿易港口,許多船員到了美國部會買一些國內少見的唱片,並且很快的在各酒吧俱樂部播放,這也就是為什麼利物浦音樂比較抓的住美國搖滾的精神。還有個很奇怪的現象是,利物浦的團體以不走倫敦的風格為傲,年經人特別喜歡有節奏惑的音樂,很多樂團都聚集在Cavern Club較勁,「披頭四」(Beatles)就是在這裏發跡的。1961年盛況的時候,據當地一家音樂報Mersey Beat估計,光是利物浦就有350個樂團,而票選出最受歡迎的就是「披頭四」,我們直可說只有在這種環境下,才會造就出這四位文化英雄(Cultual Heroes)。
永遠的披頭四所向「披迷」
四位來自利物浦的小伙子,靠著自己的努力,以及四處演唱的經驗,活生生的把灰姑娘傳奇故事搬上舞台,當然這齣戲已獲得全世界的讚歎,也引起世人無限的回味與感念。
「披頭四」最偉大的貢獻,就是把美國原來的音樂藍圖,經過融合吸收後,再將這美的旋律送回去美國。1963年11月22日約翰甘迺迪突遭意外,美國青年頓失一位崇高領袖而倉惶失措,「披頭四」飄洋過海填補了當代青年的遺憾,1964年2月7日「披頭四」成功的征服了甘迺殖機場,這股披頭熱(Beatlemania)像秋風掃落葉橫掃了整個國際歌壇,歌迷對「披頭四」的歌聲、髮型、服飾、乃至於一顰一笑都傾心不已。聽「披頭四」前期作品令人感覺質樸純真,歌曲短捷有力,不拖泥帶水,每個音符都是那麼的觸動人心。
「披頭四」成立於1957年,John Lennon和Paul McCartney為一個Rock-Skiffle的團體「Quarrrrymen」伴奏,至此他們倆人就建立了一個很好的創作模式,像"Love Me Do"就是他們在57年完成的作品,直到1962年10月5日才正式成為第一支單曲發行,當時只得到英排行27名,按著再推出的"Please Please Me"馬上為他們贏得兩週冠軍曲,「披頭四」在英國的聲譽立即扶搖直上,一直到今天「披頭四」仍被全球公認最受歡迎的搖滾樂團,到1991年為止該團共得到47張金唱片的最高數位,以及唯一銷售唱片及卡帶超過十億張的音樂團體。
1964年,「披頭四」更是風光的不得了,因為他們完全攻下了美國市場,美國小妞看到「披頭四」不是尖叫就是昏倒,瘋狂支持的程度可從"Can't Buy Me Love"即可得知,還沒上市就已經有210萬張訂單在後面等著排隊。更不可思議的是1964年4月11日排行中就有14首單曲進榜,這種盛況可能是空前絕後了。
為擄獲年輕觀眾的心,「披頭四」從Skiffle成功的過渡到Beat Music,對該團而言這是一個必要的過程,只是在錄音技術上,他們仍需尋求觀念的突破,專輯「Rubber Soul」、「Revolver」就可看出「披頭四」對錄音技巧及創作能力已有相當的認識。
全心投入音樂創作
1966年8月29日在舊金山Candlestick park做了最後一次演唱後,「披頭四」決定不再公開演唱,全心投入歌曲的創作,而該團對外發表的理由是,他們的作品愈發成熟、複雜度就愈高,因此很不適合在戶外場所演出,畢竟在喧鬧的人聲中很難表現他們音樂的特質。
1967年「披頭四」終於亮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Sgt.Pepper's Lonely Heart Club Band」,這張概念專輯完全打破了流行音樂的規則,全然進入另一種創作的領域,同時也肯定了「披頭四」身為音樂家多元創作的能力。為了這張唱片他們花了700個小時及25,000英磅的錄音製作,其中"A Day in the Life"共請了40人的交響樂團伴奏,其手筆之大可想而知了。
精彩的事還在後頭呢!6月份「Sgt.Pepper」上市後,Paul McCartney竟然公開他們服用藥物的事實,最明顯的一首歌 "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LSD的縮寫)就應證了他所講的話。隔不久的8月27日,經紀人Brian Epstein就死於藥物過量,紐約時報說:「我們為當代流行音樂改革者的逝去而感到惋惜」。由於「披頭四」的勇於公開,使得原來不敢在抬面亮相的藥物創作,爾後被許多樂團堂而皇之地當做重點發揮。
Lennon and McCartney在六0年代寫下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他們倆人相互激盪、相互啟發,一來一往直到作品達到純熟後才肯罷休,可是1968年底推出的「White Album」就出現了部份作品是分開錄製完成,個人色彩也特別濃厚,Lennon and McCartney合作及合唱的歌也少了,團員之間的契合度比起以往要遜一些。1969年「披頭四」因為財務及Yoko Ono的角色定位問題,致使他們無法繼續合作下去,後來我們聽到的「Abbey Road」和「Let It Be」就已經是支離破碎的專輯。隔年4月,Paul對外宣佈停止與「披頭四」之間的關係,「披頭四」即成為歷史名詞。後來雖有許多贊助商努力促成「披頭四」重新組合演唱,但都無功而返,直到1980年12月8日,John Lennon錄完音回到寓所遭到槍殺之後,「披頭四」的重組瞬間成了泡影,過去他們合作期間的點點滴滴,真如神話般永駐每位歌迷的心中。
「披頭四」的連鎖反應
由於「披頭四」所造成的反應,使得全英國在1964~1966年之間就有上千個樂團四處成立,利物浦一下成了唱片事業的發源地。當「披頭四」在利物浦走紅時,很多樂團視他們為流行樂的主流團體,原來R&B的追隨者以「不搭調」的心態,仍死守自己的樂風彈奏Chuck Berry和Bo Diddley的音樂。
R&B在倫敦始終都有它的聽眾群,有很多樂團在此絕佳環境下蜂湧而起,兩位老前輩Alex Korner和Cyril Davies於61年成立的樂團「The Blues Incorporated」也加把勁推銷藍調樂,甚且再開一個俱樂部專為客人演唱,以求實際效應。
另外有一些合唱團則求第三度空間生存,夾雜在Liverpool Beat和London R&B之間求發展,而且以造型設計取勝,他們拋棄了牛仔褲與皮夾克,以鮮明乾淨的外表引起觀眾的注意,「Searchers」就是代表性的團體,而正巧與其相反的「滾石」(Rolling Stone),完全不注重穿著,言行舉止放蕩不羈,他們的論調是「跟傳統唱反調可成為市場的新族群」。果然「滾石」是繼「披頭四」之後又一個重量級的團體,贏得不少青少年的喜愛,在音樂上這兩個樂團是有些不同,「披頭四」的音樂吸取了美國流行搖滾,從Elvis Presley到Chuck Berry、Buddy Holly,而「滾石」則更深一層吸收美國都市的藍調,像Muddy Waters、Howling Wolf、BB King,他們將這些音樂的精神重新展現在英國藍調的身上。
「滾石」的根在R&B上
「滾石」剛出道的核心人物是Brian Jones,他是一位資賦過人的音樂家,金髮、碧眼一副討好的外表,原本羞澀的Mick Jagger和Keith Richard後來成為一對絕佳的作曲搭檔。他們剛闖歌壇的策略是不翻唱大家耳熟的老歌,而是專唱一些冷門的黑人歌曲,但是不見得每位樂迷都能接受,畢竟「滾石」並不是黑人,更何況當時的青年男女可沒那麼瘋純藍調音樂,為了迎取市場的胃口,Mick Jagger刻意模仿美國黑人的唱腔,再加上具煽動的歌詞,和著身體的幌動,散發出無比誘人的宣傳攻勢。1965年該團終於有了一首轟動國際的暢銷曲"(I Can't Get No)Satisfaction",說起來這首歌實在很簡單,旋律和歌詞重複再重複,詞意含混不清,所透露出來的是自由、反叛和性暗示,雖然這些並不足以說明它為什麼會暢銷,但是愈簡化的流行音樂反而更能給人一種深刻的印象,這也就是為什麼「滾石」能在排行榜上安全上壘的原因。
「滾石」曾經針對婦女寫了幾首沙文主義的歌曲"Under My Thumb"、"Mother's Little Helper";也以一位生活體驗者去寫"Paint It Black",但是隨著環境趨勢的改變,不嘗試去搞一些有深度、有內容的作品,若再走以前歌路的形式,就可能會被別人擠了下去。1967年「滾石」提升了錄音技術,也注入了管弦音樂,全心投入在幻覺搖滾(Psychedelic Rock)的製作,"She's a Rainbow"、"2000 Light Years from Home"即為代表性的幻覺音樂,當然這張專輯「Their Satanic Majesties Request」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樂評家拿它與「Sgt.Pepper」相比,造成了該張專輯很大的壓力,「滾石」不敢再輕易的嘗試,爾後改走以基調為主的Roots-Oriented Sound,就像"Honky Tonk Woman"、"Jumping Jack Flash"這種節奏鮮明、不知所云的歌曲,當有人問到為何改走此路線時,Mick Jagger回答的是歌詞並不是那麼的重要,因為節奏感會傳達他們所想表達的訊息。
繼「滾石」之後,另一個R&B的團體「Ani-mals」亦於六0年代中期頗為看好,他們來自於Newcastle,卻成名於倫敦,Eric Burdon的唱腔很有黑人歌手的特質,音域高亢,這是他們強調與Mick Jeggar最大的不同處,另外「滾石」以電吉他為主,而「Animals」在Alan Price的牽導下,特別加強鍵琴魔音的效果,由他所編曲的"The House of Rising Sun"就是個例子。
在R&B的園地中,仍有不少資深樂團活躍其中,雖然他們的排行成績並不是理想,但是這些樂團造就了不少歌壇響叮噹的大人物,「JohnMay's Bluesbreakers」旗下多位藝人像John McVie、Peter Green後來組成「Fleetwood Mac」,Jack Bruce與他人合組「Cream」,Mick Taylor取代Brian Jones成為「滾石」一員;「Bluesology」替Elton John打下了很好的基礎;「Steampacket」培養了超級大牌Rod Stewart;「The Graham Bond's Organization」的兩員大將Jack Bruce和Ginger Baker後組「Cream」三重奏。走Jazz-Blues起家的Manfred Mann一直在穩求發展,他曾自組「Earth Band」,算是走的比較長的Blues樂團。
獨樹一幟的墨族文化
英國R&B孕育出另一個特殊的墨族(Mod)文化,墨族是來自於倫敦勞工階級的青年,這些青年發展出屬於自創的品味,不論服飾、興趣、思想都是如此,出門飆著Scooter,假日瘋狂時偶服一點安非他命丸藉以提神,而帶動這個時尚最重要的節目是「Ready Steady Go」。
第一個墨族樂團是「Yardbird引,5位團員都是來自藝術學校,1963年他們在Richmond看到「滾石」的演出之後,就成立了樂團。同年底Eric Clapton加入,增強不少樂團的陣勢,經紀人Simon Napier-Bell為他們打扮成墨族的形象,希望能打響該團的賣點。"For Your Love"、"Shapes of Things"都是聞名一時的暢銷曲。隨著時間的改變,該團先後有Jeff Beck、Jimmy Page的加入,音樂風貌也朝向實驗創作,這些經驗也帶給後來「前衛搖滾」追隨的模式。
「The Who」是另一支標榜墨族起家的新秀團體,他們常把自己看成「墨族」最佳的代言人,Pete Townshend的幾首代表作"My Genera-tion"、"I Can't Explain"、"Substitute"就是墨族生活上的體驗。不可漏提的「The Kinks」也是六0年代中期重要的團體,很多樂評家都認為該團是最原始、也是較粗製Heavy Metal的前身,代表作有"You Really Got Me"、"Tired of Waiting for You"。龍頭老大Ray Davies是位傑出的作曲家,很善長將倫敦淒美的景色發揮在他的作品裏,如"Sunny Afternoon"、"Waterloo Sunset"。
英國在這麼多樂團的刺激下,使得整個流行面貌煥然一新、不同凡響,當然也要拜賜於「披頭四」在國際上打頭陣,在國內製造出熱烈的氣氛,如此一來使得原本不怎麼樣的英國唱片事業,一下轉變成最搶手的外銷利益。「披頭四」最重要的成就是改變了世人對英國藝人的看法,更改寫了流行音樂的遊戲規則,畢竟Pop不僅僅只是娛樂而已,它應有相當一部份的創作空間,而這些空間就是日後繼起的新秀,要努力耕耘的方向。
經典專輯欣賞
The Beatles
1. Meet Beatles ( 1964 # 1) 2. A Hard Day』s Ni ( 1964 # 1 ) 3. Rubber Soul ( 1965 # 1 ) 4. Revolver ( 1966 # 1) 5.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 Club Band ( # 1 1967 ) 6. Abbey Road ( # 1 1969 ) 7. Let It Be ( # 1 1970 )
The Rolling Stone
1. Aftermath ( # 2 1966 ) 2. their Satanic Majesties Request ( # 2 1967 ) 3. Let It Bleed ( # 3 1969 ) 4. Sticky Fingers ( # 1 1971 )
The Yardbirds
1. The Yardbirds Greatest Hits ( # 28 1967 )
The Animals
1. The Animals ( # 7 1964 ) 2. The Best of The Animals ( # 6 1966 )
The Who
1. The Who Sing My Generation ( 1966 ) 2.Happy Jack ( # 67 1967 ) 3.Tommy ( # 4 1969 ) 4. Who』s Next ( # 4 1971 )
The Kinks
1. Kinks-Size ( # 13 1965 ) 2. Greatest Hits ( # 9 1967 ) 3. Something Else ( # 153 1968 ) 4. Arthur ( # 105 1969 )
Cream
1. Fresh Cream ( # 39 1967 ) 2. Disraeli Gears ( # 4 1967 ) 3.Wheels of Fire ( # 1 1968 ) 4. Goodbye ( # 2 1969 )
Blind Faith
1. Blind Faith ( # 1 196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