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用太拘泥於英文縮寫的意義,不管怎麼樣除非技嘉官方有發新聞稿解釋,否則一般使用者的解釋都有"猜測"的意味。
況且DS3是技嘉產品的代號,如果改天華碩也推DS3,恐怕晶片組、CPU平台都不一樣哩,因為華碩給的定義就不同了。像華碩在AMD K6-2時代推100外頻的主機板,有一款叫做P5A(姐妹板P5A-B),拿到今天來看,難不成要拿P5B、P5K來相比嗎?乍看之下,不明就裡的人恐怕還會以為P5A是當前世代的產品咧...
簡稱可以去大概猜出產品的定位,大部分廠商也都會根據部分硬體規格來命名,可是簡稱所組成的產品型號有更重要的任務是:識別產品類型。廠商內部、廠商與消費者之間、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在"溝通"時,避免雞同鴨講的重要依據,就是要確認彼此描述的產品是同一件。譬如路人甲因為網路文章推薦而購買DS3的產品,但發現沒有文章提到的Raid功能,於是上網抱怨,其他網友隨之起舞,最後的意識形態、社會輿論認為廠商在說謊。如果沒有釐清型號,看錯、買錯、罵錯...會時常發生。
溝通就是如此,有時溝通的雙方爭得面紅耳赤,但是彼此生氣的原點卻不一樣,氣到最後都失焦了。只知道要爭回一口氣,只知道對方是敵人,「為何而戰、為誰而戰」早已拋諸九霄雲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