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wwinlii
求助別人,還理直氣壯咧>>>>>(難道就沒一些免費中文版的嗎),
告訴你,有阿,就是自己用點時間去找阿,別想不勞而獲。
|
茶壺哥:別生氣喝茶喝茶,
眾生平等,在茶面前也一樣。
香 氣
香氣是判斷茶葉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
從溫度分,茶香分高溫香、中溫香、低溫香——茶器脫離茶湯之後,留在茶器內表面的香氣會發生變化,溫度變低,香氣變濃。
按聞香位置分,有干茶香、蓋香、湯香、杯底香、口中餘香。其中干茶香最不可靠,蓋香、杯底香又分高、中、低溫,這兩種低溫香最有價值,多數茶葉都禁不起這兩個指標的考驗。
好茶的香氣細膩、優雅、清高、悠長,有鮮花、水果、山野甚至春天的味道,尤其是杯蓋、杯底的低溫香,特別能夠暴露香氣的缺陷,俗艷、低劣的味道都會被嗅出,好茶的香氣會持久地留在杯底,時間長得出人意料。
有時候,干茶、茶湯香氣都非常清淡,杯底的低溫香卻是無比的悠長、強烈、美好、誘人,幾乎可以肯定,你遇到了一泡極品的好茶——當然,最後確定這一點還要靠韻味。
韻 味
好茶才談得到韻味,普通茶韻味淡薄,劣質茶,談不上韻味。
韻味只可意會,難以言傳。清新還是混濁,強勁還是散漫,高雅還是低俗,這與味覺、嗅覺乃至視覺、觸覺有關,但又不是味覺、嗅覺、視覺、觸覺所能窮盡的,而是意、是心靈層面的感受。台灣人說高山茶有「山頭氣」,其實綠茶也有,不過是韻味的一種而已。
韻味的產生首先決定於茶樹的品種,其次來自產地特殊的生態環境——光照、溫度、濕度、土壤,再次是採茶時間的早晚、芽葉的嫩度、採摘時的氣候,最後才是加工技術水平。——一泡好茶的產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一般來說,高海拔茶園比低海拔的出品韻清;野生茶樹比人工茶園的出品韻高;同一茶園、同一個人加工,採得早、採得嫩的茶比採得晚、採得老的香氣淡,不懂茶的人覺得味淡,不「殺口」,其實韻足。
茶是文化。缺乏基本常識很難品出妙處。
茶是閒情。喧囂、浮躁、急功近利是茶的天敵。
茶是緣。好茶一般都貴,但位高多金的不一定能遇到好茶,反而可能失之交臂。
茶是道。無論沖泡,還是欣賞,都要鄭重其事,要尊重其中的天、地、人,要用心。
眾生平等,在茶面前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