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正勝著作(續)
編輯整理
杜正勝編,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上、下)(臺北:華世出版社,1979)。
杜正勝編,中國社會經濟史參考文獻(臺北:華世出版社,1984)。
杜正勝編,中國文化史(臺北:三民書局,1995)。
杜正勝總策劃,從歷史到歷史劇──孔子的故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5)。
杜正勝、王汎森編,傅斯年文物資料選輯(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5。
杜正勝、王汎森編,新學術之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紀念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
杜正勝、朱鴻林、張秀芬編,傳承與求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簡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
杜正勝編,來自碧落與黃泉(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
杜正勝編,考古、文明與歷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漢學講座1999」(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9)。
高去尋原著,杜正勝整理,李峪出土銅器及其相關之問題,《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0,4(1999),頁905-1000。
翻譯
杜正勝譯,內田吟風著,亞細亞之民族移動與國家成立之要件,《幼獅月刊》29,6(1969),頁33-39。
杜正勝譯,宮崎市定著,從部曲到佃戶(上、下),《食貨月刊》3,9-10(1973),頁33-49;29-43。
杜正勝譯,白川靜著,詩經研究,幼獅月刊學術叢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4)。
杜正勝譯,B. Laufer著,中國與伊朗(臺北:國立編譯館出版,中華書局印行,1975)
杜正勝譯,加藤繁著,中國經濟史概說(臺北:華世出版社,1978)。
杜正勝譯,西定生著,中國古代統一國家的特質──皇帝統治之出現,《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下)(臺北:華世出版社,1979),頁729-748。
杜正勝譯,宮崎市定著,中國古代賦稅制度論,《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下)(臺北:華世出版社,1979),頁749-795。
杜正勝譯,增淵龍夫著,春秋戰國時代的社會與國家,《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下)(臺北:華世出版社,1979),頁851-887。
杜正勝譯,白川靜著,詩經的世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1)。
其他
近五年來(民國66年至71年)臺灣地區中國上古史研究書目簡介,《漢學研究通訊》1,3(1982),頁92-96。
蘭嶼民族調查記略,《漢學研究通訊》2,3(1983),頁152-158。
學術與現實之間,《文星》(復刊)3(1986),頁23-26。
通史與通識,《大學通識教育研討會論文集》(新竹: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1987),頁132-149。
近五年來(民國71年至75年)臺灣地區中國上古史研究書目簡介,《漢學研究通訊》7,1(1988),頁1-7。
歷史的再生──歷史月刊代發刊詞,《歷史月刊》創刊號(1988),頁5-9。
古典的慈母──魯季敬姜,《歷史月刊》4(1988),頁114-121。
通貫禮與律的社會史學──陶希聖先生學述,《歷史月刊》7(1988),頁20-23。
秦火與焚書,《歷史月刊》8(1988),頁6-11。
奠定言論自由基礎的契機(代序),《歷史月刊》10(1988),頁4-5。
刑喪小考,《大陸雜誌》77,2(1988),頁45。
漢法婦女雙重連坐,《大陸雜誌》77,5(1988),頁38。
陶希聖先生的社會史研究,《國史館館刊》(復刊)5(1988),頁19-22。
以民意為施政藥石的鄭子產,《歷史月刊》11(1988),頁29。
履薪焚刑解,《大陸雜誌》78,3(1989),頁8。
公權力乎?公信力乎?《歷史月刊》14(1989),頁8-9。
薄命紅顏的夏姬,《歷史月刊》16(1989),頁62-64。
從歷史發展檢討民意的管道,《歷史月刊》18(1989),頁8-12。
孔子是力士嗎?《歷史月刊》20(1989),頁154-155。
新時代、新史學,《歷史月刊》26(1990),頁124-125。
這是什麼時候了?呼籲國民黨馬上停止粗魯的權力鬥爭!《聯合報》1990.5.2。
用事實來檢驗「郝內閣」,《聯合報》1990.5.4。
四部之學的絕響、傳統精神的句點,《聯合報》1990.8.31。
一代考古名家的潛德幽光,《聯合報》1991.11.26。
考古學家高曉梅先生學述,《考古》5(1992),頁479-480。
鄉土文化與鄉土歷史,《北縣文化》35(1993),頁3-8。
總統先生、您正在歷史轉捩點上,《中時晚報》1993.2.6。
人情比政治更永恆,《中時晚報》1993.2.22。
新局中的兩岸關係,《聯合報》1993.4.30-5.1。
島國與大陸國,《聯合報》1993.6.18。
古史鑽研二十年,《中國歷史學會會訊》47(1994)。
介紹臺灣一份歷史刊物《新史學》,《中國史研究動態》10(1994),頁22-24。
一位研究員對李遠哲的期待,《聯合報》1994.1.10。
兩岸共存共榮的新思維,《聯合報》1994.4.13,收入聯合報社編《戈巴契夫的新思維》(臺北:聯合報社,1994),頁305-310。
從周代城邦到編戶齊民,《聯合報》1994.5.4。
本土、中國、世界,《中國時報》1994.5.25。
身為臺灣人的尊嚴與悲哀,《聯合報》1994.5.25。
開創人文社會科學的新局面──在人類文明發展架構中的古史學者張光直,《中時周刊》130(1994),頁62-63。
學術生根與「院士本土化」,《聯合報》1994.7.2。
行萬里路,《自立晚報》1994.8.11。
臺灣的路該怎麼走,《聯合報》1994.11.25。
歷史教育要如何鬆綁,《聯合報》1995.1.23。
歷史教學的解放,《清華歷史教學》4(1995),頁1-2。
古典的活水泉源,《中央日報》1995.2.18,收入章益新主編《願景》(臺北:中央日報,1995),頁21-32。
歷史悲劇的代價,《聯合報》1995.2.28。
「疾病、醫療與文化研討小組」緣起與意義,《性與命》2(1995),頁58-63。
新中原之我見,《全球工商雜誌》4(1995),頁28-30。
流浪者之歌──重新認識孔子,《中國時報》1995.4.27-5.6。
平心論李登輝先生,《中央日報》1995.5.20。
主編者序,《中國文化史》(臺北:三民書局,1995)。
導言,《中國文化史》(臺北:三民書局,1995)。
結語──中國文化的未來,《中國文化史》(臺北:三民書局,1995)。
找回健康的臺灣魂──為文化臺灣催生的奉白,《聯合報》1995.10.25。
臺灣的存在是檢驗候選人的底線,《聯合報》1996.3.7。
我願用生命維護自由民主的生活(原名: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聯合報》1996.3.19。
我們要一個高貴而神聖的選舉,《中國時報》1996.3.22。
臺灣主體意識形成,《明報》1996.3.24。
君子矣,先知乎?《自由時報》1996.3.24。
舊邦維新──迎接臺灣的新局面,《自由時報》1996.3.28。
第X類接觸──玄通,《自由時報》1996.4.8-9。
重新出發的兩岸關係,《聯合報》1996.4.22。
締造第三次臺灣經驗──文化奇蹟(原名:掌舵者的綱領),《中國時報》1996.5.18。
文化的自我認識,《活水》1996.5.20。
國家脫胎換骨此其時矣,《聯合報》1996.5.20。
臺灣民主化是所有中國人的榮耀,《明報》1996.5.22。
為一個明確的文化政策催生,《中央月刊》6(1996)。
鄉土的根,《自由時報》1996.7.22。
佮阿爸講上久的一遍話,《文學臺灣》19(1996),頁 59-62 。
臺語是咱的普通話,《自由時報》1996.8.5。
唸冊歌、識臺灣,《自由時報》1996.8.19。
為福爾摩沙招魂,《自由時報》1996.9.2。
假如你是金門人,《自由時報》1996.9.16。
番薯的象徵,《自由時報》1996.9.30。
鯨的精神,《自由時報》1996.10.14。
臺灣觀點的文選,《自由時報》1996.10.28。
臺灣詩論家王松,《自由時報》1996.11.11。
沈痛的見證,《自由時報》1996.11.25。
觀光與人格,《自由時報》1996.12.9。
我們是一個國家(原名:退此一步,無死所矣),《聯合報》1996.12.19。
治療文化症候群,《自由時報》1996.12.23。
相忍為國,化異求同,《中央日報》1996.12.29。
歷史教育的想像與實踐(原名:歷史教育新猷),《自由時報》1997.1.6。
從傳統尋找新義,《自由時報》1997.1.20。
從中華民族的發展來看臺灣所走的路,《明報》1997.1.22。
個人、文化與社會重整,《中央日報》1997.1.24-26。
媽祖信仰之政治與民俗,《自由時報》1997.2.3。
從鄧小平之死,看江澤民的出路,《自由時報》1997.2.21。
臺灣之美的失落,《自由時報》1997.2.24。
客觀、體諒、反省──談「二二八」的歷史教育,《聯合報》1997.2.28。
歷史教訓與悲情昇華,《自由時報》1997.3.1。
歷史求真宜存平常心,《自由時報》1997.3.10。
缺乏文化氣息的社會,《自由時報》1997.3.24。
人文與科學之間,《中央日報》1997.3.25。
我們要教給孩子什麼樣的歷史,《聯合報》1997.3.28。
大家終於重視歷史教育了,《自由時報》1997.4.5。
也談高中國文教育,《自由時報》1997.4.7。
灰面鳩的悲唳,《自由時報》1997.4.21。
鄉土史與歷史意識的建立,《中央日報》1997.5.1-2。
連戰院長責無旁貸,《自由時報》1997.5.2。
憨猴總動員,《自由時報》1997.5.5。
媽媽救臺灣,《自由時報》1997.5.19。
認識臺灣真的這麼為難嗎?《自由時報》1997.6.2。
古典與現代,《中央日報》1997.6.12-14。
此地是原鄉,《自由時報》1997.6.16。
音樂臺灣魂,《自由時報》1997.6.30。
關於高中歷史教育的新構想,《高中歷史教學通訊》8(1997),頁2-11。
從根札起 認同這塊土地,《自由時報》1997.7.6。
臺灣文芻議,《自由時報》1997.7.14。
成為什麼樣的臺灣人,《自由時報》1997.7.28。
平埔先民的遺產,《自由時報》1997.8.11。
宦臺的「悲歌」,《自由時報》1997.8.25。
過去與未來的對話,《自由時報》1997.9.8。
跨世紀的課題,確定臺灣主體性,《臺灣日報》1997.9.11。
憶往的聯想,《自由時報》1997.9.22。
六十七的臺灣觀,《自由時報》1997.10.6。
語言是一種實踐,《自由時報》1997.10.20。
永續臺灣,《自由時報》1997.11.3。
弱勢族群的聲音,《自由時報》1997.11.17。
姑息就是養奸,《自由時報》1997.12.1。
臺灣歷史圖說,《自由時報》1997.12.15。
深掘胸中之泉,《自由時報》1997.12.29。
寂寞的南島語,《自由時報》1998.1.12。
想像的歷史,《自由時報》1998.2.2。
掃山徑的老伯,《自由時報》1998.2.16。
咱要唱什麼歌,《自由時報》1998.3.2。
連橫的臺灣意識,《自由時報》1998.3.16。
沈光文的歷史鑑鏡,《自由時報》1998.3.30。
臺灣的文化斷裂,《自由時報》1998.4.13。
臺灣心‧臺灣魂,《自由時報》1998.4.27。
《古今論衡》代發刊詞,《古今論衡》1(1998),頁2-3。
《傳承與求新》序,《傳承與求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簡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
《來自碧落與黃泉》序,《來自碧落與黃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精選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
《七十周年大事記》序,《七十周年大事記》(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
《新學術之路》序,《新學術之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紀念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
《臺文、漢字、英文科根》序,1998。
踐踏人性何至於此,《中時晚報》1998.12.6。
到「臺灣」之路,《自由時報》1999.1.10。
一個可以理性討論的起點,《聯合報》1999.5.20。
宏觀歷史的思維,《Our Times 20世紀史》序(CNN集團/貓頭鷹出版社聯合出版,1999)。
古典比傳統更貼近現代,「人文經典隨身讀」序(誠品書店,1999)。
「兩國論」築你我的夢,《自由時報》1999.7.28。
總統大選要講格調,《自立晚報》1999.9.7。
本土的文學,人性的文學——談葉石濤的文學觀,《自由時報》2000.3.12。
國家走向的抉擇,《聯合報》2000.3.14。
乾乾惕厲,多難興邦,《聯合報》2000.3.24。
掌握臺灣主體意識的歷史潮流,《自由時報》2000.3.25。
該留下來的,誰也抹不掉——李登輝總統任滿卸職有感,《自立晚報》2000.5.1。
故宮願景,《故宮文物月刊》209,8(2000),頁4-17。
徘徊於素書樓門牆之外,《錢穆先生紀念館刊》8(臺北市立圖書館,2000),頁120-127。
世紀五願,《國立故宮博物院通訊》33,1(2001),頁1。
沒有邊界的創發——迎接超現實主義宗師達利大展,《魔幻‧達利》序(臺北:時報多媒體公司,2001),頁4-5;《中國時報(第七版)》2001.1.13。
《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族譜簡目》序,《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族譜簡目》(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1),頁1-2。
《故宮西周金文錄》序,《故宮西周金文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1),頁4。
《千古金言話西周》序,《千古金言話西周》(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1),頁2。
《從普桑到塞尚法國繪畫三百年》序,《從普桑到塞尚法國繪畫三百年》(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生報,2001),頁16-17。
尋找自己的天地、表達自己的看法,《童年天地》序(臺北:三采文化事業出版公司,2001),頁2。
一個被遺忘的傳統,《國立故宮博物院通訊》33,2(2001),頁1。
展覽的常規,《國立故宮博物院通訊》33,3(2001),頁1。
故宮之友,《國立故宮博物院通訊》33,4(2001),頁1。
觸摸臺灣的脈搏——李梅樹,《李梅樹百年紀念特展圖錄》序(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李梅樹文教基金會,2001),頁4。
《大汗的世紀蒙元時代的多元文化與藝術》序,《大汗的世紀蒙元時代的多元文化與藝術》(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1),頁2-3。
畫壇長青吳梅嶺,《吳梅嶺一○六回顧展專輯》序(臺北:國父紀念館出版,2001),頁2。
藝術文物典藏不應自限故宮,《中國時報(時論廣場)》2001.12.7。
《第一屆國家工藝獎作品集》序,翁徐得總編輯《第一屆國家工藝獎作品集》(南投:台灣工藝研究所,2001)。
史語所與中央研究院,《來自碧落與黃泉》(台北:中研院史語所,2002),頁6-7。
《國立故宮博物院巡禮》序,《國立故宮博物院巡禮》(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2),頁2-3。
古典勇者的畫像,《聯合文學》1(2002),頁75-80。
《與自然對話——池田大作攝影集》序,《與自然對話——池田大作攝影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2),頁8。
藝術、政治與博物館,《故宮文物月刊》3(2002),頁4-29。
持氣履恒,獨闢門徑的江兆申,嶽鎮川靈江兆申書畫藝術展覽及國際研討會籌備委員編,《嶽鎮川靈江兆申書法特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2),頁6-7。
天可汗涵容文化新世紀主流價值,《中國時報(第十三版)》2002.4.21。
《天可汗的世界》序,《天可汗的世界——唐代文物大展》(臺北:時藝多媒體傳播公司,2002),頁6-7。
默默奠基‧對歷史負責,《國立故宮博物院中華民國九十年報》序(臺北:故宮博物院,2002)。
《國立故宮博物院導覽手冊》序,《國立故宮博物院導覽手冊》(臺北:雅凱語音,2002.4),頁3。
《乾隆皇帝的文化大業》序,《乾隆皇帝的文化大業》(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2),頁2。
關於「乾隆盛世」的另一視野,《乾隆皇帝的文化大業》(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2),頁209-216。
在璀璨瑰麗之下-關於「乾隆盛世」的另一視野,《故宮文物月刊》20,7(2002.10),頁4-24。
《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序,《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臺北:故宮博物院,2003),頁2。
博物館自主之道,《中國時報﹙14版﹚》2003.1.14。
《Out of China》序,「建構十七世紀的臺灣歷史」,《臺灣日報》第九版,2003.3.1。
《臺灣的誕生─十七世紀的福爾摩沙》(臺北:時藝多媒體,2003.1)。
揭開鴻蒙:關於臺灣古代史的一些思考,《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專論(臺北:故宮博物院,2003),頁125-144。
這條蕃薯的主根在臺南,《中國時報A14》2003.6.21。
「天子之寶」特展序,《故宮文物月刊》245期(2003年8月),頁4-5。
博物館與國家社會的發展,《故宮文物月刊》246期(2003年9月),頁4-23。
異國風情──亞洲文物展,《故宮文物月刊》251期(2004年2月),頁4-7。
宣物與存形──漢唐圖畫題記小論,《故宮文物月刊》252期(2004年3月),頁4-29。
博物館自主之道,《故宮文物月刊》253期(2004年4月),頁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