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
#1 (permalink) | |
管理版主
![]() ![]() ![]() ![]() ![]() ![]() ![]() ![]() ![]() ![]() ![]() ![]() ![]() |
![]() 引用:
為了配合控制 SATA-II硬碟的 NCQ功能 NCQ (Native Command Queuing) 是一個重新排序存取指令的功能 為了達到磁頭可以循序(螺旋式)移動,進而減少 磁頭因忽左忽右所浪費 的時間 要使用 NCQ除了主機板要有AHCI控制器 還要 .驅動它(廢話^^"),所以OS要灌 AHCI驅動程式 .硬碟是 SATA-II硬碟 Enable SATA Port 0 ~ 3 Native IDE... 是指 開放 編號0 到 3 的SATA Port 使用 IDE通道 為何有此設計除了rezard所提 DOS/Win98/WinMe 與 而Win2000/XP/2003 的分界... 因為較新的 SATA + IDE 混合式主機板提供的 SATA Port很多 但SATA通道數有限 (因為IRQ分配問題) 所以設計成借用 IDE通道給 SATA0~3來用 以上牽扯到 主機板晶片、主機板設計理念、及成本考量 會有不同 |
|
![]() |
送花文章: 2055,
![]() |
有 4 位會員向 mini 送花:
|
![]()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