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溽暑,花蓮市明禮路與林森路交叉口的獨棟房子,久居台北的屋主決定要將房子清空搬走,外面堆著一袋又一袋的黑色塑膠袋廢棄物,主人赫然發現一位越南新娘正在門口翻垃圾,大聲問,「妳在幹什麼?」
「這些妳都不要了吧,我幫妳分類清掃,有用的東西給我,」嬌小的越南新娘,約一百五十公分高,躁烈的大黑眼睛,比男人還剛強。
女主人答應這個提議,她幫忙收拾,但是把有用的東西送她。
越南新娘整理衣服分類之後,眼睛落在冰箱,「這冰箱可以給我嗎?」每隔十五分鐘,她問一件東西,三個小時之內就陸續把瓦斯爐、電視櫃、藤製傢具……都要走了。
臨走時她開口說,「垃圾車剛來,他不肯幫忙運大件垃圾,我給他兩百元,他才幫忙清垃圾,所以你要給我兩百元。」送完所有舊傢具的女主人當場愣了一下,心裡的感受是,「這女人,硬是了得!」只有這樣不顧一切的女人,才能在這異鄉的底層社會活下去。
兩百元,誰在乎?台灣的越南新娘在乎。
二○○五年,花蓮縣的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是台灣二十三縣市的倒數第四名(不含金門縣、連江縣)。二十三縣市的平均每戶家戶所得,二○○五年比前年倒退的縣市有十一縣,佔二分之一強。除了農業縣市,也包括了許多工業縣市。
「物價漲,不是全面受影響,而是有一群人幾乎活不下去,那是社會底層的一○%的人,」前台大校長、知名經濟學者孫震表示。
一九六○年代,美國窮人困境成為一個全國性議題,當時定義貧窮線(Provety line)是根據兩個假定:(1)家庭購買營養充分伙食所需的最低金額(2)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是花在購買食物上。二○○五年台灣最低二○%的家戶可支配所得僅有二十九.八萬。每戶每月平均僅有二.五萬元,對於民生物價價格特別敏感。最低收入戶的可支配金額比二○○○年的三十一萬五千元更少。
物價衝擊最弱勢的人,也影響主流社會的人。一位外交官夫人和朋友到台北市信義誠品喝咖啡,一杯拿鐵咖啡二五○元,她望著一○一大樓的霓紅夜景,和朋友討論物價上漲,「對我沒什麼影響,我沒有減少消費,但是看到電視上好幾個小孩合吃一碗麵,覺得我的幸福與享受是一種罪惡,感覺很難受。」這次漲幅最深的是油價,七月底九五無鉛汽油每公升即將突破三十元大關,一輛二○○○CC轎車加滿油,「從一千元有找,到現在直跳一千五百元,」一位車主表示。
物價上漲的迷思
物價真的上漲嗎?
行政院主計處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上半年為○.六一%,顯示物價持平。中華經濟研究院預估,第三季CPI會增加到二.一%,第四季是二.○%。「物價仍在平穩的狀況下,」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王儷容表示。
不過,看似物價平穩的背後,有不同的意義:
第一、批發物價大漲,零售價格持平,顯示廠商轉嫁成本不易。今年一到六月的平均躉售物價指數(WPI)年增率是七.一二%,消費物價指數(CPI)是○.六一%。
「這一波農工原料上漲,讓廠商苦哈哈,」主計處三局科長吳昭明對媒體表示。從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的平均躉售物價指數是十年新高。
第二、漲幅平穩,但漲項多。今年上半年漲福只有○.六一%,但是在主計處調查的三八九個項目群,有二○九項上漲,表示有一半以上的項目上漲,因此民眾感受切身。
第三、進口物價指數漲得最兇。全球化的衝擊,國際油價與進口大宗物資漲幅較兇。國際原油價格屢創新高,如北海布蘭特原油在七月十三日創下每桶七九.五三美元的高價。國內中油依經濟部的方案,採取浮動油價制,反映國際油價成本。
至於大宗物資,近一年,玉米漲幅四○%,小麥漲幅五七%,黃豆漲幅四三%,IMF統計過去十八個月以來食品漲二三%,聯合國警告糧食不夠養活全世界。
全球化的衝擊導致國內進口物價上揚,其中漲幅最高的是基本金屬高達三二%,其次是動植物產品與調製品,漲幅二○%。(見表四),原物料上漲,各類食品也都上漲,以今年七月和去年比較,一包統一科學麵漲三成,統一鮮乳從四十五元漲到五十三元,綠巨人玉米粒漲一○%,小美冰淇淋漲一六%。
問題不在物價,在於所得惡化
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報告,台灣都會區的物價指數在全世界一百四十多個國家中排名第十七名,物價並不低。只是消費物價指數成長率比起其他國家平穩。
事實上,雖然油價和進口物資漲價,但是就數據和國際比較,台灣並不嚴重。油價比亞洲各國低(見表五)。即使物價上漲,幅度不高,進口大宗物資也有其他替代品可選擇,所有的經濟學者與研究單位都指出,台灣並沒有通貨膨脹的疑慮。但為什麼一般人現在覺得難以忍受?
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梁啟源表示,「我們現在的問題不是物價的問題,是經濟成長的問題,是所得分配的問題。」
社會學上的「相對剝削」(relative deprivation),說明社會的強烈剝削感是來自於人們的期望狀況和實際狀況有差距。最不滿的狀況不是最貧窮的時候,經常是在長期的經濟與社會改革之後,人民的財富卻倒退,所產生相對剝削感。最不滿的地區也不是最貧窮的地區,而是貧富差距大的地區。不滿是因為「比較」出來的期望值落差,勝於實際的處境。
台灣是否有相對剝削感,可以在幾個現象察覺。
一、和自己比較,薪水漲幅比過去少,物價卻上漲。
梁啟源指出,今天的問題是台灣一般人民所得沒有增加。台灣十年來的薪資成長率,一九九七年從四.八九%一路下滑到今年預估是一.二九%。
二、和社會比,貧富差距加大。就所得分配差距來看,二○○五年最高二○%家庭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與最低二○%家庭相比,高低所得差距六.○四倍。比起二○○○年的五.五五倍惡化。
三、和國際比較,經濟成長率相較於其他國家落後,比過去差。
中央研究院院士于宗先,在《經濟前瞻》中表示中產階級縮水,民眾普遍變窮,是台灣經濟相對過去及其他國家下沈的象徵。
台灣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在四小龍之中,僅高於南韓,同時遜於ASEAN六國與金磚四國。
就歷史縱深和其他國家相較,台灣經濟成長率一九九六到二○○○年平均為五.七五%,是四小龍之首。但二○○一到二○○五平均是三.一三%,是四小龍之末。
「經濟下沈是一種『比較』性,數據顯示台灣經濟似乎趨弱,」于宗先為文指出。
由於和自己、和他人、和國際比的感受較差,台灣人民薪資所得成長趨緩,連帶的民間消費欲振乏力。于宗先指出,二○○一年到二○○五年民間消費成長是二.六七%,相較一九九六到二○○○年平均七.六二%,大幅下降。
人民變窮,廠商不敢漲
去年的民間消費成長率更下探到○.八四%,即使今年已經打消卡債負面因素,也只能回到一.六九%。
許多受進口物價上漲的國內廠商,都紛紛拒絕採訪,只是私下表示,「我們為了反應成本,有些單品有調漲,但是還在密切觀察消費者的反應。」
量販店龍頭家樂福全國開發總監田中玉建議,「廠商就是忍住不漲,要不然你就是逼消費者去試別的廠牌。」
田中玉指出,關於一般民生消費品,消費者愈來愈接受無品牌商品,就是通路業者的自有商品,「家樂福自有商品從六十六億成長到八十七億。」受苦的上游製造商抱怨,家樂福是這一波物價上漲的最大受益者。
物價不只是民生問題,更是社會問題。中經院發表第三季經濟景氣預測時說明,「接二連三的民生用品和交通運輸費用調聲大起,未來國內各種物價轉嫁的壓力若提前引爆,恐對經濟造成不少影響。」
尤其是明年有立委與總統大選的挑戰,民生問題更是首要問題,上至總統、行政院長都密切關注情勢發展。經濟部與中央銀行也聯手抑制物價,不得不慎。
物價上漲只是冰山一角
物價上漲加深台灣社會的M型化。七月底,台灣大學EMBA舉行畢業典禮,當天的演講者是請台大醫院院長林芳郁致詞。他面對台下的一三○位高階主管,他念茲在茲,「一個社會不可能單獨存在,如果在座有能力的菁英,不能幫助社會上弱勢,最後造成的社會問題也會影響所有的人。」他引老子的話,大意就是榮華富貴如浮雲,人生的意義是回餽社會,而不是追求事業財富的成功。
如同許多經濟學家的分析,物價上漲,只是反應所得分配惡化的冰山一角。
問題,不在物價,在於所得分配,在於相對剝奪感。
http://www.cw.com.tw/article/relativ...age=4&AID=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