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保護法-動物之科學應用
動物保護法 第三章 動物之科學應用
第十五條 使用動物進行科學應用,應儘量減少數目,並以使動物
產生最少痛苦及傷害之方式為之。
中央主管機關得依動物之種類訂定實驗動物之來源、適
用範圍及管理方法。
第十六條 進行動物科學應用之機構應組成動物實驗管理小組,以
督導該機構進行實驗動物之科學應用。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置實驗動物倫理委員會,以監督並管
理動物之科學應用。
前項委員會至少應含獸醫師及民間動物保護團體代表各
一名。
動物實驗管理小組之組成、任務暨管理辦法與實驗動物
倫理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七條 科學應用後,應立即檢視實驗動物之狀況,如其已失去
部分肢體器官或仍持續承受痛苦,而足以影響其生存品
質者,應立即以產生最少痛苦之方式宰殺之。
實驗動物經科學應用後,除有科學應用上之需要,應待
其完全恢復生理功能後,始得再進行科學應用。
第十八條 國民中學以下學校不得進行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所定課程
標準以外,足以使動物受傷害或死亡之教學訓練。
資料提供:沛錸寵物資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