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進孩子自信心,決定在你!
增進孩子自信心,決定在你!
採訪/陳逸馨
諮詢/財團法人友緣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執行長 廖清碧
台北市樟新托兒所所長 黃琬玲
你家的孩子缺乏自信嗎?自信並非天生的,而是靠後天養成,適時適度的鼓勵,才能讓孩子擁有自信卻不流於自大;現在就請家長們一同來檢視,你所使用的鼓勵方法對了嗎?
何時開始產生自信?
嬰兒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刻,就開始在培養自信囉!財團法人友緣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執行長廖清碧舉例說明,當餵寶寶喝奶時,寶寶如果吐出來,但求好心切的父母仍堅持哺餵時,寶寶會覺得自己不受尊重、感到挫折,自然而然就會打擊寶寶的信心。又以大小便訓練來看,訓練時間為1歲半到3歲的孩子,如果父母急著在1歲時就訓練孩子,孩子多半無法達到父母的期望,此時家長若仍一味地責罵孩子,會使小孩感到挫敗,認為自己很笨,日後就更不願意再嘗試了!
3歲前的基本能力
廖清碧表示,3歲前的孩子,最重要的是需具備以下三大基本能力。現代父母怕自己的孩子跟不上其他小朋友,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送去補習;其實3歲前的小孩,不需要特別學習什麼,家長應重視的是孩子基本能力會了沒:
Check1進食
這時期的小孩,應學習自己吃東西,不需假手他人,倘若父母太過寵溺小孩,沒有讓孩子自己學著進食,反而會阻礙孩子最基本的能力。
Check2由外控到內控
3歲前的孩子,開始從父母認為他可以做得到,到孩子本身認為自己可以。以大小便來說,一開始是父母要求孩子去大小便,到後來,應是孩子主動提出大小便的要求;由外力要求到內在自我控制,是3歲前所應具備的控制能力。
Check3表達意見
即將邁入3歲的孩子,已是個很有主見的小朋友了!孩子會開始表達要與不要,說起話來更果決有力;當家長提供意見讓孩子選擇想去哪玩時,孩子能清楚選出想去的地方,這時父母要順從孩子的意見,如果孩子想去公園玩,就不要因為自己喜好,而硬要帶孩子去逛百貨公司。
城鄉小孩自信大不同?
黃琬玲表示,從城鄉小孩居住地的不同,亦可看出自信心的落差。都市成長的小孩,因為資訊取得快速,對於電子科技產品接觸機會多,可能比較會使用電腦、手機等3C產品,在這方面顯得較有自信;而鄉下小孩的跑跳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觀察大自然的能力,可能會比都市小孩好。因為接觸經驗不同,當鄉下小孩到都市時,就會變得較沒自信,相對地,都市小孩到了鄉下,反倒會覺得自己適應不好而缺乏信心。
沒自信也會遺傳?
當父母本身就沒自信,孩子也容易變成沒信心的小孩?有些家長會把恐懼加諸於孩子身上,在小孩面前展現過度害怕,小孩也會跟著恐懼;有的家長恐慌孩子不會,而加以要求,有些父母則會一直打擊孩子。種種的作法都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因此,父母必須先認清自己沒自信的原因,並加以修正,才不會讓孩子重蹈覆轍。另外,夫妻雙方或親友都可以交換專長來教導孩子,如果媽媽數學不好,不用硬學,可以請先生幫忙教,孩子也能吸收父母雙方或親友的專長。
離開孩子要先告知!
廖清碧表示,父母要帶孩子去給保母照顧或是讓孩子去托兒所上學,常會面臨孩子發現父母離去而哭鬧不安的情況,孩子不肯離開父母主要原因就是親子關係不夠好。信賴關係在孩子18個月以下建立,如果在這段時間內沒建立好親子間的信任感,一旦父母離開孩子的身邊,孩子就會感到惶恐。
如果要送孩子去保母家,最好事先讓孩子熟悉環境;若是決定讓小孩上托兒所,在沒上學前就要先帶他到托兒所附近走走,甚至先去旁聽課程,讓孩子熟悉老師與同學的面孔。當然,當父母帶孩子到一個新環境時,千萬不要轉頭就走,應慢慢培養與孩子間的信賴關係。
家長可以先從整天陪伴,進而縮短為半天;或是告知孩子,去附近買個菜等下就會回來;當然,家長一定要信守承諾按時回來看孩子。當孩子習慣後,就可以試著和孩子說:「媽媽去上班囉!下班再過來接你。」每個孩子培養信賴關係的時間不同,有的一兩天即可適應,有些孩子則需一兩個月,端視親子間平常的信賴關係夠不夠而論。
愛的小叮嚀
教導孩子時,過與不及都是不好的,不可過於嚴厲,但也不要太過呵護倍至,保持對孩子的關懷與愛,以溫和的態度教育他。孩子是需要鼓勵的,請不要吝嗇給予你的寶貝適時的讚美,適度的鼓勵會讓孩子更有自信,也能讓親子關係更為緊密與融洽喲!
此帖於 2007-09-19 07:50 AM 被 anotherlevel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