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酒戒的表解.. 看制意便曉得毒品也適用;酒也是素的
五戒表解 -- 酒戒
懺雲法師編
┌─┬──────────────────┐
│釋│俱酒色、酒香、酒味,飲之令人昏醉,放
│ │逸之飲料名酒,飲則犯戒。
│ │
│ │酒有二種:
│ │穀酒,用五穀所釀造者。
│ │
│ │木酒,用花、果、種、根、莖、葉或藥草
│ │所釀造者。
│名│
├─┼──────────────────
│制│一、失禮儀。酒能令人迷醉,失禮貌威儀
│ │ 。
│ │二、破淨戒。醉時能破一切戒品,墮落惡
│ │ 道。
│ │三、失定慧。酒醉亂心,昏失明慧,令人
│ │ 癡迷。
│ │四、損財利。使人消耗財物,損依報也。
│ │五、增疾病。引生多種疾病,損正報也。
│ │六、生災禍。引生蹶仆傾跌、鬥毆兇殺、
│ │ 車禍等事。
│意│
├─┼──────────────────
│次│前四戒為性戒在先。
│ │酒戒為遮在後。
│ │但菩薩戒則酤酒重於飲酒,以損害眾生,
│ │違背菩薩道故。
│第│
├─┼──────────────────
│具│一、是酒(酒色、酒香、酒味,飲之能醉
│ │ 人者。)
│ │二、無重病因緣,飲則咽咽犯。
│ │(咽咽犯,即嚥一口犯戒一次,按口咽計
│ │罪)
│緣│
├─┼──────────────────
│輕│一、自飲犯五戒中酒戒。
│ │二、酤酒釀酒,犯菩薩戒,罪重。
│ │
│ │南山律祖云:
│ │飲酒、有人於下加辛肴者(五辛、蔥、韭
│ │、蒜等)正文無此。然既受淨戒,焉噉羶
│ │臭,理不可也。
│ │今按吸煙,亦應判為不可。
│重│
├─┼──────────────────
│開│開緣有二:
│ │一、病時偏以諸藥至之無效,非酒不癒,
│ │ 方始服之。
│ │二、若以酒塗瘡(即外科用藥酒無犯)
│ │
│ │麴,酒糟不應食。食中有料酒,食之不醉
│ │人者無犯。
│ │
│ │受酒戒者不得吸煙及食五辛。
│遮│
├─┼─────────────────
│果│飲酒
│ │一、死墮灌口地獄。
│︿│(釀酒,踱酒河地獄。)
│犯│(酤酒,墮酒池地獄。)
│﹀│
│ │二、生於人中,愚狂,不信正法。
│ │(即不信因果性相諦理。)
│報│
├─┼─────────────────
│果│戒酒
│ │一、神智清明,恬靜安寧。
│︿│二、善持四重,不犯眾罪。
│持│三、來世生人天道中,不墮三塗。
│﹀│
│報│
└─┴─────────────────
戒律條文至簡,而內涵甚深,嚴守則可生脫胎換骨之效。 (弘一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