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網/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國內眼角膜來源不易,台大醫院最近引進了飛秒雷射儀器,現正著手進行動物實驗,
一旦運用至臨床,未來需要角膜移植的病患可以透過自體角膜移植來挽救視力,
把角膜周圍完好的部分移植到角膜中間光學區域。
也就是說,強調全程無刀的飛秒雷射能夠完成精密的切割,角膜不用全部切除,
全部都換掉,角膜中間光學區域受損,就直接切割角膜周圍的角膜瓣,
不用縫線,即能緊密吻合。
台大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胡芳蓉表示,目前角膜移植手術屬於大範圍的全層圓形切割,
不管是受贈者或捐贈者的整層角膜都必須切除。
但最新的飛秒雷射則精密許多,可以切出不同角度及深度的角膜,
不管是什麼樣角度及形狀的傷口都可以切出來,術後角膜瓣於復位時,
兩者可以完美的吻合,當然癒合情況就會會更好,復原時間也較短,且無感染上的風險。
台大醫院正打算進行動物試驗,將雷射光打在動物的眼球,
仔細觀察及計算雷射光在角膜上所造成的深度及角度,
一旦通過人體試驗,運用在臨床上,對於角膜需要移植的民眾來說,將是一大福音。
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雷射屈光手術委員會召集人、秀傳醫院總監林浤裕表示,
傳統角膜移植必須將取出直徑10至12mm的角膜,但角膜取得不易,
許多受到外傷或是眼疾嚴重,以致視力嚴重受損的病患很難等到角膜。
未來飛秒雷射如果可以應用在角膜移植上,就可以進行小範圍的精密切割,
一般來說,視力受損都是因為角膜中間5至6mm光學區受損,出現疤痕,
未來透過自體角膜移植,切割周圍的角膜瓣來補中間角膜,能挽救視力,
不用苦等別人捐贈角膜。
===================================
對於眼角膜受損的患者而言,無非是一大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