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摘自
建立慈氏學的人:訪韓鏡清教授 主站
記者:改革開放以后,國內的佛學開始繁榮起來,作為老一輩的學者,你在這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翻譯了不少著作,培養了不少學生。從世紀的眼光來看,你覺得這個世紀的佛學研究應該怎樣評價,未來的佛學研究會朝哪方面發展?
韓鏡清:過去佛學發展有很大的問題,可以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文字結構方面。一是理論結構方面。前者主要在翻譯上出現了問題,后者是對教義的解釋上有問題,所以必須把過去錯誤有所更正。才能使大乘佛教重新興起於世界。
在亞洲國家,日本比較注重歷史、梵文的研究,並在這兩方面對中國的佛教研究有過影響。但是日本的佛教根本上還沒有離開中國的佛教,仍受中國佛教的影響。日本對真正大乘佛教理論並沒有真正認識,現在大乘佛教真正理論在慈氏學開發上,應該注意三自性,什麼是遍計、依他、圓成等問題,必須嚴格認識清楚。歐陽大師《晚年心得》講了兩句話:「萬事東風吹馬耳,一園春色寄猿心。」諸法有它獨到的地方,大氣滂薄,有氣魄,對學問歐陽有特別的見解,兩句詩說明什麼事都跟□心有關系。古人有修養的,像王陽明等「非談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與后來禪宗大師不在之下。對大眾來說,什麼是有,什麼是無,必須尋求一個最后的解決不可,所以重新好好認識三性的問題。不要隨便談,因為隨便談很容易把有無的概念弄亂了。從我的認識來看,中國佛教的第三個一千年最重要的仍是開發慈氏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世界宗教文化》2000年第4期(總第24期)
--------------------------------------------------------------------------
韩老說法
http://www.mldc.cn/hlsft1.htm